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就走着,并不说话。” ——莱明
现代诗写作的语言向度,自第三代诗人之后便一直都是国内诗学的一个主要问题。那么毫无疑问,如今看待语言的方式便决定了一个诗人进入写作的方式。瓦莱里论诗有句精辟之言:“诗句是语言的感性力量和智识力量之间神奇而格外脆弱的平衡。”a在当下国内的青年诗人群体中,莱明无疑是具有标识性的诗人之一。承袭第三代诗人对诗歌语言的关注,莱明在其诗集《慢花园》中将这种语言的平衡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其写作呈现出饱满、舒缓、矛盾而又精确的艺术特质,正如其所言:“平衡,然后前进。”(《慢跑的人》)
平衡术:词语破碎之处无物
“词语破碎之处无物”,格奥尔格的这句诗点出了现代诗语言的真谛。诗歌的语言是自足的,所表达的东西并非先于诗歌,而是唯有在词语之中才能得到自身的感受。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就很敏锐地把握到了诗歌语言非介入性的这种符号自指特点。在《写作的零度》中,他区分出现代诗的一种异于散文的零度特质:“现代诗中则正相反,字词产生了一种形式的连续性,从中逐渐滋生出一种如无字词就不可能出现的、思想的或情感的内涵。因此言语就是一种包含着更富精神性构思的时间,在其中‘思想’通过偶然出现的字词而逐渐形成和确立。”b
莱明的诗就呈现出这种零度特点,其写作的情性凝聚在词语的交织与建构中,以词语的绵延、变换推进着诗的发生。比如我们来看这首《与谢铜君游望江公园偶得》:
松与竹的边界,薄雾升起精致的手掌;
像刚下过雨,空气中浮动一层盐粒。
我们两人,或者其他更多的人,在一天结束前
来到此:神力隐退,细微之物不容易看见。
这是平凡的一天,我们轻松又愉悦;
没有山怪环伺,暮色透彻如泪滴——
从它持续降落的高度,我们站在彼此可感知
的位置,将自我不断提升至这个平面:
(跌宕、魅力)有闪亮之人*
重召我们心中的大神、小神。
……我们就走着,并不说话。寂静的园林,
松徑突然伸向塔顶,擅长眺望的鸟类正
举目练习。而人群,像栅栏里圈着的
一排浪,叠成山,又坍塌在此。
(注:*闪亮之人指唐代女诗人薛涛。)
(《与谢铜君游望江公园偶得》)
在此诗中,首行“松、竹”“薄雾”“精致的手掌”,引出次行“雨”“盐粒”,点出雨后公园的环境;第三行“我们”一词人物开始出现,与“一天结束前”合在一起,随即引出了第五行的抒情:“这是平凡的一天,我们轻松又愉悦”,情感的表达由此显得十分自然而平稳。而第六行的“暮色透彻如泪滴”不但与上文“一天结束”“薄雾”“雨”意象统一,同时“泪滴”一词更是保持住了前面诗句的内在抒情语感,同时还引出了后面的节奏变化——“泪滴”开始“降落”。
如果说前三节尚在一个语调之中,第四节、第五节则进入一个转换,自具象的环境转入抽象的心境,由“暮色”的“泪滴”转入了二人的内心变化。在这个抽象之中,“降落”又与“提升”对应,前面“神力隐退”“细微之物不容易看见”的现实环境,此时则开始重新在“我们”的心中“闪亮”,召回神明。
在这个动态过程完成之后,五六节重新转入现实层面的具象描述:“我们就走着,并不说话。”当“我们”不断提升,重新召回内心的神明之后,松林也开始“伸向塔顶”,整个画面也显得开阔起来,而人群则退为背景,成为“我们”心海之“平面”涌动的“浪”。
再联系题目“与谢铜君”,以及松、竹的君子隐喻,可看出这是一首交游之作,整首诗通过词语的流变、结构的布局,将友人之间内心共鸣、默契的心境与外在环境的描写交融在一起,情绪自有内在变化,却又含而不露。
通过上述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莱明这种词语的平衡术在于:每一个词语都放置在一首诗整体的布局之中,即使差异较大的词语也如同从同一种风格中生出,与诗歌整体发生共鸣,并显现出了超过词语本身的成分——一种非直露的、沉默的抒情在词语之中将自身显现出来。
由此,对“造景师”莱明来说,诗歌语言的“虚构”便在完整与不完整的平衡之中成了一种“缓慢的品质”(《冒险家》)。而语言的重要性在于语言即世界,世界即生活。对此,维特根斯坦在其《逻辑哲学论》中就有这样的表述:“我的语言的界限意谓我的世界的界限。”c
所以语言的使用方式也就意味着生活的方式,莱明这种“虚构的”写作也就意味着一种面对世界的新的生活方式的开启,就像他在《隐居的熊:一张诗集插画的素描》表述的那样:“而我们的探险深陷于此/一次语言的提速改变了熊的日常生活。/瞧,世界就顺势跌进这双涨潮的眼。”其日常生活便在写作“语言的提速”中得以改变。
那么,对诗人而言,这是怎样的生活?
