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三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以推拿调制中频,配合电脑牵引,对照组采用单纯电脑牵引。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9%,对照组显效率41.6%,治疗组显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推拿调制中频是显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方法。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 调制中频 牵引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内因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外因创伤、劳损及受寒等诸多因素有关。祖国医学将本病归属于"痹症"范畴,病因与肝肾亏虚、气滞血癖、风寒湿困、经络失荣、邪入经络等有关。手术治疗由于创伤大,不易被患者接受,单一牵引治疗又不够完全理想。本科采用推拿、牵引、调制中频等多种保守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诊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中,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3.2士12.1岁,病程7天~14年; L3~L5突出5例,L4~L5突出15例,L5~S1突出18例,L5~S1合并L4~L5突出20例,L3~L4合并L4~L5突出2例。对照组中,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9.7士11.3岁,病程7天~14年;L3~L4突出4例,L4~L5突出16例,L5~S1突出17例,L5~S1合并L4~L5突出20例,L3~L4合并L4~L5突出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突出部位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的急性期或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患者。
病例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或>70岁;②合并骨质疏松症;③合并脊柱结核;④合并脊柱肿瘤;⑤合并脊柱炎及脊髓炎等。
方法:治疗组采用推拿+调制中频+电脑牵引,对照组采用电脑牵引。
电脑牵引:采用江苏常州钱景康复器材有限公司的T-YZQ型微电脑牵引治疗仪,让患者排空大、小便,全身放松仰卧于牵引床上。除去病人身上扎紧位置上的硬物,用毛巾围垫后扎紧,再开电源,牵引力视病情和耐受力而定,一般从轻到重,以1/3患者体重开始,逐渐增至1/2患者体重,每次20~1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调制中频电疗:采用北京产K8832-T型电脑多功能治疗仪。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将一组电极并置腰背患处,另一组电极置于患肢,采用内储处方1,电流为调制中频电,电流强度为患者耐受限,每次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推拿治疗: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放松脊柱两侧腰背肌,医者站于患侧,先用滚、点按法在患者脊柱及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自大抒穴开始,由上而下直至腰底部再斜向外下方的足少阳胆经环跳穴、沿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直至昆仑为止,反复施术3~5遍,遇痛点用按揉或弹拨法,以镇痛通络,运用拿法在患侧下肢治疗3~5遍,予以放松。然后医者一手扳提健侧大腿后伸并向患侧旋转,另一手压住突出部位棘突,以便更有效后伸旋转。最后侧卧位斜板,左右各1次,可以听到腰椎的弹响声。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2]:①治愈:腰腿疼痛症状消失,椎旁无压痛及放射痛,腰部活动自如,直腿抬高试验85°;②显效:腰腿疼痛症状大部分消失,椎旁无明显压痛及放射痛,腰部活动无明显不适,直腿抬高试验>70°;③好转:腰腿疼痛部分消失,椎旁压痛及放射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直腿抬高试验30°~60°;④无效:症状无减轻,直腿抬高试验无改善。
结 果
两组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结果见表1。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显效率为89.9%,经卡方检验(X2=31.16),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或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症,是腰部最常见的病,自1934年Mixter和Barr报道以来,可能已成为进行研究最多的腰痛病之一。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这是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症状。三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显效率高。推拿治疗的关键是缓解腰腿疼痛。亦能提高痛闭,能使在痛觉感受器上所形成阴阳离子键结构趋于不稳定,使其爆发的神经冲动次数减少,强度减弱,促使痛刺激的强度一时间曲线向上移位,大幅度提高痛闽,减轻或消除疼痛[3]。
调制中频电对肌肉组织的作用较强,具有局部消炎、消肿、改善血循环,红解肌肉痉挛,减轻神经根水肿和止痛的作用。推拿后肌肉放松、再予以牵引、其协同作用效果更好。
