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筛选科学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ww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要强化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精心筛选案例教学,科学合理运用,把有关知识点融入案例之中,积极引导分析案例,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升初中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较强的理论性特征,假如只是灌输式的教授,学生就会感到枯燥,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用心筛选一些案例,科学合理的运用,借助案例分析法生动讲述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点,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的内容,切实提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科学运用;案例教学法;道德与法治;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比较苦涩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困难,部分学生只是停留在背诵和阅读的层面,无法进行深入的探究,影响了此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要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切实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 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要想提高学习的成绩和效果,首先就要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产生学习兴趣。将案例分析法运用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能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改善,强化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让枯燥抽象的政治课堂更加有趣生动。比如《发现自己》中,老师可以把这一知识做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声音、图片等形式把学生引入案例情境中,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形象地展示出来,进一步渲染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学生个人体验的增强
  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讓学生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很好地领会其中的思想道德知识,学生分析案例前要认真地思考案例,领悟理解其中包含的价值观。例如在学习“文明与发展”一课时,老师可以把以“纽约商人与推销员”作为案例材料,促使学生思考纽约商人和推销员的交往中彼此相互尊重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体验到文明在发展中的意义,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三)有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宽
  初中学生学业比较忙,直接接触社会机会较少,家庭和学校是其主要的环境。社会阅历的匮乏,致使学生对道德与法律方面的知识认识不足。案例分析是把发生在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作为分析的对象,积极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学习知识,让其视野得到拓宽,并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如在“走进公共生活”一课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医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警察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们财产安全;清洁工人清扫垃圾,创造干净环境,等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懂得公共生活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加深学生对社会的深刻认识。
  二、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策略分析
  (一)以案例为导入口,激发学生开展讨论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有效铺垫和基础,运用良好的知识导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缓解学生课上的焦虑紧张的情绪,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调动有关知识,辅助对新课知识的学习理解。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更多的是语言引导,使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老师可以发挥案例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生动真实的案例中,潜移默化完成思想、情感和新旧知识的过渡,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珍爱生命”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这样展示案例:某八年级的一个男生礼拜天在家中时,偷偷骑着爸爸的电动车,路上不小心和一辆汽车发生了碰撞,导致死亡的严重后果,花季的生命就此结束。通过此案例的引导,老师要让学生感到痛惜惋惜,并以此为戒,更加地注意安全、珍爱生命。
  (二)科学运用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从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来看,其中的知识内容精炼且抽象,比较有限,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此老师可以借助案例很好地弥补课本内容的不足,让学生打破课本的局限,通过课本知识举一反三,加强课外阅读,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做守法的公民”一课时,在讲述守法的意义时除了理论讲解,还要运用一些好的案例,加深学生的守法意识,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最重要的规矩,我们青少年更好学法、守法,比如小明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在学校就有偷拿同学东西的坏习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得已辍学,到社会上后又去偷盗,最后锒铛入狱,受到了法律的惩罚。老师要通过小明的例子告诉同学,法律不可违,要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就要学法、守法,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比如在“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一课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述科学家邓稼先的故事补充教学的内容,邓稼先26岁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在祖国需要时,他毅然回国为我国的物理研究视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老师通过科学运用邓稼先的故事,并进行讲述分析,可以使学生体会到邓稼先先生的深厚爱国主义情感,理解深刻丰富的情感能够促进对事物开展全面深入的观察分析,帮助人们更好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三)借助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新的课改背景下,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讲授中,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点,不可采取填鸭式教学法使学生被动学习。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思考和学习,从而推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积极奉献社会”知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使学生分析下面的案例:山东省的王女士不仅自己创业开办了个体企业,而且多年来还赡养了5位孤寡老人,并向7名残疾人传授藤椅编织和玻璃钢的生产技术,为他们安排了工作岗位,解决了后顾之忧。老师通过这一案例的讲述分析,引导学生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更好地奉献社会,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促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关爱他人、心系社会,为美好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又如在教学“责任与角色同在”知识时,要让学生明白责任和角色的关系,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述,学生就会感到抽象枯燥,此时老师就要精心筛选,科学运用一些案例分析进行讲解,比如洪战辉在13岁时,家庭屡遭变故,但是他没有被生活打败,而是一边刻苦学习,一边照顾有精神疾病的父亲和妹妹,学习之余还做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还主动帮助同学,用弱小的肩膀很早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老师可以提问,洪战辉都扮演了什么角色?又承担了什么责任?此时学生就会被洪战辉的事迹感动,就会投入学习和思考中,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   (四)精心选择案例,开展讨论教学
  师生之间互动交流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增进师生间、学生间的感情,促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所以,老师通过讲述案例引导学生开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知识,强化对此知识的印象。例如,在“建设美好祖国”一课中,老师就可以举出很多关心国家发展、为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事例,如张文新作为医院学艺的电力工程专家,在高压变联电缆业务刚起步的时候,一个大难题就是如何检验电缆附件的质量。张文新受到胃镜的启发,通过上千次的实验,最终制成了电缆内窥镜,完成了对电缆施工质量的可视化检测,张文新为建设美好祖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老师亦可以以此案例,告诉学生,要想把梦想变成现实,就要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就要怀着一颗不言败的爱国之心,担负起自己的使命和历史责任,为建设美好家园献计出力。同时,老师还可以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事例,深入阐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又比如围绕“在集体中成长”一课的教学,老师引导学生对小水珠展开讨论,有一滴小水珠一直没有离开过大海妈妈,可是一次偶然机会,小水珠在高处被美丽的景色所吸引,在强光的照射下,小水珠突然不见了。老师指导学生讨论,为何小水珠离开大海妈妈就会消失不见,假如小水珠不想消失又该怎么办呢,通过小水珠案例的运用分析,让学生明白个人在集体中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
