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丏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以故事的形式“生动”“周到”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关于国文的抽象的知识和青年日常可以遇到的具体的事情”①。在关注这部教育小说在当时新颖的体裁及论说形式和对现代语文教学仍大有裨益的表层教育教学方法的背后,我们却忽略了这些“极新鲜的极卫生的吃食”②下所呈现的语文教育态基础。本文将结合《文心》一书对“语文教育态度”进行概念上的阐释和“语文教育态度”对语文教学上的意义说明,并进行现代性反思,希望能从教师角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语文教学成为“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③。
一、所谓语文教育态度
语文教育态度对“态度”进行“语文”和“教育”的限定。态度涉及主体和对象,包括认知水平、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等三种构造成分。④教育为了学生发展的潜在指向就是对教师的教育及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育上,因而教育态度包括教师对学生、对工作以及对自身的教育态度。“语文教育态度”更具体地涉及语文学科系统。具体说来,语文教育态度是指教师对语文学科、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中所涉及的知识、价值和理念的认知,和教师对人文、伦理等的情感体验及认同,以及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意向,即语文教学过程中相关策略和行为。
语文教育态度三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密切而又复杂。认知的不断积淀深化教师对语文学科内蕴的情感认同和内化,而后外化成为对语文教学的意向;教师对人文、伦理等的情感体验关切到教师个人自身,经过个人思维的主观认同不断强化对语文学科的认知,并影响策略行为的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策略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真切可感地进行认知深化和情感体验。三者相互交叉,呈螺旋体结构不断生长。
二、《文心》中蕴含的语文教育态度
(一)关于对语文学科的认知
1.关于语文学科的外延
对语文课程范畴的认知,从学科纵向来看,《文心》展现出需要我们从汉字体系和人际交流、情感表达的文本以及文本构成来源等方面进行解构和体认。横向说来,《文心》有一种想要打破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明显界限。因而,不仅需要读文字写的书,更需要读“不用文字写的书”,不仅需要在书本的图书馆,更需要“在社会的图书馆里做一番认识、体验的功夫”。⑤读书“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获得一种印证”。⑥所以,从语文学科元素构成来讲,语文的本质就是生活。
2.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
文字是人类交流、表达思想、展开宣传的工具。“文字是宣传品”,以此“激动”和“鼓励”大众。运用这一工具时,首先要明确指向要准,有特定的目标,“预备给什么人看”⑦,其次要注意方式要对,需要考察词语得当、意义完整和形式和内容的连贯照应⑧,从而达到文从字顺、意义清楚明白和宣传鼓动的效果而不致“除了说作者自己觉得如此意外,别无什么可解释的了”⑨。
语文也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叶先生说:“我就是最不信服把语言跟内容分开来说的一个人。咱们不能抛开了意思谈语言,也就是不能不管内容专谈语言。”⑩“语文教育不是单一的知识教育和语言教育,它首先是生活教育、生存教育,是历史化的生活品格教育和开放性的生存情感教育。”{11}对于写字现代规范背后的传统审美的思考{12};对文字(辞)的“字面”或是“声音”上的“情味”思索{13},以及由此生发的意象或是情境,都是作者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作者通过汉字及其意义的排列组合形成个人对本体和外部世界现象的叙述,包含着对真、善、美意义的追求,对人文、伦理、道德的持守,对文化体验、人格升华的追求等等。“书籍原用文字写成,但是不应该只当做文字来读,读书的目的,重在收得其内容意趣,否则只是文字的游戏而已。”{14}
3.关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方式
从教师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来看,开篇《“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15}以一种浅易的方式展现了“接受理论”下的语文文本的未知意义,这种“能懂得多少,就懂多少,从文字里去收得经验,学习经验的方法”“趁早把思考力想象力练习到水平线的程度”的理念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成就感提供有效强化的基础。教师“不但传授我们一些知识”,“更注意于养成我们的习惯”。{16}所以教师(包括家长)通过平时的专题讨论、座谈会的形式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对学生展开阅读和写作的指导的实践活动,对学生个人的外化和内化过程提供一种情境场。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可侧面看出《文心》的合作性探究方法,如《知与情意》《文章病院》等。当然,偏重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某一可供学生发挥的“有话说的、说得来的”{17}主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构建了一个自然、轻松学习氛围。而由老师和父辈引导和鼓励而内化为学生自主互助的一个语文讨论交流场,通过“触发”,展开对语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考量。由课程内容迁移到现实世界,抑或从日常生活回归到语文本身,为思想的激情碰撞和印象的深刻记录提供了一个有效空间。
