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张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往往是组成这幅作品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由此入手去理解画家要表达的内容、情感、思想。本文从美术核心素养的基本元素——图像识别的角度,充分诠释作品所蕴含的美术语言,从艺术角度感知作者的创作意图,领会其审美情趣与画面意义,了解该画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艺术素养 美术核心素养 图像识别 审美 文化
这是一张著名画家忻东旺的油画作品《诚实 城市》,画面的色调整体趋于暖色。我们看到的是五个打工的青年形象占据着画面,犹如达·芬奇笔下的十二门徒呈现在我们面前,各有不同的表情。画面中的民工们是城市中的建设者,是上世纪90年代成千上百万的劳动者的典型代表,属于社会的最底层,干着最苦最累的工作。画中的五位民工对于自己的未来既清楚又无可奈何,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微妙的表情,有诚实、有期待、有热情,也有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坚强。
这幅作品色调不是很艳丽,确切地说从明度上属于灰色调。画面远处以一支船桨横在画面的八分之一处,有点像“达摩克伊里斯剑”高悬在这群人的顶上,又有点像“头上三尺有神灵”,但是为什么要在人物的头上加上这杆桨呢?或许只有作者才能回答这个问题。笔者以为这或许是五个人对前途的方向感缺少感知,既迷茫又深刻了解自己的目标,描绘的是农民一腔热情想成为城里人的内心展现。画家真正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农民所面对的社会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巨大的城乡差别吸引着无数农民挑战自己的命运。他们奔向城市,背着农民的身份走出農村,背井离乡,那种感觉总是让人难以忘怀。但他们仍然对城市生活充满着向往,在历经城市生活的磨砺后,还有对城市的微妙情绪,可以从他们不同的眼神和表情看出他们的生活态度。
一幅重现现实世界的绘画作品,总有让人感官得到满足的东西。我们看到了五个农民工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凝聚着鲜明的个性。左侧第一位男子穿着绿色旧军装,这是时代留下的标志,蓬松的头发下是一张带着笑意的憨厚的朴实中年男子形象,眉宇的川字犹如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三条痕迹,写满了沧桑。搭在腿上的手坚强有力,色块的形状更有张力感,手的下方是一个黄色的帆布袋,或许是他的行李。左侧第二个是留着短头发的青年,眼睛略有大小,安静地看着前方,嘴唇微张着,很是平常与亲切,似乎想跟你打个招呼。画面最靠前的是一位长着胡子、散乱头发的青年男子,他的眼神朝向画面的左侧,眼神似乎有些忧郁,他不清楚他自己的未来,或者对现实充满着无奈,两只手交叉在一起,双腿也交叉,坐在编织袋做成的行李上,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问题。这幅画最高位置的人物是一个带着绿色军帽,穿着毛线背心和布鞋的农民工。他正靠在行李堆上,刚点燃一根烟闭着眼睛享受着片刻的悠闲,陶醉在香烟的味道中,似乎闭目在听最右侧的同伴讲话,在他的身后是长城的部分轮廓,难道他们在长城脚下?最右侧的男子穿着一身卡其面料的劳动服,蹲在地上,双手握拳合在一起,脸朝向坐在行李上的带帽子的农民工。
如果把这五个人物形象连缀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折线组成的结构,它跟上方的直线形成强烈的对比,让我们的视觉中心集中在变化的结构线中,进而关注每个人的表情。地面上凌乱的烟头表明他们在这个地方呆了很久,却没有得到工作,有些人满是期待,有些人觉得比较无聊地抽着烟,有些人笑对生活。画家再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的街头车站,到处可见的肩扛行李、手拿工具的农民,他们焦虑的神情都体现在脸上,却不被城市所接受。
