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太后的“波拉”宣言 缪 缪
宝丽来停产的消息曾引发了世界范围内不同规模的怀旧活动:2007年年底,东京举行安迪·沃霍尔的宝丽来人像摄影展,以此告慰宝丽来在60年代谱写的时尚传奇。
近日,英国时装界朋克教母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Westwood)与Kraken Opus合作推出巨型限量版影集,以97幅充满怀旧珠的宝丽来相片,记录自己长久以来对时装设计的感受。
这部名为《Vivienne WestwoodOpus Manifesto》的超巨型宝丽来宣言,共计198页,90厘米长、64厘米宽,重达20公斤。一经问世,便被列为史上最大的时装画册,影集不但覆盖了西太后韦斯特伍德各时期不同风格的时装代表作,同时将众多为人熟知的时尚面孔以波拉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些面孔中,既有名模Kate Moss、Naomi Campbell、ErinO’Connor、Jerry Hall,甚至还包括TimBurton、Helena Bonham Carter等演艺明星。拍摄时,西太后刻意选用昂贵稀有的巨型宝丽来相机,以拍摄时装大片的缓慢进度完成作品。
优雅的色调,朦胧的镜头感,大画幅宝丽来的黑边及白相框,营造出经典怀旧的感受。设计师还苦心设计了9个不同版本的封面,每个版本从1至100进行编号,逐一加上亲笔签名,以限量版形式进行发售。
《Vivienne Westwood OpusManifesto》1400英镑的价格使它成了,高级定制般“付不起的时尚单品”,但是,西太后自称,她是在认真思索宝丽来的文化含义后,才做出“限量”之决定——不单为突出宝丽来“独一无二”的特性与“可一而不可再”的价值感,它更是一次纯个人意义上的精神“怀乡”。
西太后以巨型宝丽来相机拍摄的时尚大片让人想起安迪·沃霍尔早年以BIGSHOT拍摄的大量文化人特写。与传统摄影相比,两者都是“非正式”摄影作品,形式上接近视觉笔记,功能上只为留住某时某刻的记忆,或保存日常生活的细节。说到底,宝丽来是“反摄影”的,它与绝大多数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形式不同,没有底片、无法复制,因而成了独特的艺术品。
无独有偶,英国资深媒体人杰夫·代尔不久前推出了一系列缺乏明确创作动机的“非正式”摄影集,取名《正在进行的片段》以示纪念。说来有趣,这些数不清的宝丽来照片全都出自无名氏之手,杰夫·代尔和他的同事在马路边、废纸篓、火车车厢中发现了这些废弃照片,日积月累,若干年后。他最终决定将它们集中在一起成书出版。这些宝丽来照片,原本因为影像不够完美或经过重拍而被丢弃,但隔了数十年重见天日,意义反倒显得非比寻常。
对于绝大多数坚定的“波拉片”爱好者而言,宝丽来的不可复制性是它区别数字影像记录的根本所在,宝丽来的离场同时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的终结。或许它不够精细和专业,注定只能成为小众的爱好。不过,宝丽来的价值正在于它的简单和纯粹,甚至连它的一些“不完美”也是迷人的——只因一切可一而不可再。
正如摄影师毕特斯尼奇所说,“波拉片实际上保存了记忆,一些被遗忘的东西重新又被唤醒。对我来说,每一张波拉画面都是一个奇迹,不忍心和它们告别。我将它们视为珍贵的财富:因为不可分享,所以弥足珍贵。”
宝丽来停产的消息曾引发了世界范围内不同规模的怀旧活动:2007年年底,东京举行安迪·沃霍尔的宝丽来人像摄影展,以此告慰宝丽来在60年代谱写的时尚传奇。
近日,英国时装界朋克教母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Westwood)与Kraken Opus合作推出巨型限量版影集,以97幅充满怀旧珠的宝丽来相片,记录自己长久以来对时装设计的感受。
这部名为《Vivienne WestwoodOpus Manifesto》的超巨型宝丽来宣言,共计198页,90厘米长、64厘米宽,重达20公斤。一经问世,便被列为史上最大的时装画册,影集不但覆盖了西太后韦斯特伍德各时期不同风格的时装代表作,同时将众多为人熟知的时尚面孔以波拉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些面孔中,既有名模Kate Moss、Naomi Campbell、ErinO’Connor、Jerry Hall,甚至还包括TimBurton、Helena Bonham Carter等演艺明星。拍摄时,西太后刻意选用昂贵稀有的巨型宝丽来相机,以拍摄时装大片的缓慢进度完成作品。
优雅的色调,朦胧的镜头感,大画幅宝丽来的黑边及白相框,营造出经典怀旧的感受。设计师还苦心设计了9个不同版本的封面,每个版本从1至100进行编号,逐一加上亲笔签名,以限量版形式进行发售。
《Vivienne Westwood OpusManifesto》1400英镑的价格使它成了,高级定制般“付不起的时尚单品”,但是,西太后自称,她是在认真思索宝丽来的文化含义后,才做出“限量”之决定——不单为突出宝丽来“独一无二”的特性与“可一而不可再”的价值感,它更是一次纯个人意义上的精神“怀乡”。
西太后以巨型宝丽来相机拍摄的时尚大片让人想起安迪·沃霍尔早年以BIGSHOT拍摄的大量文化人特写。与传统摄影相比,两者都是“非正式”摄影作品,形式上接近视觉笔记,功能上只为留住某时某刻的记忆,或保存日常生活的细节。说到底,宝丽来是“反摄影”的,它与绝大多数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形式不同,没有底片、无法复制,因而成了独特的艺术品。
无独有偶,英国资深媒体人杰夫·代尔不久前推出了一系列缺乏明确创作动机的“非正式”摄影集,取名《正在进行的片段》以示纪念。说来有趣,这些数不清的宝丽来照片全都出自无名氏之手,杰夫·代尔和他的同事在马路边、废纸篓、火车车厢中发现了这些废弃照片,日积月累,若干年后。他最终决定将它们集中在一起成书出版。这些宝丽来照片,原本因为影像不够完美或经过重拍而被丢弃,但隔了数十年重见天日,意义反倒显得非比寻常。
对于绝大多数坚定的“波拉片”爱好者而言,宝丽来的不可复制性是它区别数字影像记录的根本所在,宝丽来的离场同时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的终结。或许它不够精细和专业,注定只能成为小众的爱好。不过,宝丽来的价值正在于它的简单和纯粹,甚至连它的一些“不完美”也是迷人的——只因一切可一而不可再。
正如摄影师毕特斯尼奇所说,“波拉片实际上保存了记忆,一些被遗忘的东西重新又被唤醒。对我来说,每一张波拉画面都是一个奇迹,不忍心和它们告别。我将它们视为珍贵的财富:因为不可分享,所以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