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本院校应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准确地位,从时代要求出发,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推进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建立激励创新机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三本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
高校的类型不同,其职能也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其培养目标有所不同。相对于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的一本、二本高校,我们往往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型高校称之为应用教学型高校,三本院校就属于这类高校。这类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本院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面临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师资水平相对较弱、学生素质相对较低、课程体系相对较旧等主要障碍因素。三本院校应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这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三本院校要从时代要求出发,大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大力推进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建立激励创新机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创新培养模式
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三本院校首先要抓好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各院(系)要围绕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尽快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落到实处。学校要为各院(系)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并加强对院(系)方案修订的指导与检查。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的改革,三本院校应做到:
1.科学设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人才市场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要求,努力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要将关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的一些培养要求明确体现在培养目标与规格中。
2.精心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积极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形式,把课程体系创建成四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平台、实践平台。要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加强通识课程与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宽广、厚实的知识基础;按照“削枝强干”、“少而精”的要求设置专业主干课程,突出专业内核,凝练专业特色;要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保证务实践环节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文科类不低于20%、工科类不低于30%。
3.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发展学生创新素质。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一是对课程总学分、学时进行适当控制,原则上,文科类专业总学分控制在160学分左右、理工科类专业总学分控制在180学分左右;二是提高选修课学分比例,各专业的选修课学分比例最好不低于15%。要适当开设一些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素质的课程,如《创造学》、《创新思维训练》等。要增设创新学分,并要求每个毕业生毕业前要获得一定数量的创新学分。
4.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鼓励各院(系)学会摸着石头过河,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改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机械类、电气信息类、材料类等专业打通公共基础与学科基础课程,试行按大类培养人才。为加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条件的院(系),要允许学生在本院(系)范围内选择辅修专业,开展主辅修制人才培养改革。
二、大力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必须依靠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来保障。三本院校要对现行的一些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大胆改革,使其更加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1.实行学年制的三本院校要认真筹划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工作,逐步创造条件向完全学分制过渡。要组织有关人员到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高校学习取经,对学分制改革问题进行研讨,弄清楚要实施完全学分制需要具备哪些保障条件和配套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创造条件过渡到完全学分制。
2.当前,要不断改进学生选课制度。首先要认真落实选修课的选课制度,切实保障学生选课的自主权。各专业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尽快做到能够开足开齐教学计划内规定的选修课程,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余地;要加强对选修课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对学生的选课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业方向、就业意向等合理选择课程。
3.改进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将教师的工作量分为教学工作量与教师工作量两部分,降低对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要求,增加对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工作量要求,进一步激发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改进学生升留级制度、考试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
三、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創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各专业都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环节的极其重要性。要成立校级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和监督。
1.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实验教学大纲,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论证,要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组织相关专业的人员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进行认定。
2.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实验室(包括各类中心、基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组织人员尽快研究制定实验室开放的方案、办法、措施,落实好指导教师。统筹规划实验室开放时间,鼓励实验室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对学生开放。
3.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1)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一是加大大学生实践训练项目立项的力度,二是鼓励高年级的学生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校级科研项目立项中,要求每个项目要吸收2—3个学生参与。(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引导、支持学生开展各类科技文化、学科竞赛活动。一是积极组织好各类省部级以上科技、文化、学科竞赛活动;二是在校内每年定期举办全校性的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各院(系)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学科竞赛活动。
四、积极推进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
