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丙酮丁醇梭菌发酵预测模型研究

来源 :发酵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fl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丙酮丁醇梭菌发酵过程中生物量浓度预测的精度,以不同发酵时间和葡萄糖浓度下的生物量数据作为训练和测试集,构建BP人工神经网络,并利用遗传算法(GA)的全局搜索能力,优化构建BP人工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建立GA—BP预测丙酮丁醇梭菌生物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GA—BP算法具有比BP人工神经网络更高的预测精确度和稳定性。
其他文献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一类主力药物,能够竞争性抑制小肠中的各种α-葡萄糖苷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延缓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水解为葡萄糖的进程,有效地降低
从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基因组中克隆获得编码醛酮还原酶SpoAKR3C2的基因,并成功构建了表达SpoAKR3C2的重组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pET 28bSpoAKR3C2
为提高黄酒原料的利用率,降低黄酒生产成本,在不同种类酶制剂的作用下,加入30%的米浆水进行配方对比试验.对发酵醪反应机理及酒精体积分数、糖度、酸度和氨基酸态氮进行了分
为了研究鹰嘴豆中异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外模拟胃肠道中的代谢转化.将鹰嘴豆提取液及其主要异黄酮单体化合物分别在模拟胃液、肠液和肠道菌群中孵育,并采用UPLC-QTOF-MS方法分析
生物可降解微球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其包封率低下以及突释与迟释等问题仍然是研究中面临的重大困扰.针对以常用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合成高分子微球的过程,根据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手性农药腈菌唑、己唑醇在红曲菌液态发酵和红曲酒酿造过程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情况,以及对红曲菌产酶(糖化酶、纤维素酶)和典型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