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革新,新课程理论下的语文教学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多元化、理论化、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依据。本文将从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实际教学中如何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来阐述,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优化 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35-01
目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延用的是多年来形成的、带有一定规律性的教学过程,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目前的语文教学过程显得有些单调和繁琐,存在着好多的弊端,已不适应当前语文教学的需要。所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我们要在新课导入一开始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教学中来。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关注学生的注意状态,使上课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心上,激发兴趣。比如,我在教学《木偶奇遇记》时,以故事导入,说:“同学们,你们见过木偶吗?有一天,老爸爸杰佩托心血来潮,用一块顶呱呱的好木头刻出了一个‘顶呱呱’的小木偶—皮诺乔。开始皮诺乔淘气、任性,还特别贪玩,一不小心,玩进了大鲨鱼的肚子里……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语文课的导入方式很多,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定,因时而变。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要简洁,精炼,自然富有启发性和艺术感染力。
二、设置疑问,激发思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可见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一位教师教《背影》,通过具有启发性的设计提问,增强了教学的节奏感。一问“文章开篇点题,作者最难忘是父亲的背影,那么,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子的?”这一提问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问:“本文以‘背影’为题,这一段已经把父亲的背影刻画的很细致了,为什么还要在描写背影之前交代家境和父亲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呢?”这一提问起转折作用,此时引导学生分析前两层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作者对父亲的爱的感情发展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三问:“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叙写父亲说他‘大去之期不远已’的那封信呢?”这一提问起强调作用,充分抒发作者怀念父亲的炽热感情。这样设疑,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三、质疑探究,掌握规律
质疑是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比较青睐的一个环节。但如何去操作,怎样才能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效果,始终是一个盲点。直到教过《风筝》才得到些许启示。质疑不应放手随便去问,那样容易冲淡难点,而且知识不成体系,要放中有收,自由中有引导,引导中有创新,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形成体系,让学生尽快找到质疑的钥匙。讲《风筝》时,以“看到‘风筝’二字使你想起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导入,学生马上联想到快乐、春光、自由、理想、飞翔等美好的字眼,这时有意识地提到作者那看似另类的感受——“见到风筝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样学生的思考点便集中在这一提挈全篇的问题上。整体感知后,在质疑中,学生大都能围绕这一中心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而且在交流时学生的见解也出乎我的意料,他们让我不自主地脱离了教案,加入到探讨中,这节课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计划,但收获的却是学生开阔的视野,富有创造力的表达。
四、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变传统的课堂讲授式为启发引导式,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以讲引导思维,以讲引导感情,并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变学生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是现代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学方法的有效改进。现在,信息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促进了教学方法向综合化方向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造了多层次的教学需求。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我就灵活地运用了观察法、合作法、情境教学法等。例如教学《五彩池》一课时,学生在理解五彩池形成的原因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制作了课件,为学生展现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石笋”、“树木花草”、“折射的阳光”,提供生动活泼的直观形象思维材料。学生通过看课件,五彩池形成的原因也就迎刃而解。这就是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它把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给学生创设真实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
五、强化阅读,丰富语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大量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就没有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表达,也可以说没有开阔的阅读面,就没有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现在学生升学压力大,各科题海挤占了大量课外时间,加上不少教师、家长担心课外阅读会冲击课内学习,导致学生的阅读量极大削减,所以我们只有合理利用课内时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如:在《走月亮》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读想象画面,然后为学生展现画面:柔和的月光下,高高的山,村头的树,林间是路,幽静、祥和、静态的山村月夜画面……。看看是否与他脑海中的画面相同,然后引导学生读书,想怎样读就怎样读,才能读出画面的境界,读出画面的情感,实现从画中再到语言文字的回环过程。
六、板书设计,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是课文思路、教师教路、学生学路三者熔铸的艺术结晶是教学过程主旋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地位。板书的形式要灵活使用,好的板书实际上是教师对教材深刻的钻研。对学生理解能理的准确估计以及对课堂教学总体的把握,才能得心应手的花枝添叶。创设科学、美观、实用、自然的板书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七、优化练习,巩固知识
练习是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练习内容的设计关系到是否能对学生已学知识的运用,促使学生对新学知识达到巩固进而形成技能的重要保证。练习步骤,练习方法的优化、练习内容的适宜也是教师用来增强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优化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不是单就任务完成而采取的手段,理应成为育人的艺术。也只有进入艺术之境,它才能求得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效率。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传授知识、训练能力,也要注意恰当的运用各种教学艺术,从而激活语文课堂,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李书彦.浅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青年时代,2013(22):65-66
