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安慰,总是去帮助。”这是一位医者的名言,它告诉人们,医学的价值不仅在于治愈疾病。
当好侦察兵
被誉为“东方神眼”的华东医院影像科教授张国桢行医整整50年,在半个世纪的光阴里,他一直践行自己的信念:医学并不是冷冰冰的技术,而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问。
“张教授,我已经整整一个月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了,您一定要救救我。”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走进张国桢的办公室,递上CT片子,焦急地说:“上个月我在美国被查出肺里长了个结节,医生说可能是肺结核。可我不放心,回国后又跑了几家大医院。片子拍了好几回,有的医生说是癌,也有医生说不像癌。”
张国桢凝神端详着手中的片子,又仔细翻看病历,沉默片刻,说:“我看不是肺结核,而是早期的肺原位癌。尽快手术,手术做得好,再活30年也没问题。”
一个月后,张国桢接到了那位病人的电话:“张教授,您真是‘神’了,我在美国做了手术,手术后的病理证明,确实是早期肺原位癌,和您的诊断一模一样,真是太感谢您了!”
这样的例子,张国桢遇到过很多很多。
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不明原因的微小结节,可能意味着肺部的各种良性病变,但也常常是癌症的信号。医生能否准确鉴别出病灶的性质,决定着患者接下来能否获得正确的治疗。然而鉴别诊断,尤其是对疑难病例的诊断,一直是影像诊断学医生面临的难题。作为我国最早研究CT影像诊断技术的奠基人,阅片无数的张国桢有着火眼金睛。他读片之准,远近闻名。
几年前,一位拿着PET/CT报告的病人找到张国桢。报告上写着“右上肺见结节,诊断为周围型肺癌,建议手术”。张国桢反复研究他的片子和其他化验报告后认为,他所患的是肺结核,而非肺癌。
“张教授,我花了好几千元做PET/CT,不会错吧。”病人半信半疑。“PET/CT虽然是一种先进的肿瘤诊断工具,但也会有一定的假阳性,也就是说有些不是肿瘤的疾病也有可能显示出和肿瘤一样的代谢升高结果。从你病灶的CT形态和其他检查报告来看,你并没有患肺癌,不必挨一刀。”张国桢认真地说。经过反复思考,病人最终还是决定做手术。手术后的病理切片证实,这个结节的确不是肿瘤,而是结核病灶。
“别把我说得那么神。悉心甄别、去伪存真,当好‘侦察兵’,是我的本分。片子上一块小小的阴影,会让病人全家感到乌云压顶。如果我们不去审慎辨别,就可能害他多走冤枉路。”张国桢说。
“神眼”读片,并不全靠眼
为什么不同的医生看同一张片子,有人看出了肺炎,有人却看出了肺癌?张国桢认为,多数大医院的诊断技术本身差异并不大,差别就在于医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能否准确无误地读出一张片子所传达的信息,既要考验医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医学知识积累,还要看他是否善于总结经验、掌握疾病变化的影像学规律。“只用眼睛看片子,一定会犯错。”
读片首先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
是肺癌?不是肺癌?无论肯定或否定,都需要在头脑中列出充分的证据。这种推理的过程有点类似打桥牌,既要分析自己,更要摸清对手。“我在业余时间一直坚持打桥牌,不仅仅是为了休闲,更是想通过叫牌、出牌、推算牌面等环节,训练自己的推理分析。”
“综合知识的积累也很重要。你掌握的病种越多,对解剖知识、临床知识、化验知识了解得越多,你的推理才能更加符合逻辑,诊断也就越准确。”张国桢常常告诫学生,一名好的影像科医生,决不能满足于影像学知识本身。
多数肺部肿瘤患者被发现时已经进入中晚期,如何诊断早期肺癌,始终是一道医学难题。在张国桢的带领下,华东医院影像科对早期肺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3%以上。如此高的准确率从何而来?
