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码】00:26-00:39
2005年6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陈晓佳贪污受贿案,此案在市建委系统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时码】00:39-00:51
(同期:宣读判决书)判决如下。全体起立。被告人陈晓佳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没收个人部分财产人民币15万元。
【时码】00:51-01:18
时年45岁的陈晓佳,原是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重大项目处副处级助理调研员。2004年8月,陈晓佳因涉嫌犯有受贿罪而被逮捕。经过将近一年的调查核实,法院最终认定,陈晓佳索取或收受贿赂的款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32.9万元。宣判之后,当事人陈晓佳,自己也有着说不尽的后悔。
【时码】00:18-01:32
(同期:陈晓佳)已经走到这一步,只能怨自己,谁让自己平时不注意,没有用党纪国法来牢牢地管住自己。
【时码】01:32-02:23
陈晓佳,1994年从北京城建集团调到北京市建委。在同事们的印象中,他是个话语不多,工作踏实的人。凭借踏实的工作,陈晓佳一步一步地从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直至担任了副处级助理调研员。2000年调到重大项目处之后,他也曾在北京一些重大项目工程中发挥过作用。就是这样一个工作积极的人,究竟是如何发展到大肆收受贿赂的呢?他的案件又是如何被揭露出来的?故事还得从2004年4月,寄到北京市纪委的一封举报信说起。这封举报信中反映陈晓佳包养情妇、收受贿赂,经过市纪委的初步调查核实,陈晓佳涉嫌违法犯罪的事实浮出了水面。
【时码】02:57-03:19
2004年6月,北京市纪委会同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成立了联合调查组,连夜赶赴四川德阳。在那里,调查组的工作重点是查找与陈晓佳关系密切的黄姓女子,而调查组的一条重要线索就是黄某所驾驶的一辆奥迪车。
【时码】03:39-04:01
据说那辆车就停在黄某所住的小区里。当公安机关到黄某所住的小区调查时却发现,黄某的住所已经有半个多月无人居住,那辆奥迪车也没有找到,线索一下全断了。正在办案人员陷入困境的时候,李某进入了调查组的视线。
【时码】04:47-05:04
当时,陈晓佳虽然已经被采取了组织措施,但仍旧心存侥幸,从他的嘴里自然不会透漏出黄某的下落。在北京的另一组办案人员迅速地调查黄某的下落,但是偌大的一个北京城,黄某究竟住在哪里呢?
【时码】05:33-05:51
通过一张送货单,办案人员找到了黄某,但是出于多种顾虑,她一直不肯积极配合调查。经过市纪委和检察院工作人员的持续不断地做工作,黄某最终讲述了她与陈晓佳之间不为外人所知的故事。
【时码】06:05-06:29
黄某的证词揭开了陈晓佳案的冰山一角。1998年9月,陈晓佳到某歌厅娱乐,结识了歌厅小姐黄某。随后的三四个月里,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1999年3月,黄某怀孕了,并执意要把孩子生下来。
【时码】06:30-06:49
(同期:陈晓佳)当时我不同意要这个孩子,但是已经有了,人家也坚持,那要就要吧。后来我也觉得挺对不住人家的。当时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促成我犯罪吧,人家领着孩子那边挺不容易的,又没有工作怎么办呢?我一想,挣点钱给她能安个窝。
【时码】06:49-07:56
1999年底,黄某生下了一个儿子。打着儿子的旗号,黄某先后向陈晓佳提出了买房和买车的要求。为了满足她,自然要花不少的钱。陈晓佳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工资有限,而且家里也有妻儿老小需要照顾。那么,钱从何处来呢?挡不住美色诱惑的陈晓佳,逐渐打起了手中权力的主意。
(检察机关指控事实)被告人陈晓佳,2000年9月至2004年5月间,收受邴某贿赂的财物合计人民币40万元。
邴某的出现使陈晓佳意识到,他手中的权力是可以获取钱财的。2000年初,两人以邴某的名义成立了一家公司,主要是做石灰生意。为了扩大销路,2000年上半年,陈晓佳带着邴某来到京开高速公路工地,找到了当时北京市城建某公司的副总经理储某。
【时码】07:56-08:14
(同期:陈晓佳)城建某 公司是我自己原来的公司,非常熟。我自己觉得跟人家说的话很好说,他们管材料的我都认识,我只是说你看他的石灰和价钱,你们能不能接受,能接受就用,不接受无所谓。
【时码】08:14-09:09
但是,储某在接受检察机关调查时提供的证言说,在京开高速公路项目中,有供应商的目录,一般都用名录上供应商的产品。他考虑到陈是市建委重大项目处的领导,对他们有管理权。没有陈的介绍,他们不可能用邴某的石灰。
除了城建某公司外,2000年八九月间,陈晓佳还曾向市政某公司的领导介绍了邴某。碍于陈晓佳的面子,这家公司也为其大开绿灯。邴某从这两家公司,共获取石灰货款约100万元。2000年8月,邴某承揽了一座居民楼工程,但由于该公司既无施工资质,又不懂建筑方面的基本知识,陈晓佳便将其介绍给了城建某公司项目部经理郭某。郭某为邴某安排挂靠了一家有资质的建筑公司。
