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价值?虽然这只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但是现有的各种经济学理论对它的解释并不透彻清晰。价值来源于人类劳动,没有人类劳动的凝结,任何物品不具有价值,比如大自然中的食物、矿物、空气、水,它们都没有任何人类劳动的凝结,都不具备价值属性。但是,如果人类将食物、矿物、空气和水从大自然中取回并加工成产品,将劳动凝结在产品之上,那么它们也就都具有了商品属性,都具有了一定的价值。价值作用于商品交换,没有商品交换的存在,价值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商品交换在人类社会中已经具有数千年的存在历史,自从商品交换出现的那一天起,价值理念就在交换又方的心目中悄然产生了。
在早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双方都是用各自不同的产品来进行交换,相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没有行为意义。既然是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那么就必须找出它们彼此之间相同的数量关系,否则等量公平的商品交换将无从谈起。价值,它就是各种不同商品之间相同的数量关系。比如,“长度”是各种不同物体之间的相同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用长度单位“米”来进行测量。再如,“价格”是各种不同商品之间的相同数量关系,各种不同商品价格的多少都可以用货币单位“元”、“角”、“ 分”来进行计量。虽说价值是不同商品之间相同的数量关系,其计算单位是衡量商品等量公平交换的尺度,但是,这一数量关系和计算尺度所表達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价值计算单位如何来进行确定?如何准确计算各种不同商品的价值含量?这些大部分是以往价值理论所不曾详细论述的问题。
古代,在没有准确价值计算的情况下,商品交换通过估算价值来进行的。这种估算的价值叫做“价格”。即使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中,商品交换也以价格计量标准的。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还是商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换,它们都属于估算价值(价格)的交换,而并非是准确的价值交换。平时所说的某一商品值多少钱,只是说它能够兑换多少货币,而并非指该商品的自身凝结价值的多少。价格是通过货币单位来进行计量的,比如10斤苹果的价格为20元人民币。早期以金银作为货币的情况下,价格单位也就是金银的重量单位,比如100公斤大米的价格为2克黄金和20克白银。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商品交易量的不断扩大,金银等金属称量货币在分割和鉴定成色方面的困难逐渐显现,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易需求,因此逐渐被金属铸币所取代。金属铸币与称量货币相同,币值多少与自身重量成正比关系,但其面值与自身的金属价格有一定是误差,不像称量货币那样的等值。金属铸币在中国有2千多年的流通历史,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它才停止流通,被人民币所取代。
无论是古代的称量货币(重量货币、足值货币)、金属铸币,还是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美元、欧元等信用货币,它们都不能用来计算商品价值。对于称量货币来讲,它以重量单位“吨”、“公斤”、“克”作为自身的价值计量单位,然而相同重量的物品所内含的价值量并不相等,因此重量单位不能作为价值的计量单位。比如,1克黄金=50克白银=100斤大米,在这一等式里,重量是一个变量,因此不能作为价值的计算单位。另外,“1克黄金=50克白银=100斤大米”这一系列的价值相等的结果又是根据什么计算出来的呢?问题的关键在于,以重量作为价值计算单位所得出的结果并不是唯一结果,而是千万种不同结果。比如,100斤大米价值1克黄金、99斤大米价值1克黄金、98斤大米价值1克黄金、……。同时,也可以说1克黄金价值100斤大米、价值99斤大米、……。对于信用货币来讲,它的计量单位“元”、“角”、“分”是用来度量商品价格的,而并非是商品价值的计量单位。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化,单位货币所内含的商品价值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货币单位不能用来充当价值的计量单位。比如,在市场上有“800元=2克黄金”情况,也有“1000元=2克黄金”的情况,这就使货币内含的价值量成为变量,不能作为价值的度量单位。人类目前所使用的任何计量单位都是定量单位,而非变量单位。定量单位所度量的对象千差万别,因此说度量对象是变量。虽然度量对象千万种,度量结果千差万别,但是计量尺度只一个。无论尺度度量的对象是什么,其计量单位完全相同。
从古至今,由于没有统一的价值计算单位,因此商品交换只能依据估算的价格来进行。在实际商品交换过程中,如果交换一方的价格与价值之间的比率高于对方,那么将给交换对方造成一定的价值损失,构成侵占交易。在市场上,“物以稀为贵”的交易习惯和获取高额利润的交易目的,使一些商品的交换价格远远低于自身的内在价值,进而导致大量高额侵占交易事件的发生,给被侵占方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久而久之,这种损失将积累成巨大的贫富差别和民怨,对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从经济学角度讲,价值代表一种具体数量,可以将其叫做“数量价值”,这也是价值概念的基本含义。而日常所说的艺术价值、生命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理论价值、实用价值等等,它们都属于“形容价值”的范畴,只能用“有无”、“多少”、“大小”、“轻重”等形容词来进行解释,不能用具体的数量来进行说明。比如,不能说某人具有100万元的人生价值,某物具有20万元的文化价值、某理论具有50万元的科学价值等等。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讲,数量价值可以用于商品交易,形容价值不能进行市场交易。商品价值是数量价值,之外的其它价值概念都是形容价值,形容价值不能于数量价值混为一谈。以下所讨论的全部是数量价值问题,并不包括任何形容价值的内容。
一、价值定义
现代经济学定义:价值是商品的一个重要性质,它代表该商品在交换中能够交换得到其他商品的多少。并解释说,价值通常通过货币来衡量,成为价格,这种定义是交换价值的表现。这一定义只说明不同商品之间应该按照相同的数量关系来进行交换“该商品在交换中能够交换得到其他商品的多少”,并没有说明什么是不同商品之间相同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应该根据什么来计算商品之间公平合理的交换数量。因此说,这种价值定义并没有将价值的本质进行具体说明。另外,该定义的解释部分说“价值通常通过货币来衡量,成为价格”,而在物价不断波动的情况下,价值与价格之间并非等量关系,因此自由市场经济运行状态下价值不能成为价格。还有,自由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各种商品的价格不断发生变化,这就使得货币面值所代表的商品数量不断发生变化,而价值是定量,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与价值不等,不能行使价值职能。 马克思经济学定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并解释说,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指的是体力或脑力劳动,不管制造商品的是哪一个行业,制造商品所付出劳动的质是一样的。该定义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指的是相同劳动效率之下的人类劳动,解释中所说的“劳动时间”、“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等内容也都属于价值计算的范畴,因此它们都应该放在价值计算部分去进行论述,而不应该将其作为定义的限制条件和补充内容。如果说价值的定义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来进行限制,那么“有差别的人类劳动”就不能创造价值,这显然不合逻辑。现实中的人类劳动都是有差别的人类具体劳动,而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抽象劳动,可以作为劳动量的计量单位来进行使用,不能用它来否定具体劳动创造价值的功能。实际生产过程中,相同或不同劳动产品的生产效率可能完全相同,也可能具有很大的差距;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投入可能可能很多,也可能较少;投入劳动力的质量可能较好,也可能很差;但无论效率差距如何,它们创造价值的功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说,價值定义不能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来进行限制。去掉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这一限制条件之后,价值定义简化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既然马克思经济学以劳动作为价值的本质定义,那么就需要对劳动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从经济学角度讲,人类活动分为三种:一是创造价值的活动,定义为劳动;二是消费价值的活动,叫做娱乐活动;三是毁灭价值的活动,它是一种极其恶劣的犯罪活动。劳动是人类创造价值的活动,具体讲,它是凝结在商品上的人类活动,消耗价值和毁灭价值的人类活动都不能叫做劳动。
人们普遍认同的劳动概念,通过无限小的短暂时间差,预支了人类活动创造价值的结果。人类创造价值的活动是连续进行的,在“活动”与“劳动”之间只存在无限小的时间过度,这种短暂的时间差,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使人误将人类已经完成的活动当成正在进行中的活动。但是,无论时间多么短暂,它们两者之间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试想,如果看似创造价值的人类活动,在其作用下没有创造出具体的价值,那么劳动概念将与其丝毫无缘。当人类活动停止的那一瞬间,其能量凝结在商品之上,于是人类的这一活动就蜕变成为商品价值,同时将人类的这一活动转化为劳动。人类活动不是劳动,但是这中活动创造出价值之后就变成了劳动。劳动不是正在进行中的人类活动,而是已经停止并创造出价值的人类活动,是具有价值创造结果的人类活动。价值是劳动结果,而不是劳动过程和劳动本身。劳动与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
因为: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又因:劳动结果=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所以:价值=劳动结果
所以:价值≠劳动过程≠劳动
二、价值计算
某一商品值多少钱?它的价格应该是多少?这要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俩来进行决定,供应过剩状态下,商品价格就会定的较低,供不应求状态下,商品价格就会不断抬高,因此说价格随市场供求状态不断变化。价值就不同了,无论市场供求状态如何变化,商品凝结的了人类劳动量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价值固定不变。那么现实中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又将如何进行计算呢?