张国桢有“独门绝技”,他打开电脑演示:“你看,肿瘤的生长有点类似胎儿在母体的生长过程,最早期的肿瘤在片子里是看不到血管的。慢慢地,就会有外来血管通进去,供应它的生长,等到肿瘤长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需要外部的血管供应,自身就会长出血管,也就是进展到了‘内血管生成期’。此时,通过CT血管造影技术,会显示出一种有别于一般结节的肿瘤微血管图像,我们在专业上称之为‘肿瘤微血管CT成像征’。通过这一发现,使我们得以更准确地辨别肺部微小结节究竟是善是恶。”
一颗仁心
张国桢看一位病人,常常要花上半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
“许多人对放射科医生的印象都是坐在检查设备的后面,检查完毕,写下一句诊断,诸如‘某处见异常,建议随访’等。您为什么要和病人聊这么长时间?”“人家花了钱、花了时间来做检查,如果只留给他一行干巴巴的字,常常会让他不知所措。我及时把病情给他分析清楚,再说明进一步的治疗建议,就能缓解他的紧张,起码能让他觉得今天没白来。”张国桢说。
“根据你的情况,我认为你可能得了什么病,对于这种病,现在有哪几种治疗方法……”张国桢的讲解总是思路清晰。如果遇到一时无法确诊的情况,他也会如实相告:“请你再进一步做些检查,如果是癌症,你也不要慌,我会告诉你接下来该怎么做。”在张国桢看来,“吓唬病人或瞒着病人,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在病人面前,他从来不讲深奥的医学名词,而是想办法用最通俗的语言让病人听明白。
“医生,等一等,让我记下来!”每当病人拿笔准备记录时,张国桢都会说:“放心好了,我会帮你写下来的。”曾有学生向张国桢建议,您的时间那么宝贵,不必为病人花那么长时间。张国桢告诉他:“光读懂片子还不够,还要读懂病人。得知自己患了重病,病人的心里难免会感到恐慌,有些人甚至会脑中一片空白,我只讲一遍,他很难听进去。只有一遍一遍地重复,为他仔细分析,开导他,才能缓解他的焦虑。”
一双神眼,加一颗仁心,慕名而来的病人越来越多。2005年,“华东医院张国桢疑难CT读片中心”成立,这是上海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医学诊断中心。从那时起,张国桢变得更忙了,他似乎总有读不完的片子,看不完的病人。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张国桢突发高血压脑病,晕倒在医院,但康复后,他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有人劝他,都已76岁了,工作强度不必这么大。张国桢却停不下来,他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医疗检查设备在不断革新,但机器无法代替人,我们做医生的必须跟上机器的脚步。”“只要工作着,我就觉得自己还很年轻。”
当好侦察兵
被誉为“东方神眼”的华东医院影像科教授张国桢行医整整50年,在半个世纪的光阴里,他一直践行自己的信念:医学并不是冷冰冰的技术,而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问。
“张教授,我已经整整一个月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了,您一定要救救我。”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走进张国桢的办公室,递上CT片子,焦急地说:“上个月我在美国被查出肺里长了个结节,医生说可能是肺结核。可我不放心,回国后又跑了几家大医院。片子拍了好几回,有的医生说是癌,也有医生说不像癌。”
张国桢凝神端详着手中的片子,又仔细翻看病历,沉默片刻,说:“我看不是肺结核,而是早期的肺原位癌。尽快手术,手术做得好,再活30年也没问题。”
一个月后,张国桢接到了那位病人的电话:“张教授,您真是‘神’了,我在美国做了手术,手术后的病理证明,确实是早期肺原位癌,和您的诊断一模一样,真是太感谢您了!”
