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事引读 >>
2020年1月初,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其中涉及“疫情”“抗疫”的条目占8条,包括“新冠”的“冠”误读为guàn,“戴口罩”误为“带口罩”,“副作用”误为“负作用”等常见错误。2006年起,《咬文嚼字》每年评选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至2020年已连续评选15次。《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表示“我们希望集中纠正一些‘习以为常’的差错,唤醒人们对母语的敬畏”。
素材聚焦1 “差错”凸显2020年度“抗疫”主题
“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人类所遭遇的最大挑战,“抗疫”是2020年的年度主题,几乎所有工作都与“抗疫”这根主轴或直接或间接相关。这折射到语言层面就是,“疫情”“抗疫”“复工复产”“社会经济全面恢复”等主宰了这一年度“话语体系”的构建。“不管是新闻媒体语言,还是大众日常用语,都向‘疫情’‘抗疫’等话题上倾斜,社会关注焦点也向‘疫情’‘抗疫’等话题上集中。”语文差错不仅仅折射出语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也折射出“疫情”“抗疫”等是2020年最重要、最突出的话语主题和关注焦点。整个“十大语文差错”中有8条都和“疫情”“抗疫”相关,便很能说明问题。
素材聚焦2 “差错”原因五花八门
一、多音不明读错
“新冠”几乎每天都在各类媒体中出现,常有人将“冠”误读成guàn。其实,“冠”是个多音字:读guān,名词,指帽子或形似帽子的东西;读guàn,动词,指戴帽子。“新冠”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简称;“冠状病毒”是一种球形病毒,因其外膜上有形似中世纪欧洲王冠上的棒状突起而得名。“新冠”的“冠”取“王冠”之义,名词,当读guān而不读guàn。
二、同音不明写错
1.在新冠肺炎疫情威胁下,许多国家的医疗系统几近崩溃,不少媒体称“医疗资源出现挤对”。其中的“挤对”应为“挤兑”。“兑”即兑换;“挤兑”本指银行券持有人争相向发行银行兑换现金的现象,严重时会使银行崩溃,失去兑付能力。医疗资源被挤占,可类比为“挤兑”。“挤对”指逼迫别人屈从,“医疗资源出现挤对”说不通。
2.在报道国外防疫措施时,“宵禁”频频见诸各种媒体中,但常常被误写成“霄禁”。“宵”指夜晚,“霄”指云、天空。宵禁,即禁止夜间活动。大多数人白天要工作,所以许多国家只限制夜间活动。为防疫而宵禁,根本目的是减少非必要的人际接触。“宵禁”与云、天空无关,不能写成“霄禁”。
3.2020年,广西柳州特色小吃螺蛳粉走红。但不少商家在宣传时错把“螺蛳粉”写成“螺丝粉”。其实,螺蛳是淡水螺的通称,一般个体较小,可食用,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螺丝是螺钉的俗称,通常用金属制成,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的零件,杆上带螺纹,用于连接、固定。螺蛳粉以螺蛳为主要食材,和螺丝无关。
三、近义不明写错
1.“戴口罩”是最有效的防疫措施,在相关宣传中常被误写为“带口罩”。“戴”指把物品加在能发挥其功用的某一身体部位,“带”指随身携带、拿着某物品。“戴口罩”指将口罩正确地加于口鼻之上,“带口罩”即随身携带、拿着口罩。显然,“戴口罩”能阻止病毒入侵呼吸系统,而“带口罩”无法隔绝病毒。
2.新冠病毒肆虐,各行各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共渡难关”成为一个高频词,其中的“渡”常误为“度”。“度”与“渡”均可指跨过、越过、经过,古汉语中常混用,但如今二者已分工:“度”与时间概念搭配,如度日、欢度佳节;“渡”与空间概念搭配,如渡河、远渡重洋。难关,本义指难通过的关口,是空间概念,与之搭配的应是“渡”而不是“度”。
3.有媒体报道,某些防治新冠肺炎的疫苗或药物出现了“负作用”,这里的“负作用”应为“副作用”。任何药物的药理作用都不是单一的,对特定的疾病而言,起治疗作用的是“主作用”,对治疗无效的其他作用是“副作用”。“副”与“主”相对,强调的是附带。药理学术语“副作用”不能写成“负作用”。
4.2020年11月,蚂蚁集团发布暂缓上市公告,其中将“主板”“科創板”错写成了“主版”“科创版”。“板”指板块,本指地球岩石圈的构造单元,引申指具有共同特点或联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主板”“科创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板”取“板块”之义。“版”指用于印刷的上面有文字、图形的底子,“版块”仅用于报刊、节目中。资本市场体系中的“主板”“科创板”,不能写作“主版”“科创版”。
