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提出要以素质教育理念改革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为小学数学教育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指出了方向。通过调查作者发现,目前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只重视分数不重视能力、过度把工作重心放在理论化教学上的问题。因而针对目前一些教师在数学教育上存在的不足,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些具体工作,探讨了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的科学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帮助素质教育理念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育活动中得到贯彻与实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教学方法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含义
思维能力指的是主体在特定问题与知识的认知探索上以思考和解析进行求知探索的能力,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活动而言,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站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思考,对数学问题的求解进行思维的主观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科基础能力的一种,相对于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所侧重的是个体对对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教育而言,根本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掌握教材上固定的数学知识点,而在于通过学科的基础教育,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学科问题研究的一般方法,掌握数学问题思考解析的一般规则,可以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方法来处理解析数学问题。因而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而言,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培养的关键能力之一,只有培養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问题思考、求解的才能,小学数学教育才能达到对个体进行学科教育的能力素质要求。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而言,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思维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数学知识上的理解、掌握水平,数学学科是一门高度讲究逻辑性的学科,其中很多知识都十分抽象,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不注重思考探究,不懂得运用数学思维能力解析数学问题,学生即便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用在数学学习上,也是无法学好数学的。而只有学生懂得了运用数学思维能力去思考和探究数学问题,在数学知识的探索求知上养成善于思考、勤于思维的良好习惯,学生才能有效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中的逻辑规律,懂得以数学的方法解决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因而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高低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学生学习效果、学习成绩也具有直接的影响。学生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充分理解与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定理和公式,也才能在数学问题的解析上善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问题的解答,拥有把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践问题上的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借助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对于数学问题的计算活动而言,通常使用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口算、心算与笔算,目前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训练和培养的,是学生的笔算能力,虽然相对于其他两种能力,笔算能力的运用也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但笔算因借助了有形的数学工具进行运算,因而学生在笔算中的思维强度不如心算和口算,其动用脑力的要求要弱于其他两种计算方法。而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而言,学生通过心算来获得答案,是最需要动用思维能力的计算模式,不过因心算的过程是不可监控的,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其逻辑思维能力尚未达到较高的水平,因而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掌握以心算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会感觉难度过大。而如果教师能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以口算进行数学问题计算解答的能力,则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动脑水平,使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数学问题的思考上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其获得更为有效的发展和提高。
这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上,有意识地引入和应用一些让学生进行口算解答的数学问题,问题的计算程序不宜过于复杂,难度由浅入深,先让学生以口算来处理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然后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算基础后,再让学生接触稍微复杂一些的口算题,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口算方法来处理解析数学问题,使学生在数学问题的思考解析上大脑的思维活力、集中力得到充分发挥,可以通过口算活动的训练,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考
因数学是一门知识高度抽象的学科,因而让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和定理,会存在学生因逻辑思维能力尚不发达而造成的一系列障碍与困难。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结合一些实践应用的情境,以应用性的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处理实践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思考数学问题,把握数学定理和公式,那么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上会大大提高,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结合实践应用的学习,而懂得把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联系数学方法的应用而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对于“比例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教学情境,以一个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一个JAvA小程序,程序中绿巨人要通过变身去挑战不同大小的敌人,只有变身到跟敌人同等大小,才能消灭敌人,从而使学生通过选择绿巨人变身的比例,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比例尺,通过接触应用性的情境问题而以比例尺知识来完成任务,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比例尺知识,从问题的解析上人手掌握比例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这一部分数学知识的掌握效果。
(三)联系生活,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努力思考,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教师就应注意把抽象的理论化数学知识结合生活化的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思考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认知数学、学习数学,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主动思维代入数学学习上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这要求教师善于进行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教学,要懂得通过结合现实可感的生活现象来解析呈现数学知识。
(四)巧设结尾,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在课堂教学的初期,有效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认知学习的注意力与好奇心,使学生对这一课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不过很多教师往往仅使用了课堂导入,而不注重在课堂结尾上进行必要的联系教学,让导入跟结尾形成呼应关系,这会使课堂导入的思维引导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缺乏连贯性。因而我认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结尾阶段,通过有效地联系导课的结尾设置,使课程教学形成前后的呼应关系,让学生通过联系导课思考数学问题而加深对这一课数学知识的印象,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这一课数学知识的学习掌握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对于“约数和倍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上,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使用一个引导学生思考约数倍数关系的情境小故事,不过只向学生呈现故事内容,通过故事提出问题,而不进行解答,通过充分调动学生思考求知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而在课程教学的结尾,教师应重新回到故事情节上来,并联系这一课的约束倍数知识,对故事中提到的问题给予解答,这样通过导课联系结尾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这一课知识的学习上加深印象,从而使这一课的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结语
