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闻宣传工作为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持。通过分析目前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人员编制较少、媒体融合不够深入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路,即大力推动校媒平台的融合发展;构建完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调动基层单位新闻宣传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精品意识,制作有品质、有温度的好新闻。
关键词:新时代;媒体融合;核心要求;提升宣传工作质量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1.高校宣传部门人员编制普遍较少
近年来,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宣传工作开展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情况,反映出高校师生的精神面貌,进而影响到社会对高校整体形象的判断和评价。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一般由党委宣传部门主管并普遍设立了新闻中心,但大部分高校宣传部与新闻中心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人员编制普遍偏少。随着高校思政和意识形态工作压力逐渐加大,各类新媒体传播渠道的逐渐增加,展示学校形象的对外宣传工作不断加码,各高校宣传部门人员编制偏少的问题日益突出,“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已成为“老生常谈”的现实问题。
2.各类媒体管理体制固化且深度融合不够
随着近年来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迅速普及,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快手以及头条号、百度、澎湃新闻等新媒体平台相继成为高校主流媒体并日趋成熟,学校校园媒体平台类型和数量大为增加,给高校提供信息传播便利的同时,也给主管部门带来了不少的管理压力和内容制作难题。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所有新媒体融入到一个机构框架下开展工作,而仅仅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新增相关新媒体运行,各媒体施行“分管一摊、各负其责”,新媒体平台之间沟通协作有限,信息资讯采编体制上多数仍是各个媒体半独立采编,媒体团队没有打通使用,联动融合不够,资源整合欠缺。除学校宣传部主管的“主流媒体”之外,各高校团学系统、学工系统、招生就业以及各学院、研究中心等均设有独立的媒体平台,但相互之间联系并不紧密,信息不能有效融合,造成资源浪费。
3.传统媒体特色性不明显且时效性不强
在高校传统媒体宣传平台中,新闻网一般将主要消息内容同步在学校主页上展示,信息更新及时、图文并茂;校报以简讯、人物或事件通讯等形式进行深度报道较多;校园电视台定期制作新闻节目、短视频等。各传统媒体之间应该特色鲜明,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报道,为读者从不同的侧面对信息进行多层次解读。但在现实新闻宣传中,往往一条信息以新闻网为素材源头,简单修改即在校报、广播、电视、微博甚至微信中几乎以同一个面孔再次出现,没有考虑到平台传播规律和受众人群,宣传效果不佳。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高校新闻虽不像社会媒体对新闻事实的分秒必争,但也得反映“新近”发生的事实,很多部门和学院不够重视,部分新闻上传时间与事实发生时间距离一周甚至更长。校报、电视新闻的制作周期也在一周到两周,单纯的新闻传播价值基本丧失,更多的为资料留存价值。
4.新闻宣传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新闻宣传工作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闻意识的强弱,影响到高校基层单位报送新闻的积极性以及深度挖掘新闻素材的敏感性。随着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仅靠学校宣传部、新闻中心的力量难以完成全校各个层面的新闻宣传任务,需要联合全校各单位、各级新闻宣传骨干、各层面通讯员队伍一起参与到新闻宣传工作中来,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基层单位限于人员编制,分管新闻宣传工作的负责人或通讯员基本都是兼职,能投入新闻宣传工作的精力有限,且人员变动频繁,缺乏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热情,不能很好地发掘新闻线索。另外,除个别综合性高校设有新闻传播学院之外,绝大部分高校尤其理工科高校没有新闻传播学院,这也是高校新闻宣传队伍没有过硬专业基础的客观条件。
新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核心要求
1.坚持党管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用事关旗帜与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五个“事关”论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1],强调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新闻工作者要把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做好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把握党管媒体不动摇,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不动摇,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传播正能量。高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作为学校党政机关的“喉舌”和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窗口”,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一定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讲话内容,在高校党委领导下,强化高校新闻宣传的使命与担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高校师生和社会讲好校园故事。
2.坚持传播规律,保持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时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任何事物都受其内在规律性的制约,理解并遵循其内在规律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新闻传播也不例外。一是将实事求是原则贯彻选题讨论、调研采访、撰稿发布、反馈总结的全流程,不以制造轰动效应作为宣传目标,不过分拔高、不过度渲染,力求以事实陈述为主基调,做到新闻来源于师生,讲述师生故事,进而影响师生。二是提高宣传报道的时效性,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引用现代传播工具,如微信、抖音、快手等,对新闻事件第一时间进行采访报道。三是注重選题的务实性,具体在新闻策划过程中,坚持选题要关切师生,关切学校发展,多角度观察,注重新闻素材的全面、准确、权威。
