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学校的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开发、实施、评价中如何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理念,符合学校的发展愿景,契合学校的办学实践,成为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青岛沧口学校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课程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
一、确定课程理念—勇于出海,构建“济沧海”课程体系
学校地处胶州湾畔的沧口街道,是青岛最早开埠的码头之一。一代代渔民以勇于出海的精神哺育了青岛文明。传承这种文化是学校的使命。同时,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正面临一个全新的社会,只有拥有勇于出海的精神、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必须构建具有明确育人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学校结合当前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求,在勇于出海的核心理念引领下,将各类课程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合,形成了有明确核心素养统领的“济沧海”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路径与措施
1.“三人行”互助小组—践行课改的最小单位
基于对多种不同形式学习小组利与弊的思考,学校在常态班内采取“异质构组”的办法,组成以三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在座位的朝向上,学习小组采用整体向前的座位方式,而不采用对坐、围坐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有利于学生单独学习。在座次排列上,采取嵌入式的方式,即凹凸结合式。每间教室都配有电子记分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会转化为小组的分数被记录下来,呈现在电子屏幕上。一到“三人行”讨论和展示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1)学教导引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学教导引单是“三人行”小组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学与教的桥梁。引导单包括四部分:表头、学教环节与流程、学教内容与形式、收获与思考。引导单从设计到使用,均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水平。如“学教环节与流程”的表述,教师不用词和短语,而是用学生一看就懂的句子。又如“学教内容及方式”的陈述,教师不能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些教师很清楚而学生不易理解的词汇,而是用更能清楚表述什么是自主、什么是合作的外显行为动词—默读、认真写一写、组长检查组员等,使学生更清晰地知道应该用哪一种方式学习。
(2)VIP课程—让课程成为学生爱上学习的理由
教室里电子计分屏上的分数每个月统计一次,每个班级都会评出几个优胜小组。学校专门研发的VIP课程,就是对优胜小组的奖励。学校的VIP课程包括电影赏析、实地参观、生存演练、咖啡、茶艺、烘焙等。学校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利用自身资源条件,开设了这些具有趣味性、生活化的课程。
这些VIP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延伸与补充,将各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在丰富学生课业生活的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进一步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用课程奖励学生,避免了物质奖励的功利化和短效性。优胜小组获得了体验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的机会,课程成为学生爱上学习的理由,实现了学生的良性发展。
2.学案走班—我的课堂我做主
为了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学校打破原班级界限,进行“基于信息环境下的按学案走班”的教学探索。教师通过调研学情,以单元为单位重新整合和梳理教学内容,制作出更贴近学生的基础类、拓展类、探究类、专题类等学案,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定时推送学案。学生通过选择学案进入不同的班级学习,最后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生成学习效果测评。基础型课堂上,学生们开始跟上教师放慢的脚步;拓展型课堂上,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实现知识迁移;探究型课堂上,学生们在教师搭建的竞争环境中提升自我能力。虽然学案不同,但每一间教室里都洋溢着积极快乐的学习气氛。学生们纷纷表示喜欢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既“吃得饱”,又“消化得了”。
3.情境德育—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灵
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根基。学校始终将活动作为情境德育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主题化、序列化、生活化的活动中进行道德体验和自我教育。学校结合实际实施了“情境德育”。以“每月一事”活动课程为载体,跨年级整合教材内容,并根据各年级特点,对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层次性进行梳理,形成了适应、爱国、环保、法治、助人、诚信合作、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8个主题的“情境德育”活动。这改变了用智育考试的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方式,改变了用知识德育代替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感知和内化的情况。
