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来源 :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om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高,许多企业都面临环保、人才、土地资源等压力,当地的政府、企业的高层领导都在思考如何使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标志就是企业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使用先进的产业技术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保证,自然就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 调整; 经济; 作用
  
  
  一、概述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包括各产业的技术基础、发展程度,及各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构等。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经济增长有密切联系。1994年3月25日经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认为,在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质量,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资源基础,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结合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状况及经济发展的状况,阐述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
  2.1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现状
  从产业角度看, 农业的作用尽管非常巨大,但是它的贡献度在降低, 经济主要靠第二产业的拉动, 其次是服务业, 而主要又是来自于工业,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1、第一产业传统农业升级缓慢
  中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 中国的改革是由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农村经济增长依靠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和个体经济发展等因素。目前我国农业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产品总量过剩、结构矛盾突出,农产品深加工不足,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农业现代进程缓慢,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公共服务严重不足。
  2、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失衡依然存在
  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 包括电力、钢铁、建材、能源工业等等。这一类产业一般都存在能耗大、污染大、产业结构升级难的现状。第二产业总量扩张显著,但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技术落后、产品开发能力弱、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地区结构严重趋同、重复建设严重、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等,整体表现为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增长不协调,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不足,加工业能力过剩。
  3、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发展滞后
  中国的第三产业( 或服务业) 在GDP 中所占的比重过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从总量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 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目前[1],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占70%左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50 %左右,而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不到40 % ,大大低于国际标准。二是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而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偏低。三是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偏低,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较大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整体表现为发展不足且结构不合理。
  4、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中国的产业发展模式尚没有完全转变成集约型,高物耗、高能耗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使得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福利为代价。特别是大量使用化学物质的现代农业和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源头,对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2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上世纪2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两次经济危机之后,在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都采取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使他们在经济危机之后产业得到了优化,保证了危机之后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产品在新形势下的竞争力。
  我国现阶段经济呈现高速增长和多元化的态势。人均GDP快速增长,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以投资和数量扩张推动的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内部,高度依赖能源、原材料型重化工业,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仍然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是有利于提升现代工业和农业的研发与科技服务、设计、营销、金融、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薄弱,耕地、水资源等对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约束不断强化,小规模经营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不适应性也越来越明显。综合来说,我国产业结构矛盾由过去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转向研发、科技服务、设计、营销等关键环节滞后的制约。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尤为重要。
  2.3国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
  国家从三个方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管理,一是加强宏观调控,避免盲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第二个是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第三是引导和支持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产业素质,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国家制定了区域功能规划、各个行业发展规划及协议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从人、财、物等多方面鼓励产业结构调整,另外建立和完善公正、规范、透明的行业的准入制度,特别是建立严格的环境、水消、原材料消耗等方面的技术标准。