价值不只是形容财富多少的一个概念,它也是一个可以进行数学计算的具体数值,它是用来计算和统计凝结在商品中劳动量多少的具体数值,它所表达的实际数量结果,就是商品的实际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越多其价值就越高,否则相反。劳动是可以进行数学计量和计算的一种人类活动,这种数学计量结果就是商品实际价值的多少。既然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那么价值量也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量。见公式
价值量=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量. ①
虽然确定了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量,但是凝结在商品中劳动量的多少并不是一个现成答案,需要通过相关计算来进行求解。要计算出凝结在商品中劳动量的多少,就必须首先计算出劳动量的多少,而劳动量也不是单一直观的数据,它也需要通过有关计算来获得答案。在“无差别人类劳动”的条件下,劳动量的大小取决于参加生产的劳动人数和劳动天数,参加劳动的人数和天数越多,劳动量也就越多,否则相反。由此可见,劳动量与劳动人数和劳动天数两者之间互为正比关系。见公式
劳动量=劳动人数×劳动天数. ②
该公式中的“劳动量”,指的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劳动的数量,劳动量不是直观现成的数据,需要通过各自数学公式的计算来获取。在现实的劳动力使用过程中,劳动时间都是以天数来进行就算的,因此公式中的劳动时间以“天”为单位来进行就算。劳动量的计算通常用“劳动日”作为基本单位,1个劳动者劳动1天为1个劳动日。通过公式②可以计算出,如果1个人劳动1天,那么劳动量的计算结果就是1个工作日;如果1个人劳动5天,那么劳动量的计算结果就是5个工作日;如果5个人劳动1天,那么劳动量的计算结果就是5个工作日;如果5个人劳动5天,那么劳动量的计算结果就是10个工作日……。
在现实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各种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各不相同,各种产品的生产难度、消耗劳动者体力的大小、以及工作环境对劳动者身体的损伤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单纯用劳动人数×劳动天数来计算劳动量的多少与实际劳动量有很大区别。“劳动人数×劳动天数”所表现的劳动量,是“人类无差别劳动”下的劳动量,但现实中创造价值的具体劳动都是有差别,甚至具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计算实际劳动量的多少需要加入“劳动强度系数”、“ 劳动难度系数”、“劳动危险系数”、“劳动损伤系数”这几项辅助的限制条件。见公式
劳动量=劳动人数×劳动天数×劳动强度系数×劳动难度系数×劳动危险系数×劳动损伤系数. ③ 在具体计算过程中,各种系数将平均值作为标准计算单位,这一单位的数值为“1”,高出的用“1.1”、“1.2”、“2.0”、“3.0”……进行表示;不足的用“0.9”、“0.8”、“0.7”……进行表示。在这些系数都为“1”的情况下,劳动量就是“劳动人数×劳动天数”。在劳动人数和劳动天数都为“1”的情况下,劳动量的计算结果为“1”,这个为“1”的劳动量计算结果,就是单位劳动量,用劳动量计算单位“劳动日”来表示,就是1个劳动日。劳动日是劳动量的计算单位,有了这一计算单位,那么价值就可以进行具体的数学计算了。
现实生产过程中,劳动量的计算不是根据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大小来进行计算的,而是依据所生产的产品所需劳动量的大小来进行计算的。一个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再强,在劳动量需求较弱的生产中也不能发挥出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其强大的劳动能力也不能全部转化为劳动量并凝结在商品之中,造成一定的劳动力浪费。这就是日常所说的大材小用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在现实生产过程中随处可见,经常发生,导致社会劳动力的极大浪费。
计算商品的价值量,单纯有劳动量是不够的,还要找出商品产量与劳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商品产量的多少取决于劳动量和劳动效率两种因素,商品产量与劳动量和劳动效率之间成正比关系。在劳动效率相等的条件下,生产中消耗的劳动量越多商品价值越高,否则相反;在劳动量相等的条件下,劳动效率越高商品价值越高,否则相反。见公式:
商品产量=劳动量×劳动效率. ④
在前面的劳动量计算公式③中并不包括商品的计算项目,因此无法计算劳动量凝结在商品中的多少。在公式④中,即有商品项目,又有劳动量项目,因此商品凝结劳动的数量——价值,就可以进行准确的数量计算了。在公式 ④中,“劳动量”已经有了具体的计算公式,而“劳动效率”,就是单位劳动量(1个劳动日)条件下的商品产量。见公式:
劳动效率=商品产量/单位劳动量 ⑤
平均劳动效率=商品总产量÷(人数×天数) ⑥
公式⑤是根据公式④推导出来的,它也是计算商品价值的一个关键公式。在社会平均劳动效率条件下,一个单位劳动量的商品产量,也就是不同商品之间在单位价值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单位劳动量条件下的商品产量也可以将其叫做“等价产量”,即在单位劳动量条件下的商品产量。虽然这是个劳动效率的计算结果,而这一结果正好体现了各种不同商品、不同数量条件下的等价关系。比如一个劳动日的劳动量消耗能够生产10斤大米、2把斧子、4把菜刀、0.1部手机、0.02平方米房屋等等,那么这些不同数量商品共有价值就是1个劳动日,彼此不同的数量关系就是彼此相同的价值关系。它们的等价关系如下:
10斤大米=2把斧子=4把菜刀=0.1部手机=0.02平方米房屋.
如果一个单位劳动量与100面值的货币进行对接,那么货币与各种商品之间就建立了不同数量的价值计量关系。见等式:
100元=10斤大米=2把斧子=4把菜刀=0.1部手机=0.02平方米房屋.
计算出单位价值的商品产量,那么再计算单个商品的价值就简单多了。单个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是单位劳动量除以单位劳动下的价值产量。比如,斧子的单位产量是2把,那么一把斧子的价值就是0.5个劳动日。再如,手机的单位产量是0.002部,那么一部手机的价值就是500個劳动日。由此可见,单位产量与价值之间成反比关系,单位产量越多的商品,其单个商品的价值就越低,否则相反。这种成反比关系的计算结果,可以将其叫做“等量价值”,即商品数量相同情况下的价值含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例如,一个单位劳动量生产50只牙刷,那么1只牙刷的价值就是1÷50=0.02(劳动日),按照一个劳动日对接100元货币来进行计算,一只牙刷的价值就是100×0.02=2元。
根据公式④可以推导出价值的另外一个计算公式: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商品产量÷劳动效率
因为:劳动效率=商品产量/单位劳动量.
所以:价值=商品产量÷商品产量/单位劳动量. ⑧
例如,某企业一个月生产1000台电风扇,单位劳动量条件下产出0.5台电风扇,那么该企业一个月创造的价值数量就是1000÷0.5=2000(劳动日)。如果一个劳动日的价值单位与100元货币相对接,那么该企业每月创造的价值就是100元×2000劳动日=20万元,每台电风扇价值200元。
价值不是单纯的劳动量,而是具有一定劳动效率的劳动量。在劳动效率相等的情况下,劳动量越多商品产量就越多,其价值也就越高。例如,某人一天可以制造2把椅子,这时他的劳动效率为“2把椅子/1人1天”,在这个劳动效率下,他10天就可以制造20把相同的椅子,创造出高于原来10倍的价值。因此说,在“2把椅子/1天”这一相等劳动效率的条件下,劳动量(这里表示一个的劳动天数)投入越多,创造的商品价值就越高。
根据价值计算⑦、⑧得知,在商品产量相等效率不同的情况下,相同商品所凝结的劳动量不等,即相同商品的价值不等。
又因:A1商品产量÷A1劳动效率≠A2商品产量÷A2劳动效率.
所以:在产量相等劳动效率不等的情况下,A1商品价值≠A2商品价值。
虽然是相同的劳动产品,但是在劳动效率不等的情况下,它们凝结劳动量的多少各不相同,因此其价值也不等。相同的两个商品使用价值完全相同,但是价值并不相等。劳动量消耗较小,并且容易得到的产品,其劳动凝结量较少,价值较低;劳动消耗量很大,较难获得的产品,其产品的劳动凝结量较多,价值也就较高。因此说,不仅不同商品的价值各不相同,相同商品的价值也各不相同。
两个相同产品,在产量相等效率不等的条件下具有以下等量关系:
A1商品劳动量×A1商品劳动效率=A2商品劳动量×A2商品劳动效率. 例如,A1商品劳动量=6(劳动日),A2商品劳动量=5(劳动日),A1商品劳动效率=100/劳动日,A2商品劳动效率=120劳动日,将其代入等式:
6×100=5×120.
实际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其生产效率各不相等,但无论效率有如何不同,这一等量关系是完全相同的。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4点结论:
1、相同商品相同效率—价值相等—使用价值相同—同店价格相等;
2、相同商品不同效率—价值不等—使用价值相同—同店价格相等;
3、不同商品相同效率—价值相等—使用价值不同—同店价格不定;
4、不同商品不同效率—价值不等—使用价值不同—同店价格不定。
这里提到“使用价值”的概念,所谓使用价值,就是产品在人们生活过程中所起到作用的大小。对于同一商品来讲,它的数量越多,其使用价值就越高,否则相反。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计算单位有所不同,价值的计算单位是劳动量,使用价值的计算单位是商品数量。使用价值的计量单位可以用字母 “t”来表示。例如,设定一把斧子的使用价值为2t,那么6把斧子的使用价值就是12 t;如果1把斧子的价值=两把菜刀,那么一把菜刀的使用价值就是1 t,5把菜刀的使用价值就是5 t。计算公式如下:
因为:使用价值=商品数量×单个商品的使用价值.
又因:单个商品使用价值=1×价值尺度比率=价值尺度比率.
所以:使用价值=商品数量×价值尺度比率.
在以上例子中,斧子的尺度比率为2:1,数量是6把;菜刀的尺度比是1:1,数量是5把,分别将其代入公式得:
通过以上计算得知,使用价值与商品数量成正比关系,在劳动效率提高的情况下,相同劳动量将产出更多的商品,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但是在这种商品合计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单个商品的价值也将随之相应下降。相同商品在不同生产效率下,单个商品的使用价值相等,价值不等。
例如,A1商品的生产效率为20个/劳动日,A2商品的劳动效率为25个/劳动日,一个A1、A2商品的使用价值为2 t,求单位价值量条件下A1、A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这两个商品的单个价值是多少?
A1商品的使用价值合计为:2 t×20个=40 t.
A2商品的使用价值合计为:2 t×25个=50 t.
A1商品的价值为:1 ÷20=0.05/劳动日.
A2商品的价值为:1 ÷25=0.04/劳动日.
