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邵基金成立于1988年,通过构建、运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对金融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识别和捕捉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套利机会,继而以计算机程序进行交易,从而为投资者盈利。
虽然克里夫·阿斯内斯旗下的AQR资本具有非常浓郁的学术氛围,例如公司官网拥有类似图书馆的论文检索系统,阿斯内斯也始终不忘对各种模型和数据的研究,但德邵基金的创始人大卫·肖却是真正的科学家,他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在1980年获得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之后,在另外一所名校哥伦比亚大学任教长达6年之久,之后又在投行巨擘摩根士丹利工作了两年。肖博士两次获得美国计算机学会(ACM)颁发的“戈登贝尔奖”,2007年入选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2012年入选美国工程科学院,2014年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
1994年,肖博士被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任命为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并于2009年再次获得奥巴马总统的任命。
更为奇葩的是,在创建并依靠德邵基金获得巨大成功之后,“不忘初心”的大卫·肖又回到了实验室,并制造出了速度为当时最快超级计算机一万倍的计算化学专业计算机,一时令业界为之侧目。
统计分析公司Preqin于5月初发布了2017年全球对冲基金报告,该报告根据对冲基金公司2016年的业绩及最近三年(2014-2016年)的业绩持续性,对全球对冲基金进行了排名,其中德邵基金以30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在全球排名第8位,员工数量超过1300名。
根据官网,截至2017年4月1日,德邵基金的投资资本为420亿美元,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设有办公室。
由此可以看出,德邵基金在2017年的业务经历了长足发展。
公司架构及投资策略
在官网上,德邵基金这样介绍自己,“德邵集团是一家全球性投资和科技开发公司,截至2017年4月1日的投资资本超过420亿美元,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设有办公室。自1988年建立以来,我们公司在成功投资方面获得了国际声誉,这种成功是基于创新、认真的风险管理以及我们员工的质量和深度。我们广泛存在于全球的资本市场,对很大范围的公司和金融工具进行投资,包括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
资料显示,德邵基金在创立时的资产管理规模仅2800万美元。也就是说,德邵所管理的资产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500倍,而此期间还经历了1998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危机,以及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
关于投资策略,“德邵集团追求在所投资的市场上为客户实现具有吸引力和可持续的风险调整后的回报,公司通过大范围的策略进行全球投资,包括私人和公开市场,并被广泛认为是量化投资的先行者,尤其是在股票、期货和期权市场。本公司在涉及基本面分析或者需要投资组合经理需要进行识别的领域也具有无与伦比的专业经验,例如信贷、能源和宏观投资。无论哪种策略,每个投资决定都是基于严格的分析方法,旨在谨慎确定及衡量潜在的风险和回报。”
德邵基金的投资活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中,以获得绝对回报为目的的另类投资与股票等传统资产之间的关联度很低,在德邵的投资资本中占有大约260亿美元。此类投资始于1989年,包括两个多策略核心投资工具,以及多个投资标的非常明确、采用具体策略的投资产品。
德邵基金的另外一种投资是“与基准相关及全球资产类别投资”,包括很多倾向于做多的策略,专注于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大类,投资规模约150亿美元。
根据官网的表述,德邵基金的具体投资策略包括14种,即资产支持策略、多空股票、公司信贷、私人信贷及股权投资、自由裁量的宏观交易策略、再保险、能源交易、可再生能源开发、股权套利、系统性期货交易、股权相关策略、基准-相对(结构性)股票策略、大中华具体情景策略、全球资产类型投资(定向)。
