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座敖包(散文)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进入十月,伊金霍洛的风就凉了起来,一夜间吹黄了遍野的绿。煤炭资源极其丰富的地貌,让这一片土地舒展着辽阔。站在它的每一寸肌肤上,丰富的历史故事,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轮番上演着繁华与寂寥,让这一块土地有了草原,有了耕地;有了手扒肉、也有了众多的面食;让更多的人有了故乡,有了乡音。
  无论怎样的交融,有草原的地方就一定有敖包,在高坡或丘陵之上,像是一座座尖塔,傲视苍穹。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现在更多地成为了心中的敬仰。
  从旗政府往西南方的札萨克镇望去,隆起的山脊上站立着一座尊贵的敖包。一长排黑色的苏力德迎风舞动,十二个小敖包簇拥着一个硕大的敖包,在夕阳中奢华静穆。敖包的正前方竖立着一块汗白玉的石碑,上面写着:都嘎敖包建于清康熙四至九年,鄂尔多斯四大敖包之首,盟级敖包,也是鄂尔多斯独贵龙运动十三个呼日胡之一。
  据同行的达老师讲解:“这座敖包是一个达旗的王爷建造的。”我们非常不解,问道:“达旗的王爺为什么会来到伊金霍洛旗建敖包。”达老师笑着继续说道:“康熙年间,达旗的这位王爷,万事顺利却有一事不如意——没有儿子。”一天,来了一位喇嘛,说:“王爷,您命里是有儿子的。”王爷疑惑地看着喇嘛,心想:“我娶了多房的妻妾,都没有男丁,你凭什么说我肯定会有儿子呢?”喇嘛看出了王爷对他的不信任,不再多言,只是静静地看着王爷。王爷看到喇嘛眼中的笃定,转念一想,暂且信他。于是豪气地对喇嘛说:“我现在有牲畜有土地,要是有了自己的儿子,愿意捐献出一半的财产建一座大型的敖包,我的子子孙孙每年都会去祭拜。”喇嘛听后,含笑道:“你去寻一座四面环水的高山,在那里建一座敖包,不久就会有儿子了。”说完,飘然而去。
  之后,王爷派人四处寻找。时间在一年一年中慢慢流逝,在他灰心失望即将放弃的时候,突然从伊金霍洛旗的札萨克镇传来了好消息。这里有四条水域:东都嘎河、南班禅河、西贵勒斯太河、北通格郎河。从天空俯视下来,四条河水围绕着山峦,像是捧月一般,和喇嘛说的地貌一模一样。王爷大喜,没有食言,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达拉特旗来到伊金霍洛,建了今天的都嘎敖包。
  都嘎敖包,历经了岁月的风雨,依然雄伟,在王爷后人每年的祭拜中,似乎有了更多的灵性,当地的人又称它为阿拉腾敖包,意为金色的敖包。敖包带来的繁华,衍生出了大量的建筑群。札萨克王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府邸。活佛在这里居住了下来。一度成为政治文化贸易的中心。如今,这里的一切都随风逝去。达老师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在田间为我们描摹着当时王府的气派,时而穿插一两句蒙古语,从眼神中探知我们领会的程度。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札萨克王府只剩下一间低矮的土房,活佛的住所变成了村里的耕地,残留的秋季作物隐匿在土壤中,你很难想象土豆与奢华之间的关系。曾经的过往,化为一块块不言的石头散落在田间地头,沉淀着岁月。
  十月的风从这里走过,秋天的香甜从远处的牛群中传来,一声长长的“哞——”,洒落在夕阳中。心的柔软在风的坚硬中,从远处的都嘎敖包升腾出美好,落在情绪的安然中。心之所往,终归不会落空。低下头看路面上自己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是信任、是坚持?亦或都是。
