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习作教学;教育目标;语
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6—0045—01
长期以来,部分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侧重于强调学生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忽略了学生内心情感的积淀,这一类教师很少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缺少对学生的真正关注。要改变现状,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由单纯发现世界向发现内心回归。在教学中,一是要确立大语文观的教学目标,二是将为阅读而阅读转化成“指向写作”的阅读。
一、树立正确的、更为高远的教育目标,提高作文水平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语文的听、说、读、写也决不是一个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对人的智力、潜能的全面发展,使人的精神素质、境界得到全面提高。所以,语文的教学应脱离书本和考试的束缚,建立起大语文观,将语文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语文的学习置身于所有的经典著作之中,让所有人类文化的精华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滋养。
很多人在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时,总会想起自己青少年时代读过的那些书。那些童话、神话等所表现出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为了这些向往不惜献出一切的精神,早已内化为个人的精神气质。无数的经典作品就这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与各种经典作品为伍的人,一定会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会有一个健全的精神世界。就像巴金说的,“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语文学科的目的不正是通过大量的经典篇章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作为人的整体素质吗?
钱理群教授说:“在学校里,特别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所能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如果具有了较强的读、写、听、说的能力,就能为终生的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提供无限的可能性,语文学习的基础意义正是在这里。”当语文教师都能将教学的目标投射到学生成长的大背景下,学生收获的就不止是一点点技能,学生的心理世界将会更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一定会更加有趣。
二、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将语言的运用作为终极目标
2011年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反复提到了语言运用的问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鉴于此,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为读而读的教学观念,而将读的目的明确地指向习作。
在实际教学中,个别教师低估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对文章内容的反复探究上,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内容上循环往复,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日益淡薄,优美的文章也常常在这种过度的分析理解中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而原本应该被关注的表达方式的探究却被忽视、冷落,导致学生学了很多年语文之后,却没有充分提高基本的表达能力。
因此,阅读的过程理应由理解文章内容向探究写作方式、写作过程转变完成由“读”向“写”的迁移。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首先,分析单元课文在表达方式方面的共性,确立单元表达训练目标,可以是书面表达,也可以是口头表达。其次,确定每篇课文的“模仿说写”切入点,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说写模仿练习。再次,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中,关注作者思路的轨迹、内容的衔接、构段的技巧、词语的使用等具体的写作方式,从作者的思路入手,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写作过程,并在这种探究式的追寻中,完成写作方法的学习。这样,学生对于习作的学习过程,才是不断丰富、不断具体化的心灵感悟过程,习作的学习也才能变得有迹可循,不再是朦朦胧胧的空中楼阁。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很难体验到客观世界的变化的,内心体验缺失的观察也往往是流于形式,学生更多的只是看到了现象,内心情感却没有被触动。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必须关注完整的人的成长,在教师的眼里,学生应该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灵性、具有可塑性的人。教师如果能够引领学生不断深化内心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作文教学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编辑:马德佳
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6—0045—01
长期以来,部分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侧重于强调学生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忽略了学生内心情感的积淀,这一类教师很少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缺少对学生的真正关注。要改变现状,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由单纯发现世界向发现内心回归。在教学中,一是要确立大语文观的教学目标,二是将为阅读而阅读转化成“指向写作”的阅读。
一、树立正确的、更为高远的教育目标,提高作文水平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语文的听、说、读、写也决不是一个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对人的智力、潜能的全面发展,使人的精神素质、境界得到全面提高。所以,语文的教学应脱离书本和考试的束缚,建立起大语文观,将语文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语文的学习置身于所有的经典著作之中,让所有人类文化的精华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滋养。
很多人在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时,总会想起自己青少年时代读过的那些书。那些童话、神话等所表现出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为了这些向往不惜献出一切的精神,早已内化为个人的精神气质。无数的经典作品就这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与各种经典作品为伍的人,一定会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会有一个健全的精神世界。就像巴金说的,“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语文学科的目的不正是通过大量的经典篇章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作为人的整体素质吗?
钱理群教授说:“在学校里,特别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所能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如果具有了较强的读、写、听、说的能力,就能为终生的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提供无限的可能性,语文学习的基础意义正是在这里。”当语文教师都能将教学的目标投射到学生成长的大背景下,学生收获的就不止是一点点技能,学生的心理世界将会更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一定会更加有趣。
二、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将语言的运用作为终极目标
2011年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反复提到了语言运用的问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鉴于此,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为读而读的教学观念,而将读的目的明确地指向习作。
在实际教学中,个别教师低估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对文章内容的反复探究上,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内容上循环往复,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日益淡薄,优美的文章也常常在这种过度的分析理解中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而原本应该被关注的表达方式的探究却被忽视、冷落,导致学生学了很多年语文之后,却没有充分提高基本的表达能力。
因此,阅读的过程理应由理解文章内容向探究写作方式、写作过程转变完成由“读”向“写”的迁移。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首先,分析单元课文在表达方式方面的共性,确立单元表达训练目标,可以是书面表达,也可以是口头表达。其次,确定每篇课文的“模仿说写”切入点,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说写模仿练习。再次,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中,关注作者思路的轨迹、内容的衔接、构段的技巧、词语的使用等具体的写作方式,从作者的思路入手,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写作过程,并在这种探究式的追寻中,完成写作方法的学习。这样,学生对于习作的学习过程,才是不断丰富、不断具体化的心灵感悟过程,习作的学习也才能变得有迹可循,不再是朦朦胧胧的空中楼阁。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很难体验到客观世界的变化的,内心体验缺失的观察也往往是流于形式,学生更多的只是看到了现象,内心情感却没有被触动。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必须关注完整的人的成长,在教师的眼里,学生应该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灵性、具有可塑性的人。教师如果能够引领学生不断深化内心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作文教学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