  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及部分专项规划如《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铝工业发展专项规划》、《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等宏观调控的规划。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至三批。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和更新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等,发布了许多行业准入条件,如《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印染行业准入条件》、《黄磷行业准入条件》等,制修定了很多污染物排放标准如《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许多地方政府还制定了相应行业的能耗限值要求,如浙江省制定了《玻璃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粘胶(长、短)纤维综合能耗限额与计算方法》、《黄酒单位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火力发电厂供电标煤耗限额及计算方法》等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各地政府也相应制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如浙江省人民政府最近几年就发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8〕80号)、《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浙江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等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规划及政策;浙江省省级有关部门也相应制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如发改委在2011年发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在2010年10月发布了《关于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浙江省环保厅[2]徐厅长在 2012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指出:要以污染减排和污染整治为突破口,坚持“以治促调”与“以调推治”互动融合,优化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消除环境风险。总量减排要立足于结构调整并通过调整结构挖掘减排潜力,污染整治要立足于淘汰落后并通过落后淘汰防控环境污染,最终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从源头上保障污染减排和污染整治目标的实现。要依托减排的刚性约束、整治的基本手段,放大环保政策效应,通过“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有保有压、渐次调整”等措施,促进总量削减、质量改善、发展优化。
  三、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呈两个趋势特征:
  一.21世纪初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各级政府均在积极应对,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划定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十二五”目标,2011年集聚区增加值在2010年30亿元的基础上达到15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10年27.3%的基础上达到55%以上、服务业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贡献率在2010年37.8%的基础上达到60%以上。
  二.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是以政府主导型和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制,一方面政府通过大量投资基础设施来拉动经济增长,这就造成大量的产能过剩,浪费有限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工资成本上升等因素,使得我国的出口产业在竞争优势上明显减弱,再加上拉动我国经济的支柱之一房地产也在走向泡沫化。所以从趋势看,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从过去两位数高增长平台,逐步迈向相对趋缓增长的平台。
  我国经济结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表现为生产结构不合理, 生产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二是地区发展不协调,表现为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化严重, 由于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 重复生产、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如80-90年代的浙江省水泥行业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三是城镇化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无论是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较,还是按现代化标准要求和工业化进程要求看都比较低, 城镇化发展进程严重滞后, 人均GDP 已为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但城市化水平还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四、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和空间,没有足够的经济总量变化,就会限制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能性和空间,制约新兴产业成长和主导产业转换。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即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中心,不仅仅包括提高人均收入水平,还包括更公平的教育和就业机会、更大程度的性别平等、更好的健康和营养、更可持续的自然环境、更公正的司法及法律体系、更富足的文化生活、更有效的社会治理。但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尤其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往往受到忽视。
  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除了取决于要素投入数量以外,还取决于各种要素配置,主要是资源配置方式能否顺应和满足需求的变化,而产业结构是影响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配置合理与否的主要因素。在现实经济体系中,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企业之间的利用效率不同,生产要素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流动,从需求萎缩的产业向需求扩张较快的产业流动,使不同的产业此消彼长。产业结构的这种调整能够减少瓶颈,分配资源给生产率较高、适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产业,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继续增长的起点,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至关重要。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根据新的情况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就会受到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束缚,产业结构就会阻碍经济增长。如果根据新的情况,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就会释放经济增长的潜能,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消除不利因素,促进经济增长。如国家级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工业发展的奖励政策,经过历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仅仅关停了污染大户红棉印染厂就投入了4000多万元,但开发区引进了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汽配机电产业等主导优势产业,如引进了浙江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四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环保设备生产公司,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2011年区内28家高新技术企业,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已经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9%、57%、63%、67%。行业资产总额为2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超25亿,比05年翻了一倍。
  第五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现时已拟出的定义已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我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即要正视和体现公平要求,生态可持续发展即把人为的干预自觉控制在生态系统维持自身动态平衡所许可的范围之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增长必须体现效率的追求,最大限度地以较少的资源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社会福利总量。
  第六章结论