数学思维能力是影响学生终生数学学科能力发展的重要能力要素,教师要秉持系统性,持续性,终身教育的理念,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注意以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只有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做好日常的每一项教学工作,通过循序渐进地培养和发展,才能使学生的数学学科基础得以有效建立起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获得长足进步与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教学方法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含义
思维能力指的是主体在特定问题与知识的认知探索上以思考和解析进行求知探索的能力,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活动而言,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站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思考,对数学问题的求解进行思维的主观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科基础能力的一种,相对于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所侧重的是个体对对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教育而言,根本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掌握教材上固定的数学知识点,而在于通过学科的基础教育,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学科问题研究的一般方法,掌握数学问题思考解析的一般规则,可以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方法来处理解析数学问题。因而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而言,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培养的关键能力之一,只有培養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问题思考、求解的才能,小学数学教育才能达到对个体进行学科教育的能力素质要求。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而言,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思维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数学知识上的理解、掌握水平,数学学科是一门高度讲究逻辑性的学科,其中很多知识都十分抽象,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不注重思考探究,不懂得运用数学思维能力解析数学问题,学生即便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用在数学学习上,也是无法学好数学的。而只有学生懂得了运用数学思维能力去思考和探究数学问题,在数学知识的探索求知上养成善于思考、勤于思维的良好习惯,学生才能有效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中的逻辑规律,懂得以数学的方法解决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因而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高低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学生学习效果、学习成绩也具有直接的影响。学生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充分理解与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定理和公式,也才能在数学问题的解析上善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问题的解答,拥有把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践问题上的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借助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对于数学问题的计算活动而言,通常使用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口算、心算与笔算,目前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训练和培养的,是学生的笔算能力,虽然相对于其他两种能力,笔算能力的运用也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但笔算因借助了有形的数学工具进行运算,因而学生在笔算中的思维强度不如心算和口算,其动用脑力的要求要弱于其他两种计算方法。而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而言,学生通过心算来获得答案,是最需要动用思维能力的计算模式,不过因心算的过程是不可监控的,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其逻辑思维能力尚未达到较高的水平,因而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掌握以心算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会感觉难度过大。而如果教师能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以口算进行数学问题计算解答的能力,则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动脑水平,使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数学问题的思考上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其获得更为有效的发展和提高。
这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上,有意识地引入和应用一些让学生进行口算解答的数学问题,问题的计算程序不宜过于复杂,难度由浅入深,先让学生以口算来处理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然后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算基础后,再让学生接触稍微复杂一些的口算题,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口算方法来处理解析数学问题,使学生在数学问题的思考解析上大脑的思维活力、集中力得到充分发挥,可以通过口算活动的训练,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考
因数学是一门知识高度抽象的学科,因而让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和定理,会存在学生因逻辑思维能力尚不发达而造成的一系列障碍与困难。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结合一些实践应用的情境,以应用性的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处理实践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思考数学问题,把握数学定理和公式,那么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上会大大提高,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结合实践应用的学习,而懂得把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联系数学方法的应用而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对于“比例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教学情境,以一个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一个JAvA小程序,程序中绿巨人要通过变身去挑战不同大小的敌人,只有变身到跟敌人同等大小,才能消灭敌人,从而使学生通过选择绿巨人变身的比例,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比例尺,通过接触应用性的情境问题而以比例尺知识来完成任务,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比例尺知识,从问题的解析上人手掌握比例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这一部分数学知识的掌握效果。
(三)联系生活,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努力思考,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教师就应注意把抽象的理论化数学知识结合生活化的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思考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认知数学、学习数学,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主动思维代入数学学习上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这要求教师善于进行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教学,要懂得通过结合现实可感的生活现象来解析呈现数学知识。
(四)巧设结尾,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在课堂教学的初期,有效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认知学习的注意力与好奇心,使学生对这一课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不过很多教师往往仅使用了课堂导入,而不注重在课堂结尾上进行必要的联系教学,让导入跟结尾形成呼应关系,这会使课堂导入的思维引导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缺乏连贯性。因而我认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结尾阶段,通过有效地联系导课的结尾设置,使课程教学形成前后的呼应关系,让学生通过联系导课思考数学问题而加深对这一课数学知识的印象,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这一课数学知识的学习掌握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对于“约数和倍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上,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使用一个引导学生思考约数倍数关系的情境小故事,不过只向学生呈现故事内容,通过故事提出问题,而不进行解答,通过充分调动学生思考求知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而在课程教学的结尾,教师应重新回到故事情节上来,并联系这一课的约束倍数知识,对故事中提到的问题给予解答,这样通过导课联系结尾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这一课知识的学习上加深印象,从而使这一课的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结语
数学思维能力是影响学生终生数学学科能力发展的重要能力要素,教师要秉持系统性,持续性,终身教育的理念,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注意以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只有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做好日常的每一项教学工作,通过循序渐进地培养和发展,才能使学生的数学学科基础得以有效建立起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获得长足进步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