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4081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出发,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阐述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措施,并给出了几点建议.最后介绍了学科多媒体素材库的建设.
其他文献
在嵌入式系统中,使用软件抗干扰以其设计灵活、节省硬件资源、可靠性高且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中以ATMEL公司的8位Flash单片机89C2051指令系统为例,
文章介绍了Cauchy中值定理中值点的渐进性已有的研究结果,给出了更一般性的结论,并给予证明,使得已有的结果成为特例。
文章综述了蛋白质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在植物蛋白研究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植物光合作用蛋白的研究、种子发育时期特异蛋白的研究、逆境条件下蛋白表达的研究、植物次生代谢物的
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利用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异丁酯,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催化剂用量0.5g/0.1mol异丁醇,酸醇比1.2:1,反应时间100分钟,收率77.36%.实验证明,相转移催化对该酯化反应是高效、低
本文介绍了通过硬件的连接以及利用汇编语言编写简单程序使机器人实现避障功能.
多元智能理论是国际上兴起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对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及其所蕴涵的教育、教学理念,论述教育过程中进行多元智能的培养的
在流格式媒体出现之前,人们若想从网络上观看影片或收听音乐,必须先将影音档案下载至计算机储存后,才可以点选播放,不但浪费下载时间、硬盘空间,也无法满足消费者使用方便及
研究了氧化钐为催化剂,乙酸和丁醇为合成原料合成乙酸丁酯,并考查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酸醇物质的摩尔比为2:1,催化剂用量0.3g,反应时间3小时为最适应的反应条件,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