从以上计算得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情况下,价值投入不变,商品生产数量相应增加,使用价值相应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相应减少,这就充分说明,在劳动效率提高的情况下,相同商品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2 t),具有不同的劳动价值(A1为0.05/劳动日,A2为0.04/劳动日)。一只价值100元的手表和价值10万元的手表相比,其使用价值没什么大的区别,而其价值却有着天壤之别。其实,商品价值高不一定是好事,商品的使用价值高才是好事,而较少的商品价值搭配较高的商品使用价值才是好上加好。
虽说一种商品生产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否会影响社会整体商品的价值比率关系,但这种影响只是部分影响,而不是全部影响。一个企业某一商品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不代表全社会同类商品生产效率的整体提高,因此对不同商品之间价值比率的影响较小,在计算中可不予考虑。
通過以上4点结论可知,在商品产量相等的情况下,提高劳动效率可以将一定的劳动力节省下来。如果将这些节省下来的劳动力投入新的产品生产,那么将产出更多的劳动产品,更多地造福于人类社会。但是,如果提供劳动效率节省下来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那么将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并且将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提高劳动效率是生产企业所共同追求目标,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劳动者的失业,因此社会需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来吸收这部分过剩劳动力。
在实际商品交换中,交换过程要受到2个交换条件的限制:一是等价交换,即在商品交换过程中需要受到价值因素的限制,价值较高的商品在交换过程中也需要与它相等价值的商品进行交换;二是等量交换,即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要考虑交换双方商品交换数量的因素,无论相同商品的生产效率如何不同,在市场上它与其它商品的交换数量是比例不变。两个相同商品在同一门店的销售价格相等,但是不同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凝结在各自产品上的劳动量各不相等,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劳动量消耗多的一方其盈利就要小于劳动量消耗较小的一方,这就必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商品的价值将会随之相应下降,价值创造随之相应减少,这是由于价值与劳动效率之间反比关系所造成的。在这种反比关系的条件下,当生产效率提高到无限大时,人类劳动的凝结将为“0”,这时任何产品都是由机器自动生产的,没有一丝一毫人类劳动的凝结,因此价值也就不存在了。这种由机器全自动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像大自然中的空气一样供人随便使用,而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当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向往,虽然在理论上成立,但在现实中根本就行不通。
现实中,劳动效率的提高还是具有很大局限性的,地球能源、资源的限制暂且不谈,即使在医疗、餐饮、教育、养老、国家管理等领域的运行过程中,机器的作为是极其有限的,而这些方面的工作却需要大量人类劳动的付出才能完成,并且这些服务劳动的付出要记入社会产品生产总成本。由此可见,商品所凝结的劳动不只生产劳动,而且还包括相应配套的服务劳动。更关键的是这些无限大数量的商品首先必须属于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否则分配和消费都无法进行。现实社会中,机器属于资本方所有,在无劳动加入的情况下,所有产品也都属于资本方所有,只有劳动力属于劳动者所有。一旦劳动力与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全部停止,那么劳动者将无法得到生活用品,将无法继续生存。同时,全自动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将全部积压,生产将无法继续进行。劳动者不仅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也是企业产品的需求方,一旦劳动力供给被阻断,那么企业产品的销路也就被全部堵死,社会经济运行也将因此而全部停止。 还有,人类需求的不等发生变化的,而机器的产量是固定的,不能满足人类多变的消费需求。人类使用机器进行生产,还是机器自动运转来养育全人类?这不是社会学问题,而是一个不劳而获的幻想。假如人类的劳动效率提高到无限大的全自动程度,那么全自动的机器就可以自动完成养活全人类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全人类都不需要进行任何工作,只要悠闲地呆在家中,生活中的任何需求就全部自动满足了,但这种神话般的生活方式,显然不是单纯提高生产效率所能够做到的。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那么掌握在机器手中的人类生命将是极其危险的,一旦机器出了一点点的故障,那将是全人类的灭顶之灾。
另外,劳动是人类社会中最宝贵的智慧能源,用机器来顶替和淘汰人类劳动,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机器要消耗自然能源,自动化越高的生产方式,其对能源的依赖性也越高,一旦自然能源枯竭,机器将全部停止工作,人类也将无法继续生存。目前人类对自然能源的消耗已经达到了极其疯狂的程度,对劳动力的排斥也是全力以赴,其目的不外乎是利用价值与劳动效率之间的反比关系来制造差价交易,占有更多的他人价值和自然资源。优选的生产方式就是首先利用人类的劳动力资源,不足或不能的情况下再也自然能源来进行补充。
在实际商品交换过程中,除物质商品之外还有一种劳动力商品,而且这种劳动力商品与物质商品一样,都具有价值、价格以及使用价值的属性。劳动者在幼年时期需要父母付出大量的劳动和钱财将其养育成人,在此期间劳动者本人还要进行多年的刻苦学习,形成高智慧的劳动能力。家务劳动是成年家庭成员的劳动付出,并将其劳动凝结到子女这一未来劳动力的身上,这样一来,就构成了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就是在养育劳动者过程中所付出的商品价值和家庭劳动的价值;劳动的价格,就是劳动者在企业劳动所得到的工资收入;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者本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的价值取决于劳动者养育过程中的价值消耗。另外,在劳动者成年并形成劳动力之后,他的日常生活仍然要消耗一定的生活用品,因此其劳动力价值还要加上这部分价值消耗。如果劳动力价值按每天计算,一年按200个劳动日计算,一生按40年劳动时间计算,那么就可以计算出劳动者每天的劳动价值。见公式
劳动力价值/天=劳动者养育价值÷(200×40)+每天价值消费.
例如,某劳动者从出生到劳动力形成总计消费4000(劳动日),日常生活中每天消费0.4(劳动日),求该劳动者每天的劳动价值:
4000÷(200×40)+0.4=0.5+0.4=0.9(劳动日)
从该计算中可以看出,培养劳动者的价值成本,就是这一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如果该劳动者工作之后每天不能收入超过0.9(劳动力)的单日劳动力价值,那么这一家庭在劳动力的经营方面就会出现价值亏损。现实社会中,有些富裕家庭在劳动者养育方面投入的价值过高,培养出来的劳动者又没有足够强大的劳动能力,难以在日后工作中进行兑现,这样的家庭在培养劳动力方面将出现价值损耗。有些贫困家庭在劳动者养育方面投入的价值较低,培养出来的劳动者具有较强的劳动能力,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兑现自身价值,这样的家庭未来将有一定的价值增长。花钱培养出个败家子,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现实中,劳动力商品以工资方式销售给企业,因此工资也就确定了劳动力的价格。一般情况下,劳动能力强的劳动者工资较高,劳动能力差的劳动者工资收入较低。但是在有些企业中,其工作要求的劳动能力是固定的,无论个人劳动能力如何,企业只是按照岗位劳动量需要来支付工资,而不是根据个人劳动能力来支付工资,因此大材小用的现象比比皆是。
劳动力价格=劳动者工资收入≠劳动能力≠劳动力价值.
不同或相同家庭培养培养出来的劳动者,其劳动能力各有不同。有些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较强,其劳动力使用价值就较高,否则相反。个人劳动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劳动的身体、品德和智慧的好与差。见公式:
劳动力使用价值=劳动天数×个人劳动能力系数.
个人劳动能力系数=体能系数×智能系数×技能系数×品德系数.
计算劳动力使用价值,首先需要设定一个劳动能力的标准计算单位。在品德系数、智能系数、体能系数、技能系数都为“1”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为一个劳动力单位,这一单位可用文字“工”来进行表示。
例如,某一劳动者的体能系数为1.2,智能系数为1.5,技能系数为1.1,品德系数为1,求该劳动者的个人劳动能力系数:
个人劳动能力系数=1.2×1.5×1.1×1=1.98.
个人单位劳动价值=1.98(工).
从计算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该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标准劳动力的1.98倍,他具有很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同一企业、即使是相同工种的情况下,不同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也有一定的差别,劳动能力强的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其工资收入较高,劳动能力弱的工资收入较低。企业在这方面执行的是按劳取酬的交易原则。用“按劳分配”一词来解释劳动力交易现象实在欠妥,“分配”无偿,“按劳”有偿,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三、价值循环
什么是价值循环?劳动力价值转化为劳动产品价值,之后劳动产品价值再转化为劳动力价值,这种不断重复的过程就叫做价值循环。人类社会经济循环的本质就是价值循环。劳动价值转化为产品价值,就好比大自然中的能量转换,但自然中的能量转换是等量不灭的,而劳动价值的转换将可能导致大量的价值流失。价值循环的本质就是劳动力与商品之间的价值转换。如下所示:
劳动力消耗→商品价值产生→商品价值交换→商品价值消費→劳动力再生……
随着劳动产品的产出,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之中变成了价值;随着商品消费,商品价值又转化为劳动力价值;随着劳动力在商品生产中的消耗,劳动又再次凝结到新的商品之中变成新的再生价值。正是由于这种周而复始的价值循环,推动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并且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大幅度提高了人类的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最终在地球上成为唯一的霸主。 早期价值的产生是通过家庭劳动来实现的,家庭劳动者通过农牧业以及手工艺产品的生产将自己的劳动凝结在产品之中,使产品有了一定的价值。虽然家庭可以创造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只是体现在单一产品之上,不能满足家庭成员的多种消费需求,因此各个家庭都需要将自己单一品种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兑换其它家庭生产的多品种商品。这样,就构成了各个家庭与市场之间的价值循环。
家庭劳动力消耗→家庭商品产出→市场商品交换→家庭购物消费→劳动力再生→再生家庭商品产出……
由于商品与商品之间交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们只能在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商品的情况下才能成交,因此这种交易方式效率较低。货币出现之后,市场的商品交换也就体现在商品与货币之间,任何商品都可以与货币进行交易,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商品交易效率。货币不但有提高商品交易效率的作用,而且还有容易储备的功能,可以通过货币来进行巨额的财富积累。
劳动力消耗→商品产出→市场销售、货币收入→购买商品、货币支出→购物消费→再生劳动力……
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已经逐渐被大规模的大型生产企业所淘汰,因此价值循环也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生产基本替代了家庭生产,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出更多的劳动产品,同时也改变了原有的价值循环结构。在这种循环结构中,劳动者首先与企业进行劳动力交易,付出劳动获得工资报酬之后,再去市场上购买自己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消费品。
1、个人劳动力出售、收入工资,企业工资支出、购入劳动力;
2、企业使用劳动力生产商品,之后将商品投放市场;
3、劳动者购买生活用品,支出货币,同时企业完成商品销售,收入货币;
4、劳动者消费生活用品,再生劳动力;
5、重复1、2、3、4的过程……
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劳动力的价值与货币面值进行对接,一个劳动者一个工作日的货币收入,也就是他劳动力的价值,比如某劳动者月工资4000元,没月工种22天,那么他的劳动力价值就是4400÷22=200元,也就是说,一个劳动者一个劳动日与货币的比价是1:20。有了这种数量关系的比对,那么就可计算出剩余价值的多少了。
企业收益可以用两个不同计量单位来进行计算,一是以劳动量为单位来进行计算,得出的计算结果叫做剩余价值;二是以货币为单位来进行计算,得出的计算结果叫做利润。这两种计算方法的价值流通方向正好相反,即企业在支出货币购入劳动力,销出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力收回货币。剩余价值与企业劳动量支出成正比关系,与企业劳动量收入成反比关系。见公式:
剩余价值=企业劳动量支出-企业劳动量收入.
