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监测辽宁省哨点医院病毒性腹泻病例,了解病毒性腹泻病原流行特征,探讨病毒性腹泻病原变异和流行规律.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辽宁省哨点医院粪便标本639份,采用PCR和RT-PCR检测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腺病毒.计数资料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639份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5.96%,杯状病毒为11.25%,星状病毒为1.25%,腺病毒为0.31%.检出A组轮状病毒101份,G3、P[8]型为优势株;C组轮状病毒1份,为辽宁省首次检出,并通过分子生物学分析,C组轮状病毒核苷酸序列JX407109与日本暴发疫情核苷酸序列AB648916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序列一致性达到99%.检出杯状病毒72份,包括诺如病毒70份,为GⅡ/4型,札如病毒2份.检出星状病毒8份,以1型为主.检出腺病毒2份为41型.辽宁省病毒性腹泻高发月份为12月至次年2月,轮状病毒和星状病毒以5岁以下儿童高发,杯状病毒感染无年龄差异.结论 辽宁省病毒性腹泻主要病原为A组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C组轮状病毒与日本暴发疫情核苷酸序列较近,需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