平衡术:柔软与坚硬
除了个别词语与整体在结构布局中的精准把握外,对莱明而言,其零度写作在对词语的意象生成中还把握了一种意象之间的内在平衡。平衡,意味着一种张力,在他的写作中,这种张力得自于从抒情中分离出的节制和反思。梳理其文本,我们可以发现感性力量与智识力量在其文本中呈现出两类不同的意象。
莱明惯写“海”,这可能与他阅读约翰·班维尔的小说《海》有某种关联。而围绕“海”这个意象,在聚合关系上则凝结出一系列液滴类、无定型的意象,比如雨、雾、雪、河、波浪、泡沫,空气、风等。这类意象在其诗作中常蕴含着一种舒缓、涌动的内在情绪。另一类则可归为带有某种恒定性和坚固性的固态意象,如盐粒、铁、礁石、岩石、贝壳、镜子、蛋壳等,在其诗作中则常表现出一种拒绝性、抵抗性、力量性的姿态。
当梳理出这两类意象之后,我们便自然引出一个问题:诗人这样的写作意味着什么?
不妨从文本中来寻找,在《造景师》中有这样一句可谓是直接点出了诗人心境:“第五次失败中,你对隐居/有了新的见解。”可见诗人在写作中充满了从日常生活中抽身而出的归隐心态,而在《移动的墓群》中起句更是直接点明了“海”与“隐居”之间的关系:“初夏,月亮发了新芽。你劝我,去海边隐居。”所以对诗人来说,“海”意味着一种自身保留的精神处所。《慢花园》也好,《海中居》也好,这一主题可以说在其诗歌中不断贯穿、打磨。由此,因隐居之“海”而生发出的“液滴”意象也就具有了诗人内心隐秘的情性,一种内在的柔软情性。同时,这种柔软的情性在诗人笔下也被赋予了某种身体性,比如“整日睡在海面而海是我朋友的一块腿骨”(《诗剧三章》),“大海/你看见什么?愿不愿交换彼此肉体”(《造景师》),“海赐我海的电动身”(《海》)。由此,诗人对精神之海的渴求在其诗歌里完成了一种身体隐喻的转换。 从柔软的身体出发,诗人生发出了另一类固态意象,作为拒绝性、抵抗性、力量性的姿态出现在诗歌中,“如铁器,击向/更坚硬的礁石”(《小事诗·看海》)。如果说“礁石”有着某种现实的坚硬隐喻,“铁器”可以说便是诗人面对现实的姿态,而这种姿态对诗人来说化为了一种面对现实伪装的“面具”。比如《慢跑的人》中的“呼吸——回声中的铁器、 面具”一句便将铁器与面具联系起来。而在莱明的诗歌中这种隐喻多以一种组合意象的方式呈现,比如《小事诗:观雨》《雾》中的“铁皮雾”“铁皮云”“玻璃雾”等。“铁皮”意味着一种坚硬的外壳,而“雾”“云”则意味着一种内在的柔软。在《散步》一诗中亦有“石头: 固态的潮汐”这样的意象。同时这种组合意象在诗人笔下也完成了一次融合,以“螃蟹”的意象呈现,如《诗剧三章》中的“现在,朋友离去,海穿上鞋子/抵达寄居蟹。抵达寄居蟹,寄居蟹”以及《慢诗》中的“像螃蟹/爬上树顶:危险的爱,动作迟缓且精致”。
“螃蟹”意象即是诗人对柔情的守护以及对现实抵抗的一种隐喻,诗人的旅程由此“在一只精美的蛋壳里,生活是限定的区域,别的东西都进不来”(《蛋壳包的夏天》)。然而,诗人满足于这种伪装的“面具”了吗?不,并非如此,诗人以伪装的现实“面具”示人,这是一种碎裂,而在这种碎裂之中诗人却依然期待真实的“面孔”,去看见“不完整之中的完整”(《抵达之美》)。
注意,在诗人的笔下,面对现实的“面具”完成了一次向面对虚构的“面孔”的转换。在其文本中,“面孔”与他的精神之海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小事诗:观雨》中有诗句“我鼓动言词, 在波面/雕刻你的面孔”,《海》中有诗句“我该怎样停下来看它,/把惊动的海角锁进我年轻面孔的牢笼?”对诗人来说,唯有虚构的海中的面孔才是真实的,他“绕着那不存在的虚拟中心:/飞奔、 画圆。/——面孔组成了此处的移动风景”(《慢跑的人》)。诗人在笔下操作著一种赋形、显现的平衡术,“借助真实的凹凸不平”(《雾》)让显现得以赋形,在写作中以语言抵达世界的真实,这便是诗人的抵达之美。
由此诗人隐居在诗中,避开生活,然后谈论生活,他“返回抒情的内部”(《冒险家》)。
平衡术:引向谈话的沉默