1.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首先要认真推进研究性教学。要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研究性教学的专题报告,组织各教研室加强对研究性教学的研讨,鼓励教师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研究总结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要通过开展优课评比与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在学校进行宣传和推广。组织优秀青年授课教师评选活动,要求在授课中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杜绝“填鸭式”的教学现象。
2.推进考试办法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导向,根据课程类型、性质,实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带有工程设计性质的课程,可以通过结合工程实际的设计性题目,考核学生运用基本原理、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对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可以结合上机考试考核学生运用计算机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经管类等课程,可以结合课程论文的形式考核;对于艺术类或操作类的课程,可以结合作品设计进行考核。总之,要减少闭卷笔试的单一考核方式,灵活采取多种有效的检查考核方式,真正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供。
五、大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
(一)学校整体环境要为培养创新精神“壮胆”
三本院校要努力建设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仅就学生工作而言,目前,不论是学生思想教育还是学生事务管理,人们不愿做“自选动作”,究其原因,一方面,格式统一而与集体、个人利益攸关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新”的积极性,虽然我们一些教学型高校在学生工作考评也设立了创新分值,但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不敢创新,害怕失败,担心被人讥笑也是重要原因。这种情况在学生中同样存在。所以,要大力鼓励尝试,宽容失败者,如同深圳那样,“允许改革失败,不允许不改革”,假以时日,会激活师生创新的积极性。
(二)校园文化活动要为培养创新精神“搭台”
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要向“重创意、重实践、重个性、重科技”。积极参与和举办“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发现人才,检验能力,引领风气。此外,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的指导和服务,培养创新创业典型。
(三)心理健康教育要为培养创新精神“护航”
创新人才有特定的心理素质要求。目前一些三本院校的学生创新意识不强,与心理因素有关。他们是第三批次录取的学生,与提前录取和第一、二批次录取的研究型、教学研究型高校学生相比意志不够坚强,情绪不稳定,自控力、自信心不强,这些都不利于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要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勇气方面下足功夫,通过能力测试和团队训练、个别辅导等方式提升学生创新的自信心。杨振宁曾指出:“中国教育从大原则开始,培养的学生胆子小,没有发明创造,太重视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国的学生知识太多,能力太少,与美国学生相比, 中国的学生顺从权威,美国的学生挑战权威。”这对我们培养创新人才应该有所启发。
(四)建立有利于创新者脱颖而出的评价制度
目前,大部分三本院校还是采取以考试成绩论优劣的学生评价制度,这对于维护教学秩序、形成学习风气起到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确立,有关高校应对上述制度加以修补和完善。建立和完善“创新”学分制度,将创新学分以适当权重计入综合测评,以综合测评排名取代成绩排名,决定评先、推优、聘干、入党,有助于激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健全的人格和社會责任感。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创造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其心协力。但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历史使命,三本院校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质量具体体现。三本院校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想掌握主动、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
[2][7]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1999,(05).
[3]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构建与论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期.
[4]边玉芳等:《论科学精神的培养》,当代教育科学[J],2003年3期.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 江苏省宿迁市)
[关键词]三本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
高校的类型不同,其职能也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其培养目标有所不同。相对于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的一本、二本高校,我们往往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型高校称之为应用教学型高校,三本院校就属于这类高校。这类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本院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面临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师资水平相对较弱、学生素质相对较低、课程体系相对较旧等主要障碍因素。三本院校应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这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三本院校要从时代要求出发,大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大力推进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建立激励创新机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创新培养模式
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三本院校首先要抓好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各院(系)要围绕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尽快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落到实处。学校要为各院(系)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并加强对院(系)方案修订的指导与检查。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的改革,三本院校应做到:
1.科学设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人才市场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要求,努力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要将关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的一些培养要求明确体现在培养目标与规格中。
2.精心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积极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形式,把课程体系创建成四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平台、实践平台。要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加强通识课程与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宽广、厚实的知识基础;按照“削枝强干”、“少而精”的要求设置专业主干课程,突出专业内核,凝练专业特色;要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保证务实践环节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文科类不低于20%、工科类不低于30%。
3.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发展学生创新素质。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一是对课程总学分、学时进行适当控制,原则上,文科类专业总学分控制在160学分左右、理工科类专业总学分控制在180学分左右;二是提高选修课学分比例,各专业的选修课学分比例最好不低于15%。要适当开设一些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素质的课程,如《创造学》、《创新思维训练》等。要增设创新学分,并要求每个毕业生毕业前要获得一定数量的创新学分。
4.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鼓励各院(系)学会摸着石头过河,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改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机械类、电气信息类、材料类等专业打通公共基础与学科基础课程,试行按大类培养人才。为加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条件的院(系),要允许学生在本院(系)范围内选择辅修专业,开展主辅修制人才培养改革。
