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琳姐姐插句话:读着蓝与冰的文字,就像感受着一个一个跳跃着的小音符,就连沮丧难过读起来好像也没那么严肃。但我想我能明白,那段独行侠的日子对她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让我有一点点惊讶的是,居然真的停了课,这个童年真是没白过!人生是一场经历和体验,如果没有真正停过课,体会过那些灵感枯竭、发呆无聊,小蓝蓝大概就不会有那些关于写作、关于创作的宝贵的收获。
似乎是脑子里装的想法太多了,我在童年时总会陷入各种(莫名)奇妙的幻想中去,看了武侠剧就想当仗剑走天涯的侠客,听了周杰伦就想去学钢琴、写深情情歌,最大的梦想,是想当一个避世而居的作家,去海边的某间小木屋里,带着一台电脑和咖啡杯,每天看日升日落,静写年华,听风吟歌。啊,想想就很带感不是么。
平时就喜欢随手写点文字的我把小说都写在了笔记本上,在当时精神匮乏的班中传阅。大家看了都说好。虚荣心是痒处,每天都有人挠,夸得我自鸣得意,飘飘欲仙,仿佛自己就是李白转世,不写出点名篇来都对不起我才华横溢的灵魂。
大概在初二的时候,我的自我膨胀到了巅峰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写小说画漫画满足自我创作欲上,导致我的学年名次像股票一样跌得惨不忍睹,而在某次月考时,成功突破了自己的最低分数。
我觉得读书救不了我了,我得来点特立独行的,像韩寒那样辍学搞创作。我踌躇满志地跟爸妈表态,换来了一顿胖揍。
我就不高兴了,理想前行的路上没有一个人支持我,反而打击连连。由于名次下滑,我在老师眼里不再是一个顽劣的好学生,成了一个彻底的顽劣生,座位也从第三排正中央调到了最后一排。远离了熟悉环境的我仿佛坠入了深海,和身边的人没什么可交流的话题,优越感丧失加上现实的打击,让我变得抑郁而颓废,离开学校独居的心理越来越强烈。
然后爸妈也终于注意到了我的心理状态,在一次漫长的谈话之后告诉我,好吧,你可以不上学了。
我表面不動声色,内心狂喜,热烈庆祝自己的革命伟业取得了成果。于是,我停课了。
开始的两天很开心,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补漫画、看小说,还可以美名其曰累积素材,感觉自己像回归到了海洋中的鱼。
可然后的几天,就不那么自在了。当时家里还没电脑,我无聊就去看电视。大家都上班的时间,电视是清一色的肥皂剧,广告一播播半个小时。我只好放弃去看漫画书,然而家里的存货就那么几本,看完后就没了盼头。看书,没有用不完的耐心,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打开mp3听歌,熟悉到连歌词都背下来了,我无聊时只好一个人靠在床上发呆,脚指头合上再分开。
爸妈下班回家问,你写了多少了?我张口结舌,不好意思说,什么都没写。
不只是自制力差,我把自己按在书桌前,握着钢笔半个小时,也只是在本上画了几个老丁头。我发现,写不下去了。
灵感最多的时候,还是在班级里,尤其在老师讲无聊内容的时候。那时我的想象力像被发酵一样无限膨胀,观察每一个同学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延伸出一段奇妙的故事。
与人类,与真实的世界接触,才是创作最初始的来源。当我封闭起自己绞尽脑汁想出的内容,都空洞而虚妄,自己都觉得无聊。
虚构出的内容和真实体验过的事件,有本质上的差别。领悟到这一点,我花了两周时间。
一天晚上,同学来家里看我,给我讲班里发生的事,她们乐得前仰后合。我打哈哈地听着,为自己的缺席并没对大家造成什么影响而难过。她们走之后我开始想,为什么我会想离开学校,自己写作呢?是因为学习让我分了心,无法专心写作?是因为写作时间不够,所以要专职专为?