那么,当诗人从“生命的形式中取消声音”,“返回抒情的内部”之后,外部一切就都变得寂静起来。诗人在诗中这样写道:“潮水来了。潮水退了。/除了我都是寂静的。”(《除了我都是寂静的》)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个体的生命声响此时在这种退居的环境之中凸显出来。在现实中是“我们就走着,并不说话”(《与谢铜君游望江公园偶得》),而退居之后,此时说话“并非不是好事”,他甚至这样写道:“就一直说话,这才是我们该做的。”(《移动的墓群》)
现代社会的语言作为人际交往的工具无疑太过于物化和功利,因此诗人选择了保持沉默。而诗歌语言不同,“在这种对社会的抗议中,抒情诗表达了人们对于现实不同的另一个世界的幻想”d。它歧义、含蓄,使退居的诗人“一只眼打开是惊奇”(《隐居的熊: 一张诗集插画的素描》)。而正是这种惊讶使得生命原初的本真体验得以显现,正如海德格尔在《什么是哲学》一文中所说:“我们在惊讶中约束着自己。我们仿佛从存在者那里退回来——从存在者存在并且如是存在而不是别样存在这回事情那里退回来。惊讶也不全在于从存在者之存在那里退回来;相反,作为这种退却和自我约束,惊讶同时好像被拉向和系执于它所退出的地方。因此,惊讶就是一种倾向,在此倾向中并且为了这种倾向,存在者之存在自行开启出来。”e
在海德格尔看来,真正的哲学正是这种惊奇所生发的调音。在这种合辙的调音中,一种与存在者之存在的声音相协调的响应得以发生,这是一种共鸣。海德格尔由此写道:“此响应乃一种言说。它效力于语言。”f
所以保持沉默并非真正的生活,而将沉默引向言说,本真的存在才在词语的命名中得以显现。对诗人莱明而言,这种言说在于“我们”之间的“说话”,即谈话。而谈话并非独白,布朗肖在《无尽的谈话》一书中向我们展示了谈话的独特性在于同伴之间轮流讲话。轮流则说明每一次言说都开始于上一次言说的中断,但同时又因相互的理解而具有一种连贯的统一性。g这样,作为言说的谈话因为理解使得言说在打断的进行中得以达成。那么对写作而言,在以诗为中介的言说中,即使旧有的诗人消失,旧有的写作中断,写作者依然可以通过这种谈话,让本真的言说实现。
由此,在引向谈话的平衡术中,诗人莱明得以“退回暗处”,“旅行在,两只耳朵之间”(《短剧:夜读》)去“捕获疲倦的声音”(《短剧:夜读》)。这样,谈话也就意味着一种真正的交流,这种交流呈现在诗人的诗歌文本中则始终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主体间的交谈,而非一对多的演说。作为主体独白的演说过于傲慢、喧闹、公开,对在诗中退居的莱明来说无疑是不适的,而在“你”“我们”这样人称表述的交谈中氛围就私密、亲切了许多,大写的主体就此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个体的生命经验在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中逐渐展开。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酬赠诗,比如《与谢铜君游望江公园偶得》《诗:寄亚欣》《丙申初雨后登黔灵山遥寄好友》《蛋壳包的夏天——致L》《一日结束——给L》《短剧: 盲人理发师——致J》《致父亲》等。
莱明阅读很广,同时也涉猎翻译,因此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谈话除了酬赠诗的方式外,还或隐或显地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出与很多诗人的应和,使得其文本呈现出一种多义的复调。比如在《南方的海》《来自冬天的第二封信》等诗中对希尼、策兰等诗人诗句的直接引用,以及分散在其诗歌中对策兰、沃尔科特等诗人的意象的借鉴、化用。在其组诗《诗剧三章》中更是直接以卡瓦菲斯、毕肖普、辛波斯卡三位诗人和他们的死亡年份为题。在他与这些诗人的谈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达成了一种对生命体验的理解。这种理解既是对他者的理解,更是对自我的理解。通过这种理解,生命经验便在他者与自我间得到传承、融会、贯通。
