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考古学对于中国音乐史的学科促进作用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k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考古学做为考古学一个独立的学科,在中国音乐界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学科。如今在中国许多大学开设了音乐考古学的本科专业或硕士、博士专业。然而,就是这样还有很多的人不了解音乐考古学。音乐可以考古?音乐考古的定义?本文,就对音乐考古学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认识。
  关键词:音乐考古;考古学;研究定义;曾侯乙墓;编钟;络庄墓;骨笛
  一、音乐考古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与范围
  音乐是可以作为考古学来做研究的。在中国音乐考古是近十几年中一个热点。
  什么是考古学?
  要想了解音乐考古,首先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考古。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用到关于考古的单词“Archaeology”指的就是古代的学问。罗马时期,这个单词开始表示“古代的历史”这一概论延续到欧洲17世纪。
  到19世纪,欧洲人对考古学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个单词开始作为古代的综合研究或理解为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美术遗存研究。然而在我们中国,公元1-2世纪(东汉)已有“古学”这个名词,来泛指研究古代的学问。到了北宋中期时,诞生了一门研究青铜彝器和石刻的学问——金石学,即考古学的前身。这时候“考古”二字已经开始被连用。在古书《考古图》里面,我们可以到“考古”这一名词.
  那么,音乐考古学套用夏鼐、王仲殊的话来做认证的话,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乐器或是乐谱,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音乐的历史。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对音乐作品本身来做研究。因为音乐考古研究与美术考古研究等是有特殊性的,美术考古可以根据古代遗留下来的美术作品、雕塑等做为最直观的研究。可音乐考古研究不行,因为音乐艺术属于声波为传播的媒介,表演结束,音乐也就结束了。还有就是音乐属于时间艺术,它只表演的过程里面,它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存在着,我们无法以实物来为它做研究。一些古代乐谱记载着音乐作品,可是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表现音乐,比如说用什么乐器,表演者的水平,这些表现出来的都与音乐本身是有区别的。 正是这样,也就有人认为音乐考古只能作为“乐器考古”或是“音乐文物遗存研究”,可是如果只是以遗留下的实物做研究的话,那么如气象、天文、地理等,这些也都是时间与空间的改变,它们也是亦即飞逝的学科,按实物来做考古定义,那么这些学科也就都没有考古的意义所在。
  据此,音乐考古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科的完整定义就是:根据古代人類音乐活动遗留下的实物史料研究人类古代音乐情况的学科,属于历史科学部门。
  二、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对于以往音乐史学文献的佐证和补充的体现
  1、曾侯乙编钟
  中国是以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近几年来,我国对古代音乐的研究与发现,具有丰硕的成果,我们在曾侯乙古墓里找到了一百二十四件乐器,其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就是“曾侯乙钟”了。经过2400多年的时间,它依然可以把最好的音响效果留给当今的人来欣赏。
  曾侯乙编钟应该是古代陪葬品,这个墓的主人应该是曾侯乙。是在战国时期战国一位叫乙的诸侯。。墓中出现的乐器有9种:编钟、编磬、排箫、十弦琴、瑟、鼓、均钟(律准)、笙、篪总共125件乐器。
  整套编钟是由1副钟架,钟65件,65副挂钟构件,8件演奏工具所形成的一套相当完整的音乐体系,曾侯乙编钟是一套非常庞大乐器群。这套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由6个佩剑武士形铜柱和8根圆柱承托,构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含可以拆装的构件)达246个。曾侯乙编钟共65件,分为八组:上层3组为钮钟,19件;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12件,另有搏l件。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钟体总重2,567公斤,加上钟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421.48公斤。
  编钟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音乐和音响方面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各层钟的基本骨干音可以构成七声音阶。编钟可以演奏七声音阶结构的乐曲这一事实表明,人们在战国初期,早已广泛应用了七声音阶。而且各组甬钟的变化音互为补充,可在小字组的g-c3之间,构成基本完整的半音阶序列;能演奏采用和声、复调及转调手法写成的现代乐曲。
  曾侯乙编钟是从古到今所见到过同类乐器中规模最为庞大宏伟的,并且又完好地保存着原有的音响效果。将它的测音结果和钟铭的标音相对比,对其时存在精确的音高这一点已经没有疑问.每个层钟的基本骨干音可以构成七声音阶。编钟可以演奏七声音阶结构的乐曲这件事实已经表明,人们在战国初期,已经广泛的应用了七声音阶。编钟可以演奏和声、复调及转调手法,而且可以演奏很多现在的歌曲,一件公元前5世纪的乐器,具备如此高的水平和性能,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是多么的伟大。
  2.舞阳贾湖骨笛
  1987年,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墓葬中发现了骨笛的十多件。(《中国文物报》87年12月11日)骨笛的做法是用猛禽翅骨或腿骨截去两端骨节制成的,一般长20厘米左右,直径1.2—1.5。两头一粗一细,大多数骨笛正面钻有七个音孔,与我们平时见到的竹笛不同,一般的竹笛都是有笛膜孔的,而骨笛没有笛膜孔,其中一件七孔骨笛保存完好,其律制是属于中国传统的三分损益律。也就是说我国五声音阶远在8000年前已经形成了。
  有学者曾今认为,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中国先秦音乐所用为五声音阶。其实,全面考察先秦文献,事实也并非完全如此。《战国策·燕策三》载:燕丹为了挽救燕国灭亡的命运,派荆轲谋刺秦皇。易水送行,荆轲引亢高歌,曲调为“变徵之声”,这完全突破五正声的规范。这对于认为中国古代只有五声音阶的史学家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所以,如郭沫若等人曾提出,荆轲所用的变徵之声是不是从两河流域传来的?这种疑问在今天看来有些不着边际;但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这确实曾是大史学家们之间的学术论题。直到舞阳骨笛的出土,才真正的得出结论。从2000多年前的战国末期有无五声音阶以外的偏音“变徵之声”,到中国9000年以前就使用了七声音阶。骨笛的出土,让现代的人们知道,中国古代音乐水平在很早以前就已经领先与世界。
  三、学科前沿及其畅想建议
