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谁和内谁的艺术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an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前这阵再没有什么更高的拍卖价格值得艺术圈的人茶余饭后闲谈了,秋拍算是过去了,各拍卖行纷纷开始了2014春拍的征集工作,只是《功甫帖》的真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整个事情大概是这个样子的,2013年9月,开启亿元时代的重要买家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以822.9万美元(约5037万人民币)的价格购得苏轼《功甫帖》,领衔纽约苏富比亚洲艺术周拍卖会。事后苏富比古代书画部主管用“书法拍卖中里程碑式”的成交来形容此次落槌。2014年1月1日,上海博物馆的单国霖、钟银兰、凌利中3位专家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质疑该书法作品的真伪。至于怎么个假法儿那就是所谓的学术问题了,但是自此起关于真假的辩论就未曾停息,1月3日,苏富比针对专家的报告做出回应,并承诺10天之内会对文章具体内容做出回应。早在3位专家提出质疑,但文章还未发表之时,刘益谦就公开回应,表示在竞拍前曾请专家做过鉴定,并无真伪之疑,并称苏富比也成立了特别小组,邀请全球博物馆专家对《功甫帖》的真伪进行研讨。事情至此就《功甫帖》是真是伪似乎没那么快有定论,也没有人着急要个结果。只是几个博物馆专家跳出来质疑民间收藏的真伪显得有点不合常理,因为在业内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公立博物馆专家为保持学术品质,不为利益方背书,从不介入市场鉴定。一旦与利益相关,事情往往都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一旦跟钱有关系,事情也往往不是它应该的样子,艺术亦是如此。但钱又能让它所到之地膨胀,引得瞩目。
  在除旧迎新之际,我们都不能免俗,回顾过去一年,展望新一年,媒体们也纷纷盘点去年的大事儿,展望明年的趋势。粗略翻看一下,不难发现去年艺术圈能够上榜的大事儿,十有八九都跟市场脱不了干系。如前文提到的《功甫帖》,万达集团花了1.72亿人民币买了毕加索的《两个小孩》,电商平台大举入侵艺术界,首届香港巴塞尔举办,当代水墨的火爆,曾梵志《最后的晚餐》卖了1.6亿港币。而明年的亮点不过是今年的延续,水墨继续强势,诸如曾梵志这样的个人品牌将陆续出现,越来越多的国际艺术大师会来中国抢钱抢关注。这就是我们所关注的艺术,可是它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他们和他们所处的艺术时代
  2013年圣诞节,现任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高级策划人的皮力在自己步入不惑之年的时候写下了一篇题为《三十,四十和五十》的文章,大致谈了他对艺术家年龄的感慨。文章开头他引用了艺术家王功新10年前给他讲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就不在此赘述,总结一下就是“当艺术家特别是一个‘当代的艺术家’,就是要敢拿一辈子‘赌’,而且赌了就是要‘愿赌服输’,而这种精神就是当代艺术史的精神。”皮力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我想这也是许多人听了之后会喜欢的故事。
  30,40和50岁的艺术家们可以说是轮番登场,50岁这一波有着丰富的阅历,他们随着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而成长;40岁的艺术家毕业没多久就赶上了市场大起的好时光,推高了价格;30岁的年轻人虽然赶上了经济危机,但也依然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有机会做个展,自给自足。而此时,他们所要共同面对的是这个被市场催生的艺术氛围。