该公式是以劳动量为单位来进行计算的。公式中的“企业价值收入”是企业支付工资购买的劳动力,“企业价值支出”是企业销售商品中凝结的劳动将支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收回。比如,一个企业有200个工人,一个工人的月工资5000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每月支付给200个劳动者100万元工资,同时购入4400(200×22天=4400)个劳动日,而这4400个劳动日的劳动量,就是本期企业的价值收入。企业收入4400个劳动日的价值之后,将其投入生产,使其凝结在A商品之中并投放市场。A商品投放市场之,它的销售价格要高与100万工资支出,否则就不会产生利润。假设A商品的利润率为10%,那么A商品的售价就是110万元/个。作为利润的10万元等于440个劳动日,因此企业也就获得了440个劳动日的剩余价值。注:在这一计算中没有加入消耗品的价值,因为它计算中等量加减,对价值的变化没有影响。
剩余价值=(4400+440)-4400=440/劳动日.
目前实际应用的方法,是以货币为单位来计算企业收益,这种收益叫做利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利润越高,其资本增值的速度就越快,企业发展也就约为迅速,企业 的经营者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所遵循的基本法则。利润与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正比关系,与成本支出成反比关系,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是在极力扩大销售收入和压低成本支出。见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成本支出.
成本支出=劳动力成本支出+消耗品成本支出.
利润计算是目前最基本的财务工作,具体计算方法都已经成熟应用,在这里也就无需重复说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企业的成本支出分为“劳动力成本支出”和“消耗品成本支出”两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原材料、水、电、煤、油和劳动力,之后产出成品,这就将消耗品和劳动力凝结在成品之中,使成品具备了增量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消耗品的价值等量转化为成品价值,没有任何增量价值的产生,而成品增量价值部分是由于加入了新的劳动而产生的。因此说,利润不能来源于消耗品,只能来源于人类劳动。
从直观角度看,人类社会的价值是由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所创造,但实际上从事服务工作的劳动者同样间接地参与了商品生产。其实,一个经济独立的社会就好比是一个综合类的大型企业,社会中的劳动者全部在这一企业之中从事各自不同的工作,因此这一社会的总产值与该社会中的全部劳动者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服务劳动者的参与,从事直接生产的劳动者也难以完成本身的生产工作。商品生产首先需要从市场上采购原材料,产品产出之后还要拿到市场去进行销售,这期间还有大量的财务核算、金融、工商税务等等繁杂的业务需要专门的业务人员去进行办理,因此这些服务劳动同样以企业生产成本的方式凝结在了企业生产的商品之上。另外,大量社會服务机构的劳动者也需要将自己的劳动附加在企业生产的商品之上,使商品价值得以进一步抬高,同时还将导致社会整体生产效率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见,服务劳动同样需要通过企业产品而进入下一阶段的价值循环环节,并且它的循环过程中加重了企业的经营负担。
在企业产品全部售出的情况下,企业销售收入与企业产值相等,在此情况下企业利润公式为: 计划利润=产值-成本.
以“销售收入”计算的利润是已经实现的利润,以“产值”计算是利润是计划实现的利润。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计划利润往往因产品不能全部而难以全部实现,这就是由于经济运行失衡所造成的。而这种导致整体经济失衡的原因,恰恰是企业追求利润的结果。任何一个生产企业,它所追求的经营目标都是获得更高的利润,一旦经营长期亏损,企业将破产倒闭。现实中,大部分企业都是在盈利状态下进行经营的,因此也就始终处于产值大于成本的状态,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如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同样如此。产值是市场商品供给部分,成本是市场上的商品购买力需求,而利润就是市场商品的供求差额。用公式表示为:
供求差额=市场供给-市场需求.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当利润为正数时,市场显现供大于求状态,即生产过剩状态;当利润为负数时,市场显现供给不足的状态。一般认为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是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其实它们是两种矛盾其中的各自一面,通货膨胀相对的矛盾一方是通货紧缩,而不是商品短缺;生产过剩相对的矛盾一方是商品短缺,而不是通货紧缩。在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上的商品供求与物价波动之间存在9种对应关系,而并非只是单一的对应关系。见图示: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商品供求与物价变化之间存在9种对应关系,而并非是单一的两项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在供大于求(生产过剩)情况下,并非只是物价下跌一种选项,而且还有物价稳定和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另外两个选项,对应物价来讲,其与供求状况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样如此。虽然商品价格与商品供求状况之间存在9种对应关系,但是在盈利和非行政控制情况下,一般显示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共存的经济运行状态。从价值循环角度讲,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的同时存在的,因为它们彼此之间是共存亡的连体关系。通货膨胀的起点是成本,生产过剩源自利润。在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共存的状态下,如果减少货币投放,那么将加重生产过剩;如果扩大货币投放,那么又将加重通货膨胀,这就给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制造极大的困难。
价值循环可分为两种不同状态:一是良性循环,即顺势循环;二是恶性循环,即逆势循环。所谓顺势循环,就是价值从产生到消费的依次循环;所谓逆势循环,就是价值从产生到产生,或者从消费到消费的反方向循环。见图示:
良性循环:生产→消费→积累→再生产→再消费→再积累……
恶性循环:生产→消费→积压→再生产→再消费→再积压……
市场经济运行中缺少“积累”环节,商品的储存以积压形式存在。正常的经济运行是从生产、消费到积累的过程,但是利润的存在造成市场商品供给过剩和企业的商品积压,因此使企业的计划利润得以全部实现,同时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不得不向银行大量借款,这也是目前银行贷数量成天文数字的原因。企业通过向银行贷款,重新投入新的商品市场,于是造成更大数量的商品积压。市场上的商品正常应该进入劳动者的消费环节,但是却反向回流企业,这就形成了商品价值的逆循环。
现如今,银行贷款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经营过程中日益扩大的购买力缺口,并且金融风险不断加重,于是股票市场就自然地生产了。在股票市场中劳动者的生活资料购买力直接转化为企业生产购买力,于是造成更大的生活资料购买力缺口,导致更加严重的生产过剩。现有的股票市场看似红红火火,但实质上弊端多多,极难以管理和控制,并且股票市场中的利益争夺十分的阴险、血腥和残暴,给广大投资人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和身心打击。将广大劳动者的生活资料购买力冻结在企业生产环节,使其不能将通过购买市场商品的正确途径回到企业,并导致通货膨胀和生产过剩日益加剧,这就是价值逆循环的基本特征。
最有效、彻底的解决办法就是,在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增设一个“国家仓库”的经济运行环节,将企业的商品积压转化为社会的物资积累,之后再通过市场销售使商品进入到消费环节。如下所示:
劳动力使用→商品产出→国家仓库→市场销售→家庭消费→劳动力产出→劳动力再使用→商品再产出……
商品销售不畅一直是大部分生产企业的噩梦,尤其是在生产过剩严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如果在价值循环过程中添设一个“国家仓库”环节,企业产品产出之后直接进入国库,那么企业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不仅如此,而且企业原来投入商品销售方面的费用将全部节省下来,将这些节省下来的巨大费用投入商品生产,将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国家仓库”对市场经济运行具有平衡供求和稳定物价的双向调节功能,正好適合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通货膨胀于生产过剩并存的难题。中医讲:“痛者不通,通者不痛”,对于社会经济运行来讲同样如此。有诸多社会弊端的存在,说明经济运行阻滞;疏通经济运行阻滞,弊端自然全部消失。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中历次经济的大幅度进步,都借助于价值循环方式的转变。比如,由原始时期家庭内部的价值循环,转变为不同家庭之间的价值循环,之后再转化为家庭与市场之间的价值循环、家庭与企业之间的价值循环。但是,之前价值流通方式的转变都是在被动状态下进行的,甚至没有体会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会引起价值循环循环方式的变化。而如今,人类能够主动改变社会价值循环结构,进而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向前发展。
价值原理是研究价值规律的基本理论,掌握这一原理将有助于更加收入地研究其它各种复杂的经济理论和建立新的经济理论。价值原理的研究目的是找到公平的分配依据,以便消除分配不公和财产价值准确统计的问题。人与人之间劳动能力的差别远远小于贫富差别,提高对价值原理的研究,就可以建立准确按劳分配制度,最大程度限制贫富差别。价值原理是建立商品经济理论的基本依据,没有价值理论做基础,任何经济理论的建立都是浮云。因此要搞好社会的经济建设,必须对价值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2021年1月26日星期二21.21