  想起公尼召的住持赵云,一个高大善言年近花甲的男人。在商海中有了可以让自己奢华起来的资本,却一转身,将物质归零,全部的家当投入到寺庙中。没有人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一袭酱紫色替代了所有的色彩。但我们知道一座庙的建成,资金是可观的,因寺庙结构的特殊性,要用建三座庙的木料。凭一己之力,难度可想而知。赵云去了塔尔寺,说了自己心愿:“我没有建一座寺庙的钱,但是我想建一座寺庙。”寺里的一个喇嘛和赵云说:“我从来没有建过寺庙,但我想建一座寺庙。”赵云说:“你能跟我走吗?”喇嘛说:“可以。”就这样喇嘛来到了赵云想建寺庙的公尼召。喇嘛一边设计一边领着没有施工经验的当地农民开始了建庙的工作,历时两年,喇嘛果真建成了公尼召庙。之后喇嘛悄然离开,赵云竟然不知道他的名字。寺庙使用了若干年,没有一颗钉子的房屋没有雨水的渗漏、没有风的空间、没有虫咬的痕迹,像是一个奇迹的存在。赵云说:“寺庙从我的心里开在了公尼召。它就是我梦中的样子。”是简单的信任和一份执着成就了彼此。
  登上都嘎敖包,汇集在一起的石块,有了生命的存在。当我们绕行它走上三圈的时候,宁静植入心里,生长成一世的绿。它的脚下,四条河水日复一日地守候着敖包,汇成札萨克河,流入今天的康巴什,滋养着这座新兴的城市。
  2
  站在汉代的古墓上,你并不知道地下的世界。如今一片丰美,成为“辽阔”。铁丝网的外围,苏泊罕旅游景区迎接着人来人往的人群。也是,这一片土地,历来就不是寂静的。从散落的石块中,可以窥见当时的热闹。
  草原上有石头的地方,就一定有敖包。这里的敖包并不像都嘎敖包奢华、气派、高大,慵懒的姿态像是刚刚晨起。据说这座敖包中盘踞着一条青蛇,它的灵气,医治了许多疑难杂症。不知从何时起讨要病方的人越来越多。一传十,十传百,从远方而来的人群富足了这里的香火。稍微年长的老人,见证着交通工具的变迁。从牛车马车到小汽车,精美的供品,打开了孩子的想象。当年的熙攘,已不复存在。
  路长满了青草。羊群成了它的主人。看到我们一群人的闯入,羊群停下了脚步,头羊骄傲地凝视着我们,甚而往前走了两步。它们的眼神清澈,如天空一样装满了问号。待发现我们的无趣后,哄然离去。空旷的原野,徒留无尽的草,在秋风中摇曳。
  路的尽头是石头的群落。不规则的石头叠成了不规则的山。上山于我而言,并不容易。常年居住在城市中,大自然的风、不平坦的路消耗着体内的脂肪,呼吸的声音超过了风的声音,像是二重唱,化作细小的汗珠粘贴着皮肤。在同行老师的帮助下,顺利登上山顶,一睹敖包的风采。
  敖包独占着山头,没有硬朗的身姿,有着青蛇的柔美。小小的山包没有多少地方留给行人,只能错落而立。但这里的视线极好,四面八方尽收眼底,容不得任何隐匿。当年鄂尔多斯市七个旗县的会盟将地址选在这里,各旗的王爷将骏马放在山下的草场里,只身登上山顶,可见彼此的坦诚,以及大家对此处的接纳。如今,汉代的风华消散在了大地中,七旗会盟的辉煌也成为口口相传,当年的金戈铁马成为历史的烟云。游牧民族与走西口的汉族人,在这块土地上早已融合为一体。   不远处的吉仁太,将牧场改成了牧家乐。每年游客的数目早已超出他的预计。爱读书的他,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牧家乐的经营上。蒙古族的标识文化、历史文化呈现在他的建筑中,甚至是一砖一瓦中。“你看,东边蒙古包前面的四棵树,象征着成吉思汗的四个兄弟;西边蒙古包前面的四棵树,象征着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北边的蒙古包有九个门,象征着成吉思汗的九员大将。”这里的水池、天空、蒙古包的高度都被赋予了一种解释,蒙古人崇尚九的数字,自然少不了数字“9”的出现。白色的蒙古包在蓝色的装饰下端庄大气。不仅这样,吉仁太还将蒙古族的美食制作作为一种旅游体验,这成了他的招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蒙古族饮食,不经意间旅游项目成就了传统文化。
