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月收入我院急诊科行清创缝合术的患者76例,随机均等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条件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评估两组的心理状态以及疼痛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以及疼痛三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清创缝合术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其疼痛症状的缓解,值得推荐。
【关键词】 急诊科;清创缝合术;心理护理;临床价值
近年来,受我国社会经济以及交通运输行业迅猛发展的影响,交通意外频发,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急诊创伤的发生率。针对急诊创伤的处理,目前临床多采用清创缝合手术,但手术期间患者的心理与精神负担较重,故而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也具有积极意义。现为探究心理护理在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中的开展意义,本文结合近年收治的76例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较满意。具体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创伤患者均于2019年3月-2021年1月收入我院急诊科并接受清创缝合术治疗。纳入标准:①有手术指征,②精神正常、意识清楚,③已签署知情协议;排除标准:①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②病历资料缺失,③近3个月有手术史或外伤史。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19~63(39.47±6.25)岁;包括16例为交通事故伤,22例为其他原因致伤。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18~65(40.13±6.08)岁;包括17例为交通事故伤,21例为其他原因致伤。两组间的一般病例信息经SPSS20.0程序处理,显示P>0.05,可做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给予患者口头教育,适当安抚患者情绪,并做好术前准备措施(备皮、消毒等),术中密切配合医师操作,术后给予对症干预等。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条件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包括:①术前详细掌握患者的病情狀况,主动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想法,尽量满足其需求,使患者对手术的恐惧、顾虑减轻;②术前耐心为患者讲解手术方案,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同时为患者讲述术前饮食、注意事项等知识,使患者减轻不必要的心理精神负担;部分过度焦虑或担忧者,还可指导其通过看书、观看视频及聆听音乐等缓解;③术后积极询问患者的创伤康复状况,并通过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维持适中的温湿度、增设盆栽等方式,从环境、体位方面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为患者系统说明术后饮食、康复锻炼的相关注意事项,以进一步稳定患者的情绪状况,加快康复。
1.3 评估项目
(1)心理状态:在干预前后,按Zung氏焦虑/抑郁自我测评量表(SAS/SDS)判定,总分均为60分,测评所得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心理状况越有改善。(2)疼痛程度:在干预前后,使用可视模拟评分法(VAS)判定,打分0~1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0.0版本的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AS与SDS量表)评分以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上述心理状态量表评分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清创缝合手术是急诊科处理创伤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出于对手术的不了解,加上患者多是在毫无防备下致伤,围手术期患者普遍伴有较重的焦虑、担忧等负性情绪,部分甚至因此而需要中断手术。因此,针对急诊创伤手术患者,积极的心理干预治疗也非常必要。
资料表明,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缓解疼痛、促进病情恢复有重要作用,反之,过重的心理负担则可能使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遭受双重折磨,并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加重。本研究在详细掌握患者病情、心理状况等情况下,围绕术前、术后两个阶段开展心理护理干预,通过针对性语言安抚、科普急诊创伤知识及手术事项、维持舒适环境等措施,多方面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此干预后的SAS、SDS量表评分以及VA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表明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的做法可行,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急诊科清创缝合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使其疼痛症状更快缓解,整体干预效果更为令人满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刘根爱.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8):161,163.
[2]李珍. 心理护理降低急诊科清创缝合术患者应激性反应的作用研究[J]. 心理医生,2018,24(32):188-189.
[3]师新昱.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及患者的疼痛程度效果评估[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9):1134-1135.
【关键词】 急诊科;清创缝合术;心理护理;临床价值
近年来,受我国社会经济以及交通运输行业迅猛发展的影响,交通意外频发,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急诊创伤的发生率。针对急诊创伤的处理,目前临床多采用清创缝合手术,但手术期间患者的心理与精神负担较重,故而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也具有积极意义。现为探究心理护理在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中的开展意义,本文结合近年收治的76例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较满意。具体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创伤患者均于2019年3月-2021年1月收入我院急诊科并接受清创缝合术治疗。纳入标准:①有手术指征,②精神正常、意识清楚,③已签署知情协议;排除标准:①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②病历资料缺失,③近3个月有手术史或外伤史。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19~63(39.47±6.25)岁;包括16例为交通事故伤,22例为其他原因致伤。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18~65(40.13±6.08)岁;包括17例为交通事故伤,21例为其他原因致伤。两组间的一般病例信息经SPSS20.0程序处理,显示P>0.05,可做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给予患者口头教育,适当安抚患者情绪,并做好术前准备措施(备皮、消毒等),术中密切配合医师操作,术后给予对症干预等。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条件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包括:①术前详细掌握患者的病情狀况,主动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想法,尽量满足其需求,使患者对手术的恐惧、顾虑减轻;②术前耐心为患者讲解手术方案,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同时为患者讲述术前饮食、注意事项等知识,使患者减轻不必要的心理精神负担;部分过度焦虑或担忧者,还可指导其通过看书、观看视频及聆听音乐等缓解;③术后积极询问患者的创伤康复状况,并通过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维持适中的温湿度、增设盆栽等方式,从环境、体位方面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为患者系统说明术后饮食、康复锻炼的相关注意事项,以进一步稳定患者的情绪状况,加快康复。
1.3 评估项目
(1)心理状态:在干预前后,按Zung氏焦虑/抑郁自我测评量表(SAS/SDS)判定,总分均为60分,测评所得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心理状况越有改善。(2)疼痛程度:在干预前后,使用可视模拟评分法(VAS)判定,打分0~1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0.0版本的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AS与SDS量表)评分以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上述心理状态量表评分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清创缝合手术是急诊科处理创伤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出于对手术的不了解,加上患者多是在毫无防备下致伤,围手术期患者普遍伴有较重的焦虑、担忧等负性情绪,部分甚至因此而需要中断手术。因此,针对急诊创伤手术患者,积极的心理干预治疗也非常必要。
资料表明,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缓解疼痛、促进病情恢复有重要作用,反之,过重的心理负担则可能使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遭受双重折磨,并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加重。本研究在详细掌握患者病情、心理状况等情况下,围绕术前、术后两个阶段开展心理护理干预,通过针对性语言安抚、科普急诊创伤知识及手术事项、维持舒适环境等措施,多方面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此干预后的SAS、SDS量表评分以及VA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表明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的做法可行,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急诊科清创缝合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使其疼痛症状更快缓解,整体干预效果更为令人满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刘根爱.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8):161,163.
[2]李珍. 心理护理降低急诊科清创缝合术患者应激性反应的作用研究[J]. 心理医生,2018,24(32):188-189.
[3]师新昱.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及患者的疼痛程度效果评估[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9):1134-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