3.坚持创新发展,服务学校发展、师生学习工作生活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师生日益增长的新闻宣传文化需求和现有高校新闻宣传生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师生的新闻宣传文化需求呈现出专业化、多元化的趋势和特点,已有的经验办法不足以解决当前的问题[2]。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新闻宣传工作方面不断创新发展,认真研究和把握广大师生员工精神文化需要的新特点,探索新闻宣传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创新。在内容方面,要明确以展示学校形象、服务师生需求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增加可读性和思想性,坚持为师生服务,格调高雅、形式活泼、贴近生活,弘扬主旋律。在形式方面,广泛吸纳借鉴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兴新闻传播方式的优点,拓展高校新闻宣传的传播途径,扩大高校新闻读者受众。 多措并举提升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质量
1.大力推動校园主要媒体平台的融合发展
媒体融合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媒体领域的主要趋势。高校党委宣传部门可以对原有机构架构进行调整、优化,或成立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中心),改变原来校报、新闻网、广播站、电视台、微博、微信、抖音、头条号等媒介相对独立运行的管理模式,学习“中央厨房”的先进采编理念,实现统一策划、统一安排采编,文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样化加工,各平台多元传播的媒体融合管理模式,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强新闻宣传的顶层设计,定期召开年度、月度新闻宣传例会,确定重大选题,进行新闻宣传整体策划,根据年度和月度计划,召开每周的新媒体中心选题会(编前会),确定一周选题、新闻素材采集、编写以及后期的制作具体分工情况。实现校内媒体融合,还要注重与上级部门,相关单位、学院系所、兄弟院校甚至是社会媒体的互动与合作,不能“闭门造车”。通过与上述单位和部门联合互动,传播效果及影响力将有较大改善。
2.构建完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不断提升队伍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支政治态度明朗、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活跃、作风优良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随着各类传播技术、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新闻宣传领域的专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对新闻宣传的政治性、敏感性、 文案策划能力以及对传播规律的把握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新闻宣传工作队伍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学习意识和进取意识。一是精心打造并充分利用二级单位宣传工作负责人和通讯员队伍。他们熟悉学校情况,了解一线工作,是学校宣传工作的中坚力量。二是构建优质高效的新媒体学生团队,充分挖掘有潜力、有兴趣,思维活跃,踏实肯干的学生骨干,让其承担起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中心)策划、文案、摄影、摄像、音视频制作等业务职责,制作符合师生“胃口”的新闻作品。三是坚持常态化专业培训,邀请新闻媒体优秀从业者开展授课讲解,技术培训,网络培训,开展新闻宣传能力竞赛等,全面提升新闻宣传工作队伍的文案策划能力、音视频制作能力、新媒体运营能力等专业水平。
3.调动基层单位新闻宣传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大宣传”体制,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人员配备向基层倾斜,从机构设置、待遇保障、经费投入上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通过各类培训、宣讲,不断增强各二级单位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新闻宣传意识和新闻敏感性,促使各单位把新闻宣传作为展示工作成绩、凝心聚力,营造浓厚干事创业氛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渠道。不断完善并落实新闻宣传工作机制,通过制度的约束和激励,确保基层单位积极支持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及时有力地响应学校宣传部、新闻中心的任务要求,并不断提升新闻宣传工作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各二级单位也要加强自身媒体阵营管理,积极做好媒体融合,落实学校相关新闻宣传或媒体发布奖励办法,通过实践实习认定、奖励加分认定等方式,鼓励广大师生积极报送新闻线索和稿件,让更多师生参与到基层新闻宣传工作中。
4.树立精品意识,制作有品质、有温度的好新闻
制作精品新闻或作品要树立精品意识,所谓精品,无外乎选题新颖、策划到位、制作精良、传播高效。一是新闻主题一定要明确且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二是内容结构一定要进行合理规划和精心编排,尽量去挖掘新闻背后的内涵和价值,与师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三是运用各类新媒体技术手段,融合图、文、音视频等素材,生产出符合相关媒介平台推出的新闻作品,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在媒体平台中,一是要注重制作精品微信推送。目前,微信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对微信公众号新闻作品的制作比较重视,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制作,传播效果也得到了肯定。二是要注重短视频主题宣传片制作。短视频可以对主题内容进行图像、声音、音乐、文字、动画集中展示,且一般时长不超过3分钟,易于观赏传播,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新时代,短视频这种碎片化的资讯获取方式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铁铮.深入贯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 做好高校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8(21):45-46.
