笔写风骨墨纵情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z521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学者、杂文家何满子先生是2009年5月8日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的。他的大女婿王土然在电话里告诉我,何老生前对生死很达观,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只留下他所写的50本著作。
  浙江人熟知何满子的不多,但他却是地道的浙江人,1919年出生于浙江富阳县龙门镇的一个大家族。何满子的祖父在前清曾官居南昌直隶州州判;大外祖父是前清道员,当过轮船局和铜元局的总办,是当时杭州的巨富,人称“陆半城”。同治年间,他在杭州亲自营造的住宅,从小米巷直连马坡巷,亭台楼阁,幽邃别致。他的大外祖父还是两浙师范学堂的创办人之一,但他却不愿自己孙儿辈进学校,聘请了3位家庭教师。何满子回忆道:“教文史的是前清副榜,教数理化和外语的都是剑桥留学生。”
  何满子小时候多数时间住在大外祖父家里,在杭州长大。“我大外祖父去世,我就有几年时间在浙江省立图书馆里,每天都去,历史、外国文学读得多。”何满子13岁时就在《杭州日报》的“儿童周刊”上发表文章《东北的炮声》,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18岁投身抗日洪流,也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从上海到武汉,又到延安,转辗桂林、衡阳,在成都从事报纸副刊编辑工作。何满子二进成都,在这座城市他认识了以后成为他终生伴侣的吴仲华。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吴仲华,温婉秀丽,性格文静。三年后,他俩喜结连理。1946年何满子应邀来到南京做编辑。第二年吴仲华带着女儿也到南京担任报纸记者,一家人总算在秦淮河畔安顿下来。
  1949年,何满子一家来到上海,在报社的一间小屋子里迎来了上海的解放。新中国成立时,何满子是上海震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妻子吴仲华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当记者、编辑。然而,何满子一生中的“花样年华”却是在政治运动中度过的。从1955年“被糊里糊涂地打成胡风分子”,抓进去关了一年多,出来后又被打成“右派分子”,全家发配到宁夏贺兰山下,直到1964年调回上海。
  “文革”中,何满子宿舍被抄,他被遣送回老家富阳,在故乡整整待了12年。家乡父老却不歧视他,乡亲们经常到他家闲坐拉家常。何满子后来在《世纪末的抒情》这本忆旧的随笔集中写道:“我被遣发下乡,十年灾难时期反而比留在上海的牛鬼们日子好过得多。”虽然生活十分清苦,但他并不在乎,而最难熬的是没有书读。1975年,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当中学教师的大女婿王土然给他搞了一套《四部备要》版的《通鉴》和一部《国学丛书》版的《苏轼全集》,何满子犹如久旱得甘霖,欢喜得不得了。每晚在灯下一小段一小段地细细品读。有了这两套书,苦难的生活也似乎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1978年底,何满子被落实政策,返回上海。同年夫人吴仲华也落实政策回到上海。
  何满子返沪后就去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1980年,何满子被宣布平反,恢复名誉,恢复原来的工资级别。第二年,在农村的大女儿何列丽和女婿王土然也先后调回上海工作。漂泊了大半辈子的何满子,总算在晚年有了个完整的家。
  一直被折腾了20多年的何满子在上海安定下来时,已经是花甲之年了。何满子常常说,他的生命是从60岁开始的。自1978年返沪后,何满子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30年间写了30多本杂文集和学术论著,真可谓硕果累累,著作等身。从中也表现出何满子对祖国、对人民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他非把那20多年的损失都补回来不可。