(二)关于对人文精神和伦理关怀的情感认同
1.关于语文载体的情感展现。当作者从各方收得、积累到思想感情的时候,就通过对文字进行组合而表达出来。{18}然而这种思想感情是“作文说话的人对于景物的感想”,“是内部的经验”。{19}每个人因其不同的个性特征的社会经历而在作文说话表达思想感情时呈现不同的风貌。所以“时代有一定的特色”,在读书过程中需要留心到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将个人作者化,以期能够达到一个无限趋向情感本真的效果。
2.关于语文教学的主体意志。“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标是为‘万世开太平’。说万世,多么久远;说太平,多么艰难。但是生而为人,就不能不站在人的地位着想。”{20}语文教学至少包括文本作者、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因实际教学过程与教师的个人习性、品格完美融合要求教师在外化过程中以一种积极正面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对于文字的解释及玩味方面自信已尽了力,做到八九分的地步了,在读的一方面,却未曾费过力气。”“对待思想、学术不能凭主观的爱憎的,最重要在能用批判的方法,还它个本来面目。”{21}立足时代、作者、文本,以其思想、情感、人格、价值观等内蕴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生发点,并适当考量学生的接受程度,完善教师个人评价体系,如《新体诗》一文,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语文学习态度的自觉,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3.关于语文教育的具体策略及行为
(1)关于教师对教学价值的重构。《文心》透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言行的展现,获得其对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态度上一种完美的自觉和一种深沉的热情的表征。家长、语文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都有很高的语文素养。正如《重印后记》中所述:“笔下的语文老师不光是教语文,还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他做事认真,为人诚恳,对学生平等相待,有问题共同研讨,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22}枚叔对文学的广泛涉猎和语文学习的深刻认识和见解,慧修父亲对不同思想的包容,而除了语文王先生,算学沈先生、图画李先生、英文张先生各科目的教师都能关联国文进行解释,无形之中形成一个“语文学科圈”,这难以不让学生用心于文字。
(2)关于教师对教学主体的定位。《文心》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有一定差别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相当分量的发言权,而教师多通过对知识的呈现、实例的援引来让学生从完整的材料中获得自己的意见,就像“对待思想、学术不能凭主观的爱憎”{23}一样。正如在《知与情意》《文章病院》《小说与叙事文》等专题的探讨中,学生作为主要的参与对象进行讨论,教师则稍加引导并作有效评价。从日常生活出发引入语文课堂,在家庭、学校的小组活动中间,教师(家长)多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其主动性,提高兴趣和探究能力。
(3)关于教师对教学过程、方法的理解和把握。缘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教师需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得学生有效利用语言文字进行人际交流,运用好语言工具,同时,使学生从中获得在思想、思维上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文心》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提升和语文文化甚至是社会文化的感悟和学生个性的发扬是基于具体化、情境化教学的。教学,实际上跟“触发”一样,在课堂内外找到一个有效的映射和佐证,并以此发散,生发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
三、《文心》语文教育态度的反思
(一)对于构成语文学科的基础——文字态度的反思
文字不仅仅只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汉语文字能高度凸显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核,而不同历史时期的汉语文字的构形和意义的发展更是存在差异。文字的构形能直观地显现先民的思维以及他们那个时代的社会特征;同时文字的意义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人们在社会需要的时候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同一个字在不同时期意义的扩大、缩小、变换也能展现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教师因此形成的内外化循环之后,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感情升华。
(二)对于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反思