[2]裴欢.新时代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若干思考[J].管理观察,2018(32):129-130.
[3]铁铮.怎样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6(5):50.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于 洋]
关键词:新时代;媒体融合;核心要求;提升宣传工作质量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1.高校宣传部门人员编制普遍较少
近年来,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宣传工作开展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情况,反映出高校师生的精神面貌,进而影响到社会对高校整体形象的判断和评价。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一般由党委宣传部门主管并普遍设立了新闻中心,但大部分高校宣传部与新闻中心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人员编制普遍偏少。随着高校思政和意识形态工作压力逐渐加大,各类新媒体传播渠道的逐渐增加,展示学校形象的对外宣传工作不断加码,各高校宣传部门人员编制偏少的问题日益突出,“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已成为“老生常谈”的现实问题。
2.各类媒体管理体制固化且深度融合不够
随着近年来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迅速普及,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快手以及头条号、百度、澎湃新闻等新媒体平台相继成为高校主流媒体并日趋成熟,学校校园媒体平台类型和数量大为增加,给高校提供信息传播便利的同时,也给主管部门带来了不少的管理压力和内容制作难题。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所有新媒体融入到一个机构框架下开展工作,而仅仅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新增相关新媒体运行,各媒体施行“分管一摊、各负其责”,新媒体平台之间沟通协作有限,信息资讯采编体制上多数仍是各个媒体半独立采编,媒体团队没有打通使用,联动融合不够,资源整合欠缺。除学校宣传部主管的“主流媒体”之外,各高校团学系统、学工系统、招生就业以及各学院、研究中心等均设有独立的媒体平台,但相互之间联系并不紧密,信息不能有效融合,造成资源浪费。
3.传统媒体特色性不明显且时效性不强
在高校传统媒体宣传平台中,新闻网一般将主要消息内容同步在学校主页上展示,信息更新及时、图文并茂;校报以简讯、人物或事件通讯等形式进行深度报道较多;校园电视台定期制作新闻节目、短视频等。各传统媒体之间应该特色鲜明,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报道,为读者从不同的侧面对信息进行多层次解读。但在现实新闻宣传中,往往一条信息以新闻网为素材源头,简单修改即在校报、广播、电视、微博甚至微信中几乎以同一个面孔再次出现,没有考虑到平台传播规律和受众人群,宣传效果不佳。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高校新闻虽不像社会媒体对新闻事实的分秒必争,但也得反映“新近”发生的事实,很多部门和学院不够重视,部分新闻上传时间与事实发生时间距离一周甚至更长。校报、电视新闻的制作周期也在一周到两周,单纯的新闻传播价值基本丧失,更多的为资料留存价值。
4.新闻宣传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新闻宣传工作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闻意识的强弱,影响到高校基层单位报送新闻的积极性以及深度挖掘新闻素材的敏感性。随着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仅靠学校宣传部、新闻中心的力量难以完成全校各个层面的新闻宣传任务,需要联合全校各单位、各级新闻宣传骨干、各层面通讯员队伍一起参与到新闻宣传工作中来,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基层单位限于人员编制,分管新闻宣传工作的负责人或通讯员基本都是兼职,能投入新闻宣传工作的精力有限,且人员变动频繁,缺乏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热情,不能很好地发掘新闻线索。另外,除个别综合性高校设有新闻传播学院之外,绝大部分高校尤其理工科高校没有新闻传播学院,这也是高校新闻宣传队伍没有过硬专业基础的客观条件。
新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核心要求
1.坚持党管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用事关旗帜与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五个“事关”论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1],强调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新闻工作者要把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做好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把握党管媒体不动摇,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不动摇,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传播正能量。高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作为学校党政机关的“喉舌”和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窗口”,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一定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讲话内容,在高校党委领导下,强化高校新闻宣传的使命与担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高校师生和社会讲好校园故事。
2.坚持传播规律,保持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时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任何事物都受其内在规律性的制约,理解并遵循其内在规律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新闻传播也不例外。一是将实事求是原则贯彻选题讨论、调研采访、撰稿发布、反馈总结的全流程,不以制造轰动效应作为宣传目标,不过分拔高、不过度渲染,力求以事实陈述为主基调,做到新闻来源于师生,讲述师生故事,进而影响师生。二是提高宣传报道的时效性,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引用现代传播工具,如微信、抖音、快手等,对新闻事件第一时间进行采访报道。三是注重選题的务实性,具体在新闻策划过程中,坚持选题要关切师生,关切学校发展,多角度观察,注重新闻素材的全面、准确、权威。