毋庸置疑,在过去的将近30年间,德邵基金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而这一切与大卫·肖的专业背景密不可分。
定量分析之王
在德邵基金创立的20世纪80年代末,计算机远未普及,电脑的内存还是以兆(M)为单位,而此时德邵基金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数学模型并结合高精尖计算机进行交易,在华尔街可以说是一个另类般的存在,但这种高频交易可以有效捕捉市场的无效性来剪市场的羊毛,而赚钱的速度仅仅取决于“剪羊毛”的速度。
从成立伊始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年间,德邵基金的年化回报率高达20%,资产管理规模不断膨胀,交易量在巅峰时期曾经占整个纽约证券交易所的5%。
由于在定量交易方面的专注,《财富》杂志将肖博士称为“定量分析之王”,并将德邵集团称为“华尔街最富魅力和神秘感的一股力量”。
实际上,德邵基金的投资生涯并非一帆风顺。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爆发,德邵基金的固定收益类投资出现巨额亏损,最终不得不通过大幅裁员及压缩支出进行应对,历经数年之后德邵基金才恢复了元气。
无独有偶,2008年的金融危机再度重创了德邵,当年10月德邵甚至关闭了旗下多个策略旗舰基金Composite Fund的赎回机制,导致很多持有该基金份额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心生不满。2009年,借助于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资本市场开始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但Composite Fund的收益却一直落后于指数,当年该基金的收益率为21.1%,而对冲基金研究集团编制的相对价值指数涨幅高达26%。在各方压力之下,2010年9月,德邵放开Composite Fund的赎回限制,其资产管理规模从7月底的116亿美元锐降至83亿美元。由于业绩不佳及投资者赎回,德邵基金被迫于2010年9月底再次宣布裁员150人,甚至涵盖了合伙人和基金经理,并关闭风险投资业务。
Composite Fund是一只多策略基金,一部分资产配置于私募股权领域,旗下国内子基金和国外子基金在私募股权领域的配置比例分别约为8%和10%。由于投资期限较长且在突发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在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期间,投资者对风险投资的偏好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德邵基金全面退出私募股权投资领域。
一路披荆斩棘,大卫·肖的个人资产在2015年达到41亿美元,第一次进入全球富豪榜前500名;而根据《福布斯》发布的2017年全球富豪榜,65岁的大卫·肖以54亿美元的净资产排名全球第288位。
有意思的是,肖博士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对冲基金投资者,反而一直自认为是一名科学家,对他来说,德邵基金就是一个实验室。因此,在功成名就之后,肖博士于2004年带领一群科学家开始研究计算化学,并取得了不亚于投资领域的成就。
不忘初心 投身计算化学实验
关于创始人大卫·肖,官网是这样介绍的,“我们公司是由大卫·E·肖创建于1988年。虽然肖博士仍然参与影响德邵集团投资管理事务的一些高级别策略制定,但他已经不再主动参与日常运营,其大部分时间目前都致力于其作为德邵研究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的工作,他在该公司领导了一个涉及多学科的计算生物化学研究团队,并亲身参与一手的科学研究,他还是哥伦比亚大学计算生物及生物信息学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以及哥伦比亚医学院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物理学中心的兼职教授。”
2001年,对赚钱失去兴趣的大卫·肖逐渐退居二线,德邵基金的日常经营由一个包括6名成员的管理团队负责,而这6个人由肖博士本人指定。
近20年以来,计算机科学突飞猛进,但一般的超级计算机却不适合计算化学领域,因为通用型计算机不能高效地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而肖博士的短期目标就是制造一台比现有超级计算机强大数千倍甚至上万倍并且能够运用于计算化学领域的专业计算机,而长期目标是将这种计算机应用于生物化学领域,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根除癌症。
为此,肖博士高薪聘请了一批计算化学、生物物理、电子工程领域的博士及科学家,并组建了德邵研究有限公司,自任首席科学家。2007年,经过几年的刻苦攻关,德邵研究有限公司的第一代专业超级计算机Anton提前一年诞生,其计算速度是普通超级计算机的1万倍,是当时最快计算机的1000倍。
