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自动识别地震空区的方法、程序及应用

来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目前对空区的认识,将空区的特征归纳为九个定量判别标识,并发展了一套相应的计算机自动识别空区的程序。本文是文章的进一步发展。故着重讨论计算机自动识别空区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改进程序中的一些处理技巧,给出实用程序、框图和使用说明,并附以分析实例。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灾害物理学方法论中的统计物理学方法论和类比方法论。从灾害预报的角度出发,对远离平衡态统计物理学的9个指标进行了分析,对灾变前多种酿灾系统所表露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并从对比中发现:大气,地球和太阳上的灾害有许多共性,从而对研究各种灾害的预测和预防很有启迪。文中还对把耗散系统应用于灾害物理学提出了新的见解。
期刊
陕西省是历史强震多发地区,其中1556年华县八级大地震,造成83万人死亡,为世界地震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加之,周邻地区的强震活动也常波及到我省,造成了程度不等的灾情。因此,搞好抗震防灾对策的研究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陕西境内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于关中的渭河盆地和陕南的汉中盆地、安康盆地。渭河盆地被厚层黄土广泛覆盖,沟壑纵横;陕南山高谷深,岩体稳定性差。因此,活动断层、滑坡、砂土液化等地基震
期刊
本文对中国历史上死亡一万人以上的七种自然灾害(洪涝、地震、干旱、飓风、严寒及饥饿、疾疫等)的时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七种自然灾害的时间间隔△T与其出现频次N△_t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式: LgN△_T=2.19-2.94·L g△T 本文还根据这一关系式讨论了七种自然灾害的背景预报问题。
期刊
我们在气象资料的门市服务中均以手抄服务为主,既费时,且不能及时供应,影响了服务效果。现在我们应用了汉字DBASE-Ⅲ,在IBM-XT/PC机上建立了资料检索系统,帮助我们处理大量信息,在一些气象资料的服务中,实现了应用计算机代替人工抄录。
期刊
1888年10月9日至13日,国家地震局在银川召开了全国地震活断层填图工作会议,共有29个局、所的有关地震科技工作者89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的朱世龙主持,学部委员丁国瑜等十几位专家到会评审。会议期间邓起东、周瑞琪、刘百篪分别就海原断裂带1:5万活断裂填图,曲江断裂带1:5万地震地质填图和全新世古地震研究方法与标志的研究三项成果作了详细汇报。与会代表和专家对此三项成果进行了重点评
期刊
本文比较了岩石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声发射,发现岩石受引张或张剪应力作用与岩石受压剪应力作用相比,出现声发射时的作用应力与破裂强度的比值不同。在引张或张剪应力作用下,直至作用应力达到破坏应力的百分之九十时,才有声发射出现。在压剪应力作用下,不管采用何种应力途径,只要有应力变化,就有声发射出现。如果认为声发射幅度仅由应力条件和破坏尺度决定,上述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声发射特点,可能对应着不同类型的地震。引张或
期刊
本文研究了东北地震区内的一个地震“窗口”——齐齐哈尔小地震活动区小震年频度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小震年频度变化比较典型,可作为监视区域应力场增强或减弱的前兆敏感点。它包含了丰富的地震前兆信息,具有较高的中短期预报效能。可供距“窗口”半径300千米范围内作年度地震“三要素”预报思考。
期刊
本文根据地震仪器的性能(Ⅴ)和本区近十几年来的地震资料,对鲁中南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讨论。其结果为:1970年—1975年鲁中南台网控制的震级下限为M_L1.9;1976年—1986年该台网控制的震级下限为M_L1.6.另外根据古登堡经验公式:LgN=a—bM对发生在本区的M_L≥1.5的地震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M_L≥1.5地震的累积频次的估计值。得出1970年—1975年地震的漏记率为26.
期刊
本文阐述并分析Lg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存在问题。建议我国加强Lg一类震相的利用和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希望从事地震工作的同志们,对于Lg的分析,尽可能取得相对一致的标准,更好地向有关研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读数资料。
期刊
本文根据多年来台网建设的经验,总结出两种测震台站优化布局方法:即正三角形布局法和正方形布局法。应用这两种布局法可以在监测区范围内布设尽可能少的台站而获得有效的监测效能。近几年来,人们对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和评价,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所研究的内容是台网布局的正演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重要的。另一方面还需对台网布局的反演问题进行研究,台网的优化布局是提高台网监测能力充分发挥每个台站作用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