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体外反搏辅助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ve123n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辅助药物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临床确诊为NAION的48例患者4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有出血性疾病、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肢体有血栓性静脉炎或感染病灶及不能控制的严重高血压等EECP治疗禁忌的32例32只眼行单纯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无EECP治疗禁忌的16例16只眼在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行EECP治疗(EECP治疗组).两组患者性别(x2=0.000)、年龄(t=1.096)、病程(t=1.613)及视力(x2=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CP1次/d,1 h/次,每周治疗5d.EECP治疗组患者中,行12次治疗者14例,行36次治疗者2例.观察EECP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全身及眼部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治疗后所有患者行矫正视力检查,对比分析EECP治疗6、12次时,药物治疗组与EECP治疗组患者视力恢复程度的差异以及所有患者视力恢复程度与病程、治疗前视力的相关性.其中,以矫正视力较治疗前提高≥3级为显效,视力较治疗前提高≤2级为有效,视力较治疗前无进步甚至下降为无效.结果 EECP治疗6次时,EECP治疗组16只患眼中,视力显效2只眼,有效5只眼,无效9只眼;药物治疗组32只患眼中,视力显效3只眼,有效8只眼,无效21只眼.两组视力恢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04,P>0.05).EECP治疗12次时,EECP治疗组16只患眼中,视力显效6只眼,有效9只眼,无效1只眼;药物治疗组32只患眼中,视力显效4只眼,有效10只眼,无效18只眼.两组视力恢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21,P<0.05).所有患者视力恢复程度与病程呈负相关(r=-0.860,P<0.05),与治疗前视力呈正相关(r=1.380,P<0.05).EECP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皮肤擦伤、血肿、新的视网膜出血等副作用.结论 多次EECP辅助药物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更有助于提高NAION患者视力恢复.但需要一定次数的重复治疗;未见局部及全身副作用.
其他文献
光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以能够观察发现轻微视盘水肿、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层改变,测量视盘周围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网膜厚度、黄斑容积,检测轴索丢失、黄斑区神经节细胞
目的 观察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影像检查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18例临床确诊的CSC患者的21只眼纳入观察.其中,男性12例14只眼,女性6例7只眼.年龄26~47岁,平均年
目的 观察7个中国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对7个家系先证者及其母系成员和134例正常健康者进行临床眼科检查.除7个先证者外,还确诊2例LHON患
目的 观察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LF2000)介导pSUPER为载体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特异性小干扰RNA重组质粒(pSUPERsiHIFα)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颈动脉阻塞或狭窄所致的脑和眼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脑和眼部症状,是一类涵盖眼科、神经内外科等多学科的疾病.在OIS的局部或全身表现中,眼部表现可能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性痴呆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不断增高[1].虽然病理学研究早已证实,AD患者脑内的病理生理变化始于中年时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TM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缺氧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取2~5代细胞进行实验.将HUVECs分为对照组、氯化钴(CoCl2)缺氧组及50、100、20
目的 观察分析严重颈内动脉狭窄(ICAS)患者眼部血流改变情况及眼动脉血流方向与ICAS程度的关系.方法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CDFI)检查确诊为单侧重度ICAS及颈内动脉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γ刀放射治疗后不同随访阶段放射性脑水肿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自1995年1月至2010年12月十余年间内经γ刀治疗的脑动
传统神经外科手术中,术者依据术前影像学信息(CT、MRI、和DSA等)设计开颅,术中则依据局部脑组织的颜色异常、形状异常(隆起或凹陷)和质地变化等来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范围,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