这幅作品的作者是原清华大学教授忻东旺在1995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诚城》,又名《诚实 城市》,获得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银奖,这也是他的成名作,被评论家解析为忻东旺艺术创作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后来以528万成交价成为他所有作品中最贵的一幅。这幅画充分体现了社会底层民工们的生活状态。他们尽管生活在最底层,最苦最累的活他们在干,却无法和城市人一样享受城市生活,等他们年纪大了却带着一身疾病回到老家,在病痛中度过他们的晚年。这就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和未来,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朴实和诚信的品质,为城市贡献他们的青春,乃至一家人、两代人的青春。作品取意“众志成城”,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是见证者。直面现实,反映现实,这也就是忻东旺可以成功的原因之一。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画家到获得全国美展金奖,得益于忻东旺长期对艺术的专注与执着。《诚城》表现了进入城市的农民强烈的生存欲望,这是合乎人性的合理的欲望。更为重要的是忻东旺有着深切的社会意识,特别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关切。
忻东旺是中国当代写实派的油画代表人物,出生在河北省康保县忻家坊,农民既是他的身份也是他的职业,而突破这个职业成为他当时的奋斗目标。因为出自底层社会,他的画大多是刻画民工的生活状态。上世纪80年代他成为到老乡家画炕围子的一名农民画家,而农民在穷苦时候还不忘追求审美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忻东旺。他早期的作品充满着对乡村生活的回忆,都是以儿时的生活场景内容为题材,却充满着温馨与甜美的镜头。1983年怀揣对城市的美好向往,忻东旺闯到城市,成为一名矿工。1986年考入山西晋中艺术师专,1993年他以山西师范大学教师身份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1995年作品《诚城》获得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银奖,1998年受聘于天津美术学院。在此间他始终关注普通百姓生活,创作了油画《早点》,并于2004年获得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金奖。也就在当年,忻东旺作为优秀艺术人才,被引进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迎来了他创作精力最旺盛的十年。2014年,51岁正值盛年的他,因劳累过度患淋巴癌去世。
忻东旺作为中国当代新写实主义油画的优秀代表人物,跨越了传统写实绘画惯有的主题性,在融合油画传统技法与中国人物画写意传统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艺术面貌的道路。他的成功来自于他对艺术的专注与追求,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有人问为什么这张画叫《诚城》?据忻东旺自述,就是想诚心诚意成为城里人,上世纪90年代时,画家本人也是一位农民工,既有农民的身份,又在城市里闯荡,缺少一种城市人的稳定生活。但是城里人明显又看不起农民工,作者渐渐有了一种来自心底的追问:农民怎么了?城市怎么了?社会怎么了?一种莫名的使命感袭上心头。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他们似乎同砂石一样搅拌在这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他们竭尽全力以博得希望中的收获,但无论如何也舍弃不了肩头沉重的包袱。因为这包袱是他们心灵落下的地方。他们内心充满着希冀,从他们竭力克制的激动中流露出迷惘,无奈的等待略感惆怅……烈日炎炎,他们躲在高楼遮挡的地方,似乎在阴凉中可以保全他们对幸福的遐想。无往的寄思可谓众志成城,期盼成为城市人的一员。忻东旺有一段对《诚城》的创作自述:“1995年熙熙攘攘的太原火车站,在匆匆的过客中,我突然看到肩扛行李手拿工具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那是许多似曾相识的面孔,就像我儿时的兄弟。那熟悉的被田野里的北风吹红了乡亲们的脸膛,此刻作为城市里的一道景观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怦然心动,一种莫名的使命感涌上心头,督促我抹泥灰一样的笔意在画布上记录下这个时代中众志成城般涌向城市的我的农民兄弟。他们惊诧的目光充满着希望,克制的激动流露出迷茫,无奈的等待略显惆怅……”这类作品的诞生,定格了这一时代感的画面,也确定了他的新写实主义风格。 画面中的笔触是来源于民工用抹子腻墙一样的感觉,这正好发挥了油画材料的物质美感,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增强了油画写实的表现力。从这张作品的表现上来说,属于现实主义,但后面隐藏的长城城垛、置于背景的船桨将现实与超现实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特殊的绘画效果,在技法上运用大块面的色块构成形式,简练而轻松。
