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V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成熟型VG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A组常规抑酸口服雷贝拉唑,B组行高频电凝术+抑酸,C组行高频电凝术+抑酸及中药乌梅汤加减;3组患者HP阳性者均常规+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病理变化、内镜下形态及不良反应等。结果81例获随访并临床资料完整,随访时间8周,C组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疣体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优于A组及B组(P〈0.01,P〈0.05)。结论高频电凝术+抑酸+中药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溶石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溶石胶囊中的金钱草、生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大黄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大黄素测
随着当代医学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中医护理任务也发生了变化。针对潜病期这一阶段不同个体所表现的不同的不适反应,相应地实施中医的重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