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声乐教学;审美训练;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1(A)—0044—01
传统的声乐教学只注重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片面地追求高音、追求歌唱曲目的难度,忽视了声乐艺术特征和审美本质的体现,使得声乐教学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训练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能力就成了当今声乐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课题。我认为,声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进行审美训练。
一、教师在教学中对自身的审美训练
1 树立正确的声乐艺术观念。一个成熟的、优秀的声乐教师必须有正确的艺术观和教育观,要熟悉当代教育思想,能克服长期在教学过程重学生声音技能、轻音乐文化,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用正确的声乐教学理念和教育观念,科学地对待教学,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
2 提高对声音的听辨能力。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是通过听觉来进行的,声乐中绝大多数问题都要靠听觉去把关。同样,声音的美感也是通过听觉来辨别的。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发声和演唱时的感情表现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方法和情感表现做出调整,把学生引向美的声音上去。
3 提高自身声乐演唱审美能力。声乐教学本身是言传身教的,是学生对教师演唱的一种模仿。要想在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声乐教师就应该具备正确的发声方法。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形象生动、准确的言语讲解和表情丰富的演唱示范,把作品的丰富内涵生动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从教师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示范中得到美的启示。
二、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训练
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部分声乐作品的歌词文学性很强,以诗词或近似诗词的语言作为歌词,要想演唱好一部声乐作品,首先要理解其歌词。在具体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歌唱之前,对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歌词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把学生引向对歌曲内涵和情感的表现上来。
2 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论功底。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学生的音准、节奏、节拍、速度等基本功外,还要注重并启发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以及对音乐作晶的理解。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进行哼唱,并且对作品进行曲式分析,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旋律和伴奏美感的欣赏;让学生在演唱作品过程中,分析和思考乐句的对比、色彩变化及前呼后应等问题,养成对乐句内部各乐音之间的有机联系,对作品各个细节的把握能力。对学生的演绎严格要求,绝不允许学生随意改变作曲家的构思和意图。敦促学生认真学习好基本乐理课、和声、曲式分析等音乐理论科目。
3 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首先,声乐教师单凭把音准、节奏、歌词范唱出来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准确把歌曲的风格、特点,用丰富的情感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再现作品的音乐艺术形象,以生动的艺术感染力激起学生内心对声乐作品美的体验和感受。其次,声乐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通过情感和整个心理的内在联系,加上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获得歌唱情感的内外统一。最后,为了使学生能够有美的歌唱,在平时的练声中,教师就要着重强调学生用情去带声,在上行和下行时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律动,还可以通过琶音练习,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以及让学生感受声音的流动性。
4 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如,在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曲前,可让学生先朗诵歌词:我们的,家乡(X—iang),在希望的/田野上(sh—ang);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旁,流淌(t—ang)。通过朗诵,会让学生感到它的和谐好听,有动人的声韵,并且弄清了作者所要阐述的情景、所要说明的问题,掌握主题思想。然后对歌曲的形式认真加以分析,分清歌曲的类型、类别、风格,准确把握歌曲的基调和由词曲相结合而产生的音乐形象。有了这些分析和理解,学生就会在如何演唱好全曲的旋律,在速度、强弱、层次的展开,引子、高潮、结束等方面有了一个粗略的设计,从而让声乐作品的演绎效果和作者的本意达到一致,充分体现作品的艺术价值,也能使欣赏者感受到作品的内在精神。
编辑:练堂波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1(A)—0044—01
传统的声乐教学只注重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片面地追求高音、追求歌唱曲目的难度,忽视了声乐艺术特征和审美本质的体现,使得声乐教学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训练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能力就成了当今声乐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课题。我认为,声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进行审美训练。
一、教师在教学中对自身的审美训练
1 树立正确的声乐艺术观念。一个成熟的、优秀的声乐教师必须有正确的艺术观和教育观,要熟悉当代教育思想,能克服长期在教学过程重学生声音技能、轻音乐文化,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用正确的声乐教学理念和教育观念,科学地对待教学,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
2 提高对声音的听辨能力。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是通过听觉来进行的,声乐中绝大多数问题都要靠听觉去把关。同样,声音的美感也是通过听觉来辨别的。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发声和演唱时的感情表现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方法和情感表现做出调整,把学生引向美的声音上去。
3 提高自身声乐演唱审美能力。声乐教学本身是言传身教的,是学生对教师演唱的一种模仿。要想在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声乐教师就应该具备正确的发声方法。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形象生动、准确的言语讲解和表情丰富的演唱示范,把作品的丰富内涵生动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从教师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示范中得到美的启示。
二、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训练
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部分声乐作品的歌词文学性很强,以诗词或近似诗词的语言作为歌词,要想演唱好一部声乐作品,首先要理解其歌词。在具体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歌唱之前,对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歌词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把学生引向对歌曲内涵和情感的表现上来。
2 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论功底。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学生的音准、节奏、节拍、速度等基本功外,还要注重并启发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以及对音乐作晶的理解。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进行哼唱,并且对作品进行曲式分析,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旋律和伴奏美感的欣赏;让学生在演唱作品过程中,分析和思考乐句的对比、色彩变化及前呼后应等问题,养成对乐句内部各乐音之间的有机联系,对作品各个细节的把握能力。对学生的演绎严格要求,绝不允许学生随意改变作曲家的构思和意图。敦促学生认真学习好基本乐理课、和声、曲式分析等音乐理论科目。
3 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首先,声乐教师单凭把音准、节奏、歌词范唱出来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准确把歌曲的风格、特点,用丰富的情感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再现作品的音乐艺术形象,以生动的艺术感染力激起学生内心对声乐作品美的体验和感受。其次,声乐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通过情感和整个心理的内在联系,加上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获得歌唱情感的内外统一。最后,为了使学生能够有美的歌唱,在平时的练声中,教师就要着重强调学生用情去带声,在上行和下行时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律动,还可以通过琶音练习,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以及让学生感受声音的流动性。
4 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如,在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曲前,可让学生先朗诵歌词:我们的,家乡(X—iang),在希望的/田野上(sh—ang);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旁,流淌(t—ang)。通过朗诵,会让学生感到它的和谐好听,有动人的声韵,并且弄清了作者所要阐述的情景、所要说明的问题,掌握主题思想。然后对歌曲的形式认真加以分析,分清歌曲的类型、类别、风格,准确把握歌曲的基调和由词曲相结合而产生的音乐形象。有了这些分析和理解,学生就会在如何演唱好全曲的旋律,在速度、强弱、层次的展开,引子、高潮、结束等方面有了一个粗略的设计,从而让声乐作品的演绎效果和作者的本意达到一致,充分体现作品的艺术价值,也能使欣赏者感受到作品的内在精神。
编辑:练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