天才就是这样,他的绘画一出手就有个人的眼光、个人的风格、个人的世界及人文关怀的心境和情感。你看他的自画像,满脸忧愁,满心忧伤,他好像在体验痛,这是艺术家用生命体验生命悲悯柔软的表情。
——刘巨德·《一个天才的心相——忻东旺肖像艺术概述》
这是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刘巨德教授对忻东旺的高度评价。
他认为忻东旺的肖像艺术传神写意,突破了常规的美感,在中国意象美学的殿堂,弥足珍贵。他给中国美术界留下了一个时代的肖像,那里深深地镌刻着时代的表情、国人的精神、东旺的乡愁。他验证了艺术的诞生,源于以生命抚慰生命、体验生命的人文关怀中。
忻東旺的作品,将其观察的目光,聚焦于城市的底层与边缘人物,其中以农民工为主体,还有那些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弱势人群。忻东旺的成长与崛起越出了常见的轨道,具有更多从边缘到中心的平民色彩。这得益于他的刻苦与勤奋,也得益于他对于底层人民深切的人文关怀,更主要的是他在艺术语言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对于当代艺术发展的整体观察。
忻东旺作品中的人物,都具有坚实矮笃的造型特点,似乎生活的重负将他们的身材压成如此模样。他们没有大范围的肢体运动与张扬的姿态,只有沉重的站立与凝视。这不是画家刻意写生的结果,而是画家内心感受的外在表达。画家以宽厚而有些滞重的笔触,将人物描绘在画面上。
从以上名家的角度看待忻东旺教授的作品,我们更能接受《诚城》所带给我们对农民工这个特殊时期特殊工种的理解,这些人物的塑造不同于伯鲁盖尔的农民形象,比欧洲的农民形象更具有生命力,更有思想性。忻东旺一直探索具有中国内在精神的绘画语言,他将中国传统的壁画、雕塑等人物造像语言融入他的油画肖像创作,创造出具有显著中国特点的油画艺术。他敏锐的观察、高超的技艺、深层的领悟,使得他的肖像作品被称为“一个天才的心相”。忻东旺的作品让每个观画者具备了美术的核心素养与人文关怀,理解文化的内涵的能力。 忻东旺不再描绘农民对于现实生活的简单满足,而是通过不同的环境描绘与人物塑造,反映了农民进入大型城市、规则社会后所产生的那种不适应与困惑。在这背后,也许还有传统的人文伦理与道德价值的逐渐失落,以及对传统价值观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再现。
参考文献:
[1]贾德江.《忻东旺写实油画》.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美苑》.鲁迅美术学报.2003.
(杭州市学军中学 浙江杭州)
关键词:艺术素养 美术核心素养 图像识别 审美 文化
这是一张著名画家忻东旺的油画作品《诚实 城市》,画面的色调整体趋于暖色。我们看到的是五个打工的青年形象占据着画面,犹如达·芬奇笔下的十二门徒呈现在我们面前,各有不同的表情。画面中的民工们是城市中的建设者,是上世纪90年代成千上百万的劳动者的典型代表,属于社会的最底层,干着最苦最累的工作。画中的五位民工对于自己的未来既清楚又无可奈何,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微妙的表情,有诚实、有期待、有热情,也有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坚强。
这幅作品色调不是很艳丽,确切地说从明度上属于灰色调。画面远处以一支船桨横在画面的八分之一处,有点像“达摩克伊里斯剑”高悬在这群人的顶上,又有点像“头上三尺有神灵”,但是为什么要在人物的头上加上这杆桨呢?或许只有作者才能回答这个问题。笔者以为这或许是五个人对前途的方向感缺少感知,既迷茫又深刻了解自己的目标,描绘的是农民一腔热情想成为城里人的内心展现。画家真正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农民所面对的社会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巨大的城乡差别吸引着无数农民挑战自己的命运。他们奔向城市,背着农民的身份走出農村,背井离乡,那种感觉总是让人难以忘怀。但他们仍然对城市生活充满着向往,在历经城市生活的磨砺后,还有对城市的微妙情绪,可以从他们不同的眼神和表情看出他们的生活态度。