保持沉默,而将写作引向谈话,这就是诗的言说。 余论:怀乡之“雪”
对于“造景师”莱明的诗来说,当我们从其语言“虚构”的零度写作展开时,不免对其诗歌“介入”的维度有所忽略。然而时代现实的怀乡情绪在其写作中却也是不容忽视的,这种情绪在其诗歌中以“雪”的意象集中流露出来。
如果说“海”意味着诗人笔下虚构的精神花园,那么“雪”则具有一种时间性,指涉了一种逝去的时光,比如在《造景师》中有这样的诗句:“被雪覆盖的年代,激情消退。”
同时,虽然在诗人笔下同样作为液滴类、无定型的意象,“雪”和“海”一样暗含了一种柔软情绪,但“雪”的指涉与“海”从现实抽离的虚构不同,它更多的是指涉一种针对尘世的虚构和书写。这种对虚构尘世的描述的笔调在《农家日》中体现得最为直接,如这句:“你说得对,我们该出来走走/看看生活的变化;鱼的价格/怎样,储存过冬的食物还够吗?”诗人谈论生活的口吻与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十分类似,这样理想主义式的幸福生活的虚构在《冒险家》中亦同样出现:“纯白的吆喝声。宝蓝的马蹄音/姑娘们苏醒在一扇窗子前,雪的记忆/存有一匹马的倒影。”类似的笔调在《新时代婚姻》《来自冬天的第一封信》中也同样出现。
而“雪”的这种归乡情绪,在《来自冬天的第二封信》中则更为浓厚,同时所怀之“乡”也不局限在虚构中,而流露出一些现实的口吻,如:“我生活的南方的小镇,人口稀少,在冬天/雪也很少下。但人们时常谈起雪,比赛/谁看见的雪多,雪美。”“造景师”终于开始直书现实。
而《致父亲》这首无疑是极其珍贵的,它意味着诗人另一个写作向度的产生。在这首诗中,诗人不再抽离,而开始直接叙述着与父亲之间的旧事:“多年以后,我们的梦想/都实现了。城市的户口本上/我们的名字像落日一样肥胖”,“喝酒/喝酒,一直喝到天亮。”生存的挣扎、怀乡的抒情在这首诗中全都带着醉意被浓烈地道出。
在笔者看来,这几首诗新的变化可以说是莱明正从语言平衡术中开始了某种蜕变,开始了比这更为丰富外露的情性,充满了更多对现实生活本身的感悟和抒怀。那么,对莱明依然持续打磨的写作而言,我们便有了一种新的期待,即:前进,去抵达新的平衡。
a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73页。
b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c路得维希·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王平复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157页。
d阿尔多诺:《谈抒情诗与社会的关系》,《德语诗学文选》下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23页。
ef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 1996年版,第603页,第606页。
g莫里斯·布朗肖:《無尽的谈话》,尉光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39页。
现代诗写作的语言向度,自第三代诗人之后便一直都是国内诗学的一个主要问题。那么毫无疑问,如今看待语言的方式便决定了一个诗人进入写作的方式。瓦莱里论诗有句精辟之言:“诗句是语言的感性力量和智识力量之间神奇而格外脆弱的平衡。”a在当下国内的青年诗人群体中,莱明无疑是具有标识性的诗人之一。承袭第三代诗人对诗歌语言的关注,莱明在其诗集《慢花园》中将这种语言的平衡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其写作呈现出饱满、舒缓、矛盾而又精确的艺术特质,正如其所言:“平衡,然后前进。”(《慢跑的人》)
