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移情阅读,对话阅读,探究性阅读,或许能进入“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的目标。
   1.移情阅读,读出情味
  何谓移情作用?就是情感、意志、动作等心理活动的外射作用,就是读者
  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移注到作品中的人事景物等形象中去,设身处地地分享作品中人物的生命情感的心理活动。我们对于人和物的了解和同情,就因为我们有“设身处地”或“推己及物”的本领。诗文的妙处往往都从移情作用得来。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的“溅泪”和“惊心”,“菊残犹有傲霜枝”句的“傲”,“云破月来花弄影”句的“弄”,都是原文的精彩所在,也都是移情作用的实例。因此,物我交感,人的生命和宇宙的生命互相交流震荡,全赖移情作用。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移情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成分,能有效地改变学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无动于衷的阅读心理状态,唤起学生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真切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设身处地,亲领身受地感受作品中的形象美,分享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和作者的思想。因此,教师要营造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把自己融进去,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嬉笑怒骂,一起欢乐痛苦,一起分享生活中的苦与乐,一起分享事业上的成与败,一起分享人生的悲欢离合,与作品中的人、事、景、物融为一体,感性地感知作品,读出作品的情味来。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移情阅读,读出情味来呢?
   1.1 是通过创设情境来移情,引领学生读出作品的情味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动画、电影、视频、音频、声音、色彩等多媒体,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教学情境或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起学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移情入境,移情于人物,设身处地感受作品的情味。如教学《斑羚飞渡》,创设“斑羚飞渡伤心崖”的悲壮情境,配以背景音乐和声音(老斑羚坠入险谷的惨叫声)。在文本解读中,适时地反复地播放“老斑羚用生命的消亡来飞渡年轻斑羚”的壮烈画面。学生观看后,眼中噙满了泪花,情绪受到了感染,内心受到了震惊,灵魂得到了洗涤,思想得到了升华。此时,教师再引领学生进入斑羚在伤心崖进退维谷的情境,学生就会移情于斑羚,实现与斑羚的生命对话,读出斑羚的精神内涵——甘愿为下一代献出一切的奉献精神、从容走向死亡的悲壮情怀以及以死来维护尊严的高贵灵魂。这样,斑羚的悲壮情怀、生命的尊严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深入到学生的骨髓,永远地激荡在学生灵魂的深处。
   1.2 是通过反复诵读来移情,引领学生读出作品的情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诵读就是将朗读、吟咏、念诵等形式结合起来,把体会到的语言材料的思想感情、韵律情调传达出来。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读者在诵读时必须披文以入情,先体会作品的情境,使自己的生命与作品中意象的生命一起律动,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方能读出作品的情韵。文学作品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情思美,宜诵读品味;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实现移情,体会作品的美,体验作品的情韵。如教学鲁迅的《雪》,教师可先分组让学生分段诵读,互评朗读;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文,合作探究课文每段的诵读处理及其原因;合作探究后,让学生再诵读课文,用有声语言初步读出课文的意境和韵味。然后,教师介绍作者写作课文的时间和情况,让学生探究、感悟朔雪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寄托的深远情思后,问学生还能读出作品什么样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中,学生感悟到这“这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朔雪,也是人的精魂,鲁迅的精魂——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到此,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精神浑然融为一体,用刚劲果决的语气读出了作品的壮美意境和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 2.对话阅读,读出意蕴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和形象来表现理念、反映客观事物特征的,是作者用生命写就的,蕴含着作者的喜怒哀乐、人格精神、理想追求、理想理念。读者通过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形象的“对话”来理解文学作品的丰富意蕴和作者的深邃思想。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因此,文学作品的解读,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从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的纠葛和形象的移情中解脱出来,暂时脱离“物我同一”的沉醉状态,与作品对话,与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在更高的层次上领悟意蕴在语言和和形象之中的深意,并跳出作品本身,把自己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他的美恶,理性地审视作品的意蕴。
  总之,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反思、体验的热情,和学生一起与文本、作者进行合理巧妙的对话,深入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才能使阅读有深度、有创造,才能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引发思想的震颤、精神的提升和人生的思考。
其他文献
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面对的是历史素养几近空白,作为历史教师应首先深谙学科之道,才能采取有效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此笔者仅从三方面来加以探讨。   1.历史学科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首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过程存在着继承性,人类社会历史就是在批判继承中演进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发展阶段,从远古时代到文明社会,从北京猿人到孙中山,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去认知。从浩如烟海的历
期刊
《岳阳楼记》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文言文篇目之一。搞好这篇课文的教学至关重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把握以下教学环节。   1.制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统一。   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学习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品味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点;理解“览物之情,得无
期刊
【摘要】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智力,它又可分为:重知识形成的过程;重探究能力的培养;重思维方法的训练。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注重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习效果。  〖HJ1.1mm〗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小学数学教学也日新月异,出现
期刊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
期刊
【摘要】 情感目标新课标中课堂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之一,它是指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情感控制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要重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语文、热爱语文,渴望了解祖国语文的情感;体会语文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实现情感目标在语文课堂中有效达成。    【关键词】 情感目标 策略
期刊
创新与审美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如果语文教师不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懂得审美艺术,不会“以美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不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感觉,教学效率就不会很高。  长期以来,本位性的高考一直束缚着高中语文教学的手脚,限制着教师的想象,规范着学生的思维,使师生的认识都陷入了单行性误区,而高中语文也成了真正的高考工具。传统的语文观认为语文是一切学科之母,故而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注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 1.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
期刊
1.精心选择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学生想学,甚至主动去学,从而收到极佳的课堂教学效益。   1.1 巧置悬念,抛砖引玉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失街亭》时,预习之后,设置悬
期刊
许多教师把音乐课当做语文、数学课一样来进行教学,把教学目标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认知上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上。当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从该学段的学生特点、教学大纲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小学音乐教学时,显而易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才是小学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认知活动和技能训练活动不应成为其主要内容,感悟音乐才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核心
期刊
教育的创新关系一个国家的强盛,民族的进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便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主要通过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责任感”,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改变重视传统教育中注重对学生系统知识的传授,加强对学生创新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