3.坚持创新发展,服务学校发展、师生学习工作生活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师生日益增长的新闻宣传文化需求和现有高校新闻宣传生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师生的新闻宣传文化需求呈现出专业化、多元化的趋势和特点,已有的经验办法不足以解决当前的问题[2]。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新闻宣传工作方面不断创新发展,认真研究和把握广大师生员工精神文化需要的新特点,探索新闻宣传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创新。在内容方面,要明确以展示学校形象、服务师生需求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增加可读性和思想性,坚持为师生服务,格调高雅、形式活泼、贴近生活,弘扬主旋律。在形式方面,广泛吸纳借鉴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兴新闻传播方式的优点,拓展高校新闻宣传的传播途径,扩大高校新闻读者受众。 多措并举提升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质量
1.大力推動校园主要媒体平台的融合发展
媒体融合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媒体领域的主要趋势。高校党委宣传部门可以对原有机构架构进行调整、优化,或成立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中心),改变原来校报、新闻网、广播站、电视台、微博、微信、抖音、头条号等媒介相对独立运行的管理模式,学习“中央厨房”的先进采编理念,实现统一策划、统一安排采编,文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样化加工,各平台多元传播的媒体融合管理模式,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强新闻宣传的顶层设计,定期召开年度、月度新闻宣传例会,确定重大选题,进行新闻宣传整体策划,根据年度和月度计划,召开每周的新媒体中心选题会(编前会),确定一周选题、新闻素材采集、编写以及后期的制作具体分工情况。实现校内媒体融合,还要注重与上级部门,相关单位、学院系所、兄弟院校甚至是社会媒体的互动与合作,不能“闭门造车”。通过与上述单位和部门联合互动,传播效果及影响力将有较大改善。
2.构建完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不断提升队伍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支政治态度明朗、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活跃、作风优良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随着各类传播技术、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新闻宣传领域的专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对新闻宣传的政治性、敏感性、 文案策划能力以及对传播规律的把握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新闻宣传工作队伍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学习意识和进取意识。一是精心打造并充分利用二级单位宣传工作负责人和通讯员队伍。他们熟悉学校情况,了解一线工作,是学校宣传工作的中坚力量。二是构建优质高效的新媒体学生团队,充分挖掘有潜力、有兴趣,思维活跃,踏实肯干的学生骨干,让其承担起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中心)策划、文案、摄影、摄像、音视频制作等业务职责,制作符合师生“胃口”的新闻作品。三是坚持常态化专业培训,邀请新闻媒体优秀从业者开展授课讲解,技术培训,网络培训,开展新闻宣传能力竞赛等,全面提升新闻宣传工作队伍的文案策划能力、音视频制作能力、新媒体运营能力等专业水平。
3.调动基层单位新闻宣传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大宣传”体制,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人员配备向基层倾斜,从机构设置、待遇保障、经费投入上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通过各类培训、宣讲,不断增强各二级单位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新闻宣传意识和新闻敏感性,促使各单位把新闻宣传作为展示工作成绩、凝心聚力,营造浓厚干事创业氛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渠道。不断完善并落实新闻宣传工作机制,通过制度的约束和激励,确保基层单位积极支持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及时有力地响应学校宣传部、新闻中心的任务要求,并不断提升新闻宣传工作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各二级单位也要加强自身媒体阵营管理,积极做好媒体融合,落实学校相关新闻宣传或媒体发布奖励办法,通过实践实习认定、奖励加分认定等方式,鼓励广大师生积极报送新闻线索和稿件,让更多师生参与到基层新闻宣传工作中。
4.树立精品意识,制作有品质、有温度的好新闻
制作精品新闻或作品要树立精品意识,所谓精品,无外乎选题新颖、策划到位、制作精良、传播高效。一是新闻主题一定要明确且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二是内容结构一定要进行合理规划和精心编排,尽量去挖掘新闻背后的内涵和价值,与师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三是运用各类新媒体技术手段,融合图、文、音视频等素材,生产出符合相关媒介平台推出的新闻作品,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在媒体平台中,一是要注重制作精品微信推送。目前,微信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对微信公众号新闻作品的制作比较重视,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制作,传播效果也得到了肯定。二是要注重短视频主题宣传片制作。短视频可以对主题内容进行图像、声音、音乐、文字、动画集中展示,且一般时长不超过3分钟,易于观赏传播,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新时代,短视频这种碎片化的资讯获取方式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铁铮.深入贯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 做好高校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8(21):45-46.
[2]裴欢.新时代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若干思考[J].管理观察,2018(32):129-130.
[3]铁铮.怎样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6(5):50.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