【时码】09:32-11:00
从2000年起,陈晓佳以同样的手段先后帮助邴某联系了燃气、自来水、道路、浊水等多个工程项目。为了表示感谢也为了拉拢,2000年,邴某用一辆捷达车向陈晓佳进行贿赂。自从收了这辆捷达车以后,陈晓佳的胆子便一天天大了起来。起初是邴某主动送钱,后来陈晓佳就开始用各种借口向邴某索要财物。从2000年到2004年间,陈晓佳先后收受邴某的财物共计人民币约40万元。
(检察机关指控事实)被告人陈晓佳于2002年4月至2003年初,收受朱某人民币10万元,并向其索取人民币40万元。 2002年6月,黄某以将来儿子能有生活保障为由,向陈晓佳提出,要买一处门面房用于出租。当时朱某正求陈晓佳帮忙竞标一个造价1000万元的某市政工程,陈晓佳为了筹措房款,便找到了朱某,声称自己有个妹妹在四川办旅游公司,需要40万元。朱某二话没说,便按照陈晓佳提供的户名和卡号,给黄某汇去了40万元。之后不久,朱某仅有二级资质的公司,击败了众多具有一级资质的竞争公司,在此工程中中标。
【时码】11:00-11:07
(同期:陈晓佳)实际上我没从这儿拿,我只是向他开了个口,他让儿子直接打给黄了。
【时码】11:07-11:38
只要自己一张嘴,钱财便会送上门。这些财物来得越容易,陈晓佳的手也就越伸越长。除了在四川购买了三处房产以外,陈晓佳还为黄某购买了一辆奥迪轿车,为其在北京租了一套房子。在满足黄某过分要求的同时,陈晓佳自己的物欲也日渐膨胀。2002年年底,邴某出钱请陈晓佳到澳门旅游,陈向邴某索取两万余元,购买了一对欧米伽手表。
【时码】11:38-11:52
(同期:陈晓佳)我说我要买一对表。他说,你为什么要买?我说便宜啊,国内市场看,男表一块就29000元。我说这么便宜为什么不买两块表呢?
【时码】11:52-13:51
在陈晓佳的眼里,两三万块钱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数目。在检察机关列出的陈晓佳收受贿赂的物品清单上,有价值数万元的表、高尔夫球具,还有几十万元的轿车。
(检察机关指控事实)陈晓佳收受崔某给予的价值36.9万元的别克君威轿车一辆。被告人陈晓佳向北京城建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李某索取IBM牌笔记本电脑一台,价值人民币2万余元。
2004年12月10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对陈晓佳提起诉讼,指控其犯有受贿罪,金额为人民币130.8万元。
2005年6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从2000年到2004年间,陈晓佳一共受贿索贿132.9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大凡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往往在大搞权钱交易的同时,也在大搞权色交易。纵观陈晓佳受贿案的全过程,和其他的贪官一样,也是经不住金钱和美色的诱惑,一步步走向腐败的深渊。陈晓佳受贿案中,主要涉案人员有邴某、朱某、崔某三人。陈晓佳与他们之间的所谓合作,手法基本一致,那就是借用他人名义,共同成立一家公司,然后由陈晓佳出面找具备资质的挂靠公司联系工程业务。因此,陈晓佳认为,他手里的钱都是自己劳动的合法所得,这就构成了陈晓佳案的第一个特点:通过成立公司,牟取所谓的合法利益。
【时码】13:51-14:11
(同期:陈晓佳)我当时认为,国家也主张投标竞标,我们自己组队伍,拿个人资金做国家工程,为建设出力,通过自己劳动得点合理利润是对的。
【时码】14:58-15:22
由于陈晓佳一直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因此,他在为人联系挂靠公司和工程业务时,找的也都是国有企业里的国家工作人员。碍于他的职务身份,所托之人,无一例外地都答应了他的要求。这也就构成了本案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为自己及他人谋私利。
【时码】15:23-15:45
(同期:陈晓佳)组织开会、组织协调,这都是我的权力和工作。不是说我没有权力,但是影响接任务的权力有多大?我认为没有这么大。有谁提着包送我,说,陈晓佳我送给你几十万,你把这个活给我。没有,从来也不会有这种事情。
【时码】15:46-15:58
出于这样的认识,在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陈晓佳觉得量刑过重,曾一度提出上诉。但是经过法院的详细解释,他最终放弃了上诉。
【时码】16:43-16:56
从这里不难看出,陈晓佳虽然身为国家干部,但是对于国家的相关法律却知之甚少。法律意识的淡漠,无疑是他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关键因素。
【时码】16:56-17:21
(同期:陈晓佳)确实我感觉到很后悔,我也奉劝现在还在外面为社会服务的一些国家工作人员,以我为戒。尤其那些认为自己没有权势的,毕竟你是国家公务员,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用不好是容易出错的。
【时码】17:53-18:56