二、大力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必须依靠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来保障。三本院校要对现行的一些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大胆改革,使其更加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1.实行学年制的三本院校要认真筹划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工作,逐步创造条件向完全学分制过渡。要组织有关人员到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高校学习取经,对学分制改革问题进行研讨,弄清楚要实施完全学分制需要具备哪些保障条件和配套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创造条件过渡到完全学分制。
2.当前,要不断改进学生选课制度。首先要认真落实选修课的选课制度,切实保障学生选课的自主权。各专业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尽快做到能够开足开齐教学计划内规定的选修课程,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余地;要加强对选修课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对学生的选课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业方向、就业意向等合理选择课程。
3.改进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将教师的工作量分为教学工作量与教师工作量两部分,降低对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要求,增加对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工作量要求,进一步激发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改进学生升留级制度、考试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
三、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創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各专业都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环节的极其重要性。要成立校级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和监督。
1.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实验教学大纲,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论证,要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组织相关专业的人员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进行认定。
2.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实验室(包括各类中心、基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组织人员尽快研究制定实验室开放的方案、办法、措施,落实好指导教师。统筹规划实验室开放时间,鼓励实验室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对学生开放。
3.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1)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一是加大大学生实践训练项目立项的力度,二是鼓励高年级的学生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校级科研项目立项中,要求每个项目要吸收2—3个学生参与。(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引导、支持学生开展各类科技文化、学科竞赛活动。一是积极组织好各类省部级以上科技、文化、学科竞赛活动;二是在校内每年定期举办全校性的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各院(系)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学科竞赛活动。
四、积极推进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
1.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首先要认真推进研究性教学。要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研究性教学的专题报告,组织各教研室加强对研究性教学的研讨,鼓励教师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研究总结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要通过开展优课评比与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在学校进行宣传和推广。组织优秀青年授课教师评选活动,要求在授课中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杜绝“填鸭式”的教学现象。
2.推进考试办法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导向,根据课程类型、性质,实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带有工程设计性质的课程,可以通过结合工程实际的设计性题目,考核学生运用基本原理、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对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可以结合上机考试考核学生运用计算机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经管类等课程,可以结合课程论文的形式考核;对于艺术类或操作类的课程,可以结合作品设计进行考核。总之,要减少闭卷笔试的单一考核方式,灵活采取多种有效的检查考核方式,真正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供。
五、大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
(一)学校整体环境要为培养创新精神“壮胆”
三本院校要努力建设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仅就学生工作而言,目前,不论是学生思想教育还是学生事务管理,人们不愿做“自选动作”,究其原因,一方面,格式统一而与集体、个人利益攸关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新”的积极性,虽然我们一些教学型高校在学生工作考评也设立了创新分值,但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不敢创新,害怕失败,担心被人讥笑也是重要原因。这种情况在学生中同样存在。所以,要大力鼓励尝试,宽容失败者,如同深圳那样,“允许改革失败,不允许不改革”,假以时日,会激活师生创新的积极性。
(二)校园文化活动要为培养创新精神“搭台”
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要向“重创意、重实践、重个性、重科技”。积极参与和举办“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发现人才,检验能力,引领风气。此外,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的指导和服务,培养创新创业典型。
(三)心理健康教育要为培养创新精神“护航”
创新人才有特定的心理素质要求。目前一些三本院校的学生创新意识不强,与心理因素有关。他们是第三批次录取的学生,与提前录取和第一、二批次录取的研究型、教学研究型高校学生相比意志不够坚强,情绪不稳定,自控力、自信心不强,这些都不利于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要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勇气方面下足功夫,通过能力测试和团队训练、个别辅导等方式提升学生创新的自信心。杨振宁曾指出:“中国教育从大原则开始,培养的学生胆子小,没有发明创造,太重视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国的学生知识太多,能力太少,与美国学生相比, 中国的学生顺从权威,美国的学生挑战权威。”这对我们培养创新人才应该有所启发。
(四)建立有利于创新者脱颖而出的评价制度
目前,大部分三本院校还是采取以考试成绩论优劣的学生评价制度,这对于维护教学秩序、形成学习风气起到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确立,有关高校应对上述制度加以修补和完善。建立和完善“创新”学分制度,将创新学分以适当权重计入综合测评,以综合测评排名取代成绩排名,决定评先、推优、聘干、入党,有助于激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健全的人格和社會责任感。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创造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其心协力。但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历史使命,三本院校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质量具体体现。三本院校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想掌握主动、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
[2][7]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1999,(05).
[3]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构建与论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期.
[4]边玉芳等:《论科学精神的培养》,当代教育科学[J],2003年3期.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 江苏省宿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