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筛选出适合旱作农业区栽培的小茴香材料,对初步收集的9份小茴香种质资源材料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和田间比较试验,测定种子活力,对种植情况、植株性状、田间生长状况以及产量进行综合分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25℃为旱作农业区小茴香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变温有利于小茴香种子的萌发;收集于甘肃省玉门市黄闸湾乡黄闸湾村的材料7发芽势(44.67%)、发芽率(92.67%)、发芽指数(81.52)和种子活力(11.34)最高.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个材料中,收集自甘肃省民勤县东湖镇东湖村的材料4田间综合表现良好、分枝习性和结
【机 构】
: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渭743300;甘肃省定西市种子管理站,定西74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筛选出适合旱作农业区栽培的小茴香材料,对初步收集的9份小茴香种质资源材料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和田间比较试验,测定种子活力,对种植情况、植株性状、田间生长状况以及产量进行综合分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25℃为旱作农业区小茴香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变温有利于小茴香种子的萌发;收集于甘肃省玉门市黄闸湾乡黄闸湾村的材料7发芽势(44.67%)、发芽率(92.67%)、发芽指数(81.52)和种子活力(11.34)最高.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个材料中,收集自甘肃省民勤县东湖镇东湖村的材料4田间综合表现良好、分枝习性和结实习性好、产量结构协调,株高(113.72cm)、茎粗(9.04mm)、干物质量(185.5g)、产量(82.68kg/667m2)最高.材料4和材料7可作为优异种质资源在旱作农业区推广种植.
其他文献
冲泡用水是茶叶风味呈现的关键介质,对茶汤品质影响显著.文章选用3种常见的市售瓶装饮用水分别冲泡六大茶类的代表茶样,结合感官评价与理化测定,分析冲泡用水对不同类型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冲泡用水对不同茶类茶汤的风味品质及其理化特性影响不同;为使待泡茶叶品质的最优化呈现,应选用不同类型的冲泡用水.研究结果为消费者合理选择茶叶冲泡用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研究采取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以高校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围绕“大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主题,就茶文化的了解程度和途径、对云南民族茶文化的认知、饮茶的喜好程度及看法、茶文化的传承发展的看法4个方面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喜好程度普遍不高,多数大学生对茶文化传承和发展前景不看好,仅有不到一半的大学生愿意学习和了解茶文化.基于调研结果对茶文化的传播提出建议,以在大学生群体中促进茶文化的发扬.
中喙丽金龟是茶树上一种重要害虫,常在幼龄茶园暴发成灾,致茶树生长衰弱,严重会造成植株死亡;投产茶园受害后茶树树势和茶叶产量受到影响.文章介绍了中喙丽金龟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该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嫁接因结合了接穗和砧木各自的优势而具有一种或多种显著的增益效果,在低产茶园改造、良种推广以及茶树新品种选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文章重点综述了茶树嫁接技术、嫁接对茶树的影响,以及在品种选育中应用等相关研究,并对嫁接在茶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嫁接在茶树中的应用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方向.
以福建省茶产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9年福建省各市茶产业相关数据,运用区位商及空间基尼系数测算方法,对福建省泉州、南平、宁德地区的茶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和以南平为中心的闽北地区出现了茶产业集群现象,但总体集聚程度不高,集群主要集中在泉州市安溪县和南平市武夷山地区,而宁德地区尚未形成茶产业集群,但已具备了产生集群的基本条件.研究建议纵向整合资源,延伸茶产业链,打造茶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推进经济增长.
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和田间种植观察对新创制的8份杂交组合水稻种子进行纯度鉴定,除杂交组合6026A/R4149采用1个标记之外,其余7个杂交组合均采用2个标记鉴定,分子标记和田间观察均鉴定200个单株.SSR标记检测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基本相同,因此,筛选出的共显性标记适用于这8个杂交组合的水稻种子纯度鉴定.
调味茶作为一种新式的茶饮,具有饮用便捷、风味协调性好、时尚感强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调味茶的研究进展,对产品品类、包装设计、冲泡方式、品质控制等方向展开论述,探讨其研究进展以及面临的问题.
磐茶1号是从群体种木禾种中采用单株选育法育成的新品种.植株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春茶一芽一叶期比福鼎大白茶稍晚.春茶产量比福鼎大白茶高76.6%,比龙井43高99.6%.适制多种名优茶,品质优.制烘青绿茶,外形紧结略卷曲、嫩绿带翠显毫,汤色浅嫩绿清澈明亮,香气高鲜显花香,滋味甘醇鲜爽,叶底肥嫩较嫩绿明亮.抗寒性中等,抗旱性较强;抗茶炭疽病强,易感茶小绿叶蝉.宜在磐安、杭州、丽水及相似自然条件的茶区引种栽培.
四川黑茶历史悠久、产业效益显著、产品品类丰富,正处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不高、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科技和财政投入不足、营销能力不强、缺乏大品牌支撑等不足.为做优做强四川黑茶产业,助力川茶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强四川黑茶组织管理、加强黑茶生产关键技术科技攻关、推广“芽茶+机采”生产模式、利用修剪枝叶加工黑茶饰品、实行“边、内、外”并举的全球营销战略、培育大企业大品牌等对策建议.
为探明史料中所载曾在宜红茶区盛极一时的“白茶”的来龙去脉,以及“白茶”在解放后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对武陵山宜红茶区开展了田野调查.文章记录了发现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城五河白茶(竹沥茶)及其制作工艺,解开了困惑宜红茶文史研究多年的难题,为武陵山宜红茶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