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岗位综合能力考核及评价方案研究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i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岗位综合能力是指完成服装各岗位工作任务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基于特定工作情景的能力体现。岗位综合能力评价是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顺利完成能力需要的满足程度和学生全面、自由发展能力提升需要的满足程度的裁定。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对学生岗位综合能力的考核与评价仅以通过考试给予定量(即分数)进行定性(即及格、不及格)来评价。考试内容和方法与培养目标严重脱节,重知识考查、轻技能能力和素质考核。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也较为单一,考核的结果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即以成绩的多少来判定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和优良,忽略了考核与评价的激励、调控、改进、发展等功能。整个评价只注重活动评价的结果,不注重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学生处于被检查、被评判的被动地位,自尊心和自信得不到较好的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受挫,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极为不利。同时,在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时,单一的考试模式往往采用统一的、机械性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活动结果进行“一刀切式”的评价,忽略了学生个体间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此外,评价主体的单一性,也将导致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有失全面和客观性。这违背了职业教育“发现学生价值、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的宗旨。
  所以,岗位综合能力的考核与评价必须以“行动”为导向,基于不同的工作情景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以执行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进行动态化的评估和评价。
  二、正确的岗位综合能力考核观与评价观
  学生岗位综合能力的考核与评价,对学生而言,是为了发现自己活动行为的方式方法和岗位知识、技能、素养所存在的缺陷,以更好地认清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其目的不在于能力高低的判定,而在于发现自己所存在的优缺点,更好地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为未来择业、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专业教师而言,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实践的活动过程,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行为方式,发现学生的潜能,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通过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操作行为进行教学性的评价与反思,发现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对于企业师傅而言,可以发现“学徒”身上的潜质和操作方法、操作程序、操作规范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以更好地引导“学徒”,从而使“学徒”更快地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通过对学生岗位综合能力的考核与评价,然后参考企业各工作岗位综合能力的要求,发现学生身上的特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从而确保把每一个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放到正确的位置,为企业做好人才储备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学生家长而言,通过了解学生岗位综合能力考核及评价的基本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喜好、个性、潜质,为以后从家庭的角度尊重学生意愿、支持学生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对学生岗位综合能力进行考核与评价,目的不是甄别学生学业成绩优劣、选拔优秀学生,而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发现学生的潜质和个性、了解学生在岗位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帮助学生打开未来职业道路的成功之门。简言之,考核与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生学业优劣的静态裁定,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更好更快地成长。
  三、岗位综合能力考核与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传统岗位综合能力考核与评价的主体为教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既定标准或以往经验对学生的学业成果进行终结性的评价,以学生考核最终成绩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定性评价,即好、中、差或优、中、良进行等级性裁定,并以此检验教学成果或办学成果的好坏。考核与评价的过程以学科知识的积累程度为导向,重理论知识积累,轻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评价的内容是知识,而不是能力,这与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本质要求相违背。学生因知识结构、个体发展需求的差异性,在综合能力方面会体现出不同的属性(即个性),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评价模式难免会犯“管中窥豹”的错误。
  就字面意思而言,“评”即“评说”,“价”即“价值”,“评价”就是评说价值的简称。无论是汉字的字面意思,还是英语的词源考察,“评价”内涵的理解都涉及“价值与判断”问题。价值是主客体关系的反映,体现的是人与需要之间的关系,所谓价值判断,就是关于价值的判断,是客体与主体之间需求关系的判断,是“关于一定客体对一定主体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大价值的判断。”中职生因其学生的特殊身份,对于学生自身岗位综合能力成长而言,既是价值的主体,同时又是价值的客体。对于学生岗位技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言,则是价值的客体。故此,从考核与评价的价值判断的视阈出发进行思考,学生综合能力考核与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除教师评价之外,应该还包括学生自评和社会评价,社会评价可以定义为企业评价,因为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是直接为企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鉴于此,中职生岗位综合能力的考核与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包括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只有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对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进行动态化的全方位评价,才能发现学生价值、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这正是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四、岗位综合能力考核与评价内容的职业导向性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学生未来就业直接面向企业,因而学生岗位综合能力考核与评价的内容必须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以职业为导向,通过对职业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能力要求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岗位综合能力考核与评价的内容。笼统地讲,岗位综合能力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职业基本素养三个模块的内容。
