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伟大中国梦的行动向导。大学生党员是我们党组织中最年轻、最活跃的一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是党和国家的接班人。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本文从党务工作队伍、教育理论体系、实践活动平台、党建文化宣传途径和管理机制这六方面,就如何更好地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促使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从认知到认同进而转化为践行的自觉转变,以期提高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员教育; 渗透;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1-0068-02
一 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及其教育现状
1 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
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面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現实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各种缺陷,不少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受到冲击,呈现出:对党的信仰不坚定,党性观念淡薄;入党动机不纯,功利性明显;责任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松懈;先锋模范引领作用不强,过于计较个人得失。出现了形式上入党了,思想上未完全入党,入党后疏于学习,思想上行为上出现消极退步等现象。
2 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现状的分析
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工作量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也越来越大,这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出现了“前倾”的现象。党务工作队伍没法及时到位,不够健全、稳定,力量较为薄弱,队伍中很多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力不从心,无法将党员教育做得更深更细,致使在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上投入不够,同时缺乏系统监督和管理制度。大学生党员教育过程重在政治性及理论性教育,而忽视了实践及素质教育,教育内容上也较为枯燥,缺乏吸引力,教育形式较为单一。
二 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动力基础
1 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党员健康成长的本质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日趋明显,国际思想文化领域之间的冲突和摩擦也越来越激烈,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和较量将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国内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多变化,这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再加之受到青春期生理心理因素、娱乐文化、网络文化等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党员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信仰不坚定,崇尚个人主义,忽视集体主义。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当代大学生党员,帮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辨别是非,进一步巩固大学生党员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让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将其积极打造成为优良品行、勤奋学习、自强自立、实践创新、乐于奉献的楷模。这是大学生党员健康成长的本质要求。
2 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大学生党员作为我们党组织中最年轻、最活跃的一部分,他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伟大“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历程中将经历人生的发展和成熟期,让他们首先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与科学内涵,自觉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爱国是对祖国母亲的感情依赖,敬业是职业精神的良好体现,诚信是道德行为的重要内容,友善是人际关系的基本维系,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魂”融入到大学生党员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作用,用共同价值导向引领大学生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使之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思想支撑,这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党员应当践行的道德标准、应当遵循的价值准则和应当追求的理想信念,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和当务之急。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能适应大学生党员成长特点的有效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中,帮助他们认知、认同核心价值观,进而转化为个人信仰和价值取向,促进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观的良性构建。
三 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探索
鉴于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和大学生党员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六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制度保障。
1 强化一线党务工作队伍的建设,保证充足的指导力量
一线党务工作者是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党员教育有效开展的有力保障。首先要配足人选,党务工作者应该是相对独立,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党建工作中,对于人手充足的学院甚至可以是专人负责的;党务工作者自身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进而推动工作。必须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其次要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者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增强业务能力。同时,要精选党建理论深厚、教学评价较高的专家老师组成理论授课讲师团。
2 完善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大学生党员的认知
我们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的总结研究与拓展细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同时,我们要不断丰富大学生党员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更加适应大学生党员的成长特点,语言上更贴近大学生党员,多用富有亲和力、形象生动、易接受、易吸收的语言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上多穿插一些富有教学意义的影片或典型事例;教育形式上除了采用传统的专家讲座形式,可以开设“名人讲坛”,也要充分发挥“两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教学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穿插其中。也可以就课程中某个专题内容或某个章节由专家讲师团以讲座报告的形式开展。我们要逐步营造一个自然的教育学习氛围,在不同场合采用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教育形式去渲染、熏陶大学生党员,让他们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知识中首先有认知。 3 组建一支大学生党员骨干队伍,让大学生党员在体验中增强认同感
