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有色的DM杂志《雎鸠交友》

来源 :职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boy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邂逅“DM”:孕育出了全国首本“直投红娘”
  
  2000年底,汪军成立了一家设计公司。然而,他在大学时认识的女朋友打来电话与他分道扬镳。
  一天,汪军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女的,叫小可。原来,汪军的妈妈找到武汉的一家婚介公司,交了1200元钱,委托他们给汪军介绍一个女友。
  汪军和小可在一起很开心,然而2002年秋季的一天,小可说她母亲病了,需要钱治疗,但凑来凑去还差5000元。汪军二话没说,取了5000块钱就交给了她。然而小可就此蒸发掉了。
  汪军到婚介所调查发现,小可登记的信息是假的。汪军意识到自己受骗了。
  2002年底,汪军回到老家过春节。同学聚会时偶然谈到同学小刚因为网恋被炒了鱿鱼,可是那个网友居然神秘消失了。
  联想到自己的情感经历,汪军陷入了沉思:“现在年轻人怎样交友呢?婚介所的可靠性令人怀疑,而且还要交一笔不菲的费用;通过网络毕竟太虚幻了,而且往往‘见光死’,要是有一家价格低廉甚至不收费,而且能在开始接触之前,就可以对双方相貌、基本情况甚至性格、爱好有充分了解的‘红娘公司’,那肯定能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春节过后不久,汪军到北京出差,住在一家星级酒店。
  一天上午,他在大堂等客户,随手从大厅报架里拿了一本美食杂志翻阅。杂志里面全是北京最有名的酒店和最有特色的小吃广告,但就是没有一篇正儿八经的文章。
  汪军觉得奇怪:“怎么杂志里尽是广告没有文章?这是什么杂志啊?”大堂经理和蔼地告诉他:“这叫直投杂志,英文名叫Direct Mail,缩写是‘DM’。这种杂志无须新闻出版局审批,但须经工商局审核同意,只能刊登广告,不能刊登新闻和文学作品,而且只能免费赠阅。直投如同现在经工商局审核同意后,在大街上发的那种广告传单,只不过他们做成了杂志的形式。你看,杂志不是有工商局的准印批号吗?”
  回到武汉,汪军找到老同学小刚聊起此事。小刚说:“我们也做本这样的杂志,将那些想交友的年轻人通过直投杂志‘推销’出去。”
  小刚的话立刻激发了汪军的创业灵感:“小刚,这个主意太绝了!”
  了解到相关法律政策依据后,汪军注册成立了武汉雎鸠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并起草交友直投杂志(DM)的申请书,获得批准。
  
  初战告捷后:诱人的蛋糕开始“危机四伏”
  
  汪军和小刚把杂志读者对象定位为:私企老总、公司老总、大学老师、公务员,并实行免费赠阅。他们认为,交友类的DM大家以前没看过,年轻人会觉得新鲜,肯定喜欢看;杂志的定位人群为19~45岁,这些人群的市场是很大的,商界和娱乐公司都愿意来做广告,最后可以把DM的广告商和单身会员互动起来搞活动,成本不高,却又实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汪军将杂志定名为《雎鸠交友》。这两个字生僻难认,但是一旦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印象就特别深刻。
  武昌是高校云集的地方,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也在这里,这里大多是年轻人,而且素质普遍较高,工作很忙,对这种时尚交友方式自然有着强劲的市场需求。如果抓住了这块市场,就等于占领了制高点。
  汪军招聘了4名员工,到高校和高档写字楼张贴免费刊登交友信息的广告,不到两个星期就引起了都市白领和大学生的关注,公开愿意登出自己照片和基本资料的居然多达100多人。
  汪军和小刚拿出自己的6万元积蓄,精选30位酷哥靓女,全部刊登精美的彩色生活照、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再配上个性化的爱情宣言。就这样,2003年11月,全国第一本时尚交友类直投杂志终于“亮相”江城,第一期印了6000册。
  两周后,杂志全部发行完毕,效果简直可以用轰动和惊喜来形容:在汉口投放某写字楼时,出现了争相抢阅的情况,大家要求发行人员再多发几本送人。通常是早上放的杂志,中午再去就没有了。客户也打电话来要求再投放几本。
  汪军的热线电话开始响个不停,许多客户打来电话询问广告价位、下期出刊时间,当期就有某KTV预定广告位。有的单身男女读者问怎么刊登个人交友资料,需要多少钱,怎么报名参加单身聚会,怎么加入汪军们成为《雎鸠交友》的贵宾会员等等。
  一个月后,广告费、会员刊登费用加起来已经略有赢余,汪军把公司开进了豪华的写字楼,并购进了高档办公用品,原来的公司更名注册为武汉雎鸠交友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2004年6月15日,汪军第二期《雎鸠交友》杂志付印。但是与此同时,第一期刊登信息的一个漂亮的女会员打电话给汪军,由于在杂志上留了手机号码,结果她接到了100多个无聊的骚扰电话,这让她无比苦恼。一个星期后,30个会员中有一半打来电话诉说了相似的苦恼。汪军为自己的疏忽感到深深的歉意,但如果不刊登联系方式,直投杂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第二期投放市场后,很多会员遇到上期同样的问题,汪军除了一个劲地解释和道歉外,脑子就是一片空白。
  杂志马上面临第三期出版,由于对会员隐私保护不够造成的消极影响,自愿报名登记的人马上锐减,精明的广告商看到这一期会员少而且“质量”不高,纷纷打退堂鼓,由于印刷投入巨大,资金难以为继。“直投杂志”变得危机四伏。汪军只好紧急叫停。
  