  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及社会总需求的稳健增长,从根本上,还是供给的增长,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为了实现总供给的增加。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经济高速增长不可能长期建立在基于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之上,必须以动态的技术变迁和产业升级为基础。只有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区域的持续快速发展。环保既是发展,也是转型。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我国国情新的基本特征,而环境问题的背后往往是资源的过度消耗。加强环保可以倒逼经济转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转方式成效的重要标志,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环境、促进节约资源会带来大量新的需求,促进技术进步,催生新的产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当前国际竞争已经从传统领域延伸到环境领域,以环保为名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加强生态环保,有利于我们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拓展发展空间。可见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谭顺福,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管理世界》(月刊),2007,第六期
  [2]徐震,2012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3] 《中国21世纪议程》,1994.3.25国务院审议通过。
  [4]潘基文,《具有承受力的人类、具有复原能力的地球:值得选择的未来》,2012年3月16日联合国大会
  [5]周叔莲,刘戒骄,《理论前沿》2009年第8期
  [6]高辰颖,试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18期
  [7]郭克莎,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应有所为[J]瞭望新闻周刊2001(2)。
  [9]卢福财。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出版社
  [10]赵洪菊,浅谈钢材行业的发展状况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州期刊联盟
  致谢
  感谢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领导,在我收集资料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其他文献
【摘要】: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当前已经成为世界关注问题,本文主要对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现状作了探析,结合自身的调查经验,重点强调了场地与四周环境的相关性与土壤隐性污染源调查的重要性。希望能对同行带来一些借鉴。  【关键词】:污染场地 土壤 地下水    1.引言  当前,我国对这方面的状况仍然欠缺全面的研究和调查,对场地污染致使疾病的总体情况并不了解。场地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我国很多的
期刊
【摘要】通过使用甘草膦来对桉树林来进行化学除草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发现:通过使用甘草膦来实施桉树林地化学除草具有可行性,并且具有药效长、除草效果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的特点,从而可以很好的缓解幼树与杂草之间的矛盾,最终促使桉树的健康生长。与人工除草相比较,化学除草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化学除草技术在桉树幼林抚育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桉树;化学除草;甘草膦;实际应用  1、前言  在
期刊
摘 要:落叶松是黑龙江林区常见的松树类型,也是各种林业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树种。落叶松可以应用在人工混交林中可以充分发挥落叶松的各种优势和综合效应,达到提高混交林营造质量的目的。本文根据黑龙江林区落叶松人工混交林营造的实际,在强调落叶松人工混交林优势的基础上,说明了落叶松人工混交林营造中混交比例配置、混交林整地、混交林营造等关键技术的要点,为黑龙江林区深化落叶松人工混交林营造工作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总结。
期刊
摘 要: 油田全年电耗中抽油井电费成本占总耗电量的65.6%,有效地降低抽油井耗电量,是降本增效、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抽油井耗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井筒耗能、抽油机、电机耗能和输电线路损耗。为有效地降低抽油井耗电量,在降低井筒耗能方面采取优化生产参数、加药热洗降粘等措施;在降低抽油机、电机耗能方面采取及时调整抽油机平衡、合理匹配电机、落实抽油机保养、调整工作、新工艺新技术尝试等措施;在降低输电
期刊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工业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注重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了当前重要的研究话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给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提升环保意识,注重生态设计,是绿化建设秉承的宗旨,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园林绿化中生态设计的现状和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生态设计在园林绿化中的真正体现,给我国生态平衡和环境和谐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生态设计
期刊
本文主要是从实事出发,分析现在人民币迅速升值的原因,再分析人民币升值后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任何一个事件都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我们也是从正反面来进行剖析的。之后,我们探讨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   [关键词]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外贸易;影响;  我国从2005年7月21日起,不再盯住单一的美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一路飙升,近段
期刊
摘要: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我国,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的水环境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污染,而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文章通过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 生活污水 经济水平 水环境污染     一、引言  在我国,农村的水环境污染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严重,而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的生活污水的处理相比于城市还有很
期刊
摘 要:在油气集输系统中,输油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着集输系统能否稳定运行。本文对其所采用的技术做了详细分析,并谈了其维修保养工作,最后对其如何能实现经济运行进行分析。  关键词:输油泵;油气集输系统  输油泵在油气集输系统中十分关键,在长期的使用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如电机损坏、油泵抽空等,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缺乏有效的监控,二是缺乏合理的诊断。就输油泵本身来说,其转子转动的距离较长,再加
期刊
摘要:在建设项目综合管理中,竣工验收监测作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在整个验收监测的过程中,要从环保管理检查、质量控制等方面着手,形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整体效果。本文将围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有效措施,全面推动整个项目建设的规范化、全面化路径。  关键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从
期刊
摘 要:油田生产中抽油机平衡调整方法较多,每种方法的调整效果不同。分析了评价抽油机平衡的3个基本准则,指出3个评价标准均可通过提取抽油机单冲程功率曲线中的信息获得。对抽油机调平衡后,使其同时满足3个基本准则时,可认为抽油机处于理想的平衡状态。现场试验测试和数据分析表明:采用准则二中的功率法调平衡后,抽油机可同时满足准则一和准则二,并接近准则三的要求,可实现抽油机平衡调节。  关键词:游梁式抽油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