整部《文心》涉及到“国文的全体知识”。学生通过对在编订者的视野范围内的语文教材进行“专家式”的解读时,未必就真能通过这个一篇“一解一构”的方式来取得世界如此之多的名家名篇的精华,再及,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的意义预设本不是为了这一群未成年的孩子,以教师和编者个人角度去进行文本解构与建构未免失了方寸。“读书,非力求经济不可。”语文学习的目的是能够随时随地为我所用,充实自己。语文学习的内容不宜过多,要求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应该转换人文性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教学方式,而不仅仅是通过文本的人文性解读,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课程内外的人文场。
(三)对于语文教学过程和方式的反思
教育的立足点始终是学生。语文学科的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的教学中,要为学生开辟一条生活之路。强灌硬塞是不行的,让学生参与体验其中,若能得出结论甚好,不能得出却也因相互对照而获得其他也行。而这种生活体验和生存参与能够深化对世界的认识,从而形成更好地“触发”效果。学生能够在此获得在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上的积累,再通过适当地训练,达到“听说读写”等技能方面的提升而进行有效应用,最终进行自我创作的过程。
(四)对于语文教育态度的反思
缘于个人智能高度发展的教师根据个人及外部世界现象进行语文态度的自我教育和反思,语文教师的教育态度更趋向于一种心理自觉上的特殊的态度教育。教师的教育态度对学生学习态度有很大影响,包括教师的工作质量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形成不良的学习态度。{25}当反思“推动有重要意义的学习靠的是存在于推动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个人关系中的某种本质的态度”{26}的时候,学者和教师更要立足实际,进行语文教育态度的自觉构建,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实现“不教”的终极目的。
————————
注释
①②⑤⑥⑦⑧⑨{12}{13}{14}{15}{16}{17}{18}{19}{21}{22}{23}{24}叶圣陶,夏丏尊:《文心》,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
③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④美.J.L.弗里德曼等著,高地,高佳等译:《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1页。
⑩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35页。
{11}唐代兴:《汉语文课程的当代建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150页。
{20}杨彬:《教育照亮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24页。
{25}陈立,高觉敷,张民生,李维等:《心理学百科全书(上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93页。
{26}徐旭辉,张梅:《对罗杰斯三不主义的几点思考》,《时代教育》,2012年第3期。
[作者通联: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所谓语文教育态度
语文教育态度对“态度”进行“语文”和“教育”的限定。态度涉及主体和对象,包括认知水平、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等三种构造成分。④教育为了学生发展的潜在指向就是对教师的教育及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育上,因而教育态度包括教师对学生、对工作以及对自身的教育态度。“语文教育态度”更具体地涉及语文学科系统。具体说来,语文教育态度是指教师对语文学科、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中所涉及的知识、价值和理念的认知,和教师对人文、伦理等的情感体验及认同,以及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意向,即语文教学过程中相关策略和行为。
语文教育态度三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密切而又复杂。认知的不断积淀深化教师对语文学科内蕴的情感认同和内化,而后外化成为对语文教学的意向;教师对人文、伦理等的情感体验关切到教师个人自身,经过个人思维的主观认同不断强化对语文学科的认知,并影响策略行为的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策略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真切可感地进行认知深化和情感体验。三者相互交叉,呈螺旋体结构不断生长。
二、《文心》中蕴含的语文教育态度
(一)关于对语文学科的认知
1.关于语文学科的外延
对语文课程范畴的认知,从学科纵向来看,《文心》展现出需要我们从汉字体系和人际交流、情感表达的文本以及文本构成来源等方面进行解构和体认。横向说来,《文心》有一种想要打破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明显界限。因而,不仅需要读文字写的书,更需要读“不用文字写的书”,不仅需要在书本的图书馆,更需要“在社会的图书馆里做一番认识、体验的功夫”。⑤读书“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获得一种印证”。⑥所以,从语文学科元素构成来讲,语文的本质就是生活。
2.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
文字是人类交流、表达思想、展开宣传的工具。“文字是宣传品”,以此“激动”和“鼓励”大众。运用这一工具时,首先要明确指向要准,有特定的目标,“预备给什么人看”⑦,其次要注意方式要对,需要考察词语得当、意义完整和形式和内容的连贯照应⑧,从而达到文从字顺、意义清楚明白和宣传鼓动的效果而不致“除了说作者自己觉得如此意外,别无什么可解释的了”⑨。
