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班幼兒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是学前教育必要的基础内容,如果要想教学活动顺利、轻松地开展,那么游戏元素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游戏在不妨碍教学主题的前提下,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首先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前,确立好完整的游戏框架,制定好完善合理的游戏规则;其次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严格遵守音乐教学的目标性,明确导向,使游戏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教学。
关键词:游戏;小班幼儿;音乐;策略
学前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学前教育注重对幼儿的全面教育,身体、智力、性格、情感、品质和能力等多个方面都是幼儿教育教学的目标所在,因此音乐教学就在学前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国对学前音乐教学一直都非常重视,音乐教学通过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吟唱各种不同类型的乐曲,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幼儿的共情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开展不同类型的音乐活动呢?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是游戏教学,游戏是贯穿学前教育的始终、有着非同一般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能科学、熟练、创造性地使用游戏教学方法,将游戏元素渗透到音乐教学中是幼儿教师需要掌握的一种实践技能,然而游戏元素的使用,需要讲求一定的原则,笔者针对如何将游戏元素更好地应用在幼儿小班音乐教学中,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制定完善的游戏框架
音乐教学是小班幼儿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通常开展音乐活动的时候,需要借鉴一定的游戏规则才能帮助音乐活动更好地进行。在确定好音乐教学内容之后,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整体游戏框架,规定具体的游戏规则。这是在对幼儿进行游戏化教学时必须做到的一点。
首先,制定游戏的框架,是为了更好地填充教学内容,游戏只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吸引幼儿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所以,游戏的框架就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结构化安排,有了教学活动的结构化、层次化,音乐教学活动才可能有序、完整地进行。没有游戏框架的束缚,就相当于音乐活动没有边界,教师在期间就很容易产生偏差。例如,在教学《我的好妈妈》这首儿歌时,教师可以制定这样的游戏框架和规则:第一轮由教师播放音乐1~2次,请儿童唱出其中一句歌词,能正确唱出一句的儿童加一分,正确唱出2句的加2分;第二轮,教师弹奏,教唱歌曲,最后可以完整唱好的,加相应的分数;第三轮可以加入角色扮演,请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展示;第四轮可以随歌曲即兴舞蹈,教师在每一轮游戏后都以分数或者小红花的方式奖励儿童,整个游戏框架和规则推动了课程的进行。
其次,学前教育的游戏元素不只是一种方式,由于游戏本身具有竞赛性、比拼性、奖惩性的特点,所以它需要配套一整套完善的游戏规则,以更好地将幼儿带入游戏中。有了具体的游戏规则,教师就能教会儿童,使他们明白享受游戏、投入游戏的前提就是遵守规则。虽然游戏只是一种形式,目的是帮助孩子们在音乐的海洋中,进行情感方面的培养,让孩子们学会审美、审丑,但是没有公平、公正、系统的游戏规则,这样的教学过程必然是失控的、混乱的,而一旦音乐活动的开展失去秩序,就会影响到整体教学效果。
二、明确主题,防止游戏喧宾夺主
很多奋战在学前教学一线的教师都会发现,幼儿教学离不开游戏化的教学手段,但是很多时候,幼儿在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游戏本身的趣味性、轻松化都会使幼儿沉浸其中,而教师也因此过分侧重游戏的开展,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深入,甚至完全本末倒置。所以,在小班幼儿中开展音乐教学,游戏元素的应用只是一种手段,教师必须明确音乐活动开展的目的,一再确立活动的主题,将音乐教学作为最终目标,将音乐作为教学目的,将游戏作为教学形式。很多教师认为,在游戏环节中,要更多地放手,让儿童自己体会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学会知识,在游戏中获得个体的社会化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样的游戏是以游戏玩耍为主的。教师陪伴孩子们玩耍时,幼儿的确需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教师只需要保证安全性、公平性即可。但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游戏作为一种外在形式,必然要服务于教学目的,音乐教学,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为目标,为以后幼儿的心智、情感、品德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游戏作为一种手段,不能一跃成为活动主体,教师要做到以游戏吸引幼儿,统筹安排活动,但要以音乐教育、情感体验为导向,这才是游戏在音乐活动中的正确应用。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是考验教师综合教育能力的,音乐教学是一种专业化教学,需要教师有专业化的音乐素养,但是游戏元素的借用,要求教师有专业化的教学素养,要保证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乐于唱、乐于跳、乐于听,还乐于玩,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意义的,也是完善的。
参考文献
[1]黄大艳.论幼儿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声卷1)[C],2015.