  何满子在灾难中的精神支柱始终是鲁迅。他说,我们这一代是吮吸着鲁迅的乳汁长大的。先是感情顺服,接着是理性皈依。愈是经历世变,愈是觉得鲁迅了不起。
  何满子先生既有扎实的国学根底,青年时又深受新学影响,一生敬仰鲁迅的风骨文章。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才气横溢,在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中国思想史和民俗学研究等方面均有建树。出版的学术著作有《艺术形式论》《文学呈臆编》《古代小说艺术漫话》等20多种,结集有《何满子论文集》上、中、下三册。上世纪90年代起,其著作多为杂文,出版的杂文集有《画虎十年》《绿色呐喊》《虫草文集》等20多种,以辛辣的笔墨谈古论今、针砭时弊、文风犀利、满纸风骨。《何满子杂文自选集》曾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杂文奖。
  何满子一直以学者的高水平要求自己,认为只有具备学术功底才能做好现代编辑。他以深厚的学术积累投入到编辑工作中去。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不少高质量的名家大师的学术著作就是由他策划组稿的,而他对中青年学者的提携更是在学界传为美谈。鉴于他对出版工作的贡献,2006年,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颁予他“资深出版人”荣誉纪念牌。这些对于我们后辈的编辑来说,实在太有示范和标杆意义了。
  我与何满子先生最早是通过他的供职在上海一个出版社的女婿王土然相识的。王土然是我大学时的同班同学,有事去沪时,我常会去他的单位坐坐聊聊,有时自然会聊到何满子先生。我到王土然家去过,王土然夫妇与何满子住在一起,以便照顾一对老人。但我真正与何满子先生交往接触是在2000年的金秋时节。楼外楼举行金秋笔会,我与楼外楼的张渭林书记一起去上海何满子家拜访他,请他相邀几个在沪的文化名人参加笔会,谈话是在他的书房进行的。何满子把自己的书房定名为“一统楼”,取意鲁迅诗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安静的“一统楼”地处繁华的上海徐家汇。这里不仅是读书写作的地方,还是他带研究生、指导教学的场所。书房仅十五六个平方米,铺着木质地板。两壁书橱码满了各种书。靠窗迎阳光处放一张书桌,估计平时何老就是在这张书桌上纵笔驰骋的。桌上放着一部电话机,那是他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通道。沙发前的茶几上,放着一盆红艳艳的花,给房间带来了盎然生机。壁上挂着聂绀弩、赵朴初的字,陈从周的画,一件件说起来都有亲朋乡友之缘。
  那天何老显得很随和,兴致很高,谈得也很欢洽。没过几天,他就约定了冯英子、黄裳、徐开垒、谢蔚明、耿庸、钱伯城、李时人等先生,他们都是著名的学者、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老报人。因为年事已高,所以都有夫人或家人陪着来参加笔会的。笔会从楼外楼上海分店开到杭州总店,还去了绍兴兰亭等地。
  在他们下榻的杭州金溪山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桂香,两位钱江晚报的记者采访了这些曾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足迹的老一辈学者文人。何满子生于1919年,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同龄,这位伴随着中国新文化发展而成长的老学人对当前武侠、言情小说所具有的社会影响与文学地位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些都是为旧文化续命的,它违背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基本的科学人文精神,与时代潮流不符。他坚持认为文学要有高尚的旨趣,要给人以美感和愉悦,而不能仅仅满足一部分人的低俗趣味。他始终认为文化应由文化精英来支撑。
  何老把他刚出版的著作《千年虫》题签后赠送给我,打开来还散发着油墨香。这是他当时一本最新出版的杂文集,这位可爱的老人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像鲁迅那样呼唤:“改造国民精神!”
