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山地河流具有敏感、脆弱而独特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地河流面临着水质污染、生境破坏等严峻问题。本文通过对重庆苦溪河流域现状的研究,提出苦溪河生态规划的方法,进而探讨山地城市次级河流的生态规划方法。
【关键词】 山地城市次级河流;河流生态;生态规划;
山地河流因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其河流生态的稳定性远低于同类型的平原河流,特别是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大量河流逐步纳入到城市建设范围,因缺乏系统的生态规划策略,造成了河流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如重庆市主城区现有17条次级河流,环境污染严重的有花溪河、梁滩河、清水溪、跳蹬河、朝阳溪、跳墩河六条河流,对城市环境造成的严重的影响。加强对山地河流生态环境特点的理解,并推出其相应的保护、利用策略,是当前河流生态规划的重中之重。
1 山地城市次级河流的特点和环境现状
1.1 山地城市次级河流特征
(1)水文及特征:受山地地形地貌的影响,山地河流具有坡降较大、 断面相对狭窄、 流速快、 汇流历时短而水量集中、流量与水位变幅很大且季节性明显等主要水文特征。其主要形态特征是河道形态蜿蜒多变, 整个流程上河流宽窄深浅不一,河槽不规则等。河流的断面形态往往呈V字形或不完整的U字形,两岸坡度陡峻;河谷内出现一级或多级一般较为狭窄的河流阶地,易引起滑坡、水土流失等灾害。山地河流特殊的水文和形态特征,使河流生态极其敏感、脆弱,给河流生态保护带来很大挑战。
(2)物质特征:由于山地城市地势起伏大,河流水环境中物质的季节差异性比较大。在丰水期,河道的径流量大,河道内污染物浓度比较低,但悬浮物较多;而在枯水期,河道径流量小,河道内污染物浓度相对比较高。当河道内污染物浓度较高时,就会对河流的水环境产生影响,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会随之减少,影响河流的生态稳定性。这种物质特征客观上需要对河流的合理需水量进行研究,并通过水资源的涵养、引入来改善。
(3)功能特征:山地城市特殊的山城风貌,常具备山、城、水良好的景观生态格局,河流在其中不仅承担了重要的景观功能,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社会的双重功能。在生态上山地河流具有净化环境功能,具有废物收纳、降解和更新作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改善气候、防洪排涝等方面有着基础的作用;在社会文化上,山地河流因其良好的景观条件,具有友好服务功能,承载着城市大众的景观娱乐、旅游休闲、文化教育等活动。
1.2 山地城市次级河流环境现状
山地河流不仅具有极大的景观价值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但是在开发进程中,由于对河流资源盲目的开发,对自然生态不够尊重的态度,造成了目前河流污染严重、生境破坏的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人工界面代替原来河流沿岸的透水性界面,自然河道被截弯取直,沿岸景观和植被遭到破坏,城市水系变得支离破碎,环境恶化。设计中刻意追求平面规则美和形态美,讲究人工构图效果而漠视自然形态,河流沿线自然要素的形态和格局被修改,破坏了河流地带生境特点,影响了河流的生态功能。为控制洪水采取裁弯取直、加深河槽并用混凝土加固河堤、筑坝,甚至是对河流的改道等方式,改变了河流的河床形态和水文规律,导致河岸自身的调节功能减弱,反而降低了河道蓄洪排洪功能。因此,河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被严重削弱,景观价值与生态价值被极大降低,山地城市良好的景观生态格局被严重破坏,影响了城市的人居环境。
2 次级河流生态保护与生态规划策略
2.1 基地概况
苦溪河为长江南岸一级支流,全长约25.17km,发源于巴南区鹿角场,从茶园新区西南入境后转向北穿越茶园新区,在广阳岛附近汇入长江。现状河流呈树枝状分布,以苦溪河为主骨架,有跳蹬河、梨子园河、拦马河三条支流,其上游分别有雷家桥、百步梯、木耳厂等多个水库。
苦溪河所在的茶园新区规划面积约50km2、人口约50 万,位于重庆市南岸区东部,地处铜锣山脉以东,北临长江,南接樵坪山,西邻南山,东靠明月山,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新区基地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为主,南面和东面分别有集中的工业用地分布。新区虽然在建设过程中对改道后的河道进行了较为成功的生态恢复,但在系统的规划中,城市用地、道路系统、基础设施等对河道生态的影响比较严重,有待修正和提高。
2.2 苦溪河分段生态分析
