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一艘货轮在太平洋航行时沉没,2万多只黄色的橡皮鸭从此落入大海,2006年,大量的橡皮鸭被冲上了美国的东海岸。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这些弱不禁风的橡皮鸭在环游世界14年后,失而复得?
月有阴晴圆缺,海有潮起潮落。朝涨夕退的潮汐背后难道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牵引吗?
放眼远望那一望无际的海面,即使是无风的天气海面依旧波光粼粼。口口相传数百年的“无风不起浪”难道是错的吗?而那不知疲倦的海浪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以上三个非常普通的例子引出了海洋技术专业研究的三大核心问题——环流、潮汐、波浪。
学海无涯数学作舟
海洋技术实质上就是以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以及海洋水体与大气圈、岩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科学。潮汐和波浪的情况让工程师们决定港口应该建在哪,航道应该挖多深。大洋环流可以帮助渔民们确定渔场的位置,在哪能省时省力地打到更多的鱼。可以说海洋技术是人类社会一切海洋活动的基础。
作为一个海洋学学生,有三样技能学好了能支持你一生的事业。首先,扎实的数学功底能保证你不在这片数学公式模拟的汪洋大海中迷失方向。海洋技术虽然以海洋为核心,但是毕竟人类并不能完全通过实验来了解浩瀚的海洋。数学是人类探索自然的强大的武器,所有的海洋现象都能被描述成海量的数学公式。在海洋技术这片知识的海洋中数学便是你的诺亚方舟,没有它你便寸步难行。从此刻开始高数、线代、概率论已经不再是一种工具,而成为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他们,那些波澜壮阔的海洋奇观会在你的演算纸中一一展现,你会领悟看似普通的自然现象中蕴含的物理原理。而这种深厚的数学功底也可成为你今后在理工科中自由转换的坚实基础。
其次,计算机水平决定了你能在这个行业走多远。海洋技术中所有演算和模型的模拟都要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在这里你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计算功能和有强大图形模拟功能的编程语言,以至你甚至可以与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在编程的某些领域一较高下。
再次,学术著作的阅读能力取决于你的英语水平。由于我国的海洋事业起步较晚,大部分顶尖的海洋著作都属于其他国家,所以英语应用的要求也要强于其他专业。
最后,既然专业与水有关,水力学等相关的课程学习也为海洋技术的学生投身港口海岸工程和海洋勘测等工作提供了专业基础。
虽然海洋技术的学习内容能够被概括,但是其中的艰辛与快乐却不是用短短的几句话能说得尽的。因为想要完全融入一个数字和公式的世界要经历艰苦的过程。我们的教授曾经说,他每天晚饭之后的生活就是点一根烟、泡一杯茶,坐在写字台前推导泥沙方程。但正如蝶蛹需经历破茧才能成蝶,你一旦真正融入其中便会深深感觉到其中的乐趣:你会为解出一道难题而眉飞色舞,也会因百思不得其解而懊恼不已。你会渐渐地喜欢上课程所学的知识,课本上不再是文字和数字,而是一幅波涛汹涌、潮起潮落的壮丽海图。
知行合一,毅力支撑海洋人
如果仅仅把海洋技术当作一个枯燥的尖端数字游戏,那也有失偏颇。因为海洋资料并不会凭空出现,而是需要海洋工作者通过观测一点一滴收集起来的。如果把公式的推导、计算机的图形模拟当作“运筹帷幄”,那么出海观测便可谓“冲锋陷阵”。
我们在大三时曾出海进行了一次真正的“战地演练”——出海观测日潮。除了远洋科考,一般情况下近海观测使用的是百余吨的小船,但由于当时港口风浪较大,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选择了较大的船只。虽没有驶出港口,可即使处在外围防波堤的保护之下,船体还是在狂风中摇晃不止。强烈的晕船现象让许多同学吃尽了苦头,但是大家仍然忍受着晕船带来的痛苦坚持实验。从仪器的组装调试,到设备的投放回收,再到数据的按时记录,在24小时的日潮周期里,大家都以一个真正海洋工作者的标准要求自己,将我们曾经学到的所有知识都浓缩到了这宝贵的24小时中。
出海实习的经历让大家领悟到海洋技术的发展不仅归功于那些理论的发现者,也属于每个默默辛勤工作的海洋人,他们记录的每一个数据都推动着这个学科的发展;海洋技术也不仅只是数学与物理的集合,而是真正通过艰苦探索发展起来的学科。理论与实践并重,寂寞与挑战并存,而这也似乎重复了那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知行合一。
选择一段自己的人生
海洋技术专业本身的初衷就是培养精英科研人才,我们也自然希望自己都能成为顶尖的海洋学者。但是每个人资质、性格的不同,决定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从这时我们就要对自己的就业之路作出重要的抉择。