自2007年开始,肖博士的研究团队声名鹊起,每年在国际顶尖的学术杂志《自然》和《科学》上发表大量论文,目前,該团队正在努力将Anton计算机应用到动力学模拟等实际领域。
虽然克里夫·阿斯内斯旗下的AQR资本具有非常浓郁的学术氛围,例如公司官网拥有类似图书馆的论文检索系统,阿斯内斯也始终不忘对各种模型和数据的研究,但德邵基金的创始人大卫·肖却是真正的科学家,他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在1980年获得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之后,在另外一所名校哥伦比亚大学任教长达6年之久,之后又在投行巨擘摩根士丹利工作了两年。肖博士两次获得美国计算机学会(ACM)颁发的“戈登贝尔奖”,2007年入选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2012年入选美国工程科学院,2014年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
1994年,肖博士被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任命为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并于2009年再次获得奥巴马总统的任命。
更为奇葩的是,在创建并依靠德邵基金获得巨大成功之后,“不忘初心”的大卫·肖又回到了实验室,并制造出了速度为当时最快超级计算机一万倍的计算化学专业计算机,一时令业界为之侧目。
统计分析公司Preqin于5月初发布了2017年全球对冲基金报告,该报告根据对冲基金公司2016年的业绩及最近三年(2014-2016年)的业绩持续性,对全球对冲基金进行了排名,其中德邵基金以30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在全球排名第8位,员工数量超过1300名。
根据官网,截至2017年4月1日,德邵基金的投资资本为420亿美元,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设有办公室。
由此可以看出,德邵基金在2017年的业务经历了长足发展。
公司架构及投资策略
在官网上,德邵基金这样介绍自己,“德邵集团是一家全球性投资和科技开发公司,截至2017年4月1日的投资资本超过420亿美元,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设有办公室。自1988年建立以来,我们公司在成功投资方面获得了国际声誉,这种成功是基于创新、认真的风险管理以及我们员工的质量和深度。我们广泛存在于全球的资本市场,对很大范围的公司和金融工具进行投资,包括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
资料显示,德邵基金在创立时的资产管理规模仅2800万美元。也就是说,德邵所管理的资产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500倍,而此期间还经历了1998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危机,以及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
关于投资策略,“德邵集团追求在所投资的市场上为客户实现具有吸引力和可持续的风险调整后的回报,公司通过大范围的策略进行全球投资,包括私人和公开市场,并被广泛认为是量化投资的先行者,尤其是在股票、期货和期权市场。本公司在涉及基本面分析或者需要投资组合经理需要进行识别的领域也具有无与伦比的专业经验,例如信贷、能源和宏观投资。无论哪种策略,每个投资决定都是基于严格的分析方法,旨在谨慎确定及衡量潜在的风险和回报。”
德邵基金的投资活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中,以获得绝对回报为目的的另类投资与股票等传统资产之间的关联度很低,在德邵的投资资本中占有大约260亿美元。此类投资始于1989年,包括两个多策略核心投资工具,以及多个投资标的非常明确、采用具体策略的投资产品。
德邵基金的另外一种投资是“与基准相关及全球资产类别投资”,包括很多倾向于做多的策略,专注于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大类,投资规模约150亿美元。
根据官网的表述,德邵基金的具体投资策略包括14种,即资产支持策略、多空股票、公司信贷、私人信贷及股权投资、自由裁量的宏观交易策略、再保险、能源交易、可再生能源开发、股权套利、系统性期货交易、股权相关策略、基准-相对(结构性)股票策略、大中华具体情景策略、全球资产类型投资(定向)。
毋庸置疑,在过去的将近30年间,德邵基金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而这一切与大卫·肖的专业背景密不可分。
定量分析之王