苦溪河具有典型的山地河流特征,坡降较大、 断面相对狭窄、河道形态蜿蜒多变, 整个流程上河流宽窄深浅不一,河槽不规则。全河段平均坡降为4.85%,最大坡降为54.76%。最大坡降位于胜利桥段。而根据河段的坡降与周边地形地貌、植被条件,苦溪河河流 生态环境大致可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其中上游段长6.8km,汇流多且密,洪水易发性高,河道较平直,河面落差约89米,地形局部落差大,但植被覆盖情况较好;中游段全长约6.1km,河道曲折,河床落差在10m左右,水位变化小,全段基本为平流,水体污染多为长生桥居民随意排放的生活污水,而且经过镇中心的河岸多被渠化,割断了河流与岸边的生态交换通道;下游段全长约6.4km,河床落差在30m左右,为典型的弯曲型河流,河床自然蜿蜓曲折,坡降较大,有明显的凹、凸岸之分,岸线以自然驳岸为主,基本没有人工渠化,植被覆盖以自然植被覆盖为主,几乎没有建设用地。
苦溪河总体生态环境较好,但局部由于水质污染、裁弯取直、渠化等原因,生态受到了破坏,在景观规划中,需保留下游良好的生境,恢复和重建上游和中游被破坏的河流生境。
3 基于防灾减灾与雨水利用的景观生态处理方法
3.1 基于防灾减灾的景观生态处理
(1)设计绿色基础设施,合理规划水利设施
城市人工硬质界面雨水渗透性差,在暴雨期无法有效滞留雨水,增大了地表径流,增加河道防洪压力;在干旱期无法涵养水源,导致河道水量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沿河道设计绿色基础设施,包括滨河绿地、湿地、雨水花园等,有效管理雨水,减少洪水危害,改善水质,重建湿地生物生境,重塑河流生态环境。同时,在河流上游合理建设水坝、水库、湿地,调蓄水量,减少洪水危害。 (2)根据河道特征不同,采用不同的防洪减灾策略
苦溪河全河段水文特征与河流形态不同,汇水体系与坡降差别较大,水量和水流差别也很大,因此在洪汛期,排洪抗涝的压力也大不相同。对河流进行分段处理,针对每段不同的特征进行景观处理,有的放矢,尽可能减轻甚至消除洪水的不良影响。上游坡降大、易发生洪水,可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在洪泛区设计人工湿地,在汛期排涝泄洪,在旱季涵养水源。中游河道曲折,坡降不大,水流较平缓,防洪压力较小。结合现状地形与汇水线,设计人工景观水系。既能服务于周围城市居民,又能成为洪汛期的补充泄洪河道,同时也可以作为雨水收集系统的一部分。下游河道蜿蜒曲折,坡降大,防洪压力较大。在规划中,梳理汇水线,并设计绿地保护汇水线,延缓暴雨汇入主河道时间,减少河道瞬时最高流量,降低洪水灾害的发生。
3.2 基于雨水资源利用的景观处理
从用地不同界面来分,规划区内用地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硬质界面为主的用地,例如道路、立交桥、广场等;第二类是硬质与绿化共存的用地,例如居住区、科技园、商业区等;第三类是绿化为主的用地,例如公园、苗圃、水体等。根据不同界面具有不同的渗透性,采用不同的雨水收集形式,最大限度利用雨水资源与河流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第一类用地以大面积硬质界面为主,雨水不易渗透性差,地表径流大。为促进雨水下渗, 减少雨水直接排放,应尽可能使用透水地面,道路绿地尽可能设计为下凹绿地, 使周边地表径流雨水首先进入绿地下渗, 不能及时下渗的雨水由设置的溢流雨水口排放,从而减少地表径流。
第二类用地是硬质与绿化共存的用地,既要考虑促进硬质地面雨水的渗透,又可利用绿地进行雨水收集。因此,营造一系列人工水体和湿地形成的“雨水园”,经过“雨水园”的渗滤与收集,解决雨水排放与净化问题。“雨水园”既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又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
第三类用地是绿化为主的用地,渗透性较好,地表径流较小。尽可能保护与优化原有植被与生态环境,增强其净化雨水,涵养水源的能力;同时对生态环境已被破坏的区域进行合理的人工修复,设计滞留池与人工湿地,使其逐渐还原形成自然或半自然的生态环境, 提升其收集雨水,净化雨水的能力。
3.3 构建以河流廊道为骨架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
山地河流树枝状的河道分布于城市的各功能区,如能在规划前期阶段就将河道生态绿地与城市开放空间有机结合,对于促进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和开放体系建设有着积极地意义。构建以河流廊道为骨架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即是以低碳出行网络串接规划区内的绿地及河流,形成完整的绿色休闲空间体系,并使得人们能够尽量主要以步行、自行车、轮滑等低碳出行的方式通往城市各功能区。这种河道生态保护与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互动,结合绿色通行系统、城市功能圈、公共设施等三方面的措施,对于重庆市建设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宜居城市的意义十分重大。
(1)根据山地城市的特点,建立完整的绿色通行系统