  专业理论知识并不是涵盖某一专业领域所有的学科理论知识,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指导思想,以职业行动体系为导向,主张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专业理论知识以适度够用为原则。基于职业教育以行动体系而非学科体系为导向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把专业理论知识定义为职业特定工作情境下,关于工作原理、方法、规范、标准、效率等方面的理性认知。不同的职业、工作岗位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不同。故此,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考核与评价,不能以学科体系为导向的教材作为参考对象,而应以职业行动体系为导向的工作内容作为参照系,把工作过程中的相关原理、概念、规律、标准、规范等内容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专业理论知识。   专业操作技能的考核与评价实际上是行为评价,即基于特定职业工作情境下,对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动作进行动态化的评价,考核与评价的内容包括动作规范性、动作熟练程度、动作技巧性、动作效率等,注重实操过程的考核与评价。
  职业基本素养涵盖的内容较广,它包括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意识、成本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奉献精神、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职业基本素养也称之为职业通用能力,即跨岗位能力,当职业和工作内容发生变更时,这种能力仍然能发挥较大的作用。有时候,我们把职业基本素养作为人品判断的标准,可见它的重要性。职业基本素养是职业工作态度的综合表现,它不能通过笔试的方式来进行考核与评价,也不能通过某一现象进行主观静态裁决,而必须首先对其工作行为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然后组织相关的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展开讨论进行客观判定性评价,否则容易导致因主观臆断出现偏差而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岗位综合能力考核与评价工具的多样性
  考核和评价工具的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评价的客观真实性和评价的公信度。常用的评价工具包括笔试、口述、实操、绩效考核等。对学生岗位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应该根据不同的考核内容和侧重点选择合理的工具和方法。笔试适合对岗位工作内容中的相关概念、原理、规律、方法、规范、准则等方面理论知识进行量化考核,以分数的多少来判断学生掌握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基本情况。口述性考核与评价的侧重点强调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比如对方案设计、案例分析、难题突破、技术攻关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现场口述性考核与评价,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洞察力、思维方式、创新意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操考核与评价考查的重点在于检验学生专业技能实际应用的规范性、合理性、熟练程度、创新程度、效率情况等,考核与评价注重动作演示的过程。绩效考核属于终结性考核与评价,考核与评价的结果通过薪资级别和奖金数额来反映,一般以产出作为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工作结果进行价值评估。绩效考核与评价是企业常用的考核评价工具和手段。
  六、岗位综合能力考核与评价的原则坚持公开性、民主性、客观性、激励性
  公开性是指考核与评价的规则、标准、组织形式、方法、结果认定对外公布,接受监督和反馈性意见,以确保考核与评价的结果公平公正。民主性是指多元评价主体共同参与,采纳多方意见和建议,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学生岗位能力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客观性是指评价的态度认真谨慎,秉承实事求是、反复求证的原则,对考核与评价方式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讨论,并对考核与评价的结果进反复验证,确保考核评价的结果客观真实,有信服力。激励性原则是指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重在引导学生认识不足、树立信息、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考核与评价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责任编辑何丽华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职业学校教学现状和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开展自己动手制作应用文写作模板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激发中职生学习兴趣,加强中职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实践性,值得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模板;课题研究;合作小组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4-0108-02  收稿日期:2015-02-26  作者简介:赖超(1980-
柠条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重要的生态经济灌木,几十年来在培育、抗性生理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尚未见到有关良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从育种的角度出发,对
潮州文化以中原主流文化为基础,是在当地土著畲族文化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特色鲜明的地域性文化.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其“母本”畲族文化紧密互动与融合,形成今天的“你中
阜南县是农业大县,生态条件、气候生产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迎合了市场需求,是今后农业生产的必然趋势。详细介绍了无公害小麦栽培技术,以期为小麦的栽
利用稻田养鸭控制稻田病虫草害发生,可以达到有机水稻生产的标准。在选用优良品种、培育壮秧、实行三旱整地、适时机插秧、培肥地力、浅湿管理的前提下,利用稻田养鸭,可以综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