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线损所影响到的不仅仅是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影响到供电企业相关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研究如何最大程度降低线损以及加大对线损的管理力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供电企业中的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进行分析,简略探讨了相应的节能降损途径,以期能对我国电力企业线损管理的发展与进步有所启发与帮助。
关键词:电力企业;线损管理;降损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现阶段整个国际社会中节能降耗的节约型社会可谓是大势所趋。在电力企业的角度讲,在保障安全供电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线路损耗也是整个节能降耗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所谓供电线损就是电力企业在电能输送、分配等工作中出现的电能损耗,是电力网综合电能损耗的一种概括。
按照种类来进行划分能够将先训划分为统计线损、理论线损等等。供电量和售电量的差值即统计线损,反映了电量的实际损耗,供电企业往往将此作为减损的标准,能够直接判断出企业是否完成线损任务。同时,统计线损也是实际线损的另外一种叫法,由理论线损和管理线损相加得到。理论线损则是指电力在传输和分配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损耗,电力输送过程中必然会存在损耗,对电力网的负荷状况以及供电设备的参数进行相应的计算,能够得到正常损耗,也就是技术线损或者不可控损失。
一、技术线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供电企业而言,主要体现在节能降损方面。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能的需求势头见涨。近几年来,各地相继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无论是电力生产、供应单位,还是电力使用单位,节能的潜力都很大,这无不是缓解压力的一种办法,电力体制改革,将电力行业推向市场,电力作为商品,也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的效益,促使企业要从各个方面降低成本,收取最高利润,降低损耗,将是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线损率的高低也就是供电企业经济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
(一)存在的问题
从技术上来讲,理论线损通常包括电网结构缺乏合理性、电压等级配置不规范等多方面的问题。电网规划不规范,主干网架缺乏一定的电力交换能力,主要输电设备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屡见不鲜,使得输电线路的损耗过多。电源点和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过大导致输电工作中的损耗增多,侧面增加了线损率。此外,电源建设的大幅度进步,导致个别线路处在送电状态的极限,使得薄弱的电网结构和过大的输电容量出现冲突。
电网负荷的分布不均,使得变压器的运行与经济运行区间大幅度脱节,使得电能损耗增多。缺乏无功补偿或者过度补偿,中、低压电网缺乏无功补偿,加之实际上用户电容器的投入达不到预期标准,使得电能损耗增加,运行调节能力低下,无形中降低了电能质量。
同时,各种损耗较高、已经较为陈旧的机器设备仍然在大范围使用。个别地区仍然有大量的S7型甚至型号更老的配电变压器和旧式机械电能表,这直接导致变电主设备过大的电能损耗。此外,运行方式缺乏合理性和规范性,导致主变压器无法严格依据经济运行曲线进行工作,使得主变压器往往会出现负荷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往往与实际负荷不符,导致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以及电能损耗增多、电压线路的三相负荷不均,导致中性线电流过大,最终使得损耗加多。
(二)降损途径
(1)加大对电网的建设和完善力度
应当以对电网的建设推动电源的进步为基础,对主干网架的布局进行科学地调整,保证电源和配电建设之间的和谐和互相促进,对输电的薄弱环节以及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改良和完善。以保证供电的安全和可靠性为基础,最大程度加强中低压电网的灵活运行,确保其能平衡负荷以及具有一定的调控性能。在电网的建设工作中,需要有预见性和超前性,要对区域内的负荷特性和预计未来的发展情况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加强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性能,在对变电站进行新建和扩建时需要切实落实同时设计、建设、投产的工作理念。
(2)加强电网的经济运行能力
在加强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需要树立降损的责任意识,对负荷的变化趋势有一种全面、系统的认识,以此来确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电网经济运行模式,并且对其不断完善和改良,保证电网系统自始至终保持一种经济运行的模式,对主网的线损率进行有效的控制。
要切实地改善用户侧无功补偿的情况,加强对用户侧不合理的无功补偿的监控,此外还应对无功补偿设备的自行检测性能进行改良,对变压器进行一定程度的有载调压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控制,实现全网无功分层的最大程度平衡,尽可能保证用户侧末端电压和功率因数维持在一定的高度上,对电压质量进行改良和完善,达到降低线路损耗的目的。为配电网的三相负荷平衡提供有力保障,及时地对配变低压侧的三相负荷采取相应的完善和改良措施,保证三相负荷的不平衡率始终保持在一种规范、合理的范围之内,对其带来的电能损耗进行有力控制。
(3)加强技术支持
以各个电网实际状况为依据,对电网的改造工作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通过对电压进行升压改造以及简化变电电压层级来实现配电网电能损耗的减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各种损耗较高的配电变压器进行更换工作,通过低耗能或者有载调压变压器等多种形式对电能损耗进行控制。对电能计量设备的改造强度进行提高,通过高准确性和精确性的计量设备实现对电能计量损耗的控制。
