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古文“甲”释义的流传讹误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说文解字》的版本流传过程中,古文“甲”的释义也分作两个体系:一是小徐本《说文解字系传》,认为“古文‘甲’:始一,见于十,岁成于木之象。”段玉裁、朱骏声、王筠等因袭了这一说法,唯《说文解字注》“始”后衍“于”字,而《说文通训定声》、《说文句读》除衍“于”字外,“成”前又脱“岁”字。一是大徐本《说文解字》,“始于十,见于千,成于木之象。”孙星衍、陈昌治等也持这一说法。出自同一文献底本、对同一文字的解释出现语义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其中必有流传而致讹误者,今天的研究者应考察其中的“致误之由”,还原《说文》真实、本来的面目。
  尽管许慎对字义的解释基于对所收小篆、古、籀文字形体的分析,力图并基本保证了文字释义与字形之间统一性。但小篆和古、籀并非汉字的最初形态,由于字形象形程度的降低、文字所记录词的多义性和人们对文字构形理解的差异,过度追求“形义统一”而“望形生义”往往成为后人正确理解《说文》的羁绊,因而,先贤从字形与释义关系的角度探求许慎古文“甲”原初释义的途径并不成功。比如,许慎释“甲”提出“从木戴孚甲之象”和“一曰人头宜为甲”两种不同的论断,而徐锴根据许慎的解释认为:“甲,一也。甲乙为干,其数十,成于东方人,象木也。”这一说法使“始一,见于十,成于木”的语意勉强可通,但必须指出,将“从木戴孚甲”和“人头”两种不同来源的释义杂糅起来,显然忽略了许慎《说文》中“一曰”的体例,与文字原初造意的唯一性也不相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虽然采用了“始于一,见于十,岁成于木之象”的说法,却又在下说:“宋本作‘始于十,见于千。’或疑当作‘始于下,见于上。”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认为:“十干皆托名标识字,非本义。若《大一经》谓:甲头、乙颈、丙肩、丁心、戊胁、己腹、庚脐、辛股、壬胫、癸足,联十干字为一大人形,尤浅陋无理。”王筠则说:“未详其义,姑用大徐本(引者按,应为小徐本)。”可见,段、朱、王等并不真正信服徐锴之说。其他诸家另有对“始于一,见于十,成于木”的不同解释,但徐锴作为此说的开端,其解说的牵强,也从侧面说明了“始于一,见于十”的不成立及与许慎解释原意的不合。
  比较两个体系,两种释义的共通之处在于都赞成“成于木之象”,都出现了“始”、“见”、“成” 三个标示事物发展阶段的动词,因而,从语义搭配的角度看,“始于”和“见于”后所附名词指称的事物与“木”应该是同一事物的三个发展阶段。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释“甲”字时,认为“十”字并非数字之“十”,而是借“十”之形的“甲”字。其证据如下:第一,殷商甲骨文“甲”字有作“十”者;第二,小篆“(戎)”、“(早)”等字隶定后所从“甲”字均作“十”字;第三,章太炎《文始》说:“古文甲实作十,象甲之形。恐与数字之十本非异字。十音如叶,甲音如押,本同声。”该文还以《三体石经》中《尚书》“祖甲”之“甲”和《君奭》“大甲”之“甲”的古文字形为例证,判定“甲”字从屮从囗,象草木初生时头戴孚甲之形,认为“甲”字的本义是植物萌生之初所披的孚甲,是有道理的。这一说法不但与许慎“从木戴孚甲之象”的释义一致,而且“甲”正是“木”的初生阶段。根据陆、王这一论断,对古文“甲”的第二种解释应该是:“始于十(甲),见于千,生于木之象。”而“千”字或处于“千”字相应位置的字应该具有草木破土初生(即表示草木出孚甲之后而形成于木之前的阶段)的意义。
  《说文》释“千”:“十百也,从十从人。”则“千”即数字之“千”。考之甲骨文、金文,“千”也只有表示数字的含义。可见,“见于千”这一说法也是不能立足的:此处并非“千”字,而是其他字,否则便会陷入“不辞”的尴尬境地。《说文》释“屮”:“草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正是表示草木初生之义。但在上古韵部中“屮”字属月部,“千”字真部;《唐韵》系统中“屮”注“丑列切”,“千”字注“此先切”。无论《说文》成书之初,还是后世流传的过程中,读音都差别极大,同音假借的可能性是极小的{1}。
  值得注意的是,许慎《说文》成书之时,小篆作为一种字体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更无论古、籀文字。当时通行文字是隶、楷和行押书,因而,《说文》所释之字为古、籀和小篆等古文字,但释义则均以今文字记录,这是不争的事实。至《说文》广为流传,通行文字已逐渐变为今文字中的楷书和行草书,字体的变化是考证《说文》流传讹误的基础。汉字由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过程中,适宜书写的笔画逐渐代替圆曲的线条,而文字的原始构形理据也多有丧失。“艸”字从二“屮”,在快速潦草的行草书中常被写成“”、“”、“”等不同的体势{2},其共同的特点是“屮”的圆转线条“凵”被书写成“”,由于书写过程中毛笔的提按变化和今文字中已不存在右下至左上趋向的笔画,“”笔形更像由“丿”画和因快速书写而在收笔处产生连带的“一”画共同构成的部件,从二“屮”的“艸”字视觉上也变为从二“千”,“屮”传抄讹误为“千”字的原因大致如此。“屮”字尽管与古“艸”字同形,在汉代乃至以前的古文献多作“艸”字使用{3},如《三体石经》之《春秋经》作“陨霜不杀屮”,《荀子》作“刺屮植榖”,《汉书》作“天造屮昧,立性命兮” 等。但在《说文》中,“屮”多有“草木初生之义”,如《说文》“屮”部:“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一,地也。尾曲。《易》
  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说文》“屮”部:“芬,草初生其香分布。从屮从分,分亦声。” 以上“屮”充当析字构件,因而“屯、芬” 有初生之义。再如:《说文》“出”部:“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4}《说文》“生”部:“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出、生”从“屮”,有生长之义,系由“草木初生”之义引申,至于“出生、生出”二字连用时,仍有初生之义。又有以“初生”之义出现于对正篆的释义之场合者,如《说文》“之”部:“之,出也,象草过