平衡术:词语破碎之处无物
“词语破碎之处无物”,格奥尔格的这句诗点出了现代诗语言的真谛。诗歌的语言是自足的,所表达的东西并非先于诗歌,而是唯有在词语之中才能得到自身的感受。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就很敏锐地把握到了诗歌语言非介入性的这种符号自指特点。在《写作的零度》中,他区分出现代诗的一种异于散文的零度特质:“现代诗中则正相反,字词产生了一种形式的连续性,从中逐渐滋生出一种如无字词就不可能出现的、思想的或情感的内涵。因此言语就是一种包含着更富精神性构思的时间,在其中‘思想’通过偶然出现的字词而逐渐形成和确立。”b
莱明的诗就呈现出这种零度特点,其写作的情性凝聚在词语的交织与建构中,以词语的绵延、变换推进着诗的发生。比如我们来看这首《与谢铜君游望江公园偶得》:
松与竹的边界,薄雾升起精致的手掌;
像刚下过雨,空气中浮动一层盐粒。
我们两人,或者其他更多的人,在一天结束前
来到此:神力隐退,细微之物不容易看见。
这是平凡的一天,我们轻松又愉悦;
没有山怪环伺,暮色透彻如泪滴——
从它持续降落的高度,我们站在彼此可感知
的位置,将自我不断提升至这个平面:
(跌宕、魅力)有闪亮之人*
重召我们心中的大神、小神。
……我们就走着,并不说话。寂静的园林,
松徑突然伸向塔顶,擅长眺望的鸟类正
举目练习。而人群,像栅栏里圈着的
一排浪,叠成山,又坍塌在此。
(注:*闪亮之人指唐代女诗人薛涛。)
(《与谢铜君游望江公园偶得》)
在此诗中,首行“松、竹”“薄雾”“精致的手掌”,引出次行“雨”“盐粒”,点出雨后公园的环境;第三行“我们”一词人物开始出现,与“一天结束前”合在一起,随即引出了第五行的抒情:“这是平凡的一天,我们轻松又愉悦”,情感的表达由此显得十分自然而平稳。而第六行的“暮色透彻如泪滴”不但与上文“一天结束”“薄雾”“雨”意象统一,同时“泪滴”一词更是保持住了前面诗句的内在抒情语感,同时还引出了后面的节奏变化——“泪滴”开始“降落”。
如果说前三节尚在一个语调之中,第四节、第五节则进入一个转换,自具象的环境转入抽象的心境,由“暮色”的“泪滴”转入了二人的内心变化。在这个抽象之中,“降落”又与“提升”对应,前面“神力隐退”“细微之物不容易看见”的现实环境,此时则开始重新在“我们”的心中“闪亮”,召回神明。
在这个动态过程完成之后,五六节重新转入现实层面的具象描述:“我们就走着,并不说话。”当“我们”不断提升,重新召回内心的神明之后,松林也开始“伸向塔顶”,整个画面也显得开阔起来,而人群则退为背景,成为“我们”心海之“平面”涌动的“浪”。
再联系题目“与谢铜君”,以及松、竹的君子隐喻,可看出这是一首交游之作,整首诗通过词语的流变、结构的布局,将友人之间内心共鸣、默契的心境与外在环境的描写交融在一起,情绪自有内在变化,却又含而不露。
通过上述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莱明这种词语的平衡术在于:每一个词语都放置在一首诗整体的布局之中,即使差异较大的词语也如同从同一种风格中生出,与诗歌整体发生共鸣,并显现出了超过词语本身的成分——一种非直露的、沉默的抒情在词语之中将自身显现出来。
由此,对“造景师”莱明来说,诗歌语言的“虚构”便在完整与不完整的平衡之中成了一种“缓慢的品质”(《冒险家》)。而语言的重要性在于语言即世界,世界即生活。对此,维特根斯坦在其《逻辑哲学论》中就有这样的表述:“我的语言的界限意谓我的世界的界限。”c
所以语言的使用方式也就意味着生活的方式,莱明这种“虚构的”写作也就意味着一种面对世界的新的生活方式的开启,就像他在《隐居的熊:一张诗集插画的素描》表述的那样:“而我们的探险深陷于此/一次语言的提速改变了熊的日常生活。/瞧,世界就顺势跌进这双涨潮的眼。”其日常生活便在写作“语言的提速”中得以改变。
那么,对诗人而言,这是怎样的生活?