  蒙古族人尚白,吉仁太身着白色的蒙古服,站在人群中为大家讲解蒙古族文化时,像是一位智者。他将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移植到旅游文化中。人群的不远处,有一位女士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流露出的爱意像是春天的溪水。我问她:“吉仁太老师是老师吗?”她说:“不是,他是一个锅炉工。平时喜欢看书,尤其喜欢蒙古族文化。”不太流利的汉语并不影响她的表达,她说:“我是吉仁太的妻子。”我很好奇,这对牧民夫妻居然有这样超前的意识,让民族文化牵引着牧家乐,视觉、味觉、听觉达到统一。她的妻子淡淡地一笑,说:“因为他喜欢。”
  看着奔跑在蒙古包间的小孩子们(不知是哪个学校的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他们边玩儿边制作着酸奶,草原接纳着他们的顽皮。是啊,城市的孩子太缺少笑声了。城市生活唤起了我们一个个欲望,辛苦为欲望塑造出形态,欲望为我们的劳动塑造出形态,我们以为自己在享受整个城市,其实我只不过是它的奴隶。
  不会讲蒙古语的我,来到草原,像是一个远游的孩子回到了故乡,一切都透着陌生与亲切,是一个可以让我安心的所在。
  站立在十月的風中,聆听着草的舞动,衍生出的快乐,让我匍匐在敖包的脚下。敖包千百年来不语的样子,以原本的状态静等着每一颗虔诚的心,告诉你树木和石头只是树木和石头。
  3
  在伊金霍洛绵延的土地上,历朝历代交融着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人的生活。
  现今的龙虎渠,是汉代商业繁茂的地区,大量商人农民的涌入,安居乐业的场景在许多文物中得到了体现。后来,清朝黑界地的出现,耕地变为了草原,当年康熙皇帝大败葛尔丹后,乘兴在这里围猎,据说可以猎到老虎。如今大片的耕地长满了秋季的作物,草原完成了人生的谢幕。
  纳林陶亥的战国长城也是如此。岁月的苔藓,像化石一般长在粉沙岩的石片上。这段长城始于甘肃省岷县,经陕西靖边,再北折东行,经榆林市东北,从神木县大柳塔的?牛川西岸北进,东抵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全长约110公里。在伊金霍洛旗境内全长约40余公里。石片垒筑而成的墙缝既无引泥,也无白灰。抗拒胡人的长城像风吹一样散掉了,仅剩3米有余、残高约2米的保存最好的地段。顺着长城的足迹,我们用手掌触摸着当年的炽热,一块一块有着怎样的温度?
  在可见的长城尽头,有一座石头垒成的敖包。长城最初的记忆,如同敖包一样,已成为当地居民心中的敬仰。
  大地承载着万物的人生,更迭的生命轮番行走在时光中,一场热闹接着一场热闹。土地配合着生灵的需求,无私奉献着养分。而石头缓慢了时光精致的生活。石头也曾变成房屋的样子、也曾强势成抵御外族的力量、也曾移入富家的庭院成为温室中的宝贝,可一旦失去本真的样子,随着主体的消失,它也衰败到角落。
  唯有敖包中的石头,由每一个路人堆放在一起,以一块石存在着。万千年来每一个路人在敖包的沉默中,发现着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和所陌生的不属于我们的异地。敖包接受着路人来自心的敬重,尊贵地生活。可以说它是世上最博学的人,它将每一块石的记忆,转化成历史的样貌,在每个观念和转折点之间,帮助我们唤起记忆的相似或相对立的关系。让你看到自己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你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
  十月的风,又吹了起来,大地上看见的看不见的,尽在敖包的无言中。就这样走过了一代又一代……
其他文献
苹果落地的瞬间  在萨图马雷  秋天给了我自信  乔治的微笑,利奥的微笑,娜达丽的微笑  如果不朗诵诗歌  语言显得多余  我的光影追逐着你们的微笑  这个蓝色星球通用的母语  从苹果落地的那一刻  春华接住了期待的果实  我的脚步止于树下  阳光般地享受缤纷的祝福  万里之遥的不速之客  揣着诗意和满满的微笑  款款地弯腰,又轻轻地擦拭  又一颗燃烧的苹果落地  有意和无意之间,依然微笑着  我
期刊
