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别怕,我在,果园也在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heny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叫刘阿娟,在北京当过三年财经记者,还做过编剧。2014年,当得知爸爸罹患癌症的消息后,她放弃了在北京的大好前程,辞职回到位于陕西淳化的老家农村,一边陪伴照顾父亲,一边干起了父亲干了一辈子的营生——种苹果,经营自家的果园。
  这个两年前还在北京职场上翻滚的女白领,摇身一变,成为新一代农民,她现在整天巡游在村庄、像个立志要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的农民那样,研究果园里果实的生长,并细细体会一年四季果树生长的节奏。
  作下这样一个决定,是源于去年夏天的一个夜晚,一家人乘凉之际,身患癌症的父亲无意间说:“不知道村里会把新的公坟划到西边还是南边了,那里就是我最后的家了。”她沉默了很久。后来,她发现父亲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对什么事情也提不起兴趣,但每天唯一念念不忘的,就是去他的果园逛上一圈。
  爸爸的苹果
  苹果,是她父亲这一辈子的关键词。还未成年时,他就一个人在当时的人民公社果园里练习嫁接果树。27岁时,在林场做场长,组织村民种植各种水果,他尝试着种了18亩苹果树。改革开放以后,他又带头承包了这片果园,在这里,他用了三年时间把杂果全部嫁接成秦冠(苹果中一个很好吃的品种),第一年挂果就卖了6000元,村里一下子炸锅了。就这样,他与果园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他甚至顶着反对的声音,动员妻子和五个孩子将家也搬迁到了果园里,以便更好地照顾这片果园。随着父亲因为种植苹果成功地变为“万元户”,加之政府的各种鼓励,同村的村民们纷纷改种苹果。于是,这个小村子漫山遍野都是苹果树,到了春天,整个村子都弥漫着苹果花香,到了秋天,满眼都是累累的果实。
  阿娟小时候没有童话书,很多字是从爸爸栽培苹果树的农业书上认识的;阿娟认识很多虫子,都是从小跟爸爸在果园里捉虫子认识的。
  好景不长,苹果开始滞销了。阿娟还记得很多苹果烂在果窖里时,爸爸嘴上的干皮和眼里的红血丝。
  后来,为了念书,阿娟离开了家乡,每年只有当回家休假时才能看上一眼自家的果园。再后来,她在北京顺利地当上了小白领、记者,过着匆匆忙忙、眼花缭乱的城市生活,直到父亲2014年5月份被确诊出肺部小细胞肺癌。
  恶性,中晚期。
  “父亲从医院回家之后,开启了一种自闭模式,消极地等待死亡,还美其名曰自己生无遗憾,不愿意在医院受折腾。”阿娟眼看着,父亲的精神垮了。
  不要打扰苹果
  阿娟决定辞职。从北京回到家乡,她要陪伴父亲,还要和父亲并肩作战,一起经营果园,“不知道为什么,我坚信这会带给父亲生的希望。”
  “爸爸种了一辈子的苹果,他了解土地,懂得如何让苹果的甜意更浓,却从不知道离开村口的千千万万颗苹果流向哪里,被谁食用,自己的工作是否给别人带来愉悦。”阿娟说,自己的梦想则是,不施农药种苹果,借助网络,让苹果从地头直达用户。
  起初说起用互联网卖苹果,父亲的反应是:“你疯了,你还是赶紧想想怎么把自己嫁出去吧。”村民们对她的古怪想法也嗤之以鼻。因为她向村里的种植户呼吁,不要打农药,要“尊重苹果”。面对打击和否定,她仍然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于是开始四处拜师学艺,还要从网络、微信上学习网店和微店的经营方法。
  她将自家的苹果命名为“爸爸的苹果”。去年,这个被村里长者瞧不起的小丫头,竟然一下子把“爸爸的苹果”卖掉了3000箱!父亲和村民们搞不懂这件事。但他们不得不承认:这小丫头有他们不具备的能力。“尊重苹果”似乎是条道,村民们的态度逐渐有了变化,2015年伊始,就有五户村民按照她的标准开始种植,她的要求很简单——不要打扰苹果,让它们自由生长。