走上科研这条路的往往都是那些甘于寂寞,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学问的人。由于国内的海洋技术研究还有很多空白,你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说不准在若干年后海洋技术专业的课本中会出现你提出的理论。类似中国海洋大学、河海大学这样的高校,都很适合继续深造。
进入各种海洋研究所如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一所在青岛、二所在杭州,都是好地方)这样的科研单位开创你的事业,或进入国家海洋局系统成为一名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回报周期较长,但绝对是偏爱舒适生活与较高社会地位,并且不喜欢风吹日晒的同学的不二选择。
海洋技术教学基础深厚的特点,也为广大同学在“涉水”各行业中得以“华丽转身”提供了帮助。“宽口径,多应用”确实是海洋专业教育一个显著特点。经过笔者调查,这种情况一般分为三类,也有着不同的就业技能要求,我以自己的认知和相关资料作了一个总结。
工程转型:这类人往往喜欢各种工程建设,对港口航道等方面有着特别的热爱。这方面可选择的单位有中国港湾集团公司(北京)、中交集团第一港务工程局(天津)、中交集团第二港务工程局(青岛)等央企。这些“三高”(高收入、高就业、高劳累)企业真正实现了那些追求生活充实、富有挑战的人的理想。
规划转型:这些人喜欢在办公室里“运筹帷幄”,在图纸上规划未来建设的港口航道。如果你属于这类人,那请在本科期间扎实学好数学、英语、水力学知识,毕业后争取报读港口航道工程方面的研究生。毕竟大多数设计单位要求的学历都较高,研究生毕业之后比较容易进入中交集团的各个设计院。收入与工程方向的同学相差不多,却不用每天风吹日晒,而且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操作转型:这类人往往有非常强的动手能力,如果你属于这种人,那么认真学好海洋数据采集等方面的知识,你就能获得成功。这类人往往可以进入海洋局的海测部门及勘查设计院的测量部门,虽然工作辛苦,前景也略逊色于前两种选择,但是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乐趣,每天的生活都可以很快乐。
请大家一定谨记这样的一句话:“别人经历的叫故事,自己经历的叫人生。”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做出伟大的成绩,坚持下去,必会获得成功!
月有阴晴圆缺,海有潮起潮落。朝涨夕退的潮汐背后难道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牵引吗?
放眼远望那一望无际的海面,即使是无风的天气海面依旧波光粼粼。口口相传数百年的“无风不起浪”难道是错的吗?而那不知疲倦的海浪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以上三个非常普通的例子引出了海洋技术专业研究的三大核心问题——环流、潮汐、波浪。
学海无涯数学作舟
海洋技术实质上就是以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以及海洋水体与大气圈、岩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科学。潮汐和波浪的情况让工程师们决定港口应该建在哪,航道应该挖多深。大洋环流可以帮助渔民们确定渔场的位置,在哪能省时省力地打到更多的鱼。可以说海洋技术是人类社会一切海洋活动的基础。
作为一个海洋学学生,有三样技能学好了能支持你一生的事业。首先,扎实的数学功底能保证你不在这片数学公式模拟的汪洋大海中迷失方向。海洋技术虽然以海洋为核心,但是毕竟人类并不能完全通过实验来了解浩瀚的海洋。数学是人类探索自然的强大的武器,所有的海洋现象都能被描述成海量的数学公式。在海洋技术这片知识的海洋中数学便是你的诺亚方舟,没有它你便寸步难行。从此刻开始高数、线代、概率论已经不再是一种工具,而成为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他们,那些波澜壮阔的海洋奇观会在你的演算纸中一一展现,你会领悟看似普通的自然现象中蕴含的物理原理。而这种深厚的数学功底也可成为你今后在理工科中自由转换的坚实基础。
其次,计算机水平决定了你能在这个行业走多远。海洋技术中所有演算和模型的模拟都要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在这里你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计算功能和有强大图形模拟功能的编程语言,以至你甚至可以与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在编程的某些领域一较高下。