4.新六艺—我来逛逛技能“超市”
学校推行生存教育、生活课程、和美艺术、健美体育课程,要求学生在九年教育学习之中必须掌握生存技能、生活技艺、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器乐以及一项美术的“新六艺”。
为了实现“新六艺”课程目标,学校在課程管理提出几项新的举措:生存和生活课程,通过VIP课程和社团活动方式进行;音、体、美三个学科实行两节课联排,形成长课时;对教师进行合并全校统一管理,对学生进行目标考核。
三、课程改革的思考
1.实现了学校课程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
为了提升课堂授课质量,更好地为走班制定有针对性的学案,学校建立了课例研究制度,设置课例研究室,形成了六种课例研究方式。这种课例研究,不是以研究成果为导向,而是以教师自身发展为导向。教师们为备好一节课,会提前在课例研究室集体备课、磨课。课例研究的备课形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平台,不仅帮助教师备好课,提升课堂效率,而且教师们在磨课、研讨的碰撞过程中,大幅度提升了自身的学科素质和业务水平,形成了一个灵动共享、齐头并进的教师发展共同体。
2.信息技术助力学校课程管理的一体化
信息技术作为学校教学一体化的重要媒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三人行”互助小组使用量身制作的“电子积分牌”累计积分;信息环境下按学案动态走班时,学生使用专门的“走班软件”选择学案和班级;小组积分、学业反馈的数据分析都是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此外,每间教室都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走廊里随处可见电子班牌、体感游戏区等先进设备。学校的未来教室是青岛首家具备“全媒体兼容、数字化分享”特点的现代化高科技教室。
3.九年一贯的优势实现小初自然衔接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充分发挥优势,对育人目标和文化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对学校课程统一构思布局,并专设中小衔接的牵手课程;学校管理上不区分小学部、中学部,而是从一年级到九年级九个级部;在师资运用上实现了九个级部互相交流;学校的活动空间共有、环境共享。学校还专门设计了一些一贯制学校特有的活动,比如“三年级小朋友交一位九年级的大朋友”的活动,就是培养学生跨年龄段的沟通交流能力。
4.家庭、社会、学校融合,凝聚学校多主体共建课程的力量
依托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开放场地融合地校关系,积极开发社区课程资源,通过互利互惠的方式为课程实施创造条件。积极开放运动场馆的利用,与附近的单位展开双赢合作。例如,学校与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展开合作,学校为其开放风雨操场,蓝天救援队为学校的生存课程提供指导和帮助。生存课程每周一课时,学生按年龄分层,救援队的指导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自理、自立能力。再如,学校与中能足球俱乐部开展合作办学,整体提高了学生的足球水平。学校还与锦鳞游泳馆、少年宫、体校等多所专业学校、机构合作开发课程。这样既提升了学校的课程质量,也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将家庭、社会、学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育人的整体。
(作者系青岛沧口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胡玉敏
[email protected]
一、确定课程理念—勇于出海,构建“济沧海”课程体系
学校地处胶州湾畔的沧口街道,是青岛最早开埠的码头之一。一代代渔民以勇于出海的精神哺育了青岛文明。传承这种文化是学校的使命。同时,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正面临一个全新的社会,只有拥有勇于出海的精神、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必须构建具有明确育人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学校结合当前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求,在勇于出海的核心理念引领下,将各类课程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合,形成了有明确核心素养统领的“济沧海”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路径与措施
1.“三人行”互助小组—践行课改的最小单位
基于对多种不同形式学习小组利与弊的思考,学校在常态班内采取“异质构组”的办法,组成以三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在座位的朝向上,学习小组采用整体向前的座位方式,而不采用对坐、围坐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有利于学生单独学习。在座次排列上,采取嵌入式的方式,即凹凸结合式。每间教室都配有电子记分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会转化为小组的分数被记录下来,呈现在电子屏幕上。一到“三人行”讨论和展示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1)学教导引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学教导引单是“三人行”小组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学与教的桥梁。引导单包括四部分:表头、学教环节与流程、学教内容与形式、收获与思考。引导单从设计到使用,均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水平。如“学教环节与流程”的表述,教师不用词和短语,而是用学生一看就懂的句子。又如“学教内容及方式”的陈述,教师不能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些教师很清楚而学生不易理解的词汇,而是用更能清楚表述什么是自主、什么是合作的外显行为动词—默读、认真写一写、组长检查组员等,使学生更清晰地知道应该用哪一种方式学习。
(2)VIP课程—让课程成为学生爱上学习的理由
教室里电子计分屏上的分数每个月统计一次,每个班级都会评出几个优胜小组。学校专门研发的VIP课程,就是对优胜小组的奖励。学校的VIP课程包括电影赏析、实地参观、生存演练、咖啡、茶艺、烘焙等。学校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利用自身资源条件,开设了这些具有趣味性、生活化的课程。