完整的绿色通行系统由沿河道串联城市生态绿心的主要道路、城市中心次级绿色便捷通道与居住组团间城市支路相连接形成。它不仅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交通,而且通过道路系统的构建,整合区域内的生态资源,形成以河流生境为骨架的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绿色通行系统的主体架构通过沿滨河主要道路的构建,将城市公共服务带、城市重要公园、风景区等城市绿地连接形成。同时,依托河流廊道的生态结构,将河流汇水区绿地、滨水开放空间和生态湿地等城市重要生态绿心整合形成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核心,保证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为居民提供休闲度假游憩的场所。城市中心次级便捷通道以城市中心为核心,串联城市中心区公园、休闲商业、商务办公区域的绿地形成,是绿色通行系统的第二级系统,作为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居民提供快速交通,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以居住组团为单位,通过城市支路串联各个社区绿地及各组团内重要的配套设施附属绿地,形成绿色通行系统的第三级系统,成为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重要补充,也为居民提供健身康体的场所,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2)根据河道不同自然水文条件,形成三大“城市功能圈”
河流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水文条件,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布局。通过分析与整合苦溪河自然环境条件与水文条件,结合城市不同分区的功能需求,设计形成“三大城市功能圈”,形成城市生态安全保障,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
结合河道下游段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城市自然风貌区,作为城市生态中心,设计为自然休闲圈。让人们可以充分享受自然和户外休闲活动,同时也为城市提供了生态保护。
基于河道中游段已形成的城镇聚落与良好的水文条件,形成城市中心,设计为都市活力圈。为城市居民提供各类公共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同时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形成了一道舒适休闲的人文风景。
结合河道中上游段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城镇聚落,形成城市居住组团,设计为社区生活圈。配套建设学校、图书馆、社区公园等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教育、文化娱乐、健身康体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并为居民的日常活动提供安全优美的步行空间。
(3)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体现人性化关怀
在以河流廊道为骨架的开放空间体系中,完善的公共服务系统不仅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能满足居民生活与发展的直接需求。根据三个“城市功能圈”不同的功能需求,设置不同公共服务类型:自然休闲圈以提供游憩服务为主,辅助安排餐饮、住宿等服务。都市活力圈,以提供休闲文化娱乐和大型商业服务为主,辅助安排健身康体、餐饮、住宿等服务。社区生活圈以提供居民医疗、教育、健身康体和休闲娱乐服务为主,辅助安排商业服务、餐饮、住宿等服务。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成为绿色通行系统与三大“城市功能圈”的重要补充,让居民在出行、休闲娱乐与日常生活中都能享受人性化的服务,真正实现城市居民乐享生活的愿望。
4 结语
苦溪河生态规划是山地次级河流生态规划的一次探讨和实践,通过融合水利、生态、景观等多学科理论,科学、合理地营造具有城市安全、生态系统连续、景观优美、符合城市发展方向的生态廊道,实现山地城市次级河流的多种功能。
参考文献
[1] 胡婷.硕士论文.山地城镇河流地带适应性规划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9:39-54
[2] 付永川, 杨海蓉.对重庆市次级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思考[J].安徽农业,2007,35( 18):5535- 5536,5596
[3] 姜文超,饶碧华,张智,张勤.山地城市河流健康内涵及评价[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6,6:104-107
[4] 朱颖,王浩,孙新旺. 城市季节性河流湿地景观规划探索——以浙江安吉西港湿地景观带规划为例[J].风景园林,2009,23(4):133
[5] 李孝坤,三峡库区水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J]. 水资源保护,2005,9:66- 69
[6]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8] 西蒙慈(美),俞孔坚译.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9] (日)日本土木学会.滨水景观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