  湖山丹桂飘香,名楼高朋满座。好客的楼外楼主人用陈年佳酿和丰盛的西湖珍馐宴饷名士学者。何满子等与楼外楼的掌门人亲切聚谈,谈风雅钱塘、名楼名人,谈调鼎之理、兴楼之道。他对楼外楼的杭州名菜大为称赞,并对他们“以文兴楼,以菜名楼”的经营方式予以高度评价。他谈笑风生,神采飞扬。何满子善饮,以前一餐喝一斤老白干不在话下。在亲切而温馨的乡情中,品饮着醇酽的美酒,面对着楼外的湖山胜景,他渐渐地陶醉了。醉意催动诗心,他欣然提笔,饱蘸浓墨,淋漓酣畅地为楼外楼题词:“重来楼外楼,却忆少年游。风物今依旧,斯人已白头。”下注“七十年前曾随大人登此楼,岁月不居,重来不胜感慨,口占。庚辰何满子”。五言题诗抒发了作者70年后重登湖楼,楼依旧、人已老的不胜感慨,对楼外楼传承薪火,续写文脉,珍视文化传统和人文自然资源,保护“一楼风物”的“以文兴楼”之道深为赞赏。
  桂香正浓,秋风送爽。何满子等一行来到满觉陇茶园、城隍阁茶楼品茗。他们都是茗家,喝着虎跑泉、龙井茶,兴致勃勃地纵论茶的历史、茶的文化,谈得最多的还是西湖的茶园,杭州的茶市、茶馆、茶风情。于是,当他们来到中国茶叶博物馆时,留下了咏茶的墨宝。我记得那天何满子先生题录的是黄山谷咏茶词句:“汤响松风早,醒了三分酒。”字里行间充满了太多他所感悟到的人生况味,而其书法更是舒卷自如,似行云流水,显露出他的潇洒书风。
  在金秋笔会期间,何满子的夫人吴仲华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悉心照顾。这对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夫妻,半个多世纪以来举案齐眉,相敬如宾。1994年10月14日是他们俩金婚纪念日,在上海七重天宾馆举办了金婚庆宴,亲朋故友共来了60余人。在《长春日报》工作的小女儿也和丈夫带着孩子赶来了。画家刘旦宅写了“未戌好合”的贺屏,《海上文坛》还发表了魏绍昌写的《文艺界的金婚佳话》文章。时间一晃又过了10年。王土然告诉我,2004年两老的钻石婚同样举办了庆宴,更为隆重热闹……
  何满子平生酷爱音乐。在延安时他与冼星海夫妻俩在一起。冼星海去世时,悼念歌曲就是何满子谱的曲、写的词。抗战期间在衡阳、桂林的两三年里,何满子曾潜心研究音乐。何满子还喜爱写旧体诗和书法。他曾送给我一本《一统楼打油诗钞》,所谓“打油诗”就是他写的功力颇深又不失幽默风趣的旧体诗。他在88岁那年,上海崇源雅集还举办了“何满子手写自作诗”学术研讨及书法展示活动。何满子说:“中国古代文人写毛笔字都是积学而成,虽然也临摹碑帖,但真正的造诣还在于学养,即所谓书卷气。”
  乡情是岁月酿造记忆的美酒。何满子虽然生活在上海,但对故乡始终怀着浓浓的深情。上世纪90年代他曾数次回到故乡。故里富阳龙门镇是我国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村落,至今仍较完好地保存着明清两代建筑群与古街风貌。2600多户7000余人口,其中90%以上姓孙,是东吴大帝孙权的后裔。何满子原名就叫孙承勋,何满子是他的笔名。在他的记忆中,故乡到处是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明代砖砌的牌楼、塔、寺、祠堂,以及那旧时的招牌、灰暗的小店、红红的二踢脚……2008年早春,何满子欣然为龙门古镇题词:“来这里,读懂中国。”并作了注解:“此地为吴大帝子孙千年繁衍之地,积淀了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仔细省察,可读懂中国。”次年的4月11日,龙门镇小学校长收到了著名学者、龙门籍文化名人、91岁高龄的何满子先生应约为该校题写的校名和题词,题词为:“地灵人杰。”这些都体现了何满子对家乡教育事业及古镇学子的殷殷深情与热切期望。据悉,龙门镇小已将“地灵人杰”题词作为该校的校训。
  笔墨留香怀斯人。故乡人民思念何满子,他为楼外楼的题词张挂在这家百年名店的东楼,他的风骨文章和人格魅力将长留天地间。
其他文献
The lifestyle in Ou River in southern Zhejiang is a cherished subject for scholars and historians. It is said that the lifestyle reflects many remnants of the ancient customs and habits of the Wuyue K
期刊
作品借鉴了水墨丹青的特有艺术形式,运用计算机后期制作技艺,营造出江南水乡的特有风韵。现代科技的渗入,使摄影获得更多的表现手段,外部感性表现更加多样化,该作品含有的版画韵味便是很好的例证,而红色的保留,彰显了民俗的时尚演化。    “美摄欣赏”专栏征稿启事  1.来稿题材、风格、数量不限,特别欢迎新作。请标明“美摄欣赏投稿”字样;2.请注明作品标题,拍摄地点、时间,作者姓名,联系方式(电话、地址)等
期刊
