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c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编排也随之做出了重大改变。“主题单元”的编排模式便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文便以人教版小学高段教科书为例,对主题单元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主题单元阅读  问题  文本价值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采用主题单元式编排的目的是,要求教师在对某一单元进行教学时,能有整体的教学规划,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教学设计,深入挖掘阅读文本的价值,充分发挥单元主题的教育功能。然而,近年来的单元阅读教学实践中,由于语文教师与教材编写者在认识上对单元主题存在一定的偏差,并未将单元主题的育人功能充分体现出来。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展开深入探究。
  一、近年来小学高段语文单元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的编排凸显同一单元不同课文的相同主题性,这种编排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注意从相同主题出发,发挥出其教学功能。而主题单元式教学是依据教科书的编排特点,以新课标为依据,围绕单元主题,依托具体的阅读文本,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及人文素养的教学,其中,“主题”贯穿单元教学的全过程。但现实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其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偏重阅读的人文性,忽视了文本的语用性。笔者在长期的听课过程中发现,有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侧重于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来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所流露的情感,深化主题教学。但却忽略了引导学生具体地品味文本表达的语言之美以及如何使用语言这一教学目标,即忽视了文本的语用性教学价值。
  第二,教师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不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常把握不准单元主题,仅就某一篇课文进行详解。虽然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对每一单元都设定了最佳主题,但不同的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所确定的单元主题还会出现设定偏差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弱。有的教师缺乏文本意识,完全按照网络上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缺乏个性化的解读,教学目标模糊不清,进而影响着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
  第三,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层次阅读能力。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包括知识、技能和综合品质三个方面。阅读教学最终要落实到文本中,让学生通过文本体悟作者的感情。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也应是多层级的培养。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一节课就可以完成一个原理或者公式推导过程的演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言语智力与其它方面的智力相互作用,共同形成智力行为。
  二、正确把握小学高段语文单元阅读主题的有效对策
  (一)发掘单元内文本的内在联系,学会求同存异
  人教版小学高段语文阅读课文的单元主题以人文性为主,还有部分是以提升学生能力为主的,因而每个单元在三维目标的设计上具有相似性。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善于发掘同一单元几篇课文的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找出整体阅读的关教学共同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文本,找出其联系,然后为学生归纳同类主题文本的阅读方法,训练其自主阅读能力。
  以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本单元具体的教学模块同样可以以相同的模块进行组织。详见下表。
  (二)分析单元文本体裁和内容,以此拟定单元主题
  根据课文文本体裁确定单元主题。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散文,所表达的情感及表现方式相异。但均是通过描写小动物来表现人与动物或动物之间的某种情感。故教师可以据此将本单元主题拟定为人与动物或动物之间的真挚感情。也有一些单元是通过不同的文本体裁表达同一思想感情的。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除第一篇为古诗外,其余三篇均为散文,这一单元主要表达的是古今人们的思想之情,为此,教师可将单元主题设定为不同时空的思乡,这也更符合编者的意图。
  (三)立足阅读文本,用好单元导语
  教材中每个单元前都给出了一段教学导语,整体概括了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的概括和总结。五、六年级的单元导语侧重于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如好词好句的积累、写作特点的学习、景物或人物的描写等。这种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经过低段和中段的学习后,学生对于主题的感悟已有了自己的经验,因而,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应将重点放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及语言文字的运用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主题单元式教学除了要落实知识的人文性,还应重视语用性。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善于运用语言文字。同一主题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写作风格,传神的人物、景物庙学,精准的遣词造句,在教师循序渐进地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做到了以读促写,在锻炼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还提升了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刁晓丽.小学语文中高段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12).
  [2]劉培培.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6.
  [3]丁丛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进行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切实掌握其理论知识。生活化教学是在教学中构建生活环境的教学方式,能够简化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还不成熟,容易在数学课程中失去学习的活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课外教学中,焕发小学生学习的活力,推动小学生学习的进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小
期刊
【摘 要】儿童博物馆教育不仅是新时代发展需求,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它既能增强幼儿对历史、现在和未来的了解,培养幼儿的博物意识、博古通今,又有助于拓宽家长参与渠道,将家庭经验吸入园本课程中,调动全社会参与,形成人人懂“博物”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全民素养。本文从博物课程建构的角度,阐述了儿童博物馆教育的价值、教育内容及对幼儿和教师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博物课程;儿童博物馆教育;内涵  【引 言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共识,逐渐在不同的专业课中挖掘思政教育的内容与素材,全面实施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实际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就将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要求与新特点、必要性与可行性、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四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
期刊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的意图是让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拥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行动力。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多数学生选择“巧做静听,低头沉默”。为了打破这种课堂模式,就需要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来。那么,目前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参与度低的原因是什么?又怎样解决?便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根据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表现,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法,对学生参
期刊
摘要: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教授学生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音乐素养。因此,新课标引领下的初中音乐要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声势律动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对深化教学改革,激活学生主体性、创造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教师要善于以声势律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热情;以声势律动助力学生的学习,助益其对知识的理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有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以及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带入到阅读的殿堂,不仅仅能够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打好基础,还能够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对于一些农村的学生来说,由于书籍资源相对比较匮乏,他们的阅读意识也比较淡薄,导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以及盲目性,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就成为了知识传授者比较关注的问题
期刊
摘要:只有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能实现师生双赢。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求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已然成为广大教师当前应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经验,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为期待能和各位一线教师共同学习。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教学  作为学生系统的接受数学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在整个数学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也一直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新时期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并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从而能够早日实现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方式;专项训练;读写结合  在新时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改革传统的灌输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并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可以提高学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微课为代表的新型教育组织形式被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且在推动课堂教学创新改革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之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英语;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然而,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只重视了知识的本位价值和实用价值,只注重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授课内容,而忽略了教学中情感的调动和情操的陶冶,而缺乏对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很少去观察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得不到沟通,教学效果也难以得到体现。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下,教师应充分渗透积极的情感因素,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