二、管理线损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及对应的降损途径
(一)存在的弊端与不足
在对供电企业的管理工作的问题中,缺乏对管理线损的全面、系统的认识是主要方面,具体表现为对售电管理中各个步骤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缺乏重视。还有就是缺乏对排灌、供热等季节性供电配变的管理力度不足,没有适时对运行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没有必要的電能损耗增多。
目前,低压线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抄表差错,估抄、漏抄、错抄造成供售电量差异,人为形成电能损耗;②人为窃电;③线路或接户线接头处接触不良,形成损耗;④电能表或互感器的误差造成计量失真;⑤绝缘子被击穿或绝缘子表面污秽等原因,导致低压线路漏电或放电;⑥树木、攀藤植物等对线路攀触,致使线路对地放电;⑦台区导线、电缆线径偏小发热造成电能损耗;⑧.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耗增加;⑨线路中一些未装表计量的有线电视放大器;⑩老式机械电能表自身的损耗。通过对低压线损的组成分析可以看出,加强线损管理应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手段,因地制宜。
(二)降损途径
需要树立一种科学的对线损的管理意识,提高线损管理工作在整个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线损目标管理机制。在管理层面来进行降损工作,首先确立相应的线损控制奖惩措施,全面落实管理职权和责任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工作。强化对营业普查的强度,对无表用电的现象进行严格控制。在平时的线损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地做好各个步骤的工作,防止由于疏忽导致的电能损耗。
结论
供电企业的节能降损在现行体制改革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线损的降低直接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降低成本,但降损工作需要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着手,在技术措施的投资得到保障的同时,还应加大管理措施的投入,更要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线损率上升,通过广大电力工作者通过勤劳努力工作,定能使供电企业得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英春.论电力线损管理及线损率波动的解决办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4).
[2]殷静萍.浅谈节能与电力线损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3]赵颖.降低电力线损管理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1(2).
[4]李洁.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
关键词:电力企业;线损管理;降损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现阶段整个国际社会中节能降耗的节约型社会可谓是大势所趋。在电力企业的角度讲,在保障安全供电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线路损耗也是整个节能降耗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所谓供电线损就是电力企业在电能输送、分配等工作中出现的电能损耗,是电力网综合电能损耗的一种概括。
按照种类来进行划分能够将先训划分为统计线损、理论线损等等。供电量和售电量的差值即统计线损,反映了电量的实际损耗,供电企业往往将此作为减损的标准,能够直接判断出企业是否完成线损任务。同时,统计线损也是实际线损的另外一种叫法,由理论线损和管理线损相加得到。理论线损则是指电力在传输和分配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损耗,电力输送过程中必然会存在损耗,对电力网的负荷状况以及供电设备的参数进行相应的计算,能够得到正常损耗,也就是技术线损或者不可控损失。
一、技术线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供电企业而言,主要体现在节能降损方面。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能的需求势头见涨。近几年来,各地相继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无论是电力生产、供应单位,还是电力使用单位,节能的潜力都很大,这无不是缓解压力的一种办法,电力体制改革,将电力行业推向市场,电力作为商品,也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的效益,促使企业要从各个方面降低成本,收取最高利润,降低损耗,将是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线损率的高低也就是供电企业经济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
(一)存在的问题
从技术上来讲,理论线损通常包括电网结构缺乏合理性、电压等级配置不规范等多方面的问题。电网规划不规范,主干网架缺乏一定的电力交换能力,主要输电设备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屡见不鲜,使得输电线路的损耗过多。电源点和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过大导致输电工作中的损耗增多,侧面增加了线损率。此外,电源建设的大幅度进步,导致个别线路处在送电状态的极限,使得薄弱的电网结构和过大的输电容量出现冲突。
电网负荷的分布不均,使得变压器的运行与经济运行区间大幅度脱节,使得电能损耗增多。缺乏无功补偿或者过度补偿,中、低压电网缺乏无功补偿,加之实际上用户电容器的投入达不到预期标准,使得电能损耗增加,运行调节能力低下,无形中降低了电能质量。