从校级和二级学院层面分别组建一支主要由中共党员、预备党员组成的学生社团,也鼓励入党积极分子的加入,同时优选一部分成员组成学生层面的讲师团,相关部门的党务工作者担任指导老师。该社团主要是党务工作者总体规划和指导下,承办日常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讲座、报告会,组织策划开展大学生党员的交流讨论、实地教育和有关实践活动。大学生党员讲师团要做好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层面学生的宣传,编印相关党建文化宣传报刊,开辟网络交流平台如微信或QQ,初步拟定相关的激励奖惩办法等。这样在以大学生党员为本的模式下,增进党务工作者与大学生党员的联系沟通,更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所开展的实践活动或考核机制更能贴近当代大学生党员,更易被他们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思考和创新中,也很好地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同时,让大学生党员在开展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体验中成长,从而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4 搭建一个大学生党员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强化认同感
我们要给大学生党员积极搭建一个实践活动平台,要将理论学习密切联系实践锻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校内外各项实践活动中,建立相关社团参与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管理中。组建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开展党建文化宣传下乡服务活动,开辟“党员先锋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施“红色导航工程”隐形党员教育活动等,如我校现已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社协助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开辟了党员参与基础文明建设、体育锻炼和诚信考试的监督岗,成立了为新生提供“一对一”结对服务、指导的“萌芽之家”等,寓教于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让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感。
5 开辟党建文化宣传途径,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党员将个人认知和认同转化为自觉践行
我们要积极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加强舆论导向,开展先进评选活动。如“我心目中的好同学、好老师”、“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医学生”、“师德先进个人”、“最温暖医生”和“最温暖护士”等。开辟文化宣传场所,开辟先进事迹宣传场地,开办党建文化宣传报刊,对于典范、榜样进行大力宣传或举行事迹报告会,寓教于景、寓教于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良好的校园文化构建中,用身边的典范、先进感染他们,这样更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深化大学生党员甚至普通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感,有效引领大学生党员的价值取向,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
6 建立一套贴近学生符合实际的管理机制,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我們要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各二级学院党总支或基层党支部要制定符合自身建设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严格且长效管理机制。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主体,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如何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有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建立健全一套管理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学习机制、动力机制等,不断鞭笞和激励大学生党员,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郭霞, 白莉. 关于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现状的思考[J]. 改革与开发, 2009(06).
[2]谢余松. 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索——以贵州大学科技学院为例[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1).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员教育; 渗透;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1-0068-02
一 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及其教育现状
1 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
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面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現实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各种缺陷,不少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受到冲击,呈现出:对党的信仰不坚定,党性观念淡薄;入党动机不纯,功利性明显;责任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松懈;先锋模范引领作用不强,过于计较个人得失。出现了形式上入党了,思想上未完全入党,入党后疏于学习,思想上行为上出现消极退步等现象。
2 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现状的分析
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工作量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也越来越大,这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出现了“前倾”的现象。党务工作队伍没法及时到位,不够健全、稳定,力量较为薄弱,队伍中很多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力不从心,无法将党员教育做得更深更细,致使在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上投入不够,同时缺乏系统监督和管理制度。大学生党员教育过程重在政治性及理论性教育,而忽视了实践及素质教育,教育内容上也较为枯燥,缺乏吸引力,教育形式较为单一。
二 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动力基础
1 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党员健康成长的本质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日趋明显,国际思想文化领域之间的冲突和摩擦也越来越激烈,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和较量将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国内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多变化,这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再加之受到青春期生理心理因素、娱乐文化、网络文化等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党员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信仰不坚定,崇尚个人主义,忽视集体主义。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当代大学生党员,帮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辨别是非,进一步巩固大学生党员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让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将其积极打造成为优良品行、勤奋学习、自强自立、实践创新、乐于奉献的楷模。这是大学生党员健康成长的本质要求。