春分和春天是表姐妹,两个人居住在同一个村子里,一个住村前,一个住村后。但春天的长相不如春分好,春天是单眼皮绿豆眼,春分是双眼皮杏核眼;春天嘴大嘴皮子厚,春分樱桃小口嘴皮薄;论身段春天也比不上春分,春天个子矮,胳膊粗腿粗腰也粗;而春分的个头稍高,胳膊细腿细还杨柳细腰。尽管春天的长相明显不如春分,但大雪仍喜欢春天不喜欢春分。  大雪和春天是高中同学,每天放学后,不论多晚大雪都要等到和春天一起回家,尽管
期刊
无题  世界与你我有何不同?  它轻松地呼一口气,风光就无限了。  你还悲伤什么?数条小溪在你面前汇成河,  一扇门在你面前,不曾打开也不曾关上。  最后的坚强  阳光枯坐滩涂,失眠的小兽  从嫩绿的羽毛信里掉落。  我还没想好一种仪式,  既不让身体残损,又能拔出隐痛。  对于走过的世界  对于走过的世界,  忘却了太多。  但我始终相信走过的世界,  还都在那里。  只是,  换成了疾病,忧愁
期刊
1  多年后,我终于鼓足勇气,手握一颗三色玻璃球,回到了我曾杀死朋朋的作案现场;这里树木蓊郁,荒草萋萋,我走在河滩上,时而停下脚,对着河道大喊一声“嗨!”,我听到我的声音,顺着叮当流水,向东而逝。我不知道水下朋朋的亡魂,能否听到我的呼喊;即便听到,又有什么意义?就像此刻的我,长久地跪在河滩的荒草上,对着河流忏悔,又有什么意义?母亲说过,那些溺死的人,他们的亡魂藏在水下,行人途经水边,趁其不备,死者
期刊
华南的冬天是湿冷的,不像北方那样捂实一点就可以暖和了,在这里,即便密不透风也感到刺骨的寒意,只靠远方那一晕红日,微微暖着些身子。  前些日子,这里的天有些回暖,潮而闷,现在好了,一夜骤降十度以上。我裹着衣服,从学校门旁的杂货铺走过,忽而一丝熟悉的味道遁入鼻中,有些暖意又有些呛鼻,闻起来颇像傍晚农家在田里烧的秸秆,但又没有如此刺喉。从味道飘来处又扑来阵阵暖风,我紧勾着的手一下松开了,朝那处看去,原来
期刊
我有时真想将他的小脑袋扒开,看看他到底在想些什么。他睡着时,我就经常蹲在他身旁,渴望能进入到他的梦里,看看他有没有梦到我,能不能懂我对他的爱。  说完这话,赵文田收回酒盅,在嘴唇间一抿,“嗞”地一声一饮而尽。赵文田没有等我和兰旭回话的意思,几年下来,我们仨的境遇已是各不相同,兰旭留在村里务农,偶尔打打零工;我在南方读大学;赵文田则在县城靠做小买卖赚了钱,而今早已娶妻生子,正为教育孩子的事发愁。我勉
期刊
在云端  在云端,我挪移俯仰和时光,  突然发现,曾多自大就多虚无。  挪移谦卑和眼力,用冬天置换晚秋,  憋住高调的姿态,像憋住一个悟空。  当飞机借下一段天路,白水替换冰湖,  绿叶卸下僵枝,每一条暗道都开花了。  修辞也变得活泼,像擦拭一盏灯。  魔都的冬天无雪,有蒸蒸日上的火气。  上海的早晨  巨大的狗尾巴草长在窗口假花盆里,  压制着树篱中的幻影,看上去有点摇曳。  晦暗的烟气,让骑摩
期刊
来到北京后,佳宁才真正体会到寸土寸金的帝都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当然这不能怪这座城市,怪只怪自己这个来自小城市的女孩子却偏偏怀有一个大得离谱的梦想。  北京给她的唯一印象——除了人多,还是人多。火车站、地铁站、快餐店、地下室……他、她、他、他们一张张陌生的脸,或沧桑、或鲜活、或沮丧、或欣喜……满面愁容也好,天真无邪也好,无论是什么,在这座城市的眼里,他们不过就是围在她身边的一群工蜂。它们一批又
期刊
雁之行歌  我们都是长途迁徙的鸟  劳顿的日子与安稳的日子一样  不会多也不会少  逐水草而居  每一处都是永恒  我们的行踪会被天空记录  被流云忘却  会被大地记录  被季节掩埋  这辗转而飘忽的履历  我们总在鲜绿中激情涌动  在苍黄中领受神的喻示  太阳有长久的光芒  而寒冷也是它赐予的行板  在追逐与躲避中  从群落里汲取依靠和胆量  而最心动的是  与一只缔结盟约  分享飞之喜乐  飞
期刊
车过西辽河  水面宽阔,满足了我对故乡的怀念  柳林散漫,代替着我想要的生活  儿时,我曾与辽河水一起奔跑  那时,河里有鱼虾,岸上有风雪  后来,我在返校的火车上远望  她的日漸消瘦、浑浊  再后来,我怀揣着她的一片波光远行  在重庆的山水里,不停地用她种下  文字和雨水  此刻,我打开双臂,和她拥抱、抚摸  交换过往、天气、身体的曲线  并一起说出,我们  都是好流水  且停亭  我一生的时间
期刊