语文也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叶先生说:“我就是最不信服把语言跟内容分开来说的一个人。咱们不能抛开了意思谈语言,也就是不能不管内容专谈语言。”⑩“语文教育不是单一的知识教育和语言教育,它首先是生活教育、生存教育,是历史化的生活品格教育和开放性的生存情感教育。”{11}对于写字现代规范背后的传统审美的思考{12};对文字(辞)的“字面”或是“声音”上的“情味”思索{13},以及由此生发的意象或是情境,都是作者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作者通过汉字及其意义的排列组合形成个人对本体和外部世界现象的叙述,包含着对真、善、美意义的追求,对人文、伦理、道德的持守,对文化体验、人格升华的追求等等。“书籍原用文字写成,但是不应该只当做文字来读,读书的目的,重在收得其内容意趣,否则只是文字的游戏而已。”{14}
3.关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方式
从教师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来看,开篇《“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15}以一种浅易的方式展现了“接受理论”下的语文文本的未知意义,这种“能懂得多少,就懂多少,从文字里去收得经验,学习经验的方法”“趁早把思考力想象力练习到水平线的程度”的理念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成就感提供有效强化的基础。教师“不但传授我们一些知识”,“更注意于养成我们的习惯”。{16}所以教师(包括家长)通过平时的专题讨论、座谈会的形式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对学生展开阅读和写作的指导的实践活动,对学生个人的外化和内化过程提供一种情境场。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可侧面看出《文心》的合作性探究方法,如《知与情意》《文章病院》等。当然,偏重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某一可供学生发挥的“有话说的、说得来的”{17}主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构建了一个自然、轻松学习氛围。而由老师和父辈引导和鼓励而内化为学生自主互助的一个语文讨论交流场,通过“触发”,展开对语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考量。由课程内容迁移到现实世界,抑或从日常生活回归到语文本身,为思想的激情碰撞和印象的深刻记录提供了一个有效空间。
(二)关于对人文精神和伦理关怀的情感认同
1.关于语文载体的情感展现。当作者从各方收得、积累到思想感情的时候,就通过对文字进行组合而表达出来。{18}然而这种思想感情是“作文说话的人对于景物的感想”,“是内部的经验”。{19}每个人因其不同的个性特征的社会经历而在作文说话表达思想感情时呈现不同的风貌。所以“时代有一定的特色”,在读书过程中需要留心到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将个人作者化,以期能够达到一个无限趋向情感本真的效果。
2.关于语文教学的主体意志。“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标是为‘万世开太平’。说万世,多么久远;说太平,多么艰难。但是生而为人,就不能不站在人的地位着想。”{20}语文教学至少包括文本作者、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因实际教学过程与教师的个人习性、品格完美融合要求教师在外化过程中以一种积极正面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对于文字的解释及玩味方面自信已尽了力,做到八九分的地步了,在读的一方面,却未曾费过力气。”“对待思想、学术不能凭主观的爱憎的,最重要在能用批判的方法,还它个本来面目。”{21}立足时代、作者、文本,以其思想、情感、人格、价值观等内蕴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生发点,并适当考量学生的接受程度,完善教师个人评价体系,如《新体诗》一文,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语文学习态度的自觉,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3.关于语文教育的具体策略及行为
(1)关于教师对教学价值的重构。《文心》透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言行的展现,获得其对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态度上一种完美的自觉和一种深沉的热情的表征。家长、语文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都有很高的语文素养。正如《重印后记》中所述:“笔下的语文老师不光是教语文,还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他做事认真,为人诚恳,对学生平等相待,有问题共同研讨,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22}枚叔对文学的广泛涉猎和语文学习的深刻认识和见解,慧修父亲对不同思想的包容,而除了语文王先生,算学沈先生、图画李先生、英文张先生各科目的教师都能关联国文进行解释,无形之中形成一个“语文学科圈”,这难以不让学生用心于文字。