法律观念的欠缺是陈晓佳滑向犯罪深渊的内在因素,其外在因素则是相关监督机制的不严格。从某种意义上说,陈晓佳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国家公务人员,确实不算大权在握。然而,他却用自己有限的权力,牟取到了上百万的不法利益。在这背后,透露出来的是由于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而产生的种种权钱交易的现象。据市建委同志介绍,为了防止建筑市场中可能出现的腐败、贪污现象,国家到北京市,有许多法律法规来约束从招投标到施工建设、材料来源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而这些法律法规,在陈晓佳眼里却成了一纸空文,甚至还成为陈晓佳一再推托责任的借口。
陈晓佳案的第三个特点:犯罪手段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时码】18:56-19:12
(同期:陈晓佳)我们觉得国家很多政策是很严谨的,也是很好的,但是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各个位置,不是十分认真、较真的去那么做,所以造成了这种后果。
【时码】19:31-19:42
这一隐蔽性又说明了,政府部门虽然有着一套监督制度,但是对于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却是软弱无力。
陈晓佳案的第四个特点:八小时之外的监督乏力。
【时码】20:05-19:42
制度是预防腐败的重要保证,而有了好的制度还需要去严格的贯彻执行。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实施纲要》和市委贯彻落实意见中都反复强调,一定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抓住重点环节,全面推行阳光工程,保证公开透明。因此,要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就必须加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特别是重点对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和党政领导机关的普遍性教育和全方位监督,针对容易发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部位进行权力分解,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
2005年6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陈晓佳贪污受贿案,此案在市建委系统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时码】00:39-00:51
(同期:宣读判决书)判决如下。全体起立。被告人陈晓佳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没收个人部分财产人民币15万元。
【时码】00:51-01:18
时年45岁的陈晓佳,原是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重大项目处副处级助理调研员。2004年8月,陈晓佳因涉嫌犯有受贿罪而被逮捕。经过将近一年的调查核实,法院最终认定,陈晓佳索取或收受贿赂的款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32.9万元。宣判之后,当事人陈晓佳,自己也有着说不尽的后悔。
【时码】00:18-01:32
(同期:陈晓佳)已经走到这一步,只能怨自己,谁让自己平时不注意,没有用党纪国法来牢牢地管住自己。
【时码】01:32-02:23
陈晓佳,1994年从北京城建集团调到北京市建委。在同事们的印象中,他是个话语不多,工作踏实的人。凭借踏实的工作,陈晓佳一步一步地从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直至担任了副处级助理调研员。2000年调到重大项目处之后,他也曾在北京一些重大项目工程中发挥过作用。就是这样一个工作积极的人,究竟是如何发展到大肆收受贿赂的呢?他的案件又是如何被揭露出来的?故事还得从2004年4月,寄到北京市纪委的一封举报信说起。这封举报信中反映陈晓佳包养情妇、收受贿赂,经过市纪委的初步调查核实,陈晓佳涉嫌违法犯罪的事实浮出了水面。
【时码】02:57-03:19
2004年6月,北京市纪委会同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成立了联合调查组,连夜赶赴四川德阳。在那里,调查组的工作重点是查找与陈晓佳关系密切的黄姓女子,而调查组的一条重要线索就是黄某所驾驶的一辆奥迪车。
【时码】03:39-04:01
据说那辆车就停在黄某所住的小区里。当公安机关到黄某所住的小区调查时却发现,黄某的住所已经有半个多月无人居住,那辆奥迪车也没有找到,线索一下全断了。正在办案人员陷入困境的时候,李某进入了调查组的视线。
【时码】04:47-05:04
当时,陈晓佳虽然已经被采取了组织措施,但仍旧心存侥幸,从他的嘴里自然不会透漏出黄某的下落。在北京的另一组办案人员迅速地调查黄某的下落,但是偌大的一个北京城,黄某究竟住在哪里呢?