【关键词】 山地城市次级河流;河流生态;生态规划;
山地河流因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其河流生态的稳定性远低于同类型的平原河流,特别是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大量河流逐步纳入到城市建设范围,因缺乏系统的生态规划策略,造成了河流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如重庆市主城区现有17条次级河流,环境污染严重的有花溪河、梁滩河、清水溪、跳蹬河、朝阳溪、跳墩河六条河流,对城市环境造成的严重的影响。加强对山地河流生态环境特点的理解,并推出其相应的保护、利用策略,是当前河流生态规划的重中之重。
1 山地城市次级河流的特点和环境现状
1.1 山地城市次级河流特征
(1)水文及特征:受山地地形地貌的影响,山地河流具有坡降较大、 断面相对狭窄、 流速快、 汇流历时短而水量集中、流量与水位变幅很大且季节性明显等主要水文特征。其主要形态特征是河道形态蜿蜒多变, 整个流程上河流宽窄深浅不一,河槽不规则等。河流的断面形态往往呈V字形或不完整的U字形,两岸坡度陡峻;河谷内出现一级或多级一般较为狭窄的河流阶地,易引起滑坡、水土流失等灾害。山地河流特殊的水文和形态特征,使河流生态极其敏感、脆弱,给河流生态保护带来很大挑战。
(2)物质特征:由于山地城市地势起伏大,河流水环境中物质的季节差异性比较大。在丰水期,河道的径流量大,河道内污染物浓度比较低,但悬浮物较多;而在枯水期,河道径流量小,河道内污染物浓度相对比较高。当河道内污染物浓度较高时,就会对河流的水环境产生影响,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会随之减少,影响河流的生态稳定性。这种物质特征客观上需要对河流的合理需水量进行研究,并通过水资源的涵养、引入来改善。
(3)功能特征:山地城市特殊的山城风貌,常具备山、城、水良好的景观生态格局,河流在其中不仅承担了重要的景观功能,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社会的双重功能。在生态上山地河流具有净化环境功能,具有废物收纳、降解和更新作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改善气候、防洪排涝等方面有着基础的作用;在社会文化上,山地河流因其良好的景观条件,具有友好服务功能,承载着城市大众的景观娱乐、旅游休闲、文化教育等活动。
1.2 山地城市次级河流环境现状
山地河流不仅具有极大的景观价值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但是在开发进程中,由于对河流资源盲目的开发,对自然生态不够尊重的态度,造成了目前河流污染严重、生境破坏的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人工界面代替原来河流沿岸的透水性界面,自然河道被截弯取直,沿岸景观和植被遭到破坏,城市水系变得支离破碎,环境恶化。设计中刻意追求平面规则美和形态美,讲究人工构图效果而漠视自然形态,河流沿线自然要素的形态和格局被修改,破坏了河流地带生境特点,影响了河流的生态功能。为控制洪水采取裁弯取直、加深河槽并用混凝土加固河堤、筑坝,甚至是对河流的改道等方式,改变了河流的河床形态和水文规律,导致河岸自身的调节功能减弱,反而降低了河道蓄洪排洪功能。因此,河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被严重削弱,景观价值与生态价值被极大降低,山地城市良好的景观生态格局被严重破坏,影响了城市的人居环境。
2 次级河流生态保护与生态规划策略
2.1 基地概况
苦溪河为长江南岸一级支流,全长约25.17km,发源于巴南区鹿角场,从茶园新区西南入境后转向北穿越茶园新区,在广阳岛附近汇入长江。现状河流呈树枝状分布,以苦溪河为主骨架,有跳蹬河、梨子园河、拦马河三条支流,其上游分别有雷家桥、百步梯、木耳厂等多个水库。
苦溪河所在的茶园新区规划面积约50km2、人口约50 万,位于重庆市南岸区东部,地处铜锣山脉以东,北临长江,南接樵坪山,西邻南山,东靠明月山,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新区基地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为主,南面和东面分别有集中的工业用地分布。新区虽然在建设过程中对改道后的河道进行了较为成功的生态恢复,但在系统的规划中,城市用地、道路系统、基础设施等对河道生态的影响比较严重,有待修正和提高。
2.2 苦溪河分段生态分析
苦溪河具有典型的山地河流特征,坡降较大、 断面相对狭窄、河道形态蜿蜒多变, 整个流程上河流宽窄深浅不一,河槽不规则。全河段平均坡降为4.85%,最大坡降为54.76%。最大坡降位于胜利桥段。而根据河段的坡降与周边地形地貌、植被条件,苦溪河河流 生态环境大致可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其中上游段长6.8km,汇流多且密,洪水易发性高,河道较平直,河面落差约89米,地形局部落差大,但植被覆盖情况较好;中游段全长约6.1km,河道曲折,河床落差在10m左右,水位变化小,全段基本为平流,水体污染多为长生桥居民随意排放的生活污水,而且经过镇中心的河岸多被渠化,割断了河流与岸边的生态交换通道;下游段全长约6.4km,河床落差在30m左右,为典型的弯曲型河流,河床自然蜿蜓曲折,坡降较大,有明显的凹、凸岸之分,岸线以自然驳岸为主,基本没有人工渠化,植被覆盖以自然植被覆盖为主,几乎没有建设用地。