普者黑是一方充满灵性的水土,阳光、空气、峰林、池塘、荷叶、蜻蜓、村舍……一个个零碎的片断,构成了静谧绝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带给我们的是一个跃动着的沉醉与梦幻,一段忘却尘世喧嚣的快乐时光。    山的依偎水的静娴  “黑”是动感的,生猛的,让心狂跳不已的。那么“普者黑”呢?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时,总感觉有些怪怪的。看上去,听上去,这三个字及其音节都是那么神秘,带有几分不可理喻,无法仅凭猜测来破解其含意
期刊
2009年5月1日,CCTV综艺频道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朱军和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歌唱家杨洪基、阎维文、殷秀梅、刘斌、吕薇等,来到东海之滨的宁波港直播一台名为《扬帆起航》的文艺表演节目。  在有着“东方大港”美名的宁波港6号码头上,董卿身穿粉红色的裙子,仪表端庄大方地站在装饰成表演舞台的塔吊下,充满感情地主持着节目。她那生动幽默的串词、标准甜美的语音、机智灵活的现场反应,为整台文艺节目起到
期刊
Jiang Baili (1882-1938) is a legendary man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1-1949). In his fifty-six-year life, he was largely known as a military scientist. He went to Japan in 1901 and s
期刊
在“宜兰兰雨节”上连演21天39场  8月4日,赴台献艺的浙江东方民族民间艺术团圆满归来。7月11日至8月23日正是台湾“2009宜兰兰雨节”火热进行的时候。作为我省第一支赴台文化交流演出的民间艺术团,来自台州市的浙江东方民族民间艺术团的35名演员第一次登上了祖国宝岛,他们身穿绚丽的民族盛装,跳起热情奔放的民间舞蹈,为“兰雨节”送去了阵阵传统、典雅而又现代、奔放的“世纪中国风”。  七月的宜兰,山
期刊
历时8年造就的浙江“文化航母”——西湖文化广场日前落成,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科技馆率先开馆,并立即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每天吸引大批观众前来探胜观赏。  西湖文化广场地处杭州市中心,位于武林广场运河北侧,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其中地下面积约14.9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173米。作为浙江文化领域前所未有的“航空母舰”式设施,西湖文化广场概算总投资达22亿元。  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西
期刊
500年的等待终于为人们揭开了守望的面纱。2009年7月22日,注定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日子。  笔者采访了正在杭州旅游讲学的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网站主任本杰明·伊斯提思先生,他说,能在杭州看到日全食,是他20多年世界各地旅游中“最大的惊喜”。本杰明说:“22日中午,我们芝加哥论坛报网站把中国发生日全食奇观的消息登载到了首页。截至当天下午3点的网站流量显示,美国网民对这条消息的关注度排在当天所有新闻的前
期刊
80-year-old Xu Yonghui has dedicated his 60-year career to photographing rural people and huge changes in rural areas in Zhejiang. Now a senior photo journalist with Zhejiang Daily, Xu has recorded, a
期刊
June of 2009 witnessed 70 students from thirteen universities such as Zhejiang Universit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Ningbo University,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Hong Kong Univ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