  乡亲们曾对她的话半信半疑,她与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很微妙——他们担心她没有办法卖掉他们破天荒以礼相待种植的苹果,她则担心他们偷偷打药。就这样,他们相爱相杀,互相监控,虽然她和村民过得拧巴,但苹果幸福了,它们终于可以安心地成长了,再也不用被乱喷农药,也不用担心七成熟时便被摘下来卖掉了。
  就在上一周,她在村子里发起农业合作社的事情,没想到有15户人家主动参与,一共150亩果园,参与的人大都是村里的轻壮派,年龄都在45岁左右。
  土地上的陌生人
  “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坐在门口,偶尔可以听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声音,Tong ! Tong ! 在我怀里睡觉的小狗,听到动静后总是会睁开眼睛,发现果园还是果园,苹果还是苹果,换个姿势又继续睡。”阿娟的村子三面环山,没有车水马龙,只有蝉鸣犬吠。
  她说,她现在每天巡逻似的穿梭在村里的各个角落,无数次反问自己,是疯了吗,这二十多年一直心心念着离开这么美丽的地方?甚至不惜在上学的时候把户口迁到了西安。
  她曾经一心想要摆脱土地的束缚,因为农村的生活太粗糙,大家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种植苹果上,生活辛苦单调。曾经那么多阳光一般清澈的哥哥姐姐,一结婚生子,便很快被生活磨去棱角,变得琐琐碎碎,失去了年轻人的朝气和美好。
  而现在,生活突然来了个大转弯,为了陪伴父亲,她回到了村子,却发现这里竟然就有自己理想的生活!
  “我一天天意识到,自己曾经是多么无知,从未理解过土地,从未给过苹果树尊重,尽管它们提供了我成长过程中的所有支持,因为苹果几乎是我家所有的收入来源。”
  她觉得自己一直是这片土地上的陌生人。现在,自己是真的要回家了。
  面朝大山的幸福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阿娟说,这一年下来,父亲的变化很大。“对自己的病情,他变得旷达得多。他开始积极配合治疗,病情控制得相当不错。他甚至加入了我张罗的妇女老人晨跑队,不过他还是有些害羞,基本上都是自己一个人在门口的那条小路上小跑几圈算了。”
  对阿娟来说,最令她欣慰的是,父亲终于可以平静地说起死亡这件事。阿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一天,老头儿、老妈和我三个人在果园里种菜,说起最近去世的一个表叔,我说,“老汉,我将来要在你坟头上栽一棵苹果树。”
  他说,好啊,我渴了就上来摘个苹果。紧接着,他很认真地问,要是被羊啃了怎么办?
  “小事,我接着栽呗。妈,给你种两棵枣树。”
  “你个没良心的,盼着我死呢?!”老妈把手里的东西朝我扔了过来。
  “等我死了,把我一半儿骨灰埋果园里,另一半撒大海里,我想去哪就去哪了。”
  “看把你张(狂)的!”老头儿把手里的锨扔下,说自己累了,找小黑玩去了。
  我有一片果园 /面朝大山 幸福苹果/从今天起 和每一只虫子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调皮的冰雹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只小鸟/给每一棵小草每一朵野花/取个温暖的名字/我只愿面朝大山 幸福苹果
  ——阿娟根据海子的一首诗改编的小诗
  解敏摘自《北京青年报》
其他文献
外婆,你的安静让这个世界显得聒噪和喧嚣,外婆,好想你再抱抱我。  你没有让我发现莫扎特、莎士比亚或兰波。你没有带我去看过戏剧或展览,没有社交晚餐,没有高级服装秀,更没有去蓝色海岸度假。  但是因为你,我知道了要动手做事;因为你,我认识了在牛圈后面如长长的野草生长着的生活,这生活像雨一样,酸涩而湿润。  外婆,你步履蹒跚,像一艘满载的船。  外婆,我们要出发了,既不富有也不贫穷,在这片土地上,有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