再次,学术著作的阅读能力取决于你的英语水平。由于我国的海洋事业起步较晚,大部分顶尖的海洋著作都属于其他国家,所以英语应用的要求也要强于其他专业。
最后,既然专业与水有关,水力学等相关的课程学习也为海洋技术的学生投身港口海岸工程和海洋勘测等工作提供了专业基础。
虽然海洋技术的学习内容能够被概括,但是其中的艰辛与快乐却不是用短短的几句话能说得尽的。因为想要完全融入一个数字和公式的世界要经历艰苦的过程。我们的教授曾经说,他每天晚饭之后的生活就是点一根烟、泡一杯茶,坐在写字台前推导泥沙方程。但正如蝶蛹需经历破茧才能成蝶,你一旦真正融入其中便会深深感觉到其中的乐趣:你会为解出一道难题而眉飞色舞,也会因百思不得其解而懊恼不已。你会渐渐地喜欢上课程所学的知识,课本上不再是文字和数字,而是一幅波涛汹涌、潮起潮落的壮丽海图。
知行合一,毅力支撑海洋人
如果仅仅把海洋技术当作一个枯燥的尖端数字游戏,那也有失偏颇。因为海洋资料并不会凭空出现,而是需要海洋工作者通过观测一点一滴收集起来的。如果把公式的推导、计算机的图形模拟当作“运筹帷幄”,那么出海观测便可谓“冲锋陷阵”。
我们在大三时曾出海进行了一次真正的“战地演练”——出海观测日潮。除了远洋科考,一般情况下近海观测使用的是百余吨的小船,但由于当时港口风浪较大,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选择了较大的船只。虽没有驶出港口,可即使处在外围防波堤的保护之下,船体还是在狂风中摇晃不止。强烈的晕船现象让许多同学吃尽了苦头,但是大家仍然忍受着晕船带来的痛苦坚持实验。从仪器的组装调试,到设备的投放回收,再到数据的按时记录,在24小时的日潮周期里,大家都以一个真正海洋工作者的标准要求自己,将我们曾经学到的所有知识都浓缩到了这宝贵的24小时中。
出海实习的经历让大家领悟到海洋技术的发展不仅归功于那些理论的发现者,也属于每个默默辛勤工作的海洋人,他们记录的每一个数据都推动着这个学科的发展;海洋技术也不仅只是数学与物理的集合,而是真正通过艰苦探索发展起来的学科。理论与实践并重,寂寞与挑战并存,而这也似乎重复了那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知行合一。
选择一段自己的人生
海洋技术专业本身的初衷就是培养精英科研人才,我们也自然希望自己都能成为顶尖的海洋学者。但是每个人资质、性格的不同,决定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从这时我们就要对自己的就业之路作出重要的抉择。
走上科研这条路的往往都是那些甘于寂寞,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学问的人。由于国内的海洋技术研究还有很多空白,你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说不准在若干年后海洋技术专业的课本中会出现你提出的理论。类似中国海洋大学、河海大学这样的高校,都很适合继续深造。
进入各种海洋研究所如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一所在青岛、二所在杭州,都是好地方)这样的科研单位开创你的事业,或进入国家海洋局系统成为一名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回报周期较长,但绝对是偏爱舒适生活与较高社会地位,并且不喜欢风吹日晒的同学的不二选择。
海洋技术教学基础深厚的特点,也为广大同学在“涉水”各行业中得以“华丽转身”提供了帮助。“宽口径,多应用”确实是海洋专业教育一个显著特点。经过笔者调查,这种情况一般分为三类,也有着不同的就业技能要求,我以自己的认知和相关资料作了一个总结。
工程转型:这类人往往喜欢各种工程建设,对港口航道等方面有着特别的热爱。这方面可选择的单位有中国港湾集团公司(北京)、中交集团第一港务工程局(天津)、中交集团第二港务工程局(青岛)等央企。这些“三高”(高收入、高就业、高劳累)企业真正实现了那些追求生活充实、富有挑战的人的理想。
规划转型:这些人喜欢在办公室里“运筹帷幄”,在图纸上规划未来建设的港口航道。如果你属于这类人,那请在本科期间扎实学好数学、英语、水力学知识,毕业后争取报读港口航道工程方面的研究生。毕竟大多数设计单位要求的学历都较高,研究生毕业之后比较容易进入中交集团的各个设计院。收入与工程方向的同学相差不多,却不用每天风吹日晒,而且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操作转型:这类人往往有非常强的动手能力,如果你属于这种人,那么认真学好海洋数据采集等方面的知识,你就能获得成功。这类人往往可以进入海洋局的海测部门及勘查设计院的测量部门,虽然工作辛苦,前景也略逊色于前两种选择,但是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乐趣,每天的生活都可以很快乐。
请大家一定谨记这样的一句话:“别人经历的叫故事,自己经历的叫人生。”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做出伟大的成绩,坚持下去,必会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