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了基于烟叶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通过软独立模式分类(SIMCA)识别不同烟叶的方法。首先对每种具有确定产地、等级、品种的目标烟叶进行多次分布式取样,扫描目标烟叶多个样品的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基于烟叶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通过软独立模式分类(SIMCA)识别不同烟叶的方法。首先对每种具有确定产地、等级、品种的目标烟叶进行多次分布式取样,扫描目标烟叶多个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再对目标烟叶近红外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运算生成每种目标烟叶的数据模型;然后扫描未知烟叶的近红外光谱,用目标烟叶数据模型对未知烟叶近红外光谱进行主成分分解计算,计算未知烟叶与目标烟叶的距离,通过距离衡量未知烟叶与目标烟叶的相似程度。建立了包含115种不同产地、等级、品种的目标烟叶的数据模型,对115个外部检验样品进行了模式
其他文献
建立了主流烟气粒相物的电子鼻分析方法,对抽吸方式、粒相物放置时间、延迟时间、进样体积、顶空加热温度和顶空加热时间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风格卷烟的判别模型
为准确测定烟气中的氨,解决使用CS12A分析柱时干扰物的共流出问题,采用CS16分析柱建立了卷烟主流烟气中氨含量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结果显示:在优化条件下,甲胺和乙胺的存在不干
为了解烟叶原料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项有害成分的影响,选取了产地、烤房、品种、土壤、烟叶部位作为影响因素对237个初烤烟叶样品中主流烟气7项有害成分指标进行了多因素方差分
采用气质联用法对18种国内外卷烟主流烟气气相和粒相中共有的48种挥发性、半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在气相和粒相中的分配比。结果表明:①48种化合物中在
以NovM35脂肪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叔丁醇作为反应溶剂,酶促葡萄糖与4种低级脂肪酸(异戊酸、正己酸、正辛酸、月桂酸)分别合成相应的脂肪酸葡萄糖酯。反应产物经电喷雾一级质谱(ESI—
用源于取食烟草的寡食性昆虫口腔分泌物的仿生型信号分子(BSM)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类型烟草在打顶后进行涂抹处理,并用HPLC检测BSM处理株和对照株烟草主要生物碱的含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