苦溪河总体生态环境较好,但局部由于水质污染、裁弯取直、渠化等原因,生态受到了破坏,在景观规划中,需保留下游良好的生境,恢复和重建上游和中游被破坏的河流生境。
3 基于防灾减灾与雨水利用的景观生态处理方法
3.1 基于防灾减灾的景观生态处理
(1)设计绿色基础设施,合理规划水利设施
城市人工硬质界面雨水渗透性差,在暴雨期无法有效滞留雨水,增大了地表径流,增加河道防洪压力;在干旱期无法涵养水源,导致河道水量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沿河道设计绿色基础设施,包括滨河绿地、湿地、雨水花园等,有效管理雨水,减少洪水危害,改善水质,重建湿地生物生境,重塑河流生态环境。同时,在河流上游合理建设水坝、水库、湿地,调蓄水量,减少洪水危害。 (2)根据河道特征不同,采用不同的防洪减灾策略
苦溪河全河段水文特征与河流形态不同,汇水体系与坡降差别较大,水量和水流差别也很大,因此在洪汛期,排洪抗涝的压力也大不相同。对河流进行分段处理,针对每段不同的特征进行景观处理,有的放矢,尽可能减轻甚至消除洪水的不良影响。上游坡降大、易发生洪水,可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在洪泛区设计人工湿地,在汛期排涝泄洪,在旱季涵养水源。中游河道曲折,坡降不大,水流较平缓,防洪压力较小。结合现状地形与汇水线,设计人工景观水系。既能服务于周围城市居民,又能成为洪汛期的补充泄洪河道,同时也可以作为雨水收集系统的一部分。下游河道蜿蜒曲折,坡降大,防洪压力较大。在规划中,梳理汇水线,并设计绿地保护汇水线,延缓暴雨汇入主河道时间,减少河道瞬时最高流量,降低洪水灾害的发生。
3.2 基于雨水资源利用的景观处理
从用地不同界面来分,规划区内用地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硬质界面为主的用地,例如道路、立交桥、广场等;第二类是硬质与绿化共存的用地,例如居住区、科技园、商业区等;第三类是绿化为主的用地,例如公园、苗圃、水体等。根据不同界面具有不同的渗透性,采用不同的雨水收集形式,最大限度利用雨水资源与河流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第一类用地以大面积硬质界面为主,雨水不易渗透性差,地表径流大。为促进雨水下渗, 减少雨水直接排放,应尽可能使用透水地面,道路绿地尽可能设计为下凹绿地, 使周边地表径流雨水首先进入绿地下渗, 不能及时下渗的雨水由设置的溢流雨水口排放,从而减少地表径流。
第二类用地是硬质与绿化共存的用地,既要考虑促进硬质地面雨水的渗透,又可利用绿地进行雨水收集。因此,营造一系列人工水体和湿地形成的“雨水园”,经过“雨水园”的渗滤与收集,解决雨水排放与净化问题。“雨水园”既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又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
第三类用地是绿化为主的用地,渗透性较好,地表径流较小。尽可能保护与优化原有植被与生态环境,增强其净化雨水,涵养水源的能力;同时对生态环境已被破坏的区域进行合理的人工修复,设计滞留池与人工湿地,使其逐渐还原形成自然或半自然的生态环境, 提升其收集雨水,净化雨水的能力。
3.3 构建以河流廊道为骨架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
山地河流树枝状的河道分布于城市的各功能区,如能在规划前期阶段就将河道生态绿地与城市开放空间有机结合,对于促进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和开放体系建设有着积极地意义。构建以河流廊道为骨架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即是以低碳出行网络串接规划区内的绿地及河流,形成完整的绿色休闲空间体系,并使得人们能够尽量主要以步行、自行车、轮滑等低碳出行的方式通往城市各功能区。这种河道生态保护与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互动,结合绿色通行系统、城市功能圈、公共设施等三方面的措施,对于重庆市建设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宜居城市的意义十分重大。
(1)根据山地城市的特点,建立完整的绿色通行系统
