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从教学的最初步起,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口语和习作词汇贫乏,语句不生动,甚至乱用词语,词不达意,对于意思相近的词语更是无法辨别和正确运用。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的:
一、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欣赏文学作品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结合文意理解词语含义”。词语通常出现在一定的句子中,而句子又出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以词典、字典上的意义来理解,要引导学生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如在教学《杏儿熟了》一课时,理解“吩咐”一词意思。前文有奶奶笑着说:“傻孩子,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
师:杏子成熟后,我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生:我每年都照奶奶的吩咐,把熟透了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
师:联系上文,想一想“吩咐”指的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奶奶叮嘱我说的话:“傻孩子,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
二、运用比较法,理解词语
叶圣陶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因此,运用比较法进行词语教学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在比较近义词的异同时,仔细分辨它们之间的细小差别,从而明确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体味词语背后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文时,巨人第一次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孩子们吓坏了,四处逃散。第二次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比较“逃散”与“逃窜”有什么不同。
师:巨人第一次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孩子们吓坏了,四处逃散。这里孩子们的“逃散”是在巨人生气时被吓得情景,“逃散”着重突出了什么呢?
生:吓得逃跑了。
生:吓得四处而逃。
师:巨人第二次是怎样生气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生: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
师:这里的“逃窜”是什么意思呢,与“逃散”又有什么不同。
生:因为巨人这次发脾气比第一次更大,说话的语气更严厉,孩子们吓得更厉害,带着很害怕的心理逃跑。
生:巨人第二次是可怕的“训斥”,孩子们听到后心情十分害怕,所以用“逃窜”更能表现他们当时的心情。
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或远离生活实际的词语很难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唤起他们的亲身體验,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这样学生能更贴切地理解词语。
如在教学《燕子》一文中“荡漾”这个词语:
师:文中描写燕子“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哪个同学先说说“荡漾”这个词的意思。
生:“荡漾”是指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师:那么课文中描写的这种情景我们平时生活中见到没有,请你们把平时见到的这种情景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们在河边玩时,向河里扔一块石子,河面上的波纹就一圈一圈荡漾开去。
生:一刮风我看到南山河面上的水就被吹得波纹一圈一圈荡漾开去。
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自己经历和感受,比简单让学生照抄死记词义解释有效得多,还能将口语训练与词语训练有机结合。
四、演示法,理解词语
演示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学生表演
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能达到比借助工具书更深刻、更灵动的效果。
2.教师表演
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肢体语言进行表演某一词语,帮助学生理解。
3.多媒体演示
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起到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便于他们准确生动地理解。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一文中“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中的“洋溢”。
师:教师出示一组动画片,让学生看水盆里的水逐渐加满后就会出现什么情况。
师:水盆里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水从四周流出来了。
师:“溢”就是流出来。“洋溢”本来是形容水多、水满的,洋和溢合起来就是“充满”了的意思,那么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形容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充满了整个花园,花园里每个角落都有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五、设置情境,展开想象理解词语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所以,在词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恰当运用联想教学法,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由词语联想到有关的景象,从而更好地体会词语的含义。有些课文,如果我们展开想象来理解,效果比讲解词语的意思要强很多。
如在《从现在起》一文中教学“议论纷纷”与“叫苦连天”两个词语
师:听了猫头鹰大王的话,你想说什么?
生纷纷举手
师:这么多小动物想说,那就互相说一说吧。
生说
师:刚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说开了,这就叫“议论纷纷”。
师:猫头鹰大王十分霸道不讲理,小动物们一定忍受不了,互相抱怨个不停,应该用文中哪个词语来说?
生:叫苦连天
在词语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年级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掌握、积累词语,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准确运用词语,从而真正才能提高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欣赏文学作品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结合文意理解词语含义”。词语通常出现在一定的句子中,而句子又出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以词典、字典上的意义来理解,要引导学生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如在教学《杏儿熟了》一课时,理解“吩咐”一词意思。前文有奶奶笑着说:“傻孩子,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
师:杏子成熟后,我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生:我每年都照奶奶的吩咐,把熟透了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
师:联系上文,想一想“吩咐”指的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奶奶叮嘱我说的话:“傻孩子,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
二、运用比较法,理解词语
叶圣陶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因此,运用比较法进行词语教学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在比较近义词的异同时,仔细分辨它们之间的细小差别,从而明确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体味词语背后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文时,巨人第一次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孩子们吓坏了,四处逃散。第二次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比较“逃散”与“逃窜”有什么不同。
师:巨人第一次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孩子们吓坏了,四处逃散。这里孩子们的“逃散”是在巨人生气时被吓得情景,“逃散”着重突出了什么呢?
生:吓得逃跑了。
生:吓得四处而逃。
师:巨人第二次是怎样生气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生: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
师:这里的“逃窜”是什么意思呢,与“逃散”又有什么不同。
生:因为巨人这次发脾气比第一次更大,说话的语气更严厉,孩子们吓得更厉害,带着很害怕的心理逃跑。
生:巨人第二次是可怕的“训斥”,孩子们听到后心情十分害怕,所以用“逃窜”更能表现他们当时的心情。
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或远离生活实际的词语很难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唤起他们的亲身體验,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这样学生能更贴切地理解词语。
如在教学《燕子》一文中“荡漾”这个词语:
师:文中描写燕子“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哪个同学先说说“荡漾”这个词的意思。
生:“荡漾”是指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师:那么课文中描写的这种情景我们平时生活中见到没有,请你们把平时见到的这种情景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们在河边玩时,向河里扔一块石子,河面上的波纹就一圈一圈荡漾开去。
生:一刮风我看到南山河面上的水就被吹得波纹一圈一圈荡漾开去。
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自己经历和感受,比简单让学生照抄死记词义解释有效得多,还能将口语训练与词语训练有机结合。
四、演示法,理解词语
演示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学生表演
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能达到比借助工具书更深刻、更灵动的效果。
2.教师表演
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肢体语言进行表演某一词语,帮助学生理解。
3.多媒体演示
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起到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便于他们准确生动地理解。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一文中“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中的“洋溢”。
师:教师出示一组动画片,让学生看水盆里的水逐渐加满后就会出现什么情况。
师:水盆里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水从四周流出来了。
师:“溢”就是流出来。“洋溢”本来是形容水多、水满的,洋和溢合起来就是“充满”了的意思,那么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形容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充满了整个花园,花园里每个角落都有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五、设置情境,展开想象理解词语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所以,在词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恰当运用联想教学法,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由词语联想到有关的景象,从而更好地体会词语的含义。有些课文,如果我们展开想象来理解,效果比讲解词语的意思要强很多。
如在《从现在起》一文中教学“议论纷纷”与“叫苦连天”两个词语
师:听了猫头鹰大王的话,你想说什么?
生纷纷举手
师:这么多小动物想说,那就互相说一说吧。
生说
师:刚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说开了,这就叫“议论纷纷”。
师:猫头鹰大王十分霸道不讲理,小动物们一定忍受不了,互相抱怨个不停,应该用文中哪个词语来说?
生:叫苦连天
在词语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年级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掌握、积累词语,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准确运用词语,从而真正才能提高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