辽宁证券公司 110001
在早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双方都是用各自不同的产品来进行交换,相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没有行为意义。既然是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那么就必须找出它们彼此之间相同的数量关系,否则等量公平的商品交换将无从谈起。价值,它就是各种不同商品之间相同的数量关系。比如,“长度”是各种不同物体之间的相同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用长度单位“米”来进行测量。再如,“价格”是各种不同商品之间的相同数量关系,各种不同商品价格的多少都可以用货币单位“元”、“角”、“ 分”来进行计量。虽说价值是不同商品之间相同的数量关系,其计算单位是衡量商品等量公平交换的尺度,但是,这一数量关系和计算尺度所表達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价值计算单位如何来进行确定?如何准确计算各种不同商品的价值含量?这些大部分是以往价值理论所不曾详细论述的问题。
古代,在没有准确价值计算的情况下,商品交换通过估算价值来进行的。这种估算的价值叫做“价格”。即使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中,商品交换也以价格计量标准的。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还是商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换,它们都属于估算价值(价格)的交换,而并非是准确的价值交换。平时所说的某一商品值多少钱,只是说它能够兑换多少货币,而并非指该商品的自身凝结价值的多少。价格是通过货币单位来进行计量的,比如10斤苹果的价格为20元人民币。早期以金银作为货币的情况下,价格单位也就是金银的重量单位,比如100公斤大米的价格为2克黄金和20克白银。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商品交易量的不断扩大,金银等金属称量货币在分割和鉴定成色方面的困难逐渐显现,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易需求,因此逐渐被金属铸币所取代。金属铸币与称量货币相同,币值多少与自身重量成正比关系,但其面值与自身的金属价格有一定是误差,不像称量货币那样的等值。金属铸币在中国有2千多年的流通历史,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它才停止流通,被人民币所取代。
无论是古代的称量货币(重量货币、足值货币)、金属铸币,还是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美元、欧元等信用货币,它们都不能用来计算商品价值。对于称量货币来讲,它以重量单位“吨”、“公斤”、“克”作为自身的价值计量单位,然而相同重量的物品所内含的价值量并不相等,因此重量单位不能作为价值的计量单位。比如,1克黄金=50克白银=100斤大米,在这一等式里,重量是一个变量,因此不能作为价值的计算单位。另外,“1克黄金=50克白银=100斤大米”这一系列的价值相等的结果又是根据什么计算出来的呢?问题的关键在于,以重量作为价值计算单位所得出的结果并不是唯一结果,而是千万种不同结果。比如,100斤大米价值1克黄金、99斤大米价值1克黄金、98斤大米价值1克黄金、……。同时,也可以说1克黄金价值100斤大米、价值99斤大米、……。对于信用货币来讲,它的计量单位“元”、“角”、“分”是用来度量商品价格的,而并非是商品价值的计量单位。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化,单位货币所内含的商品价值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货币单位不能用来充当价值的计量单位。比如,在市场上有“800元=2克黄金”情况,也有“1000元=2克黄金”的情况,这就使货币内含的价值量成为变量,不能作为价值的度量单位。人类目前所使用的任何计量单位都是定量单位,而非变量单位。定量单位所度量的对象千差万别,因此说度量对象是变量。虽然度量对象千万种,度量结果千差万别,但是计量尺度只一个。无论尺度度量的对象是什么,其计量单位完全相同。
从古至今,由于没有统一的价值计算单位,因此商品交换只能依据估算的价格来进行。在实际商品交换过程中,如果交换一方的价格与价值之间的比率高于对方,那么将给交换对方造成一定的价值损失,构成侵占交易。在市场上,“物以稀为贵”的交易习惯和获取高额利润的交易目的,使一些商品的交换价格远远低于自身的内在价值,进而导致大量高额侵占交易事件的发生,给被侵占方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久而久之,这种损失将积累成巨大的贫富差别和民怨,对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从经济学角度讲,价值代表一种具体数量,可以将其叫做“数量价值”,这也是价值概念的基本含义。而日常所说的艺术价值、生命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理论价值、实用价值等等,它们都属于“形容价值”的范畴,只能用“有无”、“多少”、“大小”、“轻重”等形容词来进行解释,不能用具体的数量来进行说明。比如,不能说某人具有100万元的人生价值,某物具有20万元的文化价值、某理论具有50万元的科学价值等等。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讲,数量价值可以用于商品交易,形容价值不能进行市场交易。商品价值是数量价值,之外的其它价值概念都是形容价值,形容价值不能于数量价值混为一谈。以下所讨论的全部是数量价值问题,并不包括任何形容价值的内容。
一、价值定义
现代经济学定义:价值是商品的一个重要性质,它代表该商品在交换中能够交换得到其他商品的多少。并解释说,价值通常通过货币来衡量,成为价格,这种定义是交换价值的表现。这一定义只说明不同商品之间应该按照相同的数量关系来进行交换“该商品在交换中能够交换得到其他商品的多少”,并没有说明什么是不同商品之间相同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应该根据什么来计算商品之间公平合理的交换数量。因此说,这种价值定义并没有将价值的本质进行具体说明。另外,该定义的解释部分说“价值通常通过货币来衡量,成为价格”,而在物价不断波动的情况下,价值与价格之间并非等量关系,因此自由市场经济运行状态下价值不能成为价格。还有,自由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各种商品的价格不断发生变化,这就使得货币面值所代表的商品数量不断发生变化,而价值是定量,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与价值不等,不能行使价值职能。 马克思经济学定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并解释说,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指的是体力或脑力劳动,不管制造商品的是哪一个行业,制造商品所付出劳动的质是一样的。该定义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指的是相同劳动效率之下的人类劳动,解释中所说的“劳动时间”、“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等内容也都属于价值计算的范畴,因此它们都应该放在价值计算部分去进行论述,而不应该将其作为定义的限制条件和补充内容。如果说价值的定义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来进行限制,那么“有差别的人类劳动”就不能创造价值,这显然不合逻辑。现实中的人类劳动都是有差别的人类具体劳动,而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抽象劳动,可以作为劳动量的计量单位来进行使用,不能用它来否定具体劳动创造价值的功能。实际生产过程中,相同或不同劳动产品的生产效率可能完全相同,也可能具有很大的差距;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投入可能可能很多,也可能较少;投入劳动力的质量可能较好,也可能很差;但无论效率差距如何,它们创造价值的功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说,價值定义不能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来进行限制。去掉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这一限制条件之后,价值定义简化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既然马克思经济学以劳动作为价值的本质定义,那么就需要对劳动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从经济学角度讲,人类活动分为三种:一是创造价值的活动,定义为劳动;二是消费价值的活动,叫做娱乐活动;三是毁灭价值的活动,它是一种极其恶劣的犯罪活动。劳动是人类创造价值的活动,具体讲,它是凝结在商品上的人类活动,消耗价值和毁灭价值的人类活动都不能叫做劳动。
人们普遍认同的劳动概念,通过无限小的短暂时间差,预支了人类活动创造价值的结果。人类创造价值的活动是连续进行的,在“活动”与“劳动”之间只存在无限小的时间过度,这种短暂的时间差,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使人误将人类已经完成的活动当成正在进行中的活动。但是,无论时间多么短暂,它们两者之间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试想,如果看似创造价值的人类活动,在其作用下没有创造出具体的价值,那么劳动概念将与其丝毫无缘。当人类活动停止的那一瞬间,其能量凝结在商品之上,于是人类的这一活动就蜕变成为商品价值,同时将人类的这一活动转化为劳动。人类活动不是劳动,但是这中活动创造出价值之后就变成了劳动。劳动不是正在进行中的人类活动,而是已经停止并创造出价值的人类活动,是具有价值创造结果的人类活动。价值是劳动结果,而不是劳动过程和劳动本身。劳动与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
因为: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又因:劳动结果=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所以:价值=劳动结果
所以:价值≠劳动过程≠劳动
二、价值计算
某一商品值多少钱?它的价格应该是多少?这要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俩来进行决定,供应过剩状态下,商品价格就会定的较低,供不应求状态下,商品价格就会不断抬高,因此说价格随市场供求状态不断变化。价值就不同了,无论市场供求状态如何变化,商品凝结的了人类劳动量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价值固定不变。那么现实中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又将如何进行计算呢?