四、指代不明用错
广大医务人员不顾个人生命危险,逆行出征,在抗疫一线做出重大贡献。不少诗文用“杏林天使”“杏林豪杰”来称颂他们,但“杏林”常被误为“杏坛”。“杏林”与三国吴人董奉有关,据说他看病不收钱,只要求病愈的人在他家附近种杏树,病重者种五棵,轻者种一棵,日久蔚然成林。后世以“杏林”称良医,也指医学界。“杏坛”则与孔子有关,相传孔子曾于杏坛之上授业,后世便称讲学之地为“杏坛”,现泛指教育界。
五、色彩不明用错
截至2020年年底,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000万,病亡人数超过35万,均居世界之最。有媒体在报道相关新闻时称:美国疫情防控形势,让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是个褒义成语,表示所见事物好到了极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是人类历史上的大灾难,是“惨不忍睹”,而绝非“叹为观止”。
【考场仿真试题】《咬文嚼字》每年都会评选出“十大语文差错”,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800字。
【范文片段示例】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汉字多如恒河沙数。面对海量的语言文字,恐怕除了语言文字专家,都会有读错、写错、用错的时候。文字错误若不及时纠正,以讹传讹,会让老祖宗创造的灿烂文化成果蒙尘。正是从这个角度说,《咬文嚼字》每年评选出“十大语文差错”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尊重和敬畏,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在给我们国人演绎精准、精美的语文课。净化语言环境,给母语文明“去毒”,值得肯定与称赞。只有母语愈发美好,我们及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适用话题】敬畏母语 汉字魅力 规范语言表达 治学态度助力文化传承
(特约教师 周玉利)
2020年1月初,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其中涉及“疫情”“抗疫”的条目占8条,包括“新冠”的“冠”误读为guàn,“戴口罩”误为“带口罩”,“副作用”误为“负作用”等常见错误。2006年起,《咬文嚼字》每年评选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至2020年已连续评选15次。《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表示“我们希望集中纠正一些‘习以为常’的差错,唤醒人们对母语的敬畏”。
素材聚焦1 “差错”凸显2020年度“抗疫”主题
“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人类所遭遇的最大挑战,“抗疫”是2020年的年度主题,几乎所有工作都与“抗疫”这根主轴或直接或间接相关。这折射到语言层面就是,“疫情”“抗疫”“复工复产”“社会经济全面恢复”等主宰了这一年度“话语体系”的构建。“不管是新闻媒体语言,还是大众日常用语,都向‘疫情’‘抗疫’等话题上倾斜,社会关注焦点也向‘疫情’‘抗疫’等话题上集中。”语文差错不仅仅折射出语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也折射出“疫情”“抗疫”等是2020年最重要、最突出的话语主题和关注焦点。整个“十大语文差错”中有8条都和“疫情”“抗疫”相关,便很能说明问题。
素材聚焦2 “差错”原因五花八门
一、多音不明读错
“新冠”几乎每天都在各类媒体中出现,常有人将“冠”误读成guàn。其实,“冠”是个多音字:读guān,名词,指帽子或形似帽子的东西;读guàn,动词,指戴帽子。“新冠”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简称;“冠状病毒”是一种球形病毒,因其外膜上有形似中世纪欧洲王冠上的棒状突起而得名。“新冠”的“冠”取“王冠”之义,名词,当读guān而不读guàn。
二、同音不明写错
1.在新冠肺炎疫情威胁下,许多国家的医疗系统几近崩溃,不少媒体称“医疗资源出现挤对”。其中的“挤对”应为“挤兑”。“兑”即兑换;“挤兑”本指银行券持有人争相向发行银行兑换现金的现象,严重时会使银行崩溃,失去兑付能力。医疗资源被挤占,可类比为“挤兑”。“挤对”指逼迫别人屈从,“医疗资源出现挤对”说不通。