  与科技联姻:“直投红娘”品牌价值高达40万
  
  7月16日,陷入困境中的汪军收到一条短信:“请编辑短信***到5555,你可以在漫漫人海中,找到你自己最心仪的伴侣。”汪军为之一震。他对这种匿名短信吸引会员的方式产生了兴趣。他想,如果自己的会员能不用电话,而先通过短信方式沟通,不就解除了目前困扰会员的烦恼了吗?
  汪军做了一番深入调查,发现这个短信平台就是一些代理移动、联通SP业务的公司。
  汪军马上找到一家代理移动、联通SP业务(短信内容提供商)的公司。公司老总在看到汪军转交的《雎鸠交友》后,当即拍板与汪军合作:杂志所有会员每人分配一个虚拟的短信ID号,如“5220”。根据会员意愿,不愿意直接留电话的,就在其个人联系方式一栏里填上ID号5220,想要联系本人的话,就直接发送短信到5220,这样,系统就会将所发的短信内容转发至ID号为5220会员的手机上,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手机号码,只能通过短信ID号相互联系。如果双方投机,可互告之电话甚至约会见面。
  互发短信需要收取适当的信息费,按照协议,汪军可以从短信费用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与代理商合作,既解决了会员的苦恼,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问题,确实是一箭双雕。汪军决定第三期一次性印3万册,投资追加到10万元。
  由于与代理商合作,能保护会员的通讯隐私,加上宣传到位,来登记的会员逐渐回升,涌现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酷哥靓妹。汪军还在内容中增加商务交友,方便企业老总。
  9月21日汪军的3万册《雎鸠交友》投放市场,那一期,江城10多家酒店和健身娱乐场所做了广告,汪军的杂志一举走出困境,赢得了生机。
  2005年3月,《雎鸠交友》已经做了5期,公司已经实现全面赢利。南京一个广告公司得知消息后,几次打电话给汪军,并一度出价40万元购买《雎鸠交友》的DM品牌,汪军没有答应。他计划向国家工商局提出申请,做中国第一个“直投红娘”。
其他文献
一桩惨祸引出机遇    2004年元宵后的一个夜晚,江西樟树市一位个体户因煤气泄漏引发大火,一家四口死于非命,家中的一切也付之一炬。不久,我的一个同学来找我,说遇难的是他的亲戚,估计在银行有存款,现在找不到存单、存折,希望我能帮他想想办法。说真的,他还真的找对了人,我在银行的时候,做过几年储蓄所主任,对储蓄有一点研究。由于我国目前个人储蓄实行的是“实名制”,我建议他到银行按姓名查询,一家四口的姓名
期刊
他是一名退伍军人,诚实憨厚,从小生长在冀南平原卫运河畔西岸的一个小村庄。他搞过机械配件、服装加工等项目,均因各种原因没能成功。几次创业、几次失败,不但没有使他丧失创业的信心,反而更激起了他创业的决心。十几年来,他发明了牙签肉、研制了牙签肉专用机,创建了红火兴旺的牙签肉王国,他就是“车”牌牙签肉发明人、牙签肉专用机研制者——车明印。    苦心发明产品,牙签肉引领新潮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
期刊
中国专利信息发布台正式开通    近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中央电视台、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经营报等多家媒体共同打造的、免费为专利权人提供专利信息传播服务的——中国专利信息发布台(www.zlchina.com)正式开通。  据国家知识产权副局长张勤介绍说:“近年来,我国的专利申请增长讯猛,但专利技术转化率低,大量优秀专利技术处于闲置和浪费状态,尤其是缺乏权威有效的专利转让市场的平台,已成为困扰专
期刊
