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高校、毕业生个人以及企业等四方面的因素。因此要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从政府、高校、大学生本人和用人单位四个维度进行路径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对策
据统计,2009年大学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19 万人,比2008年增长60万人,而前几年未就业的毕业生约有480万人,两者合在一起,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業生将超过1000万。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政府、学校、大学生及其家庭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1.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探索
1.1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大学生整体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1.1 劳动人事、户籍等方面制度不完善,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受到很多限制
一些毕业生找到了合适的单位,但却在签订协议、划转档案关系等方面得不到人事制度的认可和支持,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户籍关系的制约。而对另一些毕业生而言,一旦进入某个单位,其档案和户籍关系就在一定程度上“固定”化了,使得他们的流动变得很困难。这对其就业选择产生了负面影响,且相对强化了“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使得“先就业后择业”的现代理念遭遇到极大的挑战,导致一些毕业生宁愿先选择“待业”或“失业”,也不想匆忙选择就业。
1.1.2 企业门槛高,缺乏人才储备意识
第一,用人单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第二,只录用名牌大学毕业生,不要一般高校毕业生。第三,一些单位“宁要素质一般的男生,也不要素质优秀的女生”。第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储备意识。不少单位不招应届毕业生,过分强调大学生的工作经验,而忽略了对员工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
1.1.3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海啸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我国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也十分明显。首先,受部分外资企业及国内中小企业的规模缩减和倒闭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相关行业的不景气,导致新增就业需求岗位明显减少。其次,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从而使高层次就业竞争加剧,出现重心下移。再次,一些被企业裁员的高学历、具备工作经验人员的再次就业也将挤占部分新增岗位。这将给2009年大学生就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1.2 高校因素
1.2.1 高校扩招致使人才供需失衡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大规模的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骤增,而在现有经济发展条件下,毕业生数量的增幅却远远超过同期经济发展速度,社会总需求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这就导致了人才的需求失衡。根据教育部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增幅接近13%。专家分析指出,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再加上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往年积压未就业毕业生的存在等因素,今年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1.2.2 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过窄过细,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就业机会少。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教材与时代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使人职匹配产生错位,形成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其次,学校市场信息灵敏性不够。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一些学校追求短期效应,不顾本校自身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人才过剩。还有一些学校对一些冷门专业不及时减少招生人数,导致部分大学生未毕业就先失业的状况。最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就业指导过程过短,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1.3 毕业生个人因素
1.3.1 毕业生就业观狭隘
目前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的传统观念对部分大学生的择业仍有较大影响。一些毕业生仍停留在“考上大学,就一定会有工作”的陈旧观念上,找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还有不少毕业生的择业大多局限于大城市、大单位、大公司,过多地追求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较好的福利待遇,忽略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成长。在不良择业心理的影响下,毕业生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影响了自己的就业选择。
1.3.2 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欠缺和就业策略的失当
大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的过程中,在自我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及评估反馈等环节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自我评价不够客观,期望值太高。第二,职业规划太过理想化,追求完美主义,总想一步到位,从而导致了很多大学毕业生 “隐性失业”。
1.3.3 大学生的诚信危机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日益严重,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等能带来方便,于是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用人单位的初步信任。这种行为对大学生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2.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研究
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路径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2.1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我国整个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一个层面的体现。因此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上的统筹谋划,以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
2.1.1 发展经济,提供就业岗位
首先,国家应适度扩大内需、增加政府投入,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需求增长。有专家测算,如果我国经济增长率能够保持在8%左右,就可以解决大部分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其次,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公共服务业、旅游业、社会管理业等就业增长弹性系数高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战略性政策。最后,发展中小型企业。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中小型企业历来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领域,中央及各地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应政策,扶植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稳定和发展。
2.1.2 调整就业政策,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与时俱进、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积极调整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倡导积极的就业意识和理念。其次,要加强宏观调控,创新就业政策,通过财政政策和计划手段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机构、农村、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以及艰苦行业工作。另外,政府还要重视和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促进就业市场规范化,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促进人才充分流动,给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平台。
2.2 高校应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做好就业工作
2.2.1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首先,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做到培养的人才适应市场的需要。其次,高校要优化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计划,突出自身特点,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狠抓教育质量,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对策