同时,各种损耗较高、已经较为陈旧的机器设备仍然在大范围使用。个别地区仍然有大量的S7型甚至型号更老的配电变压器和旧式机械电能表,这直接导致变电主设备过大的电能损耗。此外,运行方式缺乏合理性和规范性,导致主变压器无法严格依据经济运行曲线进行工作,使得主变压器往往会出现负荷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往往与实际负荷不符,导致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以及电能损耗增多、电压线路的三相负荷不均,导致中性线电流过大,最终使得损耗加多。
(二)降损途径
(1)加大对电网的建设和完善力度
应当以对电网的建设推动电源的进步为基础,对主干网架的布局进行科学地调整,保证电源和配电建设之间的和谐和互相促进,对输电的薄弱环节以及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改良和完善。以保证供电的安全和可靠性为基础,最大程度加强中低压电网的灵活运行,确保其能平衡负荷以及具有一定的调控性能。在电网的建设工作中,需要有预见性和超前性,要对区域内的负荷特性和预计未来的发展情况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加强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性能,在对变电站进行新建和扩建时需要切实落实同时设计、建设、投产的工作理念。
(2)加强电网的经济运行能力
在加强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需要树立降损的责任意识,对负荷的变化趋势有一种全面、系统的认识,以此来确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电网经济运行模式,并且对其不断完善和改良,保证电网系统自始至终保持一种经济运行的模式,对主网的线损率进行有效的控制。
要切实地改善用户侧无功补偿的情况,加强对用户侧不合理的无功补偿的监控,此外还应对无功补偿设备的自行检测性能进行改良,对变压器进行一定程度的有载调压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控制,实现全网无功分层的最大程度平衡,尽可能保证用户侧末端电压和功率因数维持在一定的高度上,对电压质量进行改良和完善,达到降低线路损耗的目的。为配电网的三相负荷平衡提供有力保障,及时地对配变低压侧的三相负荷采取相应的完善和改良措施,保证三相负荷的不平衡率始终保持在一种规范、合理的范围之内,对其带来的电能损耗进行有力控制。
(3)加强技术支持
以各个电网实际状况为依据,对电网的改造工作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通过对电压进行升压改造以及简化变电电压层级来实现配电网电能损耗的减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各种损耗较高的配电变压器进行更换工作,通过低耗能或者有载调压变压器等多种形式对电能损耗进行控制。对电能计量设备的改造强度进行提高,通过高准确性和精确性的计量设备实现对电能计量损耗的控制。
二、管理线损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及对应的降损途径
(一)存在的弊端与不足
在对供电企业的管理工作的问题中,缺乏对管理线损的全面、系统的认识是主要方面,具体表现为对售电管理中各个步骤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缺乏重视。还有就是缺乏对排灌、供热等季节性供电配变的管理力度不足,没有适时对运行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没有必要的電能损耗增多。
目前,低压线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抄表差错,估抄、漏抄、错抄造成供售电量差异,人为形成电能损耗;②人为窃电;③线路或接户线接头处接触不良,形成损耗;④电能表或互感器的误差造成计量失真;⑤绝缘子被击穿或绝缘子表面污秽等原因,导致低压线路漏电或放电;⑥树木、攀藤植物等对线路攀触,致使线路对地放电;⑦台区导线、电缆线径偏小发热造成电能损耗;⑧.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耗增加;⑨线路中一些未装表计量的有线电视放大器;⑩老式机械电能表自身的损耗。通过对低压线损的组成分析可以看出,加强线损管理应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手段,因地制宜。
(二)降损途径
需要树立一种科学的对线损的管理意识,提高线损管理工作在整个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线损目标管理机制。在管理层面来进行降损工作,首先确立相应的线损控制奖惩措施,全面落实管理职权和责任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工作。强化对营业普查的强度,对无表用电的现象进行严格控制。在平时的线损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地做好各个步骤的工作,防止由于疏忽导致的电能损耗。
结论
供电企业的节能降损在现行体制改革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线损的降低直接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降低成本,但降损工作需要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着手,在技术措施的投资得到保障的同时,还应加大管理措施的投入,更要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线损率上升,通过广大电力工作者通过勤劳努力工作,定能使供电企业得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英春.论电力线损管理及线损率波动的解决办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4).
[2]殷静萍.浅谈节能与电力线损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3]赵颖.降低电力线损管理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1(2).
[4]李洁.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