都不是,我才没那么伟大,我只是想要逃避学校的压力,不想面对下滑的成绩,只想醉心于自己的虚构世界罢了。
两周后,我又重新回到了学校。父母一副过来人的语气得意地说,到底你还是选择了正路吧。
我在心里默默地摇头,不是的,我还是想创作,想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不羁。去融入生活,去经历和大家一样的人生,不是因为泯于众人,而恰恰是因为,我要积累更多更多的经验,观察更多更多的人和事,用笔来写故事,不如用自己来感受人生。所以我不能逃避,我要越过那些困难,通过讨厌的考试,成长为一个懂得更多的人,才能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最后我没能当一个侠客,既没那个胆儿也没那个身板儿,出去了估计也只能当个丐帮的小渣渣;也没能当一个音乐家,五音不全再加上懒惰,到现在还分不清七个音符;可我将自己的自由、自己真正喜欢的事贯彻到了底。现在还不算一个出色的人,可我会继续努力地积攒人生经验,总有一天创作出完美的作品,那时才可以在梦里重回十几年前,抱住曾经倔强单纯的自己说,放心吧,你的梦想都实现了。
难免还是会情绪崩溃,会任性会难过,会犯错会走弯路,可是这样,才是丰富多彩、趣味十足的人生啊。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用力地体验生活,记住经历过的记忆,然后,继续走下去吧。
似乎是脑子里装的想法太多了,我在童年时总会陷入各种(莫名)奇妙的幻想中去,看了武侠剧就想当仗剑走天涯的侠客,听了周杰伦就想去学钢琴、写深情情歌,最大的梦想,是想当一个避世而居的作家,去海边的某间小木屋里,带着一台电脑和咖啡杯,每天看日升日落,静写年华,听风吟歌。啊,想想就很带感不是么。
平时就喜欢随手写点文字的我把小说都写在了笔记本上,在当时精神匮乏的班中传阅。大家看了都说好。虚荣心是痒处,每天都有人挠,夸得我自鸣得意,飘飘欲仙,仿佛自己就是李白转世,不写出点名篇来都对不起我才华横溢的灵魂。
大概在初二的时候,我的自我膨胀到了巅峰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写小说画漫画满足自我创作欲上,导致我的学年名次像股票一样跌得惨不忍睹,而在某次月考时,成功突破了自己的最低分数。
我觉得读书救不了我了,我得来点特立独行的,像韩寒那样辍学搞创作。我踌躇满志地跟爸妈表态,换来了一顿胖揍。
我就不高兴了,理想前行的路上没有一个人支持我,反而打击连连。由于名次下滑,我在老师眼里不再是一个顽劣的好学生,成了一个彻底的顽劣生,座位也从第三排正中央调到了最后一排。远离了熟悉环境的我仿佛坠入了深海,和身边的人没什么可交流的话题,优越感丧失加上现实的打击,让我变得抑郁而颓废,离开学校独居的心理越来越强烈。
然后爸妈也终于注意到了我的心理状态,在一次漫长的谈话之后告诉我,好吧,你可以不上学了。
我表面不動声色,内心狂喜,热烈庆祝自己的革命伟业取得了成果。于是,我停课了。
开始的两天很开心,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补漫画、看小说,还可以美名其曰累积素材,感觉自己像回归到了海洋中的鱼。
可然后的几天,就不那么自在了。当时家里还没电脑,我无聊就去看电视。大家都上班的时间,电视是清一色的肥皂剧,广告一播播半个小时。我只好放弃去看漫画书,然而家里的存货就那么几本,看完后就没了盼头。看书,没有用不完的耐心,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打开mp3听歌,熟悉到连歌词都背下来了,我无聊时只好一个人靠在床上发呆,脚指头合上再分开。
爸妈下班回家问,你写了多少了?我张口结舌,不好意思说,什么都没写。
不只是自制力差,我把自己按在书桌前,握着钢笔半个小时,也只是在本上画了几个老丁头。我发现,写不下去了。
灵感最多的时候,还是在班级里,尤其在老师讲无聊内容的时候。那时我的想象力像被发酵一样无限膨胀,观察每一个同学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延伸出一段奇妙的故事。
与人类,与真实的世界接触,才是创作最初始的来源。当我封闭起自己绞尽脑汁想出的内容,都空洞而虚妄,自己都觉得无聊。
虚构出的内容和真实体验过的事件,有本质上的差别。领悟到这一点,我花了两周时间。
一天晚上,同学来家里看我,给我讲班里发生的事,她们乐得前仰后合。我打哈哈地听着,为自己的缺席并没对大家造成什么影响而难过。她们走之后我开始想,为什么我会想离开学校,自己写作呢?是因为学习让我分了心,无法专心写作?是因为写作时间不够,所以要专职专为?
都不是,我才没那么伟大,我只是想要逃避学校的压力,不想面对下滑的成绩,只想醉心于自己的虚构世界罢了。
两周后,我又重新回到了学校。父母一副过来人的语气得意地说,到底你还是选择了正路吧。
我在心里默默地摇头,不是的,我还是想创作,想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不羁。去融入生活,去经历和大家一样的人生,不是因为泯于众人,而恰恰是因为,我要积累更多更多的经验,观察更多更多的人和事,用笔来写故事,不如用自己来感受人生。所以我不能逃避,我要越过那些困难,通过讨厌的考试,成长为一个懂得更多的人,才能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最后我没能当一个侠客,既没那个胆儿也没那个身板儿,出去了估计也只能当个丐帮的小渣渣;也没能当一个音乐家,五音不全再加上懒惰,到现在还分不清七个音符;可我将自己的自由、自己真正喜欢的事贯彻到了底。现在还不算一个出色的人,可我会继续努力地积攒人生经验,总有一天创作出完美的作品,那时才可以在梦里重回十几年前,抱住曾经倔强单纯的自己说,放心吧,你的梦想都实现了。
难免还是会情绪崩溃,会任性会难过,会犯错会走弯路,可是这样,才是丰富多彩、趣味十足的人生啊。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用力地体验生活,记住经历过的记忆,然后,继续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