平衡术:柔软与坚硬
除了个别词语与整体在结构布局中的精准把握外,对莱明而言,其零度写作在对词语的意象生成中还把握了一种意象之间的内在平衡。平衡,意味着一种张力,在他的写作中,这种张力得自于从抒情中分离出的节制和反思。梳理其文本,我们可以发现感性力量与智识力量在其文本中呈现出两类不同的意象。
莱明惯写“海”,这可能与他阅读约翰·班维尔的小说《海》有某种关联。而围绕“海”这个意象,在聚合关系上则凝结出一系列液滴类、无定型的意象,比如雨、雾、雪、河、波浪、泡沫,空气、风等。这类意象在其诗作中常蕴含着一种舒缓、涌动的内在情绪。另一类则可归为带有某种恒定性和坚固性的固态意象,如盐粒、铁、礁石、岩石、贝壳、镜子、蛋壳等,在其诗作中则常表现出一种拒绝性、抵抗性、力量性的姿态。
当梳理出这两类意象之后,我们便自然引出一个问题:诗人这样的写作意味着什么?
不妨从文本中来寻找,在《造景师》中有这样一句可谓是直接点出了诗人心境:“第五次失败中,你对隐居/有了新的见解。”可见诗人在写作中充满了从日常生活中抽身而出的归隐心态,而在《移动的墓群》中起句更是直接点明了“海”与“隐居”之间的关系:“初夏,月亮发了新芽。你劝我,去海边隐居。”所以对诗人来说,“海”意味着一种自身保留的精神处所。《慢花园》也好,《海中居》也好,这一主题可以说在其诗歌中不断贯穿、打磨。由此,因隐居之“海”而生发出的“液滴”意象也就具有了诗人内心隐秘的情性,一种内在的柔软情性。同时,这种柔软的情性在诗人笔下也被赋予了某种身体性,比如“整日睡在海面而海是我朋友的一块腿骨”(《诗剧三章》),“大海/你看见什么?愿不愿交换彼此肉体”(《造景师》),“海赐我海的电动身”(《海》)。由此,诗人对精神之海的渴求在其诗歌里完成了一种身体隐喻的转换。 从柔软的身体出发,诗人生发出了另一类固态意象,作为拒绝性、抵抗性、力量性的姿态出现在诗歌中,“如铁器,击向/更坚硬的礁石”(《小事诗·看海》)。如果说“礁石”有着某种现实的坚硬隐喻,“铁器”可以说便是诗人面对现实的姿态,而这种姿态对诗人来说化为了一种面对现实伪装的“面具”。比如《慢跑的人》中的“呼吸——回声中的铁器、 面具”一句便将铁器与面具联系起来。而在莱明的诗歌中这种隐喻多以一种组合意象的方式呈现,比如《小事诗:观雨》《雾》中的“铁皮雾”“铁皮云”“玻璃雾”等。“铁皮”意味着一种坚硬的外壳,而“雾”“云”则意味着一种内在的柔软。在《散步》一诗中亦有“石头: 固态的潮汐”这样的意象。同时这种组合意象在诗人笔下也完成了一次融合,以“螃蟹”的意象呈现,如《诗剧三章》中的“现在,朋友离去,海穿上鞋子/抵达寄居蟹。抵达寄居蟹,寄居蟹”以及《慢诗》中的“像螃蟹/爬上树顶:危险的爱,动作迟缓且精致”。
“螃蟹”意象即是诗人对柔情的守护以及对现实抵抗的一种隐喻,诗人的旅程由此“在一只精美的蛋壳里,生活是限定的区域,别的东西都进不来”(《蛋壳包的夏天》)。然而,诗人满足于这种伪装的“面具”了吗?不,并非如此,诗人以伪装的现实“面具”示人,这是一种碎裂,而在这种碎裂之中诗人却依然期待真实的“面孔”,去看见“不完整之中的完整”(《抵达之美》)。
注意,在诗人的笔下,面对现实的“面具”完成了一次向面对虚构的“面孔”的转换。在其文本中,“面孔”与他的精神之海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小事诗:观雨》中有诗句“我鼓动言词, 在波面/雕刻你的面孔”,《海》中有诗句“我该怎样停下来看它,/把惊动的海角锁进我年轻面孔的牢笼?”对诗人来说,唯有虚构的海中的面孔才是真实的,他“绕着那不存在的虚拟中心:/飞奔、 画圆。/——面孔组成了此处的移动风景”(《慢跑的人》)。诗人在笔下操作著一种赋形、显现的平衡术,“借助真实的凹凸不平”(《雾》)让显现得以赋形,在写作中以语言抵达世界的真实,这便是诗人的抵达之美。