完整的绿色通行系统由沿河道串联城市生态绿心的主要道路、城市中心次级绿色便捷通道与居住组团间城市支路相连接形成。它不仅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交通,而且通过道路系统的构建,整合区域内的生态资源,形成以河流生境为骨架的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绿色通行系统的主体架构通过沿滨河主要道路的构建,将城市公共服务带、城市重要公园、风景区等城市绿地连接形成。同时,依托河流廊道的生态结构,将河流汇水区绿地、滨水开放空间和生态湿地等城市重要生态绿心整合形成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核心,保证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为居民提供休闲度假游憩的场所。城市中心次级便捷通道以城市中心为核心,串联城市中心区公园、休闲商业、商务办公区域的绿地形成,是绿色通行系统的第二级系统,作为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居民提供快速交通,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以居住组团为单位,通过城市支路串联各个社区绿地及各组团内重要的配套设施附属绿地,形成绿色通行系统的第三级系统,成为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重要补充,也为居民提供健身康体的场所,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2)根据河道不同自然水文条件,形成三大“城市功能圈”
河流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水文条件,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布局。通过分析与整合苦溪河自然环境条件与水文条件,结合城市不同分区的功能需求,设计形成“三大城市功能圈”,形成城市生态安全保障,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
结合河道下游段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城市自然风貌区,作为城市生态中心,设计为自然休闲圈。让人们可以充分享受自然和户外休闲活动,同时也为城市提供了生态保护。
基于河道中游段已形成的城镇聚落与良好的水文条件,形成城市中心,设计为都市活力圈。为城市居民提供各类公共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同时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形成了一道舒适休闲的人文风景。
结合河道中上游段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城镇聚落,形成城市居住组团,设计为社区生活圈。配套建设学校、图书馆、社区公园等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教育、文化娱乐、健身康体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并为居民的日常活动提供安全优美的步行空间。
(3)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体现人性化关怀
在以河流廊道为骨架的开放空间体系中,完善的公共服务系统不仅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能满足居民生活与发展的直接需求。根据三个“城市功能圈”不同的功能需求,设置不同公共服务类型:自然休闲圈以提供游憩服务为主,辅助安排餐饮、住宿等服务。都市活力圈,以提供休闲文化娱乐和大型商业服务为主,辅助安排健身康体、餐饮、住宿等服务。社区生活圈以提供居民医疗、教育、健身康体和休闲娱乐服务为主,辅助安排商业服务、餐饮、住宿等服务。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成为绿色通行系统与三大“城市功能圈”的重要补充,让居民在出行、休闲娱乐与日常生活中都能享受人性化的服务,真正实现城市居民乐享生活的愿望。
4 结语
苦溪河生态规划是山地次级河流生态规划的一次探讨和实践,通过融合水利、生态、景观等多学科理论,科学、合理地营造具有城市安全、生态系统连续、景观优美、符合城市发展方向的生态廊道,实现山地城市次级河流的多种功能。
参考文献
[1] 胡婷.硕士论文.山地城镇河流地带适应性规划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9:39-54
[2] 付永川, 杨海蓉.对重庆市次级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思考[J].安徽农业,2007,35( 18):5535- 5536,5596
[3] 姜文超,饶碧华,张智,张勤.山地城市河流健康内涵及评价[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6,6:104-107
[4] 朱颖,王浩,孙新旺. 城市季节性河流湿地景观规划探索——以浙江安吉西港湿地景观带规划为例[J].风景园林,2009,23(4):133
[5] 李孝坤,三峡库区水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J]. 水资源保护,2005,9:66- 69
[6]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8] 西蒙慈(美),俞孔坚译.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9] (日)日本土木学会.滨水景观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