  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始于十(甲),见于屮,成于木之象”描述了草木初始头戴孚甲,而后破土初生,最后生长成才的过程,文意通顺,且与许慎所说“从木戴孚甲之象”相合。段玉裁“或疑当作‘始于下,见于上’”尽管附会了植物地下萌生、破土发芽的事实,但段氏“不悟致误之
  由”,因而与许慎原意是不合的。
  “屮”字讹误为“千”字还可以在行草书书写和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变的轨迹中找到旁证:“出、生”行草书作“、 ”,所从“屮”作“”,与“千”体势相近;而“生”隶变后所从“屮”作“”,似“千”字。“朱、牛、告”等字行草书作“”、“”、“”,其在小篆系统中形近“屮”的构件,写作“”,体势与“千”相近;“朱、牛、告”等字中形近“屮”的构件,隶变后都作“”,似“千”字。
  “屮”讹误为“千”除二字在行草书书写中体势相近的原因外,大概还在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屮”在今文字中已极少使用,且多作“艸”之异体解,原有的“草木初生”之义为其他字所代替,对不常用字认知的疏远造成传抄的讹误;二是借“甲”之声的“十”字后来只表示数字之“十”,受此影响,与“千”形近的“屮”字也便讹误为数字之“千”。而由于传抄和释读而造成的流传讹误使《说文》古文“甲”的释义彻底成为不辞之说。
  
  注释
  {1}古典文献中并没有“屮”和“千”字通假的先例。
  {2}“体势”是就汉字实际书写而言,体势和构形是汉字研究两个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概念,以上所列几种不同的体势就文字构形而言都是“艸”,但构形这一概念不能兼顾到文字书写过程中笔画的具体形态和笔画的实际书写情况,相反,体势这一概念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3}《说文》:“古文或以为艸字。”
  {4}较之甲骨文,后世一般认为“出”字从“止”。“出”字从“屮”在《说文》中并未明言,但根据释义可以推知。从“屮”是因为“出”字有“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之义,“茁”字从“出”,有“草初生”之义,即是明证;“出”字从“屮”或从“止”之分歧在于汉字所表示词的多义性和汉字象形程度的降低,可以从历时演变的角度加以探讨。但“出”字从“屮”更由《说文解字》的内部系统决定,而本文目的在于探求《说文》系统之内的解释,因而,从“止”、从“屮”之分歧不能成为“出”作《说文》内证的阻碍。
  
  (通讯地址:100875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
其他文献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校企合作为学生职业化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利
欧洲杯的战鼓还没有擂响,欧洲杯群雄也尚未集结,但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的事情我们就不管了,先到比赛场地视察视察。听说那两个国家都是风景如画,座座城市都如瑞士钟表般精雕细琢,块块场地都似悉尼歌剧院般华丽现代。以前脑海中的瑞士和奥地利总像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而今我们有幸能前去欣赏这一切。好吧,那就让我们在欧洲杯的厮杀来临之前,先一起去领略那汹涌之前的美和宁静。只要用“全球最适宜居住的城市”这一项指
越南经济改革始于80年代初,但实质性的改革从1986年开始,1989年又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到1992年底、1993年初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出台以后,可以说一个以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经济体
本文作者认为,该矿带的变质岩原岩为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构造是控矿的主要因素。燕山期花岗岩与金矿化无成因联系,阿森特期花岗岩为主要矿源岩之一。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区
一、引言 1958年7月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秦岭研究队在未到秦岭以前曾先到河南嵩山区域观察了这里的古老地层。因为那里的前寒武纪地层及下古生界都很发育,可以作为研究秦岭地层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灾难的时刻,短短的几分钟内,数万人被夺去了生命,数十万人的生命历程被改变,数百万人痛失家园。在强烈的地震面前,生命是脆弱的,
珠江口盆地是我国南海北部大陆架上的一个新生代大型含油气盆地。盆地北临万山隆起区,南界在北纬18°40′附近,西与海南隆起为邻,东与台湾浅滩盆地相接,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
光度分析的主要方向是研制对金属离子具有高灵敏度与高选择性的有机光度显色剂。通常作法是对给定分析功能团的母体,根据经验引入不同位置与类型的取代基,或通过寻找新的分
在我国农村实行严格一胎化的可行性近来,有人提出了在我国广大农村和城市一样实行严格一胎化的生育政策主张(沈骥如同志分别撰写了《简论我国九十年代的人口政策》和《综合
随着单位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单位回潮”现象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政治空间转换过程中的反弹,“单位回潮”具体表现为制度、载体、过程和意识四个维度;依据职能回归的形式,其被进一步分为再生型、复归型、固化型和变异型。近期出现的“单位回潮”现象具备积极与消极的双向效应,应加以客观分析。从长远看,单位解体的趋势不可避免,适度契约化是建构中间组织的可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