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策略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7691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活动型学科课程与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具有共同之处,即两者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因而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首先要坚持以公共参与素养为导向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其次要采取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活动实施,最后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检查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是否得到较好的培养。
  【关键词】活动性学科课程;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003-02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在2014年进行了新的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同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公共参与[1]。鉴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度过,学习枯燥乏味,为了实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引导学生能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本文结合活动型学科课程和公共参与素养的实践性特点,针对在活动型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提出三点培养策略。
  一、活动型学科课程与公共参与素养
  (一)活动性学科课程
  朱明光教授在《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指课程内容采取活动的方式呈现,其中也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即“课程内容活动化”[2]。新课标基本概念也明确提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根据这一解释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内涵,一方面,课程要有对应的结构化学科内容,这些结构化的内容主要呈现在教材中的理论逻辑知识中,教育者根据教材灵活的组织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科内容要通过活动体现出来,即活动是学科内容的载体。
  由此可知,活动型学科课程指的是活动要以学科内容为导向,以活动为学科内容的载体的课程。
  (二)公共参与素养
  新课标指出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公共参与。同时新课标指出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1]。而当代高中生学习主要集中知识接受及机械训练的范围之内,未能在生活实践及活动中学习知识与学以致用,因此,有必要把对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融合到活动型学科课程之中。
  二、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的必要性
  由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内涵本身可知要在活动中围绕着学科知识内容教学,公共参与素养的内涵也要求学生能够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及行使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等能力。因此,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培养中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培养公共参与素养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内在要求
  公共参与核心素养首先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公共事务不仅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也体现在学校之外的环境中。学校、班级对学生而言始终是一个较小的生活环境,而公共事务包括的范围更广。其次,公共参与要求学生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承担需要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实践和锻炼。最后,公共参与要求教会学生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因此,政治权利的行使也需要落实到实践活动中。活动型学科课程与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具有共同之处,即兩者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因而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内在要求。
  (二)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传授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积极性
  活动能够通过情境的真实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即只有当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时才能够激发学习的动力。
  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中心与主体。在课堂成为富有生机的活动型课堂时,学生才会真正产生参与的愿望。
  (三)活动型学科课程坚持学科内容为导向有利于保证学科知识连贯性
  同样,活动以学科内容为导向,保证了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但是活动没有一定的学科内容为指引,那么活动的开展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易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正如《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活动中心课程认为学习就是改造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并且主张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而学科中心课程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这样则容易造成知识悬于空中不能落地的缺陷。新课标指出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刚好实现了活动中心课程与学科中心课程的完美结合,即活动型学科课程既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保证既定的教学任务的完成[3]。
  三、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策略
  由新课标中提出的公共参与素养概念[4],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培养公共参与及素养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公共参与不仅包括在学校中、班级内部的参与,也包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参与,但同时鉴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而思想政治课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
  渠道。教学活动主要成为课前的活动准备,课间的活动实施以及课后的活动评价。以下主要从活动开展前、开展时及开展效果评价提出简单意见。
  (一)坚持以公共参与为导向做好活动准备
  在思想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要求活动开展以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即每堂课都要有既定的教学目标。该课堂的教学目标可以是为了提高学生树立政治参与的意识,或是为了锻炼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或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亦或是三者相结合等[5]。除了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外,还应当安排学生进行公共参与的实践活动。
  如公园管理人员和学校联合,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向广大学生提出的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倡议,鼓励中学生积极投身于劳动实践,为公园种植花草,清理垃圾等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教育者需要对自己提出的活动做出准确的分析,并明确自己希望通过该活动引导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如通过该段材料的分析希望学生树立积极保护环境的意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意愿。其次,教育者要做好活动组织安排。如在该材料中教育者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小组,在公园对破坏花草产生的原因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破坏花草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要求各组将原因及解决意见综合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最后教师给予评价,并鼓励学生将好的意见提交给本地居民委员会。
  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的教学活动的明确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公共事务,树立起公共参与的意识,并提供给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