2 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大学生党员作为我们党组织中最年轻、最活跃的一部分,他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伟大“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历程中将经历人生的发展和成熟期,让他们首先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与科学内涵,自觉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爱国是对祖国母亲的感情依赖,敬业是职业精神的良好体现,诚信是道德行为的重要内容,友善是人际关系的基本维系,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魂”融入到大学生党员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作用,用共同价值导向引领大学生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使之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思想支撑,这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党员应当践行的道德标准、应当遵循的价值准则和应当追求的理想信念,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和当务之急。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能适应大学生党员成长特点的有效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中,帮助他们认知、认同核心价值观,进而转化为个人信仰和价值取向,促进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观的良性构建。
三 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探索
鉴于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和大学生党员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六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制度保障。
1 强化一线党务工作队伍的建设,保证充足的指导力量
一线党务工作者是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党员教育有效开展的有力保障。首先要配足人选,党务工作者应该是相对独立,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党建工作中,对于人手充足的学院甚至可以是专人负责的;党务工作者自身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进而推动工作。必须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其次要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者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增强业务能力。同时,要精选党建理论深厚、教学评价较高的专家老师组成理论授课讲师团。
2 完善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大学生党员的认知
我们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的总结研究与拓展细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同时,我们要不断丰富大学生党员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更加适应大学生党员的成长特点,语言上更贴近大学生党员,多用富有亲和力、形象生动、易接受、易吸收的语言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上多穿插一些富有教学意义的影片或典型事例;教育形式上除了采用传统的专家讲座形式,可以开设“名人讲坛”,也要充分发挥“两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教学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穿插其中。也可以就课程中某个专题内容或某个章节由专家讲师团以讲座报告的形式开展。我们要逐步营造一个自然的教育学习氛围,在不同场合采用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教育形式去渲染、熏陶大学生党员,让他们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知识中首先有认知。 3 组建一支大学生党员骨干队伍,让大学生党员在体验中增强认同感
从校级和二级学院层面分别组建一支主要由中共党员、预备党员组成的学生社团,也鼓励入党积极分子的加入,同时优选一部分成员组成学生层面的讲师团,相关部门的党务工作者担任指导老师。该社团主要是党务工作者总体规划和指导下,承办日常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讲座、报告会,组织策划开展大学生党员的交流讨论、实地教育和有关实践活动。大学生党员讲师团要做好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层面学生的宣传,编印相关党建文化宣传报刊,开辟网络交流平台如微信或QQ,初步拟定相关的激励奖惩办法等。这样在以大学生党员为本的模式下,增进党务工作者与大学生党员的联系沟通,更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所开展的实践活动或考核机制更能贴近当代大学生党员,更易被他们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思考和创新中,也很好地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同时,让大学生党员在开展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体验中成长,从而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4 搭建一个大学生党员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强化认同感
我们要给大学生党员积极搭建一个实践活动平台,要将理论学习密切联系实践锻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校内外各项实践活动中,建立相关社团参与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管理中。组建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开展党建文化宣传下乡服务活动,开辟“党员先锋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施“红色导航工程”隐形党员教育活动等,如我校现已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社协助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开辟了党员参与基础文明建设、体育锻炼和诚信考试的监督岗,成立了为新生提供“一对一”结对服务、指导的“萌芽之家”等,寓教于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让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感。
5 开辟党建文化宣传途径,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党员将个人认知和认同转化为自觉践行
我们要积极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加强舆论导向,开展先进评选活动。如“我心目中的好同学、好老师”、“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医学生”、“师德先进个人”、“最温暖医生”和“最温暖护士”等。开辟文化宣传场所,开辟先进事迹宣传场地,开办党建文化宣传报刊,对于典范、榜样进行大力宣传或举行事迹报告会,寓教于景、寓教于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良好的校园文化构建中,用身边的典范、先进感染他们,这样更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深化大学生党员甚至普通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感,有效引领大学生党员的价值取向,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
6 建立一套贴近学生符合实际的管理机制,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我們要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各二级学院党总支或基层党支部要制定符合自身建设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严格且长效管理机制。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主体,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如何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有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建立健全一套管理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学习机制、动力机制等,不断鞭笞和激励大学生党员,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郭霞, 白莉. 关于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现状的思考[J]. 改革与开发, 2009(06).
[2]谢余松. 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索——以贵州大学科技学院为例[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