由此诗人隐居在诗中,避开生活,然后谈论生活,他“返回抒情的内部”(《冒险家》)。
平衡术:引向谈话的沉默
那么,当诗人从“生命的形式中取消声音”,“返回抒情的内部”之后,外部一切就都变得寂静起来。诗人在诗中这样写道:“潮水来了。潮水退了。/除了我都是寂静的。”(《除了我都是寂静的》)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个体的生命声响此时在这种退居的环境之中凸显出来。在现实中是“我们就走着,并不说话”(《与谢铜君游望江公园偶得》),而退居之后,此时说话“并非不是好事”,他甚至这样写道:“就一直说话,这才是我们该做的。”(《移动的墓群》)
现代社会的语言作为人际交往的工具无疑太过于物化和功利,因此诗人选择了保持沉默。而诗歌语言不同,“在这种对社会的抗议中,抒情诗表达了人们对于现实不同的另一个世界的幻想”d。它歧义、含蓄,使退居的诗人“一只眼打开是惊奇”(《隐居的熊: 一张诗集插画的素描》)。而正是这种惊讶使得生命原初的本真体验得以显现,正如海德格尔在《什么是哲学》一文中所说:“我们在惊讶中约束着自己。我们仿佛从存在者那里退回来——从存在者存在并且如是存在而不是别样存在这回事情那里退回来。惊讶也不全在于从存在者之存在那里退回来;相反,作为这种退却和自我约束,惊讶同时好像被拉向和系执于它所退出的地方。因此,惊讶就是一种倾向,在此倾向中并且为了这种倾向,存在者之存在自行开启出来。”e
在海德格尔看来,真正的哲学正是这种惊奇所生发的调音。在这种合辙的调音中,一种与存在者之存在的声音相协调的响应得以发生,这是一种共鸣。海德格尔由此写道:“此响应乃一种言说。它效力于语言。”f
所以保持沉默并非真正的生活,而将沉默引向言说,本真的存在才在词语的命名中得以显现。对诗人莱明而言,这种言说在于“我们”之间的“说话”,即谈话。而谈话并非独白,布朗肖在《无尽的谈话》一书中向我们展示了谈话的独特性在于同伴之间轮流讲话。轮流则说明每一次言说都开始于上一次言说的中断,但同时又因相互的理解而具有一种连贯的统一性。g这样,作为言说的谈话因为理解使得言说在打断的进行中得以达成。那么对写作而言,在以诗为中介的言说中,即使旧有的诗人消失,旧有的写作中断,写作者依然可以通过这种谈话,让本真的言说实现。
由此,在引向谈话的平衡术中,诗人莱明得以“退回暗处”,“旅行在,两只耳朵之间”(《短剧:夜读》)去“捕获疲倦的声音”(《短剧:夜读》)。这样,谈话也就意味着一种真正的交流,这种交流呈现在诗人的诗歌文本中则始终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主体间的交谈,而非一对多的演说。作为主体独白的演说过于傲慢、喧闹、公开,对在诗中退居的莱明来说无疑是不适的,而在“你”“我们”这样人称表述的交谈中氛围就私密、亲切了许多,大写的主体就此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个体的生命经验在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中逐渐展开。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酬赠诗,比如《与谢铜君游望江公园偶得》《诗:寄亚欣》《丙申初雨后登黔灵山遥寄好友》《蛋壳包的夏天——致L》《一日结束——给L》《短剧: 盲人理发师——致J》《致父亲》等。