一幅重现现实世界的绘画作品,总有让人感官得到满足的东西。我们看到了五个农民工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凝聚着鲜明的个性。左侧第一位男子穿着绿色旧军装,这是时代留下的标志,蓬松的头发下是一张带着笑意的憨厚的朴实中年男子形象,眉宇的川字犹如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三条痕迹,写满了沧桑。搭在腿上的手坚强有力,色块的形状更有张力感,手的下方是一个黄色的帆布袋,或许是他的行李。左侧第二个是留着短头发的青年,眼睛略有大小,安静地看着前方,嘴唇微张着,很是平常与亲切,似乎想跟你打个招呼。画面最靠前的是一位长着胡子、散乱头发的青年男子,他的眼神朝向画面的左侧,眼神似乎有些忧郁,他不清楚他自己的未来,或者对现实充满着无奈,两只手交叉在一起,双腿也交叉,坐在编织袋做成的行李上,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问题。这幅画最高位置的人物是一个带着绿色军帽,穿着毛线背心和布鞋的农民工。他正靠在行李堆上,刚点燃一根烟闭着眼睛享受着片刻的悠闲,陶醉在香烟的味道中,似乎闭目在听最右侧的同伴讲话,在他的身后是长城的部分轮廓,难道他们在长城脚下?最右侧的男子穿着一身卡其面料的劳动服,蹲在地上,双手握拳合在一起,脸朝向坐在行李上的带帽子的农民工。
如果把这五个人物形象连缀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折线组成的结构,它跟上方的直线形成强烈的对比,让我们的视觉中心集中在变化的结构线中,进而关注每个人的表情。地面上凌乱的烟头表明他们在这个地方呆了很久,却没有得到工作,有些人满是期待,有些人觉得比较无聊地抽着烟,有些人笑对生活。画家再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的街头车站,到处可见的肩扛行李、手拿工具的农民,他们焦虑的神情都体现在脸上,却不被城市所接受。
这幅作品的作者是原清华大学教授忻东旺在1995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诚城》,又名《诚实 城市》,获得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银奖,这也是他的成名作,被评论家解析为忻东旺艺术创作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后来以528万成交价成为他所有作品中最贵的一幅。这幅画充分体现了社会底层民工们的生活状态。他们尽管生活在最底层,最苦最累的活他们在干,却无法和城市人一样享受城市生活,等他们年纪大了却带着一身疾病回到老家,在病痛中度过他们的晚年。这就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和未来,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朴实和诚信的品质,为城市贡献他们的青春,乃至一家人、两代人的青春。作品取意“众志成城”,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是见证者。直面现实,反映现实,这也就是忻东旺可以成功的原因之一。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画家到获得全国美展金奖,得益于忻东旺长期对艺术的专注与执着。《诚城》表现了进入城市的农民强烈的生存欲望,这是合乎人性的合理的欲望。更为重要的是忻东旺有着深切的社会意识,特别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关切。
忻东旺是中国当代写实派的油画代表人物,出生在河北省康保县忻家坊,农民既是他的身份也是他的职业,而突破这个职业成为他当时的奋斗目标。因为出自底层社会,他的画大多是刻画民工的生活状态。上世纪80年代他成为到老乡家画炕围子的一名农民画家,而农民在穷苦时候还不忘追求审美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忻东旺。他早期的作品充满着对乡村生活的回忆,都是以儿时的生活场景内容为题材,却充满着温馨与甜美的镜头。1983年怀揣对城市的美好向往,忻东旺闯到城市,成为一名矿工。1986年考入山西晋中艺术师专,1993年他以山西师范大学教师身份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1995年作品《诚城》获得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银奖,1998年受聘于天津美术学院。在此间他始终关注普通百姓生活,创作了油画《早点》,并于2004年获得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金奖。也就在当年,忻东旺作为优秀艺术人才,被引进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迎来了他创作精力最旺盛的十年。2014年,51岁正值盛年的他,因劳累过度患淋巴癌去世。