这样的例子,张国桢遇到过很多很多。
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不明原因的微小结节,可能意味着肺部的各种良性病变,但也常常是癌症的信号。医生能否准确鉴别出病灶的性质,决定着患者接下来能否获得正确的治疗。然而鉴别诊断,尤其是对疑难病例的诊断,一直是影像诊断学医生面临的难题。作为我国最早研究CT影像诊断技术的奠基人,阅片无数的张国桢有着火眼金睛。他读片之准,远近闻名。
几年前,一位拿着PET/CT报告的病人找到张国桢。报告上写着“右上肺见结节,诊断为周围型肺癌,建议手术”。张国桢反复研究他的片子和其他化验报告后认为,他所患的是肺结核,而非肺癌。
“张教授,我花了好几千元做PET/CT,不会错吧。”病人半信半疑。“PET/CT虽然是一种先进的肿瘤诊断工具,但也会有一定的假阳性,也就是说有些不是肿瘤的疾病也有可能显示出和肿瘤一样的代谢升高结果。从你病灶的CT形态和其他检查报告来看,你并没有患肺癌,不必挨一刀。”张国桢认真地说。经过反复思考,病人最终还是决定做手术。手术后的病理切片证实,这个结节的确不是肿瘤,而是结核病灶。
“别把我说得那么神。悉心甄别、去伪存真,当好‘侦察兵’,是我的本分。片子上一块小小的阴影,会让病人全家感到乌云压顶。如果我们不去审慎辨别,就可能害他多走冤枉路。”张国桢说。
“神眼”读片,并不全靠眼
为什么不同的医生看同一张片子,有人看出了肺炎,有人却看出了肺癌?张国桢认为,多数大医院的诊断技术本身差异并不大,差别就在于医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能否准确无误地读出一张片子所传达的信息,既要考验医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医学知识积累,还要看他是否善于总结经验、掌握疾病变化的影像学规律。“只用眼睛看片子,一定会犯错。”
读片首先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
是肺癌?不是肺癌?无论肯定或否定,都需要在头脑中列出充分的证据。这种推理的过程有点类似打桥牌,既要分析自己,更要摸清对手。“我在业余时间一直坚持打桥牌,不仅仅是为了休闲,更是想通过叫牌、出牌、推算牌面等环节,训练自己的推理分析。”
“综合知识的积累也很重要。你掌握的病种越多,对解剖知识、临床知识、化验知识了解得越多,你的推理才能更加符合逻辑,诊断也就越准确。”张国桢常常告诫学生,一名好的影像科医生,决不能满足于影像学知识本身。
多数肺部肿瘤患者被发现时已经进入中晚期,如何诊断早期肺癌,始终是一道医学难题。在张国桢的带领下,华东医院影像科对早期肺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3%以上。如此高的准确率从何而来?
张国桢有“独门绝技”,他打开电脑演示:“你看,肿瘤的生长有点类似胎儿在母体的生长过程,最早期的肿瘤在片子里是看不到血管的。慢慢地,就会有外来血管通进去,供应它的生长,等到肿瘤长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需要外部的血管供应,自身就会长出血管,也就是进展到了‘内血管生成期’。此时,通过CT血管造影技术,会显示出一种有别于一般结节的肿瘤微血管图像,我们在专业上称之为‘肿瘤微血管CT成像征’。通过这一发现,使我们得以更准确地辨别肺部微小结节究竟是善是恶。”
一颗仁心
张国桢看一位病人,常常要花上半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
“许多人对放射科医生的印象都是坐在检查设备的后面,检查完毕,写下一句诊断,诸如‘某处见异常,建议随访’等。您为什么要和病人聊这么长时间?”“人家花了钱、花了时间来做检查,如果只留给他一行干巴巴的字,常常会让他不知所措。我及时把病情给他分析清楚,再说明进一步的治疗建议,就能缓解他的紧张,起码能让他觉得今天没白来。”张国桢说。
“根据你的情况,我认为你可能得了什么病,对于这种病,现在有哪几种治疗方法……”张国桢的讲解总是思路清晰。如果遇到一时无法确诊的情况,他也会如实相告:“请你再进一步做些检查,如果是癌症,你也不要慌,我会告诉你接下来该怎么做。”在张国桢看来,“吓唬病人或瞒着病人,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在病人面前,他从来不讲深奥的医学名词,而是想办法用最通俗的语言让病人听明白。
“医生,等一等,让我记下来!”每当病人拿笔准备记录时,张国桢都会说:“放心好了,我会帮你写下来的。”曾有学生向张国桢建议,您的时间那么宝贵,不必为病人花那么长时间。张国桢告诉他:“光读懂片子还不够,还要读懂病人。得知自己患了重病,病人的心里难免会感到恐慌,有些人甚至会脑中一片空白,我只讲一遍,他很难听进去。只有一遍一遍地重复,为他仔细分析,开导他,才能缓解他的焦虑。”
一双神眼,加一颗仁心,慕名而来的病人越来越多。2005年,“华东医院张国桢疑难CT读片中心”成立,这是上海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医学诊断中心。从那时起,张国桢变得更忙了,他似乎总有读不完的片子,看不完的病人。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张国桢突发高血压脑病,晕倒在医院,但康复后,他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有人劝他,都已76岁了,工作强度不必这么大。张国桢却停不下来,他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医疗检查设备在不断革新,但机器无法代替人,我们做医生的必须跟上机器的脚步。”“只要工作着,我就觉得自己还很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