[2]赵燕.嬉戏中的智慧:浅谈在小班音乐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
[3]杨杰.音乐游戏在小班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2.
编辑 高 琼
关键词:游戏;小班幼儿;音乐;策略
学前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学前教育注重对幼儿的全面教育,身体、智力、性格、情感、品质和能力等多个方面都是幼儿教育教学的目标所在,因此音乐教学就在学前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国对学前音乐教学一直都非常重视,音乐教学通过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吟唱各种不同类型的乐曲,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幼儿的共情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开展不同类型的音乐活动呢?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是游戏教学,游戏是贯穿学前教育的始终、有着非同一般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能科学、熟练、创造性地使用游戏教学方法,将游戏元素渗透到音乐教学中是幼儿教师需要掌握的一种实践技能,然而游戏元素的使用,需要讲求一定的原则,笔者针对如何将游戏元素更好地应用在幼儿小班音乐教学中,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制定完善的游戏框架
音乐教学是小班幼儿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通常开展音乐活动的时候,需要借鉴一定的游戏规则才能帮助音乐活动更好地进行。在确定好音乐教学内容之后,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整体游戏框架,规定具体的游戏规则。这是在对幼儿进行游戏化教学时必须做到的一点。
首先,制定游戏的框架,是为了更好地填充教学内容,游戏只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吸引幼儿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所以,游戏的框架就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结构化安排,有了教学活动的结构化、层次化,音乐教学活动才可能有序、完整地进行。没有游戏框架的束缚,就相当于音乐活动没有边界,教师在期间就很容易产生偏差。例如,在教学《我的好妈妈》这首儿歌时,教师可以制定这样的游戏框架和规则:第一轮由教师播放音乐1~2次,请儿童唱出其中一句歌词,能正确唱出一句的儿童加一分,正确唱出2句的加2分;第二轮,教师弹奏,教唱歌曲,最后可以完整唱好的,加相应的分数;第三轮可以加入角色扮演,请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展示;第四轮可以随歌曲即兴舞蹈,教师在每一轮游戏后都以分数或者小红花的方式奖励儿童,整个游戏框架和规则推动了课程的进行。
其次,学前教育的游戏元素不只是一种方式,由于游戏本身具有竞赛性、比拼性、奖惩性的特点,所以它需要配套一整套完善的游戏规则,以更好地将幼儿带入游戏中。有了具体的游戏规则,教师就能教会儿童,使他们明白享受游戏、投入游戏的前提就是遵守规则。虽然游戏只是一种形式,目的是帮助孩子们在音乐的海洋中,进行情感方面的培养,让孩子们学会审美、审丑,但是没有公平、公正、系统的游戏规则,这样的教学过程必然是失控的、混乱的,而一旦音乐活动的开展失去秩序,就会影响到整体教学效果。
二、明确主题,防止游戏喧宾夺主
很多奋战在学前教学一线的教师都会发现,幼儿教学离不开游戏化的教学手段,但是很多时候,幼儿在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游戏本身的趣味性、轻松化都会使幼儿沉浸其中,而教师也因此过分侧重游戏的开展,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深入,甚至完全本末倒置。所以,在小班幼儿中开展音乐教学,游戏元素的应用只是一种手段,教师必须明确音乐活动开展的目的,一再确立活动的主题,将音乐教学作为最终目标,将音乐作为教学目的,将游戏作为教学形式。很多教师认为,在游戏环节中,要更多地放手,让儿童自己体会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学会知识,在游戏中获得个体的社会化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样的游戏是以游戏玩耍为主的。教师陪伴孩子们玩耍时,幼儿的确需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教师只需要保证安全性、公平性即可。但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游戏作为一种外在形式,必然要服务于教学目的,音乐教学,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为目标,为以后幼儿的心智、情感、品德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游戏作为一种手段,不能一跃成为活动主体,教师要做到以游戏吸引幼儿,统筹安排活动,但要以音乐教育、情感体验为导向,这才是游戏在音乐活动中的正确应用。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是考验教师综合教育能力的,音乐教学是一种专业化教学,需要教师有专业化的音乐素养,但是游戏元素的借用,要求教师有专业化的教学素养,要保证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乐于唱、乐于跳、乐于听,还乐于玩,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意义的,也是完善的。
参考文献
[1]黄大艳.论幼儿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声卷1)[C],2015.
[2]赵燕.嬉戏中的智慧:浅谈在小班音乐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
[3]杨杰.音乐游戏在小班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2.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