目前在我国有很多创业扶持机构,这些机构的操作基本都有三个共同点:选择有很好的商业点子的人;为其提供启动资金;提供一名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作为被扶持者的创业导师。这位创业导师将在规定年限内无偿为其提供创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想创业成功,这几条其实就是必要条件:智慧、资金、经验。  智慧是先天的,少部分的启动资金也容易凑到,唯独难以做到的就是去找一个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来扶持来自己。而
期刊
三十年前,一位叫王国洲的先生,在台湾带着4个店员开了一家眼镜店;  三十年后,这家叫做宝岛的眼镜店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华人眼镜连锁集团;  父亲王国洲的目标是把宝岛建成亚洲最大的眼镜团队;儿子王智民的目标是建立最有竞争力的公司。宝岛眼镜的经历不但讲述了父辈的创业史,也讲述了子一辈的成长史。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王智民在大陆创业的故事。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就算你有优厚的先天条件,还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期刊
从2006年1月起,本刊的咨询台栏目将由老宣主持。老宣在创业点子论坛开辟了一个创业咨询专栏,深得大家的欢迎。  “你出一个问题,我给你三个回答”,老宣开办这个栏目,原本是想用一问三答的方式来启发大家的创造性思维,可没想到却办成了一个经营咨询的栏目。一年多下来,老宣成了创业指导专家。这与《好财路》的目的如出一辙。于是,我们请老宣来到这里,与我们一起共同为读者们服务。老宣的回答问题的风格与我们传统的杂
期刊
烩面是河南的传统面食,爱吃的人多,但做起来麻烦,要和面、揉面、醒面,前后得几个小时,费时费力不说,配方配料也不好掌握,有时还做不好,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麻烦。河南省荥阳市一品鲜特色面食加盟总部总经理王威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研制开发了一套烩面坯专业加工设备和一套科学的加工工艺,不但为千家万户的餐桌增添了一道美味,还为许多缺资金,少经验的中小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发家致富的良机。谈到成功,王威说:“所谓机遇,就是
期刊
说起我们夫妻经营的“鹊桥仙”鲜花装饰品公司来,还得从两年前一次偶然的相遇说起。那时我和我的妻子小白并不认识,因为绢花把我们牵到了一起。古人说,千里姻缘一线牵,这个我信。  朋友小宋从上海出差回来,向喜欢收集市场信息的我透露出这样一个商机:中国传统的人造绢花在这个领风气之先的国际大都市中掀起了新的消费热潮。我听了不为所动,人家上海人时尚潮流,他们的消费咱跟不上趟。如果进入这一领域,最终只会是白费心思
期刊
北京市首推零投资创业项目    对于北京市手头拮据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或失业人员来说,他们终于有机会零投资创业了,因为在北京市面向社会推出的今年第二批12个创业项目中,包括首次推出的两个零投资创业项目和一个无偿转让的专利项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昨天还宣布,今后每个月都会面向社会推出一批创业项目。   据北京市创业指导中心介绍,这12个创业项目是经过专家团评价、实地考察后,从社会征集的94个项目中筛
期刊
大型超市或商场都有免费的随身物品寄存处,但在很多批发市场、百货集散市场等地,各种店铺多得不计其数,却没有寄存处。当客商们买到一些货物需要再买别的货物或需要暂时离开的时候,货物就变成了包袱。   在广州,打工仔袁小成瞅准商机,在百货集散市场旁边开了一家专门为客商看管货物的“货物看护店”。这小小店铺竟为他带来了30万元的收入。    米糕店倒下,货物看护店站起来    今年28岁的袁小成是土生土长的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