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们心理转型的重要时期。作为政治教师应该抓住中学生转型时期的这些主要特征,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素质教育 能力 效果
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政治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应具备广博的学识,“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因此,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广博的知识,对各学科都有些涉猎,才能把教材驾驭得游刃有余,才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实施素质教育。其次,高素质的教师,还要有全面的能力。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及对课堂的组织管理,无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具体来讲,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向学生呈现出准确、清晰、合理的政治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把纷繁复杂的政治知识脉络清晰的尽收眼底,从而帮助学生高效率的输入、储存和输出新的信息;教学能力则涉及到政治教学计划的可行性、创造性及教学实施阶段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引导等;教师高水平的组织管理能力,使他能够在课堂上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使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另外,教师的作业布置、作业批改、辅导质量、教学反馈,也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二、教师主动为学生创造学习的良好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观因素,而良好的学习环境则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但凡家长还是老师,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龙成才。正是这种迫切的愿望和过分的关心,无形中却在学生们心底压上了一块巨石,使他们的学习目的发生了偏移,好像学习完全是为了家长和教师,前途未来都是以后的事,更不要提什么报效祖国。这种压力也使学生在学习上不胜负荷,疲于奔命,逐渐形成了厌学心理。这种担心也导致了老师不顾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管学生对知识是否已真正掌握,而只是一味的独占整个课堂时间,用“填鸭式”教学法将学生牢牢束缚在课堂中,学生也被动的来接受教师送到嘴边的“美食”,完全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言。事实证明,只有在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将政治知识变成一股股细流融入心田。而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无视纪律,散漫无序,更不是让教师撒手不管,袖手旁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从引导性的目的出发,指导学生在探索性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和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中学生正处在心理转型期,与父辈们极少沟通,对空洞的说教又感到厌倦,又因其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的欠缺,任其发展必将走上弯路。所以,在让叶叶扁舟自由漂泊的同时还必须有教师作为领航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的。
三、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素质
第一,转变观念。一是要转变不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人文学科中运用的思想或认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太麻烦、太难的畏难情绪。二是要改变以往把现代教育技术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也就是说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相联系的。
第二,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已经开发的教学软件看,其设计思想基本上还是以“教”为中心,主要作用仍然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设计实际上同多年来统治我们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关。这也告诉我们,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政治课堂的。我们主张,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和超文本、网络特性,开发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两者相结合的教学软件,促进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版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
[2]郑金洲.教育通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孔祥田.现代教育技术学[M].山东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素质教育 能力 效果
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政治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应具备广博的学识,“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因此,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广博的知识,对各学科都有些涉猎,才能把教材驾驭得游刃有余,才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实施素质教育。其次,高素质的教师,还要有全面的能力。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及对课堂的组织管理,无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具体来讲,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向学生呈现出准确、清晰、合理的政治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把纷繁复杂的政治知识脉络清晰的尽收眼底,从而帮助学生高效率的输入、储存和输出新的信息;教学能力则涉及到政治教学计划的可行性、创造性及教学实施阶段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引导等;教师高水平的组织管理能力,使他能够在课堂上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使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另外,教师的作业布置、作业批改、辅导质量、教学反馈,也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二、教师主动为学生创造学习的良好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观因素,而良好的学习环境则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但凡家长还是老师,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龙成才。正是这种迫切的愿望和过分的关心,无形中却在学生们心底压上了一块巨石,使他们的学习目的发生了偏移,好像学习完全是为了家长和教师,前途未来都是以后的事,更不要提什么报效祖国。这种压力也使学生在学习上不胜负荷,疲于奔命,逐渐形成了厌学心理。这种担心也导致了老师不顾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管学生对知识是否已真正掌握,而只是一味的独占整个课堂时间,用“填鸭式”教学法将学生牢牢束缚在课堂中,学生也被动的来接受教师送到嘴边的“美食”,完全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言。事实证明,只有在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将政治知识变成一股股细流融入心田。而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无视纪律,散漫无序,更不是让教师撒手不管,袖手旁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从引导性的目的出发,指导学生在探索性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和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中学生正处在心理转型期,与父辈们极少沟通,对空洞的说教又感到厌倦,又因其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的欠缺,任其发展必将走上弯路。所以,在让叶叶扁舟自由漂泊的同时还必须有教师作为领航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的。
三、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素质
第一,转变观念。一是要转变不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人文学科中运用的思想或认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太麻烦、太难的畏难情绪。二是要改变以往把现代教育技术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也就是说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相联系的。
第二,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已经开发的教学软件看,其设计思想基本上还是以“教”为中心,主要作用仍然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设计实际上同多年来统治我们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关。这也告诉我们,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政治课堂的。我们主张,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和超文本、网络特性,开发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两者相结合的教学软件,促进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版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
[2]郑金洲.教育通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孔祥田.现代教育技术学[M].山东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