  (二)坚持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活动有效实施
  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多样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因此,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述“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中,教育者将班级学生分为小组,对破坏花草产生的原因进行实践调查,就是通过实际调查活动开展教学,并且给予学生实践的空间。除了实际调查法这种课堂外的活动方法,还有其他许多的方法也可有效促进活动的实施,如课堂内的模拟法庭、小品表演、小型辩论赛等活动方式。
  如作为中学生,同时也是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你是选择忍忍就算了?还是正确行使监督權,维护自身利益?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者可以设计开展小型辩论赛:你会如何选择?通过辩论赛引导学生明确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监督的意义及在行使监督权时应当注意的事项。通过辩论赛的活动形式更容易让学生印象深刻,还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三)坚持行为评价方式估量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培养效果
  检验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是否达到培养的评价标准是要看学生是否具有公共参与的意识,能否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以及能否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7]。对这些内容的评价最为重要的表现是现在的行为明显优于过去的行为,即表明学生是发展进步的。教育者可采取绝对评价,即观察学生的行为方式是否符合公共参与素养的内涵要求。
  青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脊梁,培养中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具有重大的意义,一个成熟的社会,必有一个高度参与社会公众事物的群体,一个优秀的公民,应该是一个有责任的个体。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对自身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应勇于承担责任,把学生教育成为一代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当担的中国公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朱明光.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4).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4]庄卫军.活动型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及其教学范式建构[J].江苏教育研究,2018(13).
  [5]打造素养导向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访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韩震、朱明光[J].基础教育课程,2018(Z1).
  [6]孙小婷.中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分析与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8.
  [7]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摘编)[J].青海教育,2014(1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学生单纯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足以在社会中立足,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品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質,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初中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  【中
期刊
【摘 要】高等教育提升了我国人才培养的层次,但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中的热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新潮流,基于市场需要、学校办学目标和国家政策支持,强调创新创业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而当前高校音乐专业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以促进学生创业为目标,加强优化音乐专业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创业成功。  【关键词】创新创业;音乐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学风建设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中重要的工作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风建设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仍有部分高校未能对大学生学风建设给予充足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基于此,对学风建设的工作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工作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是大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发扬中华文化的关键所在。但是我们现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和高校传统文化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困难。本文试从高校课程设置、教师的培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传播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开展高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需要和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紧密结合,利用新思想、新方法,帮助学生制定良好的课程教育工作,使其获得良好的教学结果。本文介绍了大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重要意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科学合理的拓展训练任务,使其能够符合学生的一般发展规律,为今后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教学环境之中去。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拓展训练  【中图
期刊
【摘 要】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解释了关于学生发展与教学的关系,并在此理论基础上产生一些教学模式。本文则对“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016-01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内涵  “最近发展区”,又称为“潜在发展区”,是20世纪
期刊
【摘 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近年已经成为职业学校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训练大赛选手更是职业学校的热门课题。本文就中职学生酒店服务赛项,从选手的选拔、训练模块的确定、教练团队的组建、训练方式的确立等四个方面,总结出中职学生酒店服务技能大赛“四化”训练模式。  【关键词】全面化;模块化;团队化;集中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030-0
期刊
【摘 要】目前,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下,我国的教育机制也在不断完善,新型的教育模式被大量引进到教学实践中,当下最常见的一种新型授课模式就是慕课。慕课带给教育工作者不仅是空间上的提升,同时让学生的视野也有所开阔,不但丰富了教学的课堂,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入慕课,可以让学生的英语成绩和口语能力有所提升,也会让英语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也会推进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  【
期刊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德国“二元制”湖南本土化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当前产教融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系统论述了校企共建产教融合机制的途径,对同类高职院校加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可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二元制”;产教融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
期刊
【摘 要】古代语言文学是许多高等学校都比较看中的一门课程,它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本身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传统,是华夏儿女赖以生存的根基,在古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道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应予与重视。  【关键词】古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