  如今活跃的职业艺术家绝大多数还是学院派出身,而我们的教育在选拔人才方面则很难照顾到学生的兴趣,许多考生选择美术院校的理由至今还是因为文化课录取分数低,而专业考试则可以临时报个考前班突击一下。同时也有一些真心喜欢艺术,在绘画方面有天赋的学生则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年复一年的考。最终考上的不喜欢,喜欢的考不上,不在少数。一个招生制度就将不少未来的艺术家挡在了门外,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系主任张小涛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就表示,现在值得教的学生越来越少。大学毕业后,生存是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在没有画廊代理,卖不掉作品的时候,许多学生不得不先找份工作,有的甚至放弃走艺术家这条路。但有着成为伟大艺术家梦想的人或许不曾放弃,他们“愿赌服输”,他们未曾想过“如果我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皮力说,他在而立之年和不惑之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原来总在想“还有什么是我做不好的”,而现在总在想“还有什么是我能做好的?”少了那份年少轻狂。皮力将小波喝高了之后那句“十年江湖、十年不服”送给他的前辈和晚辈,这种轻狂和不服应当被每一个有梦想的艺术家珍藏和驾驭,在适当的时候对所谓的机会说“不”。
  他们和他们走不出的艺术怪圈
  需要对所谓的机会说“不”的不只是艺术家,还包括批评家、策展人等艺术界各角色人物。这不仅仅是一个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艺术圈,还是一个人人都是批评家、人人都是策展人的艺术圈,曾经掌握话语权的角色如今似乎不那么有权了。时下大家都默认,在批评界,真正下得去嘴批评的少了,吹捧的多了,真知灼见的少了,虚伪的声音多了,所谓的批评家多了,能够提出问题、写出有思想价值的艺术批评的人少了。在策展界,展览越来越多了,好展览却凤毛麟角了,能策划展览的人多了,真正称得上策展人的人少了。
  批评家曾是艺术领域最权威的职业,严肃而神圣。他们具有深入阐释作品的权威,他们的判断可以影响学术机构对艺术价值的判定,甚至影响收藏和销售。也正是因为批评家所拥有的这些权力,在市场化了的艺术领域批评也逐渐被金钱绑架,甚至一些深陷其中的批评家都豪不讳言,“当艺术圈越来越像一个名利场,面对市场环境,有时批评的声音在不自觉地依附名利,资本参与使批评的言辞变得疲软,但现状如此、改变很难。艺术批评正在被人情和金钱绑架。”常常在一些展览上看到艺术家将某某先生为自己写的评论张贴在展墙上,但看过展览不禁会觉得这居然某先生写的评论。当批评家乐意吹捧,艺术家欣然接受这种吹捧时,没有人在尊重自己角色,又怎么会有人尊重艺术。
  加之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发展,舆论的门槛降低了,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候那些业余的批评家反而更敢说话,能够更尖锐的提出一些问题。他们没有名气,所以没有艺术家花钱请批评,或者激烈的言辞也可以成为炒作自己的噱头,为自己成为“真正的”批评家铺平道路。   现在的展览都爱搞研讨会,请上那么几个批评家讨论讨论,许多批评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甚至在来之前都没有看过艺术家的作品,就在研讨会的桌边翻翻画册,就能批评上几句,给个面子,捧个场。或许他们也厌倦这样的场合,只是他们无法抽离。现在策展人更是一个没有门槛的职业身份,有空间、有艺术家、有作品,谁摆摆、挂挂不都行吗,有多少人还没整明白策展人是干嘛的就当上了策展人。
  这是一个怪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怡然自得,且不能自拔。
  我们和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艺术