价值不只是形容财富多少的一个概念,它也是一个可以进行数学计算的具体数值,它是用来计算和统计凝结在商品中劳动量多少的具体数值,它所表达的实际数量结果,就是商品的实际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越多其价值就越高,否则相反。劳动是可以进行数学计量和计算的一种人类活动,这种数学计量结果就是商品实际价值的多少。既然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那么价值量也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量。见公式
价值量=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量. ①
虽然确定了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量,但是凝结在商品中劳动量的多少并不是一个现成答案,需要通过相关计算来进行求解。要计算出凝结在商品中劳动量的多少,就必须首先计算出劳动量的多少,而劳动量也不是单一直观的数据,它也需要通过有关计算来获得答案。在“无差别人类劳动”的条件下,劳动量的大小取决于参加生产的劳动人数和劳动天数,参加劳动的人数和天数越多,劳动量也就越多,否则相反。由此可见,劳动量与劳动人数和劳动天数两者之间互为正比关系。见公式
劳动量=劳动人数×劳动天数. ②
该公式中的“劳动量”,指的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劳动的数量,劳动量不是直观现成的数据,需要通过各自数学公式的计算来获取。在现实的劳动力使用过程中,劳动时间都是以天数来进行就算的,因此公式中的劳动时间以“天”为单位来进行就算。劳动量的计算通常用“劳动日”作为基本单位,1个劳动者劳动1天为1个劳动日。通过公式②可以计算出,如果1个人劳动1天,那么劳动量的计算结果就是1个工作日;如果1个人劳动5天,那么劳动量的计算结果就是5个工作日;如果5个人劳动1天,那么劳动量的计算结果就是5个工作日;如果5个人劳动5天,那么劳动量的计算结果就是10个工作日……。
在现实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各种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各不相同,各种产品的生产难度、消耗劳动者体力的大小、以及工作环境对劳动者身体的损伤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单纯用劳动人数×劳动天数来计算劳动量的多少与实际劳动量有很大区别。“劳动人数×劳动天数”所表现的劳动量,是“人类无差别劳动”下的劳动量,但现实中创造价值的具体劳动都是有差别,甚至具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计算实际劳动量的多少需要加入“劳动强度系数”、“ 劳动难度系数”、“劳动危险系数”、“劳动损伤系数”这几项辅助的限制条件。见公式
劳动量=劳动人数×劳动天数×劳动强度系数×劳动难度系数×劳动危险系数×劳动损伤系数. ③ 在具体计算过程中,各种系数将平均值作为标准计算单位,这一单位的数值为“1”,高出的用“1.1”、“1.2”、“2.0”、“3.0”……进行表示;不足的用“0.9”、“0.8”、“0.7”……进行表示。在这些系数都为“1”的情况下,劳动量就是“劳动人数×劳动天数”。在劳动人数和劳动天数都为“1”的情况下,劳动量的计算结果为“1”,这个为“1”的劳动量计算结果,就是单位劳动量,用劳动量计算单位“劳动日”来表示,就是1个劳动日。劳动日是劳动量的计算单位,有了这一计算单位,那么价值就可以进行具体的数学计算了。
现实生产过程中,劳动量的计算不是根据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大小来进行计算的,而是依据所生产的产品所需劳动量的大小来进行计算的。一个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再强,在劳动量需求较弱的生产中也不能发挥出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其强大的劳动能力也不能全部转化为劳动量并凝结在商品之中,造成一定的劳动力浪费。这就是日常所说的大材小用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在现实生产过程中随处可见,经常发生,导致社会劳动力的极大浪费。
计算商品的价值量,单纯有劳动量是不够的,还要找出商品产量与劳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商品产量的多少取决于劳动量和劳动效率两种因素,商品产量与劳动量和劳动效率之间成正比关系。在劳动效率相等的条件下,生产中消耗的劳动量越多商品价值越高,否则相反;在劳动量相等的条件下,劳动效率越高商品价值越高,否则相反。见公式:
商品产量=劳动量×劳动效率. ④
在前面的劳动量计算公式③中并不包括商品的计算项目,因此无法计算劳动量凝结在商品中的多少。在公式④中,即有商品项目,又有劳动量项目,因此商品凝结劳动的数量——价值,就可以进行准确的数量计算了。在公式 ④中,“劳动量”已经有了具体的计算公式,而“劳动效率”,就是单位劳动量(1个劳动日)条件下的商品产量。见公式:
劳动效率=商品产量/单位劳动量 ⑤
平均劳动效率=商品总产量÷(人数×天数) ⑥
公式⑤是根据公式④推导出来的,它也是计算商品价值的一个关键公式。在社会平均劳动效率条件下,一个单位劳动量的商品产量,也就是不同商品之间在单位价值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单位劳动量条件下的商品产量也可以将其叫做“等价产量”,即在单位劳动量条件下的商品产量。虽然这是个劳动效率的计算结果,而这一结果正好体现了各种不同商品、不同数量条件下的等价关系。比如一个劳动日的劳动量消耗能够生产10斤大米、2把斧子、4把菜刀、0.1部手机、0.02平方米房屋等等,那么这些不同数量商品共有价值就是1个劳动日,彼此不同的数量关系就是彼此相同的价值关系。它们的等价关系如下:
10斤大米=2把斧子=4把菜刀=0.1部手机=0.02平方米房屋.
如果一个单位劳动量与100面值的货币进行对接,那么货币与各种商品之间就建立了不同数量的价值计量关系。见等式:
100元=10斤大米=2把斧子=4把菜刀=0.1部手机=0.02平方米房屋.
计算出单位价值的商品产量,那么再计算单个商品的价值就简单多了。单个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是单位劳动量除以单位劳动下的价值产量。比如,斧子的单位产量是2把,那么一把斧子的价值就是0.5个劳动日。再如,手机的单位产量是0.002部,那么一部手机的价值就是500個劳动日。由此可见,单位产量与价值之间成反比关系,单位产量越多的商品,其单个商品的价值就越低,否则相反。这种成反比关系的计算结果,可以将其叫做“等量价值”,即商品数量相同情况下的价值含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例如,一个单位劳动量生产50只牙刷,那么1只牙刷的价值就是1÷50=0.02(劳动日),按照一个劳动日对接100元货币来进行计算,一只牙刷的价值就是100×0.02=2元。
根据公式④可以推导出价值的另外一个计算公式: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商品产量÷劳动效率
因为:劳动效率=商品产量/单位劳动量.
所以:价值=商品产量÷商品产量/单位劳动量. ⑧
例如,某企业一个月生产1000台电风扇,单位劳动量条件下产出0.5台电风扇,那么该企业一个月创造的价值数量就是1000÷0.5=2000(劳动日)。如果一个劳动日的价值单位与100元货币相对接,那么该企业每月创造的价值就是100元×2000劳动日=20万元,每台电风扇价值200元。
价值不是单纯的劳动量,而是具有一定劳动效率的劳动量。在劳动效率相等的情况下,劳动量越多商品产量就越多,其价值也就越高。例如,某人一天可以制造2把椅子,这时他的劳动效率为“2把椅子/1人1天”,在这个劳动效率下,他10天就可以制造20把相同的椅子,创造出高于原来10倍的价值。因此说,在“2把椅子/1天”这一相等劳动效率的条件下,劳动量(这里表示一个的劳动天数)投入越多,创造的商品价值就越高。
根据价值计算⑦、⑧得知,在商品产量相等效率不同的情况下,相同商品所凝结的劳动量不等,即相同商品的价值不等。
又因:A1商品产量÷A1劳动效率≠A2商品产量÷A2劳动效率.
所以:在产量相等劳动效率不等的情况下,A1商品价值≠A2商品价值。
虽然是相同的劳动产品,但是在劳动效率不等的情况下,它们凝结劳动量的多少各不相同,因此其价值也不等。相同的两个商品使用价值完全相同,但是价值并不相等。劳动量消耗较小,并且容易得到的产品,其劳动凝结量较少,价值较低;劳动消耗量很大,较难获得的产品,其产品的劳动凝结量较多,价值也就较高。因此说,不仅不同商品的价值各不相同,相同商品的价值也各不相同。
两个相同产品,在产量相等效率不等的条件下具有以下等量关系:
A1商品劳动量×A1商品劳动效率=A2商品劳动量×A2商品劳动效率. 例如,A1商品劳动量=6(劳动日),A2商品劳动量=5(劳动日),A1商品劳动效率=100/劳动日,A2商品劳动效率=120劳动日,将其代入等式:
6×100=5×120.
实际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其生产效率各不相等,但无论效率有如何不同,这一等量关系是完全相同的。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4点结论:
1、相同商品相同效率—价值相等—使用价值相同—同店价格相等;
2、相同商品不同效率—价值不等—使用价值相同—同店价格相等;
3、不同商品相同效率—价值相等—使用价值不同—同店价格不定;
4、不同商品不同效率—价值不等—使用价值不同—同店价格不定。
这里提到“使用价值”的概念,所谓使用价值,就是产品在人们生活过程中所起到作用的大小。对于同一商品来讲,它的数量越多,其使用价值就越高,否则相反。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计算单位有所不同,价值的计算单位是劳动量,使用价值的计算单位是商品数量。使用价值的计量单位可以用字母 “t”来表示。例如,设定一把斧子的使用价值为2t,那么6把斧子的使用价值就是12 t;如果1把斧子的价值=两把菜刀,那么一把菜刀的使用价值就是1 t,5把菜刀的使用价值就是5 t。计算公式如下:
因为:使用价值=商品数量×单个商品的使用价值.
又因:单个商品使用价值=1×价值尺度比率=价值尺度比率.
所以:使用价值=商品数量×价值尺度比率.
在以上例子中,斧子的尺度比率为2:1,数量是6把;菜刀的尺度比是1:1,数量是5把,分别将其代入公式得:
通过以上计算得知,使用价值与商品数量成正比关系,在劳动效率提高的情况下,相同劳动量将产出更多的商品,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但是在这种商品合计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单个商品的价值也将随之相应下降。相同商品在不同生产效率下,单个商品的使用价值相等,价值不等。
例如,A1商品的生产效率为20个/劳动日,A2商品的劳动效率为25个/劳动日,一个A1、A2商品的使用价值为2 t,求单位价值量条件下A1、A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这两个商品的单个价值是多少?
A1商品的使用价值合计为:2 t×20个=40 t.
A2商品的使用价值合计为:2 t×25个=50 t.
A1商品的价值为:1 ÷20=0.05/劳动日.
A2商品的价值为:1 ÷25=0.04/劳动日.