2.在报道国外防疫措施时,“宵禁”频频见诸各种媒体中,但常常被误写成“霄禁”。“宵”指夜晚,“霄”指云、天空。宵禁,即禁止夜间活动。大多数人白天要工作,所以许多国家只限制夜间活动。为防疫而宵禁,根本目的是减少非必要的人际接触。“宵禁”与云、天空无关,不能写成“霄禁”。
3.2020年,广西柳州特色小吃螺蛳粉走红。但不少商家在宣传时错把“螺蛳粉”写成“螺丝粉”。其实,螺蛳是淡水螺的通称,一般个体较小,可食用,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螺丝是螺钉的俗称,通常用金属制成,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的零件,杆上带螺纹,用于连接、固定。螺蛳粉以螺蛳为主要食材,和螺丝无关。
三、近义不明写错
1.“戴口罩”是最有效的防疫措施,在相关宣传中常被误写为“带口罩”。“戴”指把物品加在能发挥其功用的某一身体部位,“带”指随身携带、拿着某物品。“戴口罩”指将口罩正确地加于口鼻之上,“带口罩”即随身携带、拿着口罩。显然,“戴口罩”能阻止病毒入侵呼吸系统,而“带口罩”无法隔绝病毒。
2.新冠病毒肆虐,各行各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共渡难关”成为一个高频词,其中的“渡”常误为“度”。“度”与“渡”均可指跨过、越过、经过,古汉语中常混用,但如今二者已分工:“度”与时间概念搭配,如度日、欢度佳节;“渡”与空间概念搭配,如渡河、远渡重洋。难关,本义指难通过的关口,是空间概念,与之搭配的应是“渡”而不是“度”。
3.有媒体报道,某些防治新冠肺炎的疫苗或药物出现了“负作用”,这里的“负作用”应为“副作用”。任何药物的药理作用都不是单一的,对特定的疾病而言,起治疗作用的是“主作用”,对治疗无效的其他作用是“副作用”。“副”与“主”相对,强调的是附带。药理学术语“副作用”不能写成“负作用”。
4.2020年11月,蚂蚁集团发布暂缓上市公告,其中将“主板”“科創板”错写成了“主版”“科创版”。“板”指板块,本指地球岩石圈的构造单元,引申指具有共同特点或联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主板”“科创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板”取“板块”之义。“版”指用于印刷的上面有文字、图形的底子,“版块”仅用于报刊、节目中。资本市场体系中的“主板”“科创板”,不能写作“主版”“科创版”。
四、指代不明用错
广大医务人员不顾个人生命危险,逆行出征,在抗疫一线做出重大贡献。不少诗文用“杏林天使”“杏林豪杰”来称颂他们,但“杏林”常被误为“杏坛”。“杏林”与三国吴人董奉有关,据说他看病不收钱,只要求病愈的人在他家附近种杏树,病重者种五棵,轻者种一棵,日久蔚然成林。后世以“杏林”称良医,也指医学界。“杏坛”则与孔子有关,相传孔子曾于杏坛之上授业,后世便称讲学之地为“杏坛”,现泛指教育界。
五、色彩不明用错
截至2020年年底,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000万,病亡人数超过35万,均居世界之最。有媒体在报道相关新闻时称:美国疫情防控形势,让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是个褒义成语,表示所见事物好到了极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是人类历史上的大灾难,是“惨不忍睹”,而绝非“叹为观止”。
【考场仿真试题】《咬文嚼字》每年都会评选出“十大语文差错”,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800字。
【范文片段示例】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汉字多如恒河沙数。面对海量的语言文字,恐怕除了语言文字专家,都会有读错、写错、用错的时候。文字错误若不及时纠正,以讹传讹,会让老祖宗创造的灿烂文化成果蒙尘。正是从这个角度说,《咬文嚼字》每年评选出“十大语文差错”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尊重和敬畏,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在给我们国人演绎精准、精美的语文课。净化语言环境,给母语文明“去毒”,值得肯定与称赞。只有母语愈发美好,我们及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适用话题】敬畏母语 汉字魅力 规范语言表达 治学态度助力文化传承
(特约教师 周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