  2013年年底,我和几个好久不见的大学校友相约一起打打球,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个原本低碳环保的健身活动,变成了大半天的吃喝玩乐。由于大家都是美院出来的,闲扯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这个圈子。A和B都是美院国画系出来的,C是美术史系的,他们都是爱学习的好青年,都拿到了硕士研究生学位。A和B都是奔着做职业艺术家去的,差别在于A画的是传统山水画,而B走的是时下流行的实验道路。巧的是A和B的导师目前分别是国内两家美术馆的馆长,但是A的导师说,你不用工作,在家好好画画,B的导师则让B到自己所在的美术馆工作,学以致用。A和B过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A非常迷茫,因为没有生活来源,并且还要购置画画的材料,他不得不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和几个上班族合租一套房子,当大家都去上班的时候,他自己在家画画,每次出门都要在路上浪费一两个小时,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怎么才能做得成展览,怎样才能卖得出作品以支持自己继续创作。B平日的工作不算忙,他和自己工作室的一群朋友志趣相投组成了小组,每周都会进行艺术讨论,他们做展览也以小组的面貌出现,B的创作并不多,但他一点也不焦虑。其实以我们现在对成功的判断的标准来衡量一下A和B,外人看来,他们差别不大,都没做过几个展览,没卖过几张画。记得B刚毕业那会儿跟我说过,他的画儿应该是分卖的和不卖的两种,不卖的是画给自己的。我想这些不卖的才应当称之为艺术,不管它是不是够好,或者不能简单的用好坏去评判。C研究生攻读的方向是民间美术,这个与时下艺术圈有些格格不入的专业,让C的所学至今也没发挥什么作用,不过他倒是能够很快融入社会,融入这个圈子,他先是用一纸合同和5年的时间换得了北京户口,最近还开始倒腾画儿了,就在饭桌上他不停的接着电话,基本上是一个人打来的,谈论的无非是买画儿的事儿,C自己手里有几个艺术家的资源,既可以命题创作,也可以直接购买现有的作品,C拿个提成,就在我们见面的当天,他还不忘要了A和B的作品图。每个人以自己能够适应的方式在这个圈子里生存,或好或坏。
  我是他们几个当中学历最低的,上到本科结束校园生活,年龄最大的,虽然只差两岁。但似乎又是他们当中离这个圈子最远的,我似乎是不靠这个圈子生存的,我不需要卖画,也不需要帮别人卖画。毕业以来,我从事的工作都是媒体行业,只是老板不同而已,我就像一个旁观者看着这个圈子。有时候会觉得,离得越近,看得越多反而会越麻木,蒙蔽了那颗能够感知艺术的心。一年下来,约了不少稿子,写了不少文章,坚持着自己可怜的小原则,但是也没看到有多少艺术家的作品是做给自己的。一个同在纸媒工作过的同学在微信上发表了如下感慨,“能做到最好的杂志大抵也就两种,一种只关心读者想看什么,另一种只在乎自己想给什么,凡在这两者之间犹豫的,都属于折中了立场,做不到极致。前者精明,是把传媒当作一个产业在做;后者霸气,是当作一个人生理想在做。”我点了赞,我佩服前者,因为我自认不够精明,我羡慕后者,因为我希望自己还有理想。
其他文献
刘小编在12306 上刷票刷了一夜,今天一早迟到了,睡眼惺忪地挨领导骂,低头手指转着圈,心里还盘算着那张蓝色的火车票还没着落,自己回家是不是要坐长途大巴。  刘主管今天剃了个时髦的发型,两鬓光光的,中间留了比贝克汉姆那一撮头发稍长的一片,嬉皮士的克制版本,一向着装保守甚至被大家笑话略有土鳖风范的他,居然搞这么高调的新花样,他说这是要准备过年去西北大城市拜见未来岳父母,他是想给老人家们一个惊喜还是惊
期刊
富士山、樱花、寿司,这些东西都是别人一听到某关键词就想到的日本“象征”。就像说起中国的象征,大家都想到“龙”之类的东西。“北岛三郎”就是日本代表性的歌手,他演唱的曲种叫做“演歌”。  “演歌”这个名称从何而来呢?回溯到明治改革开放时代,老百姓都支持自由民权运动时,有很多讲师在路边发表演讲。如果以普通演讲的方式直接说出反对政府的言论,就会被警察逮捕,为免惹麻烦,讲师以唱歌的方式在街上发表自己的意见,
期刊
我总想着,有一天可以办一个展览,展出我和朋友们的手制书。满足我们吃饱了撑的,没事闲的艺术家愿望。闺蜜小果从香港看望在影视圈工作男朋友回来,我去机场接她,在出租车上她无限感慨,“在香港你随便看个电影海报,一会可能就要和海报上这个人喝下午茶的。大家都很熟,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没有什么架子。我男盆友就说,你喜欢画画,就每天画就可以了,什么都不用想,该来的都会来的。我们都是这么做事的。”  小果是我心目中