从以上计算得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情况下,价值投入不变,商品生产数量相应增加,使用价值相应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相应减少,这就充分说明,在劳动效率提高的情况下,相同商品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2 t),具有不同的劳动价值(A1为0.05/劳动日,A2为0.04/劳动日)。一只价值100元的手表和价值10万元的手表相比,其使用价值没什么大的区别,而其价值却有着天壤之别。其实,商品价值高不一定是好事,商品的使用价值高才是好事,而较少的商品价值搭配较高的商品使用价值才是好上加好。
虽说一种商品生产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否会影响社会整体商品的价值比率关系,但这种影响只是部分影响,而不是全部影响。一个企业某一商品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不代表全社会同类商品生产效率的整体提高,因此对不同商品之间价值比率的影响较小,在计算中可不予考虑。
通過以上4点结论可知,在商品产量相等的情况下,提高劳动效率可以将一定的劳动力节省下来。如果将这些节省下来的劳动力投入新的产品生产,那么将产出更多的劳动产品,更多地造福于人类社会。但是,如果提供劳动效率节省下来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那么将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并且将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提高劳动效率是生产企业所共同追求目标,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劳动者的失业,因此社会需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来吸收这部分过剩劳动力。
在实际商品交换中,交换过程要受到2个交换条件的限制:一是等价交换,即在商品交换过程中需要受到价值因素的限制,价值较高的商品在交换过程中也需要与它相等价值的商品进行交换;二是等量交换,即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要考虑交换双方商品交换数量的因素,无论相同商品的生产效率如何不同,在市场上它与其它商品的交换数量是比例不变。两个相同商品在同一门店的销售价格相等,但是不同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凝结在各自产品上的劳动量各不相等,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劳动量消耗多的一方其盈利就要小于劳动量消耗较小的一方,这就必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商品的价值将会随之相应下降,价值创造随之相应减少,这是由于价值与劳动效率之间反比关系所造成的。在这种反比关系的条件下,当生产效率提高到无限大时,人类劳动的凝结将为“0”,这时任何产品都是由机器自动生产的,没有一丝一毫人类劳动的凝结,因此价值也就不存在了。这种由机器全自动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像大自然中的空气一样供人随便使用,而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当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向往,虽然在理论上成立,但在现实中根本就行不通。
现实中,劳动效率的提高还是具有很大局限性的,地球能源、资源的限制暂且不谈,即使在医疗、餐饮、教育、养老、国家管理等领域的运行过程中,机器的作为是极其有限的,而这些方面的工作却需要大量人类劳动的付出才能完成,并且这些服务劳动的付出要记入社会产品生产总成本。由此可见,商品所凝结的劳动不只生产劳动,而且还包括相应配套的服务劳动。更关键的是这些无限大数量的商品首先必须属于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否则分配和消费都无法进行。现实社会中,机器属于资本方所有,在无劳动加入的情况下,所有产品也都属于资本方所有,只有劳动力属于劳动者所有。一旦劳动力与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全部停止,那么劳动者将无法得到生活用品,将无法继续生存。同时,全自动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将全部积压,生产将无法继续进行。劳动者不仅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也是企业产品的需求方,一旦劳动力供给被阻断,那么企业产品的销路也就被全部堵死,社会经济运行也将因此而全部停止。 还有,人类需求的不等发生变化的,而机器的产量是固定的,不能满足人类多变的消费需求。人类使用机器进行生产,还是机器自动运转来养育全人类?这不是社会学问题,而是一个不劳而获的幻想。假如人类的劳动效率提高到无限大的全自动程度,那么全自动的机器就可以自动完成养活全人类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全人类都不需要进行任何工作,只要悠闲地呆在家中,生活中的任何需求就全部自动满足了,但这种神话般的生活方式,显然不是单纯提高生产效率所能够做到的。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那么掌握在机器手中的人类生命将是极其危险的,一旦机器出了一点点的故障,那将是全人类的灭顶之灾。
另外,劳动是人类社会中最宝贵的智慧能源,用机器来顶替和淘汰人类劳动,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机器要消耗自然能源,自动化越高的生产方式,其对能源的依赖性也越高,一旦自然能源枯竭,机器将全部停止工作,人类也将无法继续生存。目前人类对自然能源的消耗已经达到了极其疯狂的程度,对劳动力的排斥也是全力以赴,其目的不外乎是利用价值与劳动效率之间的反比关系来制造差价交易,占有更多的他人价值和自然资源。优选的生产方式就是首先利用人类的劳动力资源,不足或不能的情况下再也自然能源来进行补充。
在实际商品交换过程中,除物质商品之外还有一种劳动力商品,而且这种劳动力商品与物质商品一样,都具有价值、价格以及使用价值的属性。劳动者在幼年时期需要父母付出大量的劳动和钱财将其养育成人,在此期间劳动者本人还要进行多年的刻苦学习,形成高智慧的劳动能力。家务劳动是成年家庭成员的劳动付出,并将其劳动凝结到子女这一未来劳动力的身上,这样一来,就构成了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就是在养育劳动者过程中所付出的商品价值和家庭劳动的价值;劳动的价格,就是劳动者在企业劳动所得到的工资收入;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者本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的价值取决于劳动者养育过程中的价值消耗。另外,在劳动者成年并形成劳动力之后,他的日常生活仍然要消耗一定的生活用品,因此其劳动力价值还要加上这部分价值消耗。如果劳动力价值按每天计算,一年按200个劳动日计算,一生按40年劳动时间计算,那么就可以计算出劳动者每天的劳动价值。见公式
劳动力价值/天=劳动者养育价值÷(200×40)+每天价值消费.
例如,某劳动者从出生到劳动力形成总计消费4000(劳动日),日常生活中每天消费0.4(劳动日),求该劳动者每天的劳动价值:
4000÷(200×40)+0.4=0.5+0.4=0.9(劳动日)
从该计算中可以看出,培养劳动者的价值成本,就是这一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如果该劳动者工作之后每天不能收入超过0.9(劳动力)的单日劳动力价值,那么这一家庭在劳动力的经营方面就会出现价值亏损。现实社会中,有些富裕家庭在劳动者养育方面投入的价值过高,培养出来的劳动者又没有足够强大的劳动能力,难以在日后工作中进行兑现,这样的家庭在培养劳动力方面将出现价值损耗。有些贫困家庭在劳动者养育方面投入的价值较低,培养出来的劳动者具有较强的劳动能力,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兑现自身价值,这样的家庭未来将有一定的价值增长。花钱培养出个败家子,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现实中,劳动力商品以工资方式销售给企业,因此工资也就确定了劳动力的价格。一般情况下,劳动能力强的劳动者工资较高,劳动能力差的劳动者工资收入较低。但是在有些企业中,其工作要求的劳动能力是固定的,无论个人劳动能力如何,企业只是按照岗位劳动量需要来支付工资,而不是根据个人劳动能力来支付工资,因此大材小用的现象比比皆是。
劳动力价格=劳动者工资收入≠劳动能力≠劳动力价值.
不同或相同家庭培养培养出来的劳动者,其劳动能力各有不同。有些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较强,其劳动力使用价值就较高,否则相反。个人劳动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劳动的身体、品德和智慧的好与差。见公式:
劳动力使用价值=劳动天数×个人劳动能力系数.
个人劳动能力系数=体能系数×智能系数×技能系数×品德系数.
计算劳动力使用价值,首先需要设定一个劳动能力的标准计算单位。在品德系数、智能系数、体能系数、技能系数都为“1”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为一个劳动力单位,这一单位可用文字“工”来进行表示。
例如,某一劳动者的体能系数为1.2,智能系数为1.5,技能系数为1.1,品德系数为1,求该劳动者的个人劳动能力系数:
个人劳动能力系数=1.2×1.5×1.1×1=1.98.
个人单位劳动价值=1.98(工).
从计算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该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标准劳动力的1.98倍,他具有很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同一企业、即使是相同工种的情况下,不同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也有一定的差别,劳动能力强的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其工资收入较高,劳动能力弱的工资收入较低。企业在这方面执行的是按劳取酬的交易原则。用“按劳分配”一词来解释劳动力交易现象实在欠妥,“分配”无偿,“按劳”有偿,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三、价值循环
什么是价值循环?劳动力价值转化为劳动产品价值,之后劳动产品价值再转化为劳动力价值,这种不断重复的过程就叫做价值循环。人类社会经济循环的本质就是价值循环。劳动价值转化为产品价值,就好比大自然中的能量转换,但自然中的能量转换是等量不灭的,而劳动价值的转换将可能导致大量的价值流失。价值循环的本质就是劳动力与商品之间的价值转换。如下所示:
劳动力消耗→商品价值产生→商品价值交换→商品价值消費→劳动力再生……
随着劳动产品的产出,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之中变成了价值;随着商品消费,商品价值又转化为劳动力价值;随着劳动力在商品生产中的消耗,劳动又再次凝结到新的商品之中变成新的再生价值。正是由于这种周而复始的价值循环,推动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并且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大幅度提高了人类的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最终在地球上成为唯一的霸主。 早期价值的产生是通过家庭劳动来实现的,家庭劳动者通过农牧业以及手工艺产品的生产将自己的劳动凝结在产品之中,使产品有了一定的价值。虽然家庭可以创造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只是体现在单一产品之上,不能满足家庭成员的多种消费需求,因此各个家庭都需要将自己单一品种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兑换其它家庭生产的多品种商品。这样,就构成了各个家庭与市场之间的价值循环。
家庭劳动力消耗→家庭商品产出→市场商品交换→家庭购物消费→劳动力再生→再生家庭商品产出……
由于商品与商品之间交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们只能在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商品的情况下才能成交,因此这种交易方式效率较低。货币出现之后,市场的商品交换也就体现在商品与货币之间,任何商品都可以与货币进行交易,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商品交易效率。货币不但有提高商品交易效率的作用,而且还有容易储备的功能,可以通过货币来进行巨额的财富积累。
劳动力消耗→商品产出→市场销售、货币收入→购买商品、货币支出→购物消费→再生劳动力……
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已经逐渐被大规模的大型生产企业所淘汰,因此价值循环也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生产基本替代了家庭生产,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出更多的劳动产品,同时也改变了原有的价值循环结构。在这种循环结构中,劳动者首先与企业进行劳动力交易,付出劳动获得工资报酬之后,再去市场上购买自己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消费品。
1、个人劳动力出售、收入工资,企业工资支出、购入劳动力;
2、企业使用劳动力生产商品,之后将商品投放市场;
3、劳动者购买生活用品,支出货币,同时企业完成商品销售,收入货币;
4、劳动者消费生活用品,再生劳动力;
5、重复1、2、3、4的过程……
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劳动力的价值与货币面值进行对接,一个劳动者一个工作日的货币收入,也就是他劳动力的价值,比如某劳动者月工资4000元,没月工种22天,那么他的劳动力价值就是4400÷22=200元,也就是说,一个劳动者一个劳动日与货币的比价是1:20。有了这种数量关系的比对,那么就可计算出剩余价值的多少了。
企业收益可以用两个不同计量单位来进行计算,一是以劳动量为单位来进行计算,得出的计算结果叫做剩余价值;二是以货币为单位来进行计算,得出的计算结果叫做利润。这两种计算方法的价值流通方向正好相反,即企业在支出货币购入劳动力,销出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力收回货币。剩余价值与企业劳动量支出成正比关系,与企业劳动量收入成反比关系。见公式:
剩余价值=企业劳动量支出-企业劳动量收入.