(2)关于教师对教学主体的定位。《文心》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有一定差别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相当分量的发言权,而教师多通过对知识的呈现、实例的援引来让学生从完整的材料中获得自己的意见,就像“对待思想、学术不能凭主观的爱憎”{23}一样。正如在《知与情意》《文章病院》《小说与叙事文》等专题的探讨中,学生作为主要的参与对象进行讨论,教师则稍加引导并作有效评价。从日常生活出发引入语文课堂,在家庭、学校的小组活动中间,教师(家长)多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其主动性,提高兴趣和探究能力。
(3)关于教师对教学过程、方法的理解和把握。缘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教师需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得学生有效利用语言文字进行人际交流,运用好语言工具,同时,使学生从中获得在思想、思维上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文心》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提升和语文文化甚至是社会文化的感悟和学生个性的发扬是基于具体化、情境化教学的。教学,实际上跟“触发”一样,在课堂内外找到一个有效的映射和佐证,并以此发散,生发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
三、《文心》语文教育态度的反思
(一)对于构成语文学科的基础——文字态度的反思
文字不仅仅只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汉语文字能高度凸显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核,而不同历史时期的汉语文字的构形和意义的发展更是存在差异。文字的构形能直观地显现先民的思维以及他们那个时代的社会特征;同时文字的意义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人们在社会需要的时候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同一个字在不同时期意义的扩大、缩小、变换也能展现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教师因此形成的内外化循环之后,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感情升华。
(二)对于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反思
整部《文心》涉及到“国文的全体知识”。学生通过对在编订者的视野范围内的语文教材进行“专家式”的解读时,未必就真能通过这个一篇“一解一构”的方式来取得世界如此之多的名家名篇的精华,再及,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的意义预设本不是为了这一群未成年的孩子,以教师和编者个人角度去进行文本解构与建构未免失了方寸。“读书,非力求经济不可。”语文学习的目的是能够随时随地为我所用,充实自己。语文学习的内容不宜过多,要求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应该转换人文性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教学方式,而不仅仅是通过文本的人文性解读,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课程内外的人文场。
(三)对于语文教学过程和方式的反思
教育的立足点始终是学生。语文学科的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的教学中,要为学生开辟一条生活之路。强灌硬塞是不行的,让学生参与体验其中,若能得出结论甚好,不能得出却也因相互对照而获得其他也行。而这种生活体验和生存参与能够深化对世界的认识,从而形成更好地“触发”效果。学生能够在此获得在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上的积累,再通过适当地训练,达到“听说读写”等技能方面的提升而进行有效应用,最终进行自我创作的过程。
(四)对于语文教育态度的反思
缘于个人智能高度发展的教师根据个人及外部世界现象进行语文态度的自我教育和反思,语文教师的教育态度更趋向于一种心理自觉上的特殊的态度教育。教师的教育态度对学生学习态度有很大影响,包括教师的工作质量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形成不良的学习态度。{25}当反思“推动有重要意义的学习靠的是存在于推动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个人关系中的某种本质的态度”{26}的时候,学者和教师更要立足实际,进行语文教育态度的自觉构建,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实现“不教”的终极目的。
————————
注释
①②⑤⑥⑦⑧⑨{12}{13}{14}{15}{16}{17}{18}{19}{21}{22}{23}{24}叶圣陶,夏丏尊:《文心》,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
③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④美.J.L.弗里德曼等著,高地,高佳等译:《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1页。
⑩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35页。
{11}唐代兴:《汉语文课程的当代建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150页。
{20}杨彬:《教育照亮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24页。
{25}陈立,高觉敷,张民生,李维等:《心理学百科全书(上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93页。
{26}徐旭辉,张梅:《对罗杰斯三不主义的几点思考》,《时代教育》,2012年第3期。
[作者通联: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