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程标准 改善初中数学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ml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就Shiite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做,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去建立自己的理解和意义,在自身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和技术应用的方法与途径。教学时,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方式,即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转变,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与高度的抽象性,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而构建与发展的。围绕《新教材》教学目标,创设使学生对自然界与社会中的自然现象有好奇心、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操作活动的情境,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要求,如:丰富的图形世界,有趣的七巧板,教育储蓄,打折销售,……等等数学问题的学习使数学基础知识都镶嵌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使数学知识注入了生动的生活气息,从而赋予了生动、丰富的意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我们身边。
  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根据教学内容创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带着浓厚兴趣并愉快地学习;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我拿了一张纸进入课堂说“这张纸厚约0.1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要对折30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厚度为多少?”学生纷纷做出估计,有的说30毫米,有的说60毫米,胆子大一点的说10米。我说“经过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叠起来的高度。”同学们都惊讶不已,纷纷要求教会他们计算方法。全班同学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和谐,教学效果良好。
  
  二、建构数学模型,提出数学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因此,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大胆提出问题,大胆猜想与假设,踊跃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观点,标新立异,培养求异思维与创新精神。并有意识地将新知识和学习材料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融会贯通、发展智力、形成能力。
  我曾经给学生讲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七岁的王戎和许多小同伴一块出去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果实,小伙伴们争着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李子树长在路边,而且又结得那么多,看样子一定是苦的,不然的话,恐怕早就没有了。”王戎的这种思维就是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就是不墨守成规,而是寻求变异,独树一帜。随时注意力的多方位、多角度地转移和变换,开阔人脑的思维,使之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的思维状态。再通过活跃的思想达到求异、求佳、求新的目的。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分学段目标发展性领域中要求: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可见,学生学习数学,就应当从小培养生活、生产实际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去理解、去构建、走进数学活动。让学生依据情境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现和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建构不同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交流。
  
  三、解决数学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每个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都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使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组开展讨论、交流,然后由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这样由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获取教科书中未能表达的知识层面。
  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善于尝试评价不同解题策略之间的差异,去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并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解决问题中的交流与合作不能流于形式。交流前要有明确的目标,讨论的问题要有思维的价值。另外,合作探索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必须以学生的独立探究为基础。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可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也可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加以引导,千万不能教师代替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才能成为数学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四、应用和拓展数学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后,学生已掌握了获取新知的方法,但重要的一点是如何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数学走进生活的现实中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不是单纯地做练习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走向社会,搜集和整理有关信息。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数学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模式与学生的能力培养关系密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摸索并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是笔者今后教学工作实践和研究的主要领域和主攻方向,同时希望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指导。
  (江苏省通州市姜灶中学)
其他文献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状态。教学重视知识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激发求知欲,驱动知识的建构,能使师生的课堂生活丰满,充盈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新课标教材图文并茂的视觉冲击能大大丰富我们的生活化教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生物课程应植根于现
期刊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通过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核心;而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往往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这里就特别需要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拥有一双“慧眼”,应善于从生活中、周围环境中、各种媒体中捕捉数学教学信息,从小处着眼,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
期刊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是科学课中永恒的主题,它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又是科学学习的目标。所以探究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围绕这一问题,经过半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一些粗浅的看法,现与大家共勉。     一、探究起步于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教师除了要编写教学方案,了解学生现状外,还应该精心准备好材料,尤其是为学生提供有导向性的材料。如我在教学
期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给中学生学习词汇带来了不少困难。在初中一年级时,由于内容较少,词汇简单,学生尚能应付,但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内容的深化,词汇量的增加,学生越来越感觉到词汇的记忆已成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于是,逐渐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于放弃这门学科。  如何进行词汇教学呢?    一、词汇教学也一定要贯彻"听说领先"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它不仅在学科德育工作中,就是在整个中学德育工作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就初中思想政治课(七年级、八年级教材为例)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坚持永恒性,以学生们激昂的朗诵鼓舞人     永恒性是指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进行的那些永不过时永远“年轻”的德育内容。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德育思想的永恒性。这在初中思
期刊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主要包括对信息的运用、获取、处理、生成、创造的能力,发挥信息效益的能力,信息协作的能力和信息免疫的能力。因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
期刊
初中语文写作方面的要求是:先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不带包袱轻松下笔;再通过系统、全面、科学的观察训练,使受训练学员在物、景、人、事、情、理各方面都有富裕的写作素材,达到“不怕写”的基本目标;然后通过初步的分析训练,让受训练学员能在观察中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特发现;最后尝试成文,但不刻意文法章句。基本训练内容是:    一、明白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所以许多人说起话
期刊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要想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以下的几点做法不妨一试:  1、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 要想叫学生喜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注意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教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当前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下面,我结合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全册教材,就“小学数学教学
期刊
在师生合作的课堂上,知识是海洋,“问题”就是浪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问题汇聚成或波澜壮阔或风清云淡的妖娆风光.扬帆远航的学子在浪遏飞舟时领略着知识的魅力.激发起对知识的渴求。那么如何以“问”促成这种理想的课堂状态呢?我结合个人实践从两方面来探究:    一、教师设疑    教师设疑就是针对某一学习内容,设计相关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推进课堂进程,完成学习目标。然而,要达成预期的课堂效果,我以为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