  (五)发挥案例补充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的引入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精心选择,科学合理地运用。传统教学中,老师多是就事论事,借助独立案例引导学生。新的背景下,老师要按照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强化案例的引入分析,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切实发挥好案例的应有作用。比如在“理解权利义务”一文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引入“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中和企业签订试用合同,协调工资待遇”案例,激发学生对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展开思考;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再进行深化,高峰由于家庭困难,在初一就辍学了,其父亲把他送到工厂,以增加家庭收入。老师引导学生对此案例分析,深化对权利的思考;又如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了跳广场舞,可是却影响了周围群众的休息,如何协调两者间的矛盾,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又是什么,等等,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
  三、 结语
  新的课标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特点,可以让抽象枯燥的道德和法治知识生动有趣起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对案例进行精心筛选,科学运用,积极开展讨论,进一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的认识,积极主动学习、开展独立思考,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案例教学[J].广西教育,2018(1).
  [2]向秀.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2017(10).
  [3]张永辉,周蓉华.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學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11).
  [4]冯国江.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析[J].人文之友,2018(11).
  [5]王秋波.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山海经,2016(6).
  [6]伍娟.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反思[J].中外交流,2016(35).
  [7]薛雯.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探析[J].考试周刊,2018(95).
  作者简介:
  杨荣德,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东游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教师需要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概括能力,使学生的学科德育与智力得到发展。作为物理教师更要注重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关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统一,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本文以“浮力”复习课为例,通过实验、视频、典型例题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突破能力进阶
摘 要: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模式成为深化课改要求的关键。数学练习题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对练习题的有效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基础知识,并提炼数学应用能力。同时,通过练习题反馈也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弱点,从而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把握教学进度。尤其对于思维能力处于快速发展的高年级学生而言,科学设计练习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文章就针对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练习题的有效设
摘 要:历史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反映,现实生活是不断演变的历史。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能让学生“怀古通今”,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寻找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历史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穿行历史,照亮生活。  关键词:历史课堂;生活化;现实生活     “教育即生活”,这是杜威的观点。陶行知先生也说:“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一个孩子,首
摘要:高中数学较初中数学难度上升了几个档次,其自身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其千变万化的题目也让学生眼花缭乱;高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普遍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为数学教师省下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对学生是极为不利的;高中生极大部分在学习数学的情感上是恐惧,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缺乏自信心和积极性。这些就是高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将浅谈差异化教学在高中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差异化
摘要:本文简述了基于“以读为本”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对开展朗读教学的相关策略展开探讨,主要包括情境欣赏朗读、多读掌握基础、演绎体验朗读等,旨在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育意义  一、 引言  语文朗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科目应该具备的基础技能之一,小学阶段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强化自身对该项教学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文章内容、提升朗读基础能力,从而
摘 要: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所有的教学过程进行紧密相连,而课前预习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些年来,如何破除课前预习困局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克服的问题。本文认为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通过运用预习习惯养成、学习兴趣激发,评价形式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精准把握在内多种教学方式,进一步增强预习方案的设计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预习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全面提升其个
摘要: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最终也将服务于生活。所以,开展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更需要切实实现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其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生活常识,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使其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找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突破口,显著提升数学学习效率,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文章主要结合实际教学案
摘要:数学本身不仅是抽象的,而且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这些环节,准确把握每节课知识与重难点,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模式。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手段,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之间的节点,引导学生把分散、抽象的知识进行有机整理,加深对所学内容广度与深度的理解,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体验,真正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本质;隐性知识;问题引
摘 要: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呢?本文将以人教版语文《我的母亲》这篇课文为例,围绕“以德为中心,精心组文;以德为目标,潜心主导和以德为主题,用心评价”三个方面,详细论述立德树人视域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被确定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立足
摘 要:初中阶段的中学生,其成长具有多种可能,在关注初中生生理变化和学业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避免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我,促进初中学生的成长。但在当前,日益便捷且开放的网络媒体,使各种价值观念不断冲击初中生的思维观念。一些社会现象与课本和传统的教育认同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学生陷入价值认同和品德认知的两难之中,极大地影响中学生责任意识、爱国情感和良好人际交往观念的形成和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