忻东旺作为中国当代新写实主义油画的优秀代表人物,跨越了传统写实绘画惯有的主题性,在融合油画传统技法与中国人物画写意传统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艺术面貌的道路。他的成功来自于他对艺术的专注与追求,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有人问为什么这张画叫《诚城》?据忻东旺自述,就是想诚心诚意成为城里人,上世纪90年代时,画家本人也是一位农民工,既有农民的身份,又在城市里闯荡,缺少一种城市人的稳定生活。但是城里人明显又看不起农民工,作者渐渐有了一种来自心底的追问:农民怎么了?城市怎么了?社会怎么了?一种莫名的使命感袭上心头。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他们似乎同砂石一样搅拌在这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他们竭尽全力以博得希望中的收获,但无论如何也舍弃不了肩头沉重的包袱。因为这包袱是他们心灵落下的地方。他们内心充满着希冀,从他们竭力克制的激动中流露出迷惘,无奈的等待略感惆怅……烈日炎炎,他们躲在高楼遮挡的地方,似乎在阴凉中可以保全他们对幸福的遐想。无往的寄思可谓众志成城,期盼成为城市人的一员。忻东旺有一段对《诚城》的创作自述:“1995年熙熙攘攘的太原火车站,在匆匆的过客中,我突然看到肩扛行李手拿工具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那是许多似曾相识的面孔,就像我儿时的兄弟。那熟悉的被田野里的北风吹红了乡亲们的脸膛,此刻作为城市里的一道景观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怦然心动,一种莫名的使命感涌上心头,督促我抹泥灰一样的笔意在画布上记录下这个时代中众志成城般涌向城市的我的农民兄弟。他们惊诧的目光充满着希望,克制的激动流露出迷茫,无奈的等待略显惆怅……”这类作品的诞生,定格了这一时代感的画面,也确定了他的新写实主义风格。 画面中的笔触是来源于民工用抹子腻墙一样的感觉,这正好发挥了油画材料的物质美感,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增强了油画写实的表现力。从这张作品的表现上来说,属于现实主义,但后面隐藏的长城城垛、置于背景的船桨将现实与超现实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特殊的绘画效果,在技法上运用大块面的色块构成形式,简练而轻松。
天才就是这样,他的绘画一出手就有个人的眼光、个人的风格、个人的世界及人文关怀的心境和情感。你看他的自画像,满脸忧愁,满心忧伤,他好像在体验痛,这是艺术家用生命体验生命悲悯柔软的表情。
——刘巨德·《一个天才的心相——忻东旺肖像艺术概述》
这是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刘巨德教授对忻东旺的高度评价。
他认为忻东旺的肖像艺术传神写意,突破了常规的美感,在中国意象美学的殿堂,弥足珍贵。他给中国美术界留下了一个时代的肖像,那里深深地镌刻着时代的表情、国人的精神、东旺的乡愁。他验证了艺术的诞生,源于以生命抚慰生命、体验生命的人文关怀中。
忻東旺的作品,将其观察的目光,聚焦于城市的底层与边缘人物,其中以农民工为主体,还有那些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弱势人群。忻东旺的成长与崛起越出了常见的轨道,具有更多从边缘到中心的平民色彩。这得益于他的刻苦与勤奋,也得益于他对于底层人民深切的人文关怀,更主要的是他在艺术语言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对于当代艺术发展的整体观察。
忻东旺作品中的人物,都具有坚实矮笃的造型特点,似乎生活的重负将他们的身材压成如此模样。他们没有大范围的肢体运动与张扬的姿态,只有沉重的站立与凝视。这不是画家刻意写生的结果,而是画家内心感受的外在表达。画家以宽厚而有些滞重的笔触,将人物描绘在画面上。
从以上名家的角度看待忻东旺教授的作品,我们更能接受《诚城》所带给我们对农民工这个特殊时期特殊工种的理解,这些人物的塑造不同于伯鲁盖尔的农民形象,比欧洲的农民形象更具有生命力,更有思想性。忻东旺一直探索具有中国内在精神的绘画语言,他将中国传统的壁画、雕塑等人物造像语言融入他的油画肖像创作,创造出具有显著中国特点的油画艺术。他敏锐的观察、高超的技艺、深层的领悟,使得他的肖像作品被称为“一个天才的心相”。忻东旺的作品让每个观画者具备了美术的核心素养与人文关怀,理解文化的内涵的能力。 忻东旺不再描绘农民对于现实生活的简单满足,而是通过不同的环境描绘与人物塑造,反映了农民进入大型城市、规则社会后所产生的那种不适应与困惑。在这背后,也许还有传统的人文伦理与道德价值的逐渐失落,以及对传统价值观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再现。
参考文献:
[1]贾德江.《忻东旺写实油画》.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美苑》.鲁迅美术学报.2003.
(杭州市学军中学 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