据统计,2009年大学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19 万人,比2008年增长60万人,而前几年未就业的毕业生约有480万人,两者合在一起,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業生将超过1000万。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政府、学校、大学生及其家庭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1.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探索
1.1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大学生整体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1.1 劳动人事、户籍等方面制度不完善,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受到很多限制
一些毕业生找到了合适的单位,但却在签订协议、划转档案关系等方面得不到人事制度的认可和支持,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户籍关系的制约。而对另一些毕业生而言,一旦进入某个单位,其档案和户籍关系就在一定程度上“固定”化了,使得他们的流动变得很困难。这对其就业选择产生了负面影响,且相对强化了“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使得“先就业后择业”的现代理念遭遇到极大的挑战,导致一些毕业生宁愿先选择“待业”或“失业”,也不想匆忙选择就业。
1.1.2 企业门槛高,缺乏人才储备意识
第一,用人单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第二,只录用名牌大学毕业生,不要一般高校毕业生。第三,一些单位“宁要素质一般的男生,也不要素质优秀的女生”。第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储备意识。不少单位不招应届毕业生,过分强调大学生的工作经验,而忽略了对员工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
1.1.3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海啸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我国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也十分明显。首先,受部分外资企业及国内中小企业的规模缩减和倒闭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相关行业的不景气,导致新增就业需求岗位明显减少。其次,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从而使高层次就业竞争加剧,出现重心下移。再次,一些被企业裁员的高学历、具备工作经验人员的再次就业也将挤占部分新增岗位。这将给2009年大学生就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1.2 高校因素
1.2.1 高校扩招致使人才供需失衡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大规模的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骤增,而在现有经济发展条件下,毕业生数量的增幅却远远超过同期经济发展速度,社会总需求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这就导致了人才的需求失衡。根据教育部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增幅接近13%。专家分析指出,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再加上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往年积压未就业毕业生的存在等因素,今年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1.2.2 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过窄过细,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就业机会少。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教材与时代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使人职匹配产生错位,形成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其次,学校市场信息灵敏性不够。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一些学校追求短期效应,不顾本校自身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人才过剩。还有一些学校对一些冷门专业不及时减少招生人数,导致部分大学生未毕业就先失业的状况。最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就业指导过程过短,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1.3 毕业生个人因素
1.3.1 毕业生就业观狭隘
目前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的传统观念对部分大学生的择业仍有较大影响。一些毕业生仍停留在“考上大学,就一定会有工作”的陈旧观念上,找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还有不少毕业生的择业大多局限于大城市、大单位、大公司,过多地追求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较好的福利待遇,忽略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成长。在不良择业心理的影响下,毕业生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影响了自己的就业选择。
1.3.2 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欠缺和就业策略的失当
大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的过程中,在自我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及评估反馈等环节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自我评价不够客观,期望值太高。第二,职业规划太过理想化,追求完美主义,总想一步到位,从而导致了很多大学毕业生 “隐性失业”。
1.3.3 大学生的诚信危机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日益严重,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等能带来方便,于是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用人单位的初步信任。这种行为对大学生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2.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研究
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路径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2.1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我国整个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一个层面的体现。因此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上的统筹谋划,以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
2.1.1 发展经济,提供就业岗位
首先,国家应适度扩大内需、增加政府投入,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需求增长。有专家测算,如果我国经济增长率能够保持在8%左右,就可以解决大部分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其次,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公共服务业、旅游业、社会管理业等就业增长弹性系数高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战略性政策。最后,发展中小型企业。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中小型企业历来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领域,中央及各地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应政策,扶植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稳定和发展。
2.1.2 调整就业政策,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与时俱进、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积极调整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倡导积极的就业意识和理念。其次,要加强宏观调控,创新就业政策,通过财政政策和计划手段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机构、农村、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以及艰苦行业工作。另外,政府还要重视和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促进就业市场规范化,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促进人才充分流动,给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平台。
2.2 高校应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做好就业工作
2.2.1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首先,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做到培养的人才适应市场的需要。其次,高校要优化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计划,突出自身特点,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狠抓教育质量,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