牵引治疗有效地缓解椎管外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痉挛,使脊柱恢复软组织所维持的力学平衡,而且牵引还能松解椎管内硬膜囊,神经根和小关节囊等组织的粘连,使无菌性炎症得缓解,间歇腰椎牵引可缓解腰肌痉挛,整复椎间关节紊乱,调整神经根管容积,并利用腰椎间隙增大产生的负压吸引作用使突出髓核变形、移位、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1-202.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3 汪国宏.推拿疗法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 (9):849-851.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 调制中频 牵引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内因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外因创伤、劳损及受寒等诸多因素有关。祖国医学将本病归属于"痹症"范畴,病因与肝肾亏虚、气滞血癖、风寒湿困、经络失荣、邪入经络等有关。手术治疗由于创伤大,不易被患者接受,单一牵引治疗又不够完全理想。本科采用推拿、牵引、调制中频等多种保守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诊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中,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3.2士12.1岁,病程7天~14年; L3~L5突出5例,L4~L5突出15例,L5~S1突出18例,L5~S1合并L4~L5突出20例,L3~L4合并L4~L5突出2例。对照组中,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9.7士11.3岁,病程7天~14年;L3~L4突出4例,L4~L5突出16例,L5~S1突出17例,L5~S1合并L4~L5突出20例,L3~L4合并L4~L5突出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突出部位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的急性期或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患者。
病例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或>70岁;②合并骨质疏松症;③合并脊柱结核;④合并脊柱肿瘤;⑤合并脊柱炎及脊髓炎等。
方法:治疗组采用推拿+调制中频+电脑牵引,对照组采用电脑牵引。
电脑牵引:采用江苏常州钱景康复器材有限公司的T-YZQ型微电脑牵引治疗仪,让患者排空大、小便,全身放松仰卧于牵引床上。除去病人身上扎紧位置上的硬物,用毛巾围垫后扎紧,再开电源,牵引力视病情和耐受力而定,一般从轻到重,以1/3患者体重开始,逐渐增至1/2患者体重,每次20~1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调制中频电疗:采用北京产K8832-T型电脑多功能治疗仪。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将一组电极并置腰背患处,另一组电极置于患肢,采用内储处方1,电流为调制中频电,电流强度为患者耐受限,每次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推拿治疗: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放松脊柱两侧腰背肌,医者站于患侧,先用滚、点按法在患者脊柱及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自大抒穴开始,由上而下直至腰底部再斜向外下方的足少阳胆经环跳穴、沿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直至昆仑为止,反复施术3~5遍,遇痛点用按揉或弹拨法,以镇痛通络,运用拿法在患侧下肢治疗3~5遍,予以放松。然后医者一手扳提健侧大腿后伸并向患侧旋转,另一手压住突出部位棘突,以便更有效后伸旋转。最后侧卧位斜板,左右各1次,可以听到腰椎的弹响声。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2]:①治愈:腰腿疼痛症状消失,椎旁无压痛及放射痛,腰部活动自如,直腿抬高试验85°;②显效:腰腿疼痛症状大部分消失,椎旁无明显压痛及放射痛,腰部活动无明显不适,直腿抬高试验>70°;③好转:腰腿疼痛部分消失,椎旁压痛及放射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直腿抬高试验30°~60°;④无效:症状无减轻,直腿抬高试验无改善。
结 果
两组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结果见表1。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显效率为89.9%,经卡方检验(X2=31.16),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或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症,是腰部最常见的病,自1934年Mixter和Barr报道以来,可能已成为进行研究最多的腰痛病之一。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这是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症状。三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显效率高。推拿治疗的关键是缓解腰腿疼痛。亦能提高痛闭,能使在痛觉感受器上所形成阴阳离子键结构趋于不稳定,使其爆发的神经冲动次数减少,强度减弱,促使痛刺激的强度一时间曲线向上移位,大幅度提高痛闽,减轻或消除疼痛[3]。
调制中频电对肌肉组织的作用较强,具有局部消炎、消肿、改善血循环,红解肌肉痉挛,减轻神经根水肿和止痛的作用。推拿后肌肉放松、再予以牵引、其协同作用效果更好。
牵引治疗有效地缓解椎管外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痉挛,使脊柱恢复软组织所维持的力学平衡,而且牵引还能松解椎管内硬膜囊,神经根和小关节囊等组织的粘连,使无菌性炎症得缓解,间歇腰椎牵引可缓解腰肌痉挛,整复椎间关节紊乱,调整神经根管容积,并利用腰椎间隙增大产生的负压吸引作用使突出髓核变形、移位、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1-202.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3 汪国宏.推拿疗法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 (9):84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