在德邵基金创立的20世纪80年代末,计算机远未普及,电脑的内存还是以兆(M)为单位,而此时德邵基金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数学模型并结合高精尖计算机进行交易,在华尔街可以说是一个另类般的存在,但这种高频交易可以有效捕捉市场的无效性来剪市场的羊毛,而赚钱的速度仅仅取决于“剪羊毛”的速度。
从成立伊始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年间,德邵基金的年化回报率高达20%,资产管理规模不断膨胀,交易量在巅峰时期曾经占整个纽约证券交易所的5%。
由于在定量交易方面的专注,《财富》杂志将肖博士称为“定量分析之王”,并将德邵集团称为“华尔街最富魅力和神秘感的一股力量”。
实际上,德邵基金的投资生涯并非一帆风顺。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爆发,德邵基金的固定收益类投资出现巨额亏损,最终不得不通过大幅裁员及压缩支出进行应对,历经数年之后德邵基金才恢复了元气。
无独有偶,2008年的金融危机再度重创了德邵,当年10月德邵甚至关闭了旗下多个策略旗舰基金Composite Fund的赎回机制,导致很多持有该基金份额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心生不满。2009年,借助于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资本市场开始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但Composite Fund的收益却一直落后于指数,当年该基金的收益率为21.1%,而对冲基金研究集团编制的相对价值指数涨幅高达26%。在各方压力之下,2010年9月,德邵放开Composite Fund的赎回限制,其资产管理规模从7月底的116亿美元锐降至83亿美元。由于业绩不佳及投资者赎回,德邵基金被迫于2010年9月底再次宣布裁员150人,甚至涵盖了合伙人和基金经理,并关闭风险投资业务。
Composite Fund是一只多策略基金,一部分资产配置于私募股权领域,旗下国内子基金和国外子基金在私募股权领域的配置比例分别约为8%和10%。由于投资期限较长且在突发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在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期间,投资者对风险投资的偏好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德邵基金全面退出私募股权投资领域。
一路披荆斩棘,大卫·肖的个人资产在2015年达到41亿美元,第一次进入全球富豪榜前500名;而根据《福布斯》发布的2017年全球富豪榜,65岁的大卫·肖以54亿美元的净资产排名全球第288位。
有意思的是,肖博士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对冲基金投资者,反而一直自认为是一名科学家,对他来说,德邵基金就是一个实验室。因此,在功成名就之后,肖博士于2004年带领一群科学家开始研究计算化学,并取得了不亚于投资领域的成就。
不忘初心 投身计算化学实验
关于创始人大卫·肖,官网是这样介绍的,“我们公司是由大卫·E·肖创建于1988年。虽然肖博士仍然参与影响德邵集团投资管理事务的一些高级别策略制定,但他已经不再主动参与日常运营,其大部分时间目前都致力于其作为德邵研究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的工作,他在该公司领导了一个涉及多学科的计算生物化学研究团队,并亲身参与一手的科学研究,他还是哥伦比亚大学计算生物及生物信息学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以及哥伦比亚医学院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物理学中心的兼职教授。”
2001年,对赚钱失去兴趣的大卫·肖逐渐退居二线,德邵基金的日常经营由一个包括6名成员的管理团队负责,而这6个人由肖博士本人指定。
近20年以来,计算机科学突飞猛进,但一般的超级计算机却不适合计算化学领域,因为通用型计算机不能高效地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而肖博士的短期目标就是制造一台比现有超级计算机强大数千倍甚至上万倍并且能够运用于计算化学领域的专业计算机,而长期目标是将这种计算机应用于生物化学领域,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根除癌症。
为此,肖博士高薪聘请了一批计算化学、生物物理、电子工程领域的博士及科学家,并组建了德邵研究有限公司,自任首席科学家。2007年,经过几年的刻苦攻关,德邵研究有限公司的第一代专业超级计算机Anton提前一年诞生,其计算速度是普通超级计算机的1万倍,是当时最快计算机的1000倍。
自2007年开始,肖博士的研究团队声名鹊起,每年在国际顶尖的学术杂志《自然》和《科学》上发表大量论文,目前,該团队正在努力将Anton计算机应用到动力学模拟等实际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