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j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与大面积烧伤病人有相似的临床和生物学表现.高压氧治疗严重烧伤已获得成功,然而用以治疗TEN仅有个别报道,为此作者报道以高压氧治疗3例TEN的经验.

其他文献
新近的一些研究提示,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增高,可能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包括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有用的标志。本文作者对已治疗和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及其家庭内外接触者血清中的可溶性IL-2R的水平进行了测定。
1985年,美国大约有28000例一期和二期梅毒病人[疾病控制中心(CDC)未公布资料].大部分病人接受了适当的治疗,即240万u苄星青霉素G肌注一剂疗法,但经这种疗法治愈的患者总数不详.本文作者为了估价治疗情况,对接受治疗后的患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随访,观察临床情况并复查血清学试验.通常是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或至患者的血清学试验呈阴性时.当患者的血清学试验已阴转,即为治愈.若血清试验仍呈阳性
期刊
作者用鼠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将自身免疫MRL/lpr/lpr小鼠的脾细胞与非分泌性骨髓瘤(P3X63-Ag8653)在PEG作用下融合,获得了一种单克隆抗DNA自身抗体(EM85).经双向免疫扩散试验证明,该抗体是一种IgG2a抗体.用多种核酸和合成的多核苷酸以纤维素脂滤膜放射免疫试验,通过竞争性实验分析了这种单克隆抗体(mAb)的特异性,发现用ss-DNA、ds-DNA、poly(dC)、pol
期刊
麻风分支杆菌合成的酚糖脂(PG-1)对麻风病人高度特异.对PG-1的抗体应答其显性表位存在于分子的未端三糖上.
作者用静脉注射甲腈咪胍对22例急性变态反应的日本病人进行治疗研究,其中急性荨麻疹无低血压者14例,急性瘙痒4例,急性荨麻疹伴低血压2例,急性接触性皮炎2例.从接触可能的抗原至症状发作通常为4~5小时(范围为少于1小时至1天).从症状发作至治疗通常在3小时内(范围为少于1小时至2天).
日光角化病(AK)的发生率:从1956~1960年间由三木等报告了41个大学医院的皮肤科初诊患者总数的851 685例中有48例,约占0.006%,其发生率甚低.为了研究AK确切的发生率,作者于1985年、1986年对长崎县某渔业街50岁以上的居民作为对象进行实际调查.多数居民受到相当强的紫外线照射.结果:50岁以上的受检者99名,视诊为AK病例者24例,病理组织学确诊者11例,约占11%.在长崎
期刊
作者对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只印地安那更新世熊(Arctodus simus)骨进行了观察,此熊经放射性13C测定其生存年代为距今11500+520年前。其上颌骨、肱骨、桡骨、尺骨和胸椎上可见明显的树胶肿性损害并伴有特异性骨膜反应,与梅毒的典型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一致,而不同于化脓性或结核性感染的病理变化。
期刊
迄今,梅毒血清诊断一般都采用TPHA、FTA-ABS、VDRL和RPR等项试验方法.由于这些方法操作复杂又受主观视觉的影响,作者根据Veldkamp和Hardy的报告,用超声波裂解的梅毒螺旋体和Reiter株螺旋体的轴丝为抗原,作微量酶标试验(TP-ELISA和AF-ELISA)来检测螺旋体抗体.
期刊
以往非淋球菌尿道炎(NGU)的最初诊断多采用将病人的尿道涂片经革兰染色镜检及双杯尿试验,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着主观、不敏感及时间长的缺点。另外,脓尿症是尿道炎的一个敏感的指标,而大多数检查脓尿的新技术也费时较长且价格昂贵。最近介绍检测尿中白细胞酯酶活性的纸条试验对于检测脓尿症及筛查NGU病人都是十分理想的。因为白细胞酯酶为多形核白细胞(PMN)所特有,其活力与PMN计数密切相关。
首次提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精神改变之间的联系是在1875年.1900年,William Osler注意到本病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表现.因CNSSLE属SLE常见死因的第二位,故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