期刊
已经死去  《创业家》杂志总编辑兼社长、发行人牛文文那篇传统纸媒必死无疑的长稿,转发率非常高,他觉得纸媒肯定是完了,这个要再说的话就没意义了,只有这样才能想到办法。如果什么人还天天想着纸媒还有救,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牛总认为移动互联网加视频才有一个最大的未来。倒也不是耸人听闻,不论读者还是广告商,都对新媒体期待不已,在如此混乱的时代,还是得有胆子特别大,点子特别多的人占领先机,要不一个不小心,就
期刊
北京的寒冬如期而至。道路两旁的枝杈在暖黄色的灯光中站成等待的影子。毕业带来的惶恐还未消尽,对于一个不是艺术专业的孩子来说,做艺术杂志的编辑,确实有些不自信。犹记得第一次进编辑部内心的紧张生涩,不知道过几年是不是自嘲的段子。对于我来说,艺术它就是一朵开在我想够还没够着的悬崖上的蔷薇。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写日期的时候顺利地把201“3”改成“4”,夏天在一起的朋友还没来得及在家过春节就飞回美国也不能再
期刊
看到“洗剪吹”这三个字怎么也联想不到“高大上”,透着乡土劲儿。在从“一生”(2013)到“一世”(2014)的时刻,元典美术馆这个大雅之堂,搞了个“俗了吧唧”的跨年趴,名曰“乡村洗剪吹”。每一个参与者,不管是艺术家,还是街道大妈,都玩得尽兴,就在那一刻,美术馆的墙消失了。 第一段有严重剧透。  正在院线上映的《私人定制》里有一段情节:国内外屡获“最俗”殊荣的导演,希望高雅一把,却因水土不服罹患“雅
期刊
近期在中华艺术宫举办的“上海与巴黎之间”与“布洛涅·比扬古三十年代美术馆珍藏”在同一家美术馆形成了对话。在一个更多元的背景中考察中国的留洋画家所做出的艺术选择及其潮流引进与传播的过程,同时也更全面的扫视那个时期欧洲、至少是法国艺术生态各个切面,包括东方的游子在那里的游学与互动。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是一句已经引不起争议的论断了,但是正如其文本所说的那样,它依然在之后的每一个“当代”
期刊
在注重经济效益和学术时髦的“画廊时代”,能够让人静下心来观赏的展览为数极少,很多时候,观众收获的只是疑惑和不解。2013年年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推出了两个值得关注的展览:“桃李不言”和“1978”。前者是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的教学研究展,后者是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后油画系招收的第一届油画班学生毕业30年的校友联展。两个展览都是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作为展览对象,“桃李不言”以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的教学沿
期刊
故去的人与物,在一张张泛黄的照片里,依然鲜活,这是他们曾经真实存在过的证明。我们踏在同样的土地上,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如果用心,肯定能感觉到曾经的那份真实。2013年12月20日,“一个家庭,两个上海——卡洛斯·莫瑞文化艺术展”在上海中环国际酒店开幕,在展览上我们可以看到茜茜公主曾外孙、西班牙艺术家莫瑞珍藏的上百幅上海老照片。  莫瑞回忆  1937年,我的姨祖父作为意大利驻华大使被派遣到中国上海
期刊
有些人为了使自己的书成为正规出版物不惜花个一两万买个书号,有些人则仅仅是为了个人喜好做着自己的出版物,有人将这种出版称之为“独立出版”,也有人认为在中国的审查制度下不可能存在真正的“独立出版”,这种说法不合适,有些人将这种出版叫做“小出版”或者“自主出版”,不管称谓如何,有那么一批人甩开所谓“制度”的限制,干着要出版不要“书号”的事儿。  “副本制作”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小出版机构,关注当代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