【关键词】优化 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35-01
目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延用的是多年来形成的、带有一定规律性的教学过程,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目前的语文教学过程显得有些单调和繁琐,存在着好多的弊端,已不适应当前语文教学的需要。所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我们要在新课导入一开始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教学中来。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关注学生的注意状态,使上课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心上,激发兴趣。比如,我在教学《木偶奇遇记》时,以故事导入,说:“同学们,你们见过木偶吗?有一天,老爸爸杰佩托心血来潮,用一块顶呱呱的好木头刻出了一个‘顶呱呱’的小木偶—皮诺乔。开始皮诺乔淘气、任性,还特别贪玩,一不小心,玩进了大鲨鱼的肚子里……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语文课的导入方式很多,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定,因时而变。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要简洁,精炼,自然富有启发性和艺术感染力。
二、设置疑问,激发思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可见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一位教师教《背影》,通过具有启发性的设计提问,增强了教学的节奏感。一问“文章开篇点题,作者最难忘是父亲的背影,那么,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子的?”这一提问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问:“本文以‘背影’为题,这一段已经把父亲的背影刻画的很细致了,为什么还要在描写背影之前交代家境和父亲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呢?”这一提问起转折作用,此时引导学生分析前两层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作者对父亲的爱的感情发展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三问:“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叙写父亲说他‘大去之期不远已’的那封信呢?”这一提问起强调作用,充分抒发作者怀念父亲的炽热感情。这样设疑,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三、质疑探究,掌握规律
质疑是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比较青睐的一个环节。但如何去操作,怎样才能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效果,始终是一个盲点。直到教过《风筝》才得到些许启示。质疑不应放手随便去问,那样容易冲淡难点,而且知识不成体系,要放中有收,自由中有引导,引导中有创新,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形成体系,让学生尽快找到质疑的钥匙。讲《风筝》时,以“看到‘风筝’二字使你想起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导入,学生马上联想到快乐、春光、自由、理想、飞翔等美好的字眼,这时有意识地提到作者那看似另类的感受——“见到风筝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样学生的思考点便集中在这一提挈全篇的问题上。整体感知后,在质疑中,学生大都能围绕这一中心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而且在交流时学生的见解也出乎我的意料,他们让我不自主地脱离了教案,加入到探讨中,这节课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计划,但收获的却是学生开阔的视野,富有创造力的表达。
四、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变传统的课堂讲授式为启发引导式,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以讲引导思维,以讲引导感情,并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变学生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是现代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学方法的有效改进。现在,信息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促进了教学方法向综合化方向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造了多层次的教学需求。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我就灵活地运用了观察法、合作法、情境教学法等。例如教学《五彩池》一课时,学生在理解五彩池形成的原因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制作了课件,为学生展现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石笋”、“树木花草”、“折射的阳光”,提供生动活泼的直观形象思维材料。学生通过看课件,五彩池形成的原因也就迎刃而解。这就是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它把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给学生创设真实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
五、强化阅读,丰富语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大量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就没有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表达,也可以说没有开阔的阅读面,就没有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现在学生升学压力大,各科题海挤占了大量课外时间,加上不少教师、家长担心课外阅读会冲击课内学习,导致学生的阅读量极大削减,所以我们只有合理利用课内时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如:在《走月亮》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读想象画面,然后为学生展现画面:柔和的月光下,高高的山,村头的树,林间是路,幽静、祥和、静态的山村月夜画面……。看看是否与他脑海中的画面相同,然后引导学生读书,想怎样读就怎样读,才能读出画面的境界,读出画面的情感,实现从画中再到语言文字的回环过程。
六、板书设计,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是课文思路、教师教路、学生学路三者熔铸的艺术结晶是教学过程主旋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地位。板书的形式要灵活使用,好的板书实际上是教师对教材深刻的钻研。对学生理解能理的准确估计以及对课堂教学总体的把握,才能得心应手的花枝添叶。创设科学、美观、实用、自然的板书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七、优化练习,巩固知识
练习是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练习内容的设计关系到是否能对学生已学知识的运用,促使学生对新学知识达到巩固进而形成技能的重要保证。练习步骤,练习方法的优化、练习内容的适宜也是教师用来增强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优化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不是单就任务完成而采取的手段,理应成为育人的艺术。也只有进入艺术之境,它才能求得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效率。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传授知识、训练能力,也要注意恰当的运用各种教学艺术,从而激活语文课堂,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李书彦.浅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青年时代,2013(2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