该公式是以劳动量为单位来进行计算的。公式中的“企业价值收入”是企业支付工资购买的劳动力,“企业价值支出”是企业销售商品中凝结的劳动将支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收回。比如,一个企业有200个工人,一个工人的月工资5000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每月支付给200个劳动者100万元工资,同时购入4400(200×22天=4400)个劳动日,而这4400个劳动日的劳动量,就是本期企业的价值收入。企业收入4400个劳动日的价值之后,将其投入生产,使其凝结在A商品之中并投放市场。A商品投放市场之,它的销售价格要高与100万工资支出,否则就不会产生利润。假设A商品的利润率为10%,那么A商品的售价就是110万元/个。作为利润的10万元等于440个劳动日,因此企业也就获得了440个劳动日的剩余价值。注:在这一计算中没有加入消耗品的价值,因为它计算中等量加减,对价值的变化没有影响。
剩余价值=(4400+440)-4400=440/劳动日.
目前实际应用的方法,是以货币为单位来计算企业收益,这种收益叫做利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利润越高,其资本增值的速度就越快,企业发展也就约为迅速,企业 的经营者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所遵循的基本法则。利润与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正比关系,与成本支出成反比关系,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是在极力扩大销售收入和压低成本支出。见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成本支出.
成本支出=劳动力成本支出+消耗品成本支出.
利润计算是目前最基本的财务工作,具体计算方法都已经成熟应用,在这里也就无需重复说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企业的成本支出分为“劳动力成本支出”和“消耗品成本支出”两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原材料、水、电、煤、油和劳动力,之后产出成品,这就将消耗品和劳动力凝结在成品之中,使成品具备了增量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消耗品的价值等量转化为成品价值,没有任何增量价值的产生,而成品增量价值部分是由于加入了新的劳动而产生的。因此说,利润不能来源于消耗品,只能来源于人类劳动。
从直观角度看,人类社会的价值是由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所创造,但实际上从事服务工作的劳动者同样间接地参与了商品生产。其实,一个经济独立的社会就好比是一个综合类的大型企业,社会中的劳动者全部在这一企业之中从事各自不同的工作,因此这一社会的总产值与该社会中的全部劳动者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服务劳动者的参与,从事直接生产的劳动者也难以完成本身的生产工作。商品生产首先需要从市场上采购原材料,产品产出之后还要拿到市场去进行销售,这期间还有大量的财务核算、金融、工商税务等等繁杂的业务需要专门的业务人员去进行办理,因此这些服务劳动同样以企业生产成本的方式凝结在了企业生产的商品之上。另外,大量社會服务机构的劳动者也需要将自己的劳动附加在企业生产的商品之上,使商品价值得以进一步抬高,同时还将导致社会整体生产效率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见,服务劳动同样需要通过企业产品而进入下一阶段的价值循环环节,并且它的循环过程中加重了企业的经营负担。
在企业产品全部售出的情况下,企业销售收入与企业产值相等,在此情况下企业利润公式为: 计划利润=产值-成本.
以“销售收入”计算的利润是已经实现的利润,以“产值”计算是利润是计划实现的利润。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计划利润往往因产品不能全部而难以全部实现,这就是由于经济运行失衡所造成的。而这种导致整体经济失衡的原因,恰恰是企业追求利润的结果。任何一个生产企业,它所追求的经营目标都是获得更高的利润,一旦经营长期亏损,企业将破产倒闭。现实中,大部分企业都是在盈利状态下进行经营的,因此也就始终处于产值大于成本的状态,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如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同样如此。产值是市场商品供给部分,成本是市场上的商品购买力需求,而利润就是市场商品的供求差额。用公式表示为:
供求差额=市场供给-市场需求.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当利润为正数时,市场显现供大于求状态,即生产过剩状态;当利润为负数时,市场显现供给不足的状态。一般认为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是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其实它们是两种矛盾其中的各自一面,通货膨胀相对的矛盾一方是通货紧缩,而不是商品短缺;生产过剩相对的矛盾一方是商品短缺,而不是通货紧缩。在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上的商品供求与物价波动之间存在9种对应关系,而并非只是单一的对应关系。见图示: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商品供求与物价变化之间存在9种对应关系,而并非是单一的两项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在供大于求(生产过剩)情况下,并非只是物价下跌一种选项,而且还有物价稳定和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另外两个选项,对应物价来讲,其与供求状况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样如此。虽然商品价格与商品供求状况之间存在9种对应关系,但是在盈利和非行政控制情况下,一般显示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共存的经济运行状态。从价值循环角度讲,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的同时存在的,因为它们彼此之间是共存亡的连体关系。通货膨胀的起点是成本,生产过剩源自利润。在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共存的状态下,如果减少货币投放,那么将加重生产过剩;如果扩大货币投放,那么又将加重通货膨胀,这就给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制造极大的困难。
价值循环可分为两种不同状态:一是良性循环,即顺势循环;二是恶性循环,即逆势循环。所谓顺势循环,就是价值从产生到消费的依次循环;所谓逆势循环,就是价值从产生到产生,或者从消费到消费的反方向循环。见图示:
良性循环:生产→消费→积累→再生产→再消费→再积累……
恶性循环:生产→消费→积压→再生产→再消费→再积压……
市场经济运行中缺少“积累”环节,商品的储存以积压形式存在。正常的经济运行是从生产、消费到积累的过程,但是利润的存在造成市场商品供给过剩和企业的商品积压,因此使企业的计划利润得以全部实现,同时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不得不向银行大量借款,这也是目前银行贷数量成天文数字的原因。企业通过向银行贷款,重新投入新的商品市场,于是造成更大数量的商品积压。市场上的商品正常应该进入劳动者的消费环节,但是却反向回流企业,这就形成了商品价值的逆循环。
现如今,银行贷款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经营过程中日益扩大的购买力缺口,并且金融风险不断加重,于是股票市场就自然地生产了。在股票市场中劳动者的生活资料购买力直接转化为企业生产购买力,于是造成更大的生活资料购买力缺口,导致更加严重的生产过剩。现有的股票市场看似红红火火,但实质上弊端多多,极难以管理和控制,并且股票市场中的利益争夺十分的阴险、血腥和残暴,给广大投资人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和身心打击。将广大劳动者的生活资料购买力冻结在企业生产环节,使其不能将通过购买市场商品的正确途径回到企业,并导致通货膨胀和生产过剩日益加剧,这就是价值逆循环的基本特征。
最有效、彻底的解决办法就是,在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增设一个“国家仓库”的经济运行环节,将企业的商品积压转化为社会的物资积累,之后再通过市场销售使商品进入到消费环节。如下所示:
劳动力使用→商品产出→国家仓库→市场销售→家庭消费→劳动力产出→劳动力再使用→商品再产出……
商品销售不畅一直是大部分生产企业的噩梦,尤其是在生产过剩严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如果在价值循环过程中添设一个“国家仓库”环节,企业产品产出之后直接进入国库,那么企业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不仅如此,而且企业原来投入商品销售方面的费用将全部节省下来,将这些节省下来的巨大费用投入商品生产,将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国家仓库”对市场经济运行具有平衡供求和稳定物价的双向调节功能,正好適合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通货膨胀于生产过剩并存的难题。中医讲:“痛者不通,通者不痛”,对于社会经济运行来讲同样如此。有诸多社会弊端的存在,说明经济运行阻滞;疏通经济运行阻滞,弊端自然全部消失。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中历次经济的大幅度进步,都借助于价值循环方式的转变。比如,由原始时期家庭内部的价值循环,转变为不同家庭之间的价值循环,之后再转化为家庭与市场之间的价值循环、家庭与企业之间的价值循环。但是,之前价值流通方式的转变都是在被动状态下进行的,甚至没有体会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会引起价值循环循环方式的变化。而如今,人类能够主动改变社会价值循环结构,进而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向前发展。
价值原理是研究价值规律的基本理论,掌握这一原理将有助于更加收入地研究其它各种复杂的经济理论和建立新的经济理论。价值原理的研究目的是找到公平的分配依据,以便消除分配不公和财产价值准确统计的问题。人与人之间劳动能力的差别远远小于贫富差别,提高对价值原理的研究,就可以建立准确按劳分配制度,最大程度限制贫富差别。价值原理是建立商品经济理论的基本依据,没有价值理论做基础,任何经济理论的建立都是浮云。因此要搞好社会的经济建设,必须对价值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2021年1月26日星期二21.21
辽宁证券公司 1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