【时码】05:33-05:51
通过一张送货单,办案人员找到了黄某,但是出于多种顾虑,她一直不肯积极配合调查。经过市纪委和检察院工作人员的持续不断地做工作,黄某最终讲述了她与陈晓佳之间不为外人所知的故事。
【时码】06:05-06:29
黄某的证词揭开了陈晓佳案的冰山一角。1998年9月,陈晓佳到某歌厅娱乐,结识了歌厅小姐黄某。随后的三四个月里,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1999年3月,黄某怀孕了,并执意要把孩子生下来。
【时码】06:30-06:49
(同期:陈晓佳)当时我不同意要这个孩子,但是已经有了,人家也坚持,那要就要吧。后来我也觉得挺对不住人家的。当时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促成我犯罪吧,人家领着孩子那边挺不容易的,又没有工作怎么办呢?我一想,挣点钱给她能安个窝。
【时码】06:49-07:56
1999年底,黄某生下了一个儿子。打着儿子的旗号,黄某先后向陈晓佳提出了买房和买车的要求。为了满足她,自然要花不少的钱。陈晓佳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工资有限,而且家里也有妻儿老小需要照顾。那么,钱从何处来呢?挡不住美色诱惑的陈晓佳,逐渐打起了手中权力的主意。
(检察机关指控事实)被告人陈晓佳,2000年9月至2004年5月间,收受邴某贿赂的财物合计人民币40万元。
邴某的出现使陈晓佳意识到,他手中的权力是可以获取钱财的。2000年初,两人以邴某的名义成立了一家公司,主要是做石灰生意。为了扩大销路,2000年上半年,陈晓佳带着邴某来到京开高速公路工地,找到了当时北京市城建某公司的副总经理储某。
【时码】07:56-08:14
(同期:陈晓佳)城建某 公司是我自己原来的公司,非常熟。我自己觉得跟人家说的话很好说,他们管材料的我都认识,我只是说你看他的石灰和价钱,你们能不能接受,能接受就用,不接受无所谓。
【时码】08:14-09:09
但是,储某在接受检察机关调查时提供的证言说,在京开高速公路项目中,有供应商的目录,一般都用名录上供应商的产品。他考虑到陈是市建委重大项目处的领导,对他们有管理权。没有陈的介绍,他们不可能用邴某的石灰。
除了城建某公司外,2000年八九月间,陈晓佳还曾向市政某公司的领导介绍了邴某。碍于陈晓佳的面子,这家公司也为其大开绿灯。邴某从这两家公司,共获取石灰货款约100万元。2000年8月,邴某承揽了一座居民楼工程,但由于该公司既无施工资质,又不懂建筑方面的基本知识,陈晓佳便将其介绍给了城建某公司项目部经理郭某。郭某为邴某安排挂靠了一家有资质的建筑公司。
【时码】09:32-11:00
从2000年起,陈晓佳以同样的手段先后帮助邴某联系了燃气、自来水、道路、浊水等多个工程项目。为了表示感谢也为了拉拢,2000年,邴某用一辆捷达车向陈晓佳进行贿赂。自从收了这辆捷达车以后,陈晓佳的胆子便一天天大了起来。起初是邴某主动送钱,后来陈晓佳就开始用各种借口向邴某索要财物。从2000年到2004年间,陈晓佳先后收受邴某的财物共计人民币约40万元。
(检察机关指控事实)被告人陈晓佳于2002年4月至2003年初,收受朱某人民币10万元,并向其索取人民币40万元。 2002年6月,黄某以将来儿子能有生活保障为由,向陈晓佳提出,要买一处门面房用于出租。当时朱某正求陈晓佳帮忙竞标一个造价1000万元的某市政工程,陈晓佳为了筹措房款,便找到了朱某,声称自己有个妹妹在四川办旅游公司,需要40万元。朱某二话没说,便按照陈晓佳提供的户名和卡号,给黄某汇去了40万元。之后不久,朱某仅有二级资质的公司,击败了众多具有一级资质的竞争公司,在此工程中中标。
【时码】11:00-11:07
(同期:陈晓佳)实际上我没从这儿拿,我只是向他开了个口,他让儿子直接打给黄了。
【时码】11:07-11:38
只要自己一张嘴,钱财便会送上门。这些财物来得越容易,陈晓佳的手也就越伸越长。除了在四川购买了三处房产以外,陈晓佳还为黄某购买了一辆奥迪轿车,为其在北京租了一套房子。在满足黄某过分要求的同时,陈晓佳自己的物欲也日渐膨胀。2002年年底,邴某出钱请陈晓佳到澳门旅游,陈向邴某索取两万余元,购买了一对欧米伽手表。
【时码】11:38-11:52
(同期:陈晓佳)我说我要买一对表。他说,你为什么要买?我说便宜啊,国内市场看,男表一块就29000元。我说这么便宜为什么不买两块表呢?