莱明阅读很广,同时也涉猎翻译,因此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谈话除了酬赠诗的方式外,还或隐或显地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出与很多诗人的应和,使得其文本呈现出一种多义的复调。比如在《南方的海》《来自冬天的第二封信》等诗中对希尼、策兰等诗人诗句的直接引用,以及分散在其诗歌中对策兰、沃尔科特等诗人的意象的借鉴、化用。在其组诗《诗剧三章》中更是直接以卡瓦菲斯、毕肖普、辛波斯卡三位诗人和他们的死亡年份为题。在他与这些诗人的谈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达成了一种对生命体验的理解。这种理解既是对他者的理解,更是对自我的理解。通过这种理解,生命经验便在他者与自我间得到传承、融会、贯通。
保持沉默,而将写作引向谈话,这就是诗的言说。 余论:怀乡之“雪”
对于“造景师”莱明的诗来说,当我们从其语言“虚构”的零度写作展开时,不免对其诗歌“介入”的维度有所忽略。然而时代现实的怀乡情绪在其写作中却也是不容忽视的,这种情绪在其诗歌中以“雪”的意象集中流露出来。
如果说“海”意味着诗人笔下虚构的精神花园,那么“雪”则具有一种时间性,指涉了一种逝去的时光,比如在《造景师》中有这样的诗句:“被雪覆盖的年代,激情消退。”
同时,虽然在诗人笔下同样作为液滴类、无定型的意象,“雪”和“海”一样暗含了一种柔软情绪,但“雪”的指涉与“海”从现实抽离的虚构不同,它更多的是指涉一种针对尘世的虚构和书写。这种对虚构尘世的描述的笔调在《农家日》中体现得最为直接,如这句:“你说得对,我们该出来走走/看看生活的变化;鱼的价格/怎样,储存过冬的食物还够吗?”诗人谈论生活的口吻与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十分类似,这样理想主义式的幸福生活的虚构在《冒险家》中亦同样出现:“纯白的吆喝声。宝蓝的马蹄音/姑娘们苏醒在一扇窗子前,雪的记忆/存有一匹马的倒影。”类似的笔调在《新时代婚姻》《来自冬天的第一封信》中也同样出现。
而“雪”的这种归乡情绪,在《来自冬天的第二封信》中则更为浓厚,同时所怀之“乡”也不局限在虚构中,而流露出一些现实的口吻,如:“我生活的南方的小镇,人口稀少,在冬天/雪也很少下。但人们时常谈起雪,比赛/谁看见的雪多,雪美。”“造景师”终于开始直书现实。
而《致父亲》这首无疑是极其珍贵的,它意味着诗人另一个写作向度的产生。在这首诗中,诗人不再抽离,而开始直接叙述着与父亲之间的旧事:“多年以后,我们的梦想/都实现了。城市的户口本上/我们的名字像落日一样肥胖”,“喝酒/喝酒,一直喝到天亮。”生存的挣扎、怀乡的抒情在这首诗中全都带着醉意被浓烈地道出。
在笔者看来,这几首诗新的变化可以说是莱明正从语言平衡术中开始了某种蜕变,开始了比这更为丰富外露的情性,充满了更多对现实生活本身的感悟和抒怀。那么,对莱明依然持续打磨的写作而言,我们便有了一种新的期待,即:前进,去抵达新的平衡。
a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73页。
b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c路得维希·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王平复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157页。
d阿尔多诺:《谈抒情诗与社会的关系》,《德语诗学文选》下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23页。
ef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 1996年版,第603页,第606页。
g莫里斯·布朗肖:《無尽的谈话》,尉光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