这些VIP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延伸与补充,将各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在丰富学生课业生活的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进一步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用课程奖励学生,避免了物质奖励的功利化和短效性。优胜小组获得了体验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的机会,课程成为学生爱上学习的理由,实现了学生的良性发展。
2.学案走班—我的课堂我做主
为了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学校打破原班级界限,进行“基于信息环境下的按学案走班”的教学探索。教师通过调研学情,以单元为单位重新整合和梳理教学内容,制作出更贴近学生的基础类、拓展类、探究类、专题类等学案,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定时推送学案。学生通过选择学案进入不同的班级学习,最后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生成学习效果测评。基础型课堂上,学生们开始跟上教师放慢的脚步;拓展型课堂上,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实现知识迁移;探究型课堂上,学生们在教师搭建的竞争环境中提升自我能力。虽然学案不同,但每一间教室里都洋溢着积极快乐的学习气氛。学生们纷纷表示喜欢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既“吃得饱”,又“消化得了”。
3.情境德育—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灵
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根基。学校始终将活动作为情境德育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主题化、序列化、生活化的活动中进行道德体验和自我教育。学校结合实际实施了“情境德育”。以“每月一事”活动课程为载体,跨年级整合教材内容,并根据各年级特点,对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层次性进行梳理,形成了适应、爱国、环保、法治、助人、诚信合作、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8个主题的“情境德育”活动。这改变了用智育考试的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方式,改变了用知识德育代替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感知和内化的情况。
4.新六艺—我来逛逛技能“超市”
学校推行生存教育、生活课程、和美艺术、健美体育课程,要求学生在九年教育学习之中必须掌握生存技能、生活技艺、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器乐以及一项美术的“新六艺”。
为了实现“新六艺”课程目标,学校在課程管理提出几项新的举措:生存和生活课程,通过VIP课程和社团活动方式进行;音、体、美三个学科实行两节课联排,形成长课时;对教师进行合并全校统一管理,对学生进行目标考核。
三、课程改革的思考
1.实现了学校课程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
为了提升课堂授课质量,更好地为走班制定有针对性的学案,学校建立了课例研究制度,设置课例研究室,形成了六种课例研究方式。这种课例研究,不是以研究成果为导向,而是以教师自身发展为导向。教师们为备好一节课,会提前在课例研究室集体备课、磨课。课例研究的备课形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平台,不仅帮助教师备好课,提升课堂效率,而且教师们在磨课、研讨的碰撞过程中,大幅度提升了自身的学科素质和业务水平,形成了一个灵动共享、齐头并进的教师发展共同体。
2.信息技术助力学校课程管理的一体化
信息技术作为学校教学一体化的重要媒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三人行”互助小组使用量身制作的“电子积分牌”累计积分;信息环境下按学案动态走班时,学生使用专门的“走班软件”选择学案和班级;小组积分、学业反馈的数据分析都是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此外,每间教室都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走廊里随处可见电子班牌、体感游戏区等先进设备。学校的未来教室是青岛首家具备“全媒体兼容、数字化分享”特点的现代化高科技教室。
3.九年一贯的优势实现小初自然衔接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充分发挥优势,对育人目标和文化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对学校课程统一构思布局,并专设中小衔接的牵手课程;学校管理上不区分小学部、中学部,而是从一年级到九年级九个级部;在师资运用上实现了九个级部互相交流;学校的活动空间共有、环境共享。学校还专门设计了一些一贯制学校特有的活动,比如“三年级小朋友交一位九年级的大朋友”的活动,就是培养学生跨年龄段的沟通交流能力。
4.家庭、社会、学校融合,凝聚学校多主体共建课程的力量
依托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开放场地融合地校关系,积极开发社区课程资源,通过互利互惠的方式为课程实施创造条件。积极开放运动场馆的利用,与附近的单位展开双赢合作。例如,学校与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展开合作,学校为其开放风雨操场,蓝天救援队为学校的生存课程提供指导和帮助。生存课程每周一课时,学生按年龄分层,救援队的指导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自理、自立能力。再如,学校与中能足球俱乐部开展合作办学,整体提高了学生的足球水平。学校还与锦鳞游泳馆、少年宫、体校等多所专业学校、机构合作开发课程。这样既提升了学校的课程质量,也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将家庭、社会、学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育人的整体。
(作者系青岛沧口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胡玉敏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