【时码】11:52-13:51
在陈晓佳的眼里,两三万块钱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数目。在检察机关列出的陈晓佳收受贿赂的物品清单上,有价值数万元的表、高尔夫球具,还有几十万元的轿车。
(检察机关指控事实)陈晓佳收受崔某给予的价值36.9万元的别克君威轿车一辆。被告人陈晓佳向北京城建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李某索取IBM牌笔记本电脑一台,价值人民币2万余元。
2004年12月10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对陈晓佳提起诉讼,指控其犯有受贿罪,金额为人民币130.8万元。
2005年6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从2000年到2004年间,陈晓佳一共受贿索贿132.9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大凡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往往在大搞权钱交易的同时,也在大搞权色交易。纵观陈晓佳受贿案的全过程,和其他的贪官一样,也是经不住金钱和美色的诱惑,一步步走向腐败的深渊。陈晓佳受贿案中,主要涉案人员有邴某、朱某、崔某三人。陈晓佳与他们之间的所谓合作,手法基本一致,那就是借用他人名义,共同成立一家公司,然后由陈晓佳出面找具备资质的挂靠公司联系工程业务。因此,陈晓佳认为,他手里的钱都是自己劳动的合法所得,这就构成了陈晓佳案的第一个特点:通过成立公司,牟取所谓的合法利益。
【时码】13:51-14:11
(同期:陈晓佳)我当时认为,国家也主张投标竞标,我们自己组队伍,拿个人资金做国家工程,为建设出力,通过自己劳动得点合理利润是对的。
【时码】14:58-15:22
由于陈晓佳一直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因此,他在为人联系挂靠公司和工程业务时,找的也都是国有企业里的国家工作人员。碍于他的职务身份,所托之人,无一例外地都答应了他的要求。这也就构成了本案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为自己及他人谋私利。
【时码】15:23-15:45
(同期:陈晓佳)组织开会、组织协调,这都是我的权力和工作。不是说我没有权力,但是影响接任务的权力有多大?我认为没有这么大。有谁提着包送我,说,陈晓佳我送给你几十万,你把这个活给我。没有,从来也不会有这种事情。
【时码】15:46-15:58
出于这样的认识,在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陈晓佳觉得量刑过重,曾一度提出上诉。但是经过法院的详细解释,他最终放弃了上诉。
【时码】16:43-16:56
从这里不难看出,陈晓佳虽然身为国家干部,但是对于国家的相关法律却知之甚少。法律意识的淡漠,无疑是他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关键因素。
【时码】16:56-17:21
(同期:陈晓佳)确实我感觉到很后悔,我也奉劝现在还在外面为社会服务的一些国家工作人员,以我为戒。尤其那些认为自己没有权势的,毕竟你是国家公务员,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用不好是容易出错的。
【时码】17:53-18:56
法律观念的欠缺是陈晓佳滑向犯罪深渊的内在因素,其外在因素则是相关监督机制的不严格。从某种意义上说,陈晓佳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国家公务人员,确实不算大权在握。然而,他却用自己有限的权力,牟取到了上百万的不法利益。在这背后,透露出来的是由于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而产生的种种权钱交易的现象。据市建委同志介绍,为了防止建筑市场中可能出现的腐败、贪污现象,国家到北京市,有许多法律法规来约束从招投标到施工建设、材料来源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而这些法律法规,在陈晓佳眼里却成了一纸空文,甚至还成为陈晓佳一再推托责任的借口。
陈晓佳案的第三个特点:犯罪手段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时码】18:56-19:12
(同期:陈晓佳)我们觉得国家很多政策是很严谨的,也是很好的,但是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各个位置,不是十分认真、较真的去那么做,所以造成了这种后果。
【时码】19:31-19:42
这一隐蔽性又说明了,政府部门虽然有着一套监督制度,但是对于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却是软弱无力。
陈晓佳案的第四个特点:八小时之外的监督乏力。
【时码】20:05-19:42
制度是预防腐败的重要保证,而有了好的制度还需要去严格的贯彻执行。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实施纲要》和市委贯彻落实意见中都反复强调,一定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抓住重点环节,全面推行阳光工程,保证公开透明。因此,要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就必须加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特别是重点对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和党政领导机关的普遍性教育和全方位监督,针对容易发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部位进行权力分解,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