  在中国,音乐考古学,为中国历史考证及世界音乐发展,起到了非常重的分量;中国音乐考古学用到特别多的历史书籍,历史文物等,来认真研究音乐考古学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音乐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区域或某个方向点,它只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音乐考古学对文史学或考古学都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它让世人更好的理解了世界的发展足迹。
  应该重视音乐考古学的个案研究,加强音乐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历教育,编写音乐考古学教材。让广大人民参与音乐考古学的音乐提供与收集。尤其是古代音乐,更应该去基层去寻找即将失传的音乐,从新记录起来。这样才能对音乐考古学,有更大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传媒其实就是传媒技术。随着新媒体技术得快速发展,新兴媒体被应用在音乐发展中,关乎到音乐艺术活动的方方面面,使得音乐艺术传递出不一样的时代魅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给音乐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会,随着音乐技术的发展,对音乐的传播形成了巨大的推动,给我国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鲜血液,也给喜爱音乐的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益处,并对社会文化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传媒;社会文化艺术;
期刊
近年来竹编工艺界迎来一场“乱”的编织艺术方法,在上海世博的展馆处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竹编作品创作,而其编体的穿插则一改以往细竹编井然有序逐层以不同编织技法积累而成精雕细琢的细竹编创作作品,而是编体表面呈现出一片紊乱乱插的粗细竹蔑的作品,作品的种类繁多,形形色色的此类作品粗中有细,并非是以往看到需要细如发丝般的竹蔑片丝才能够完成的。其作品大的从地标性的大茶壶、在门口角落嬉戏的小猪、在树木丛林间追逐飞舞的
期刊
摘 要:曹谨,清朝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市)人。曹谨宦海浮沉三十余载,其人生最光辉灿烂的阶段,就是在台湾凤山任知县和淡水任同知的八年。在淡水任知县时,他带领凤山百姓,披荆斩棘,破除万难,修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曹公圳”,被誉为台湾的“水利先师”,该工程使凤山县原本“靠天收”的旱田变为了“可以灌溉”的水田,使凤山成为了台湾地区的米粮仓,当地老百姓也是世世代代大受裨益。现今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的大背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不断增加,这使得政府和公众对我国教育问题的关注度大大增加,尤其是加大了音乐课程教学中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运用、融合的关注。在声乐课程教改中,传统文化进入声乐教学是探索现代声乐教学的新出路,已经成为当前声乐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传统文化与声乐教学的融合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音乐文化,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传统文化;声
期刊
摘 要:圆号,又名法国号,它的前身是古代贵族在森林中追捕围攻野兽时用的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是用开孔的兽角或贝壳做成的,吹起来声音“呜呜”的,可以传得很远,除狩猎外,这种号角还被用于行列、战争的信号,还时常参与宗教仪式,后来人们用金属模仿角的形状制造了号,因为它源于狩猎,后称之为狩猎号,现在的德文仍把圆号叫做“森林的号角”,俄文也是由德文转化而来的,英文即号角之意。  关键词:圆号;发展;历史  一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对包装设计的重视,包装成为商品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怎样将传统的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的念很好的结合在包装设计中,创造出有丰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将从包装设计中运用到的传统元素展开,再到传统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分类和中国现代包装设计的必然趋势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传统元素;包装设计;继承传统;发展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有悠久
期刊
摘 要: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我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尽相同,但是却都是来自于同一种根源,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我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中国东方,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彰显无限的光辉。因此,加大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是时代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山东菏泽地区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商羊舞作为研究的范本,分析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博物馆展览中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情感表达和材料使用的多元性,研究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装置艺术应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得博物馆可以较好地优化组合馆藏文物,进一步地增加展品所具有的艺术与文化价值,推进博物馆设计的整体水准与扩大馆藏文物的影响力,使得博物馆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教育意义,期待能够为博物馆陈列展览提供借鉴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装置艺术;博物馆;陈列展览  装置艺术(Ins
期刊
鹏城如锦,梧桐苍翠;新安湖畔,南国花开。六月的宝安,碧空如洗,绿树成荫。2018年6月15日下午,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小剧场内座无虚席,掌声雷动,鼓乐喧腾,热闹非凡。  这里正在举行“爱康健”悦动新安公益活动之广场舞培训的汇报展演。为期三天的“爱康健”悦动新安公益活动之广场舞培训从6月12日开始,于6月15日结束。本次培训在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一楼排练厅进行,共分为两个班,180多人参加。 
期刊
摘 要:企业博物馆已经成为了宣传企业文化、介绍企业产品的新型文化场所。本文从展馆定位、传播主旨、资料梳理、展览逻辑、主题确定、展示亮点六个方面入手,介绍企业箱包博物馆的内容策划,探讨提升企业博物馆展览趣味性、观赏性的途径。  关键词:企业博物馆;策划;箱包博物馆  近年来,商场除了愈演愈烈的商业竞争外,各大企业内部也更重视企业文化